历史小说

第4部:粉饰太平 第一章 皇帝很脆弱

所属目录: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朱厚熜篇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朱厚熜来到了京城。

  在此之前,他住在湖广的安陆(湖北钟祥),这位皇室宗亲之所以住在那个小地方,倒不是因为谦虚谨慎,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他的父亲兴献王就被封到了那里。作为藩王的子弟,他没有留京指标。

  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已经得知,自己的堂兄朱厚照死掉了,他将有幸成为新一任的天下统治者。

  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仰头看着远处雄伟的京城城墙,想到自己即将成为这里的主人,兴奋的血液冲进了他的大脑。

  可还没等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一群官员就迎了上来,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帮人其实并不只是来迎接他的。

  “请殿下(此时尚未登基)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

  换了一般人,对这个要求似乎不会太敏感,只要能到伟大首都就行,还在乎哪条路吗?至于住处,反正当了皇帝房子都是你的,住哪里都是可以的。

  可是朱厚熜不愿意,他不但不愿意,甚至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

  因为像他这样的皇家子弟,十分清楚这一行为代表着什么意思——皇太子即位。

  根据明代规定,这条路线是专门为皇太子设计的,做皇帝不走这条路。

  “我要走大明门,进奉天殿!”

  这才是正牌的皇帝进京路线。

  然而官员们不同意,他们也不多说,只是堵在那里不走。在他们看来,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会乖乖地就范,听他们的话。

  可惜朱厚熜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有一种天赋,杨廷和正是看中了他的这种天赋,才决定扶持他成为新一代的皇帝,使他脱颖而出。

  他的这种天赋叫做少年老成,虽然只有十五岁,但他工于心计,城府很深,十几岁正好是少年儿童长身体的时候,可这位仁兄很明显只长了心眼。

  他拿出了朱厚照的遗诏,告诉他们自己是根据法律文书继承皇帝位,不是来给人当儿子的。

  搞完普法教育,朱厚熜又开展了屠刀教育:如果你们再敢挡道,将来登基后第一个就收拾掉你们。

  然而大臣们的顽固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们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态,看那意思,你朱厚熜想进大明门,得从我尸体上迈过去。

  “好吧,我不去大明门了。”朱厚熜叹了口气。看来他准备屈服了。

  可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就听到了一句让他们震惊的话:

  “东安门我不去了,我要回安陆。”

  下面是集体沉默时间,在朱厚熜挑衅的眼光下,大臣们被制服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个略显稚嫩的少年,陷入了空前的恐慌。

  不要紧,不要紧,既然不让我进大明门,我连皇帝都不做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古语有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眼前的这位仁兄即不是玉,也不是瓦,而是一块砖头。拦路的官员们商量片刻,换了一副恭谨的态度,老老实实地把朱厚熜迎了进去。

  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这就是少年朱厚熜学到的第一课。

  皇帝从大明门进宫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杨廷和那里,但他并没有在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小孩子耍耍性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话虽如此,他也没有放松警惕,必须让这小子接受点教训,才能使他彻底明白,这个地方到底由谁来管事。

  很快,他就拟定了一个计划。

  朱厚熜进了皇宫,却并没有丝毫的不适应,他看着金碧辉煌的宫殿,十分踏实地坐上了堂兄的座位。

  这里应该是属于我的,我本就是这里的主人。

  从这一天起,明代历史上最为聪明,心眼最多的嘉靖皇帝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前面等待着他的,将是无数的考验和折磨。

  在他登基后的第六天,第一次攻击开始了。

  这一天,礼部尚书毛澄突然上书,奏疏中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列举了很多人的事迹,念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这种东西都会让皇帝听得打瞌睡,但这一次例外发生了。

  朱厚熜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在认真地听,而且越听脸色越难看,到后来竟然站了起来,脖子青筋直冒。怒目盯着毛澄,恨不得撕了他。

  为什么呢?这倒真不能怪朱厚熜先生没有风度,换了是你,听到了毛澄说的那些话,估计你早就操起板砖上去拍毛先生了。

  事情全出在毛澄的奏折上。

  他的这份文件写得很复杂,但意思很简单:

  皇帝陛下,我们认为您现在不能再管您的父亲(兴献王)称为父亲了,根据古代的规定,您应该称呼他为叔叔(皇叔考),您的母亲也不能叫母亲了,应该叫叔母(皇叔母)。从今以后,您的父亲就是孝宗皇帝,管他叫爹就行。

  最后顺便说一句,为保证您能够顺利地改变称呼,免除您的后顾之忧,我们几个人商定,如果大臣中有谁反对这一提议的,可以定性为奸邪之人,应该推出去杀头(当斩)。

  朱厚熜虽然年纪小,但读书很早,这篇文章的意思他十分明白,但也十分纳闷:

  怎么回事?当个皇帝竟然连爹都当没了?不能认自己的爹,我爹是谁还得你们给我指定一个?这种事还能强行摊派?

  他发出了怒吼:

  “父母都能这样改来改去吗?”

  皇帝发怒了,后果不严重。因为杨廷和先生的回答是可以。

  朱厚熜不是个笨人,当他看见朝中大臣们异口同声支持杨廷和的时候,就已经清楚了这个幕后人物的可怕。

  于是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丢掉了皇帝的尊严,叫来了身边的太监,让他去请杨廷和进宫。

  朱厚熜叫杨廷和进宫,却并没有在大殿上下达命令,而是安排他进了偏殿,恭恭敬敬地请他喝茶。说白了,他是找杨廷和来谈判的。

  于是这位少年皇帝放下皇帝的架子,用恭维上级的口气吹捧了杨廷和一番,表扬他的丰功伟绩,最后才为难地表示,自己的父母确实需要一个名分,希望杨先生能够成全。

  可是这个历经四朝,已经六十三岁的老头子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认真地听取了皇帝大人的意见,表示会认真考虑,之后却是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无奈之下,朱厚熜只好和杨廷和玩起了公文游戏,他把表达自己意思的文书下发,要内阁执行。

  然而这所谓的圣旨竟然被杨廷和先生退了回来,因为根据明代规定,内阁首辅如果认为皇帝的意见不对,可以把圣旨退回去,这种权力的历史学名叫作“封驳”。

  普通老百姓如果有了委屈没处告状,可以去上访,然而朱厚熜先生连这个最后的退路都没有,因为他的上访信只能交给他自己。

  难道真的连爹都不能要了?无奈的朱厚熜终于意识到,他虽然是皇帝,却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在这座宫殿里,皇帝的称号论斤卖也值不了多少钱,要想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和尊重,只能够靠实力。

  然而他没有实力,不但得不到支持,连一个为自己父母争取名分的理论说法都没有,要论翻书找法条,他还差得太远。

  眼看父母的名份就要失去,痛苦的朱厚熜却软弱无力,毫无办法,但天无绝人之路,在他最为绝望的时候,一个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出现了。

  【算卦】

  四年前(正德十二年,1499 年)京城。

  一个举人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发榜处,这里刚刚贴出了这一科的会试结果,前前后后看了十几遍之后,他终于确认自己又没有考上。

  为什么要说又呢?

  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七次落榜了,这位仁兄名叫张璁,他中举人已经差不多二十年,此后每三年进一次京,却总是连个安慰奖也捞不着,而这次失败也彻底打垮了他的耐心和信心。

  他不打算继续考下去了,看这个情形,没准等自己孙子娶了老婆,还得杵着拐棍去北京考试,就算到时考上了,估计不久后庆功会就得和追悼会一起开了。

  那就去吏部报到吧,按照政府规定,举人也可以做官,就算官小,毕竟能够混个功名也是好的。

  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入吏部大门,成为一位候补官员的时候,却遇见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

  这个人姓萧,时任都察院监察御史,他这个御史除了告状之外,倒也搞点副业——算卦,据说算得很准,于是张璁先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觉悟,请他给自己算了一卦。

  萧御史拿出了江湖先生的架势,测字看相一套行头下来,却沉默了下来。

  张璁没有心思和他捉迷藏,急切地向他询问结果。

  “再考一次吧。”

  这不是张璁想要的答案,在科举这口大铁锅里,他已经被考糊了。

  “只要你再考一次,一定能够考中!”萧半仙打了保票,然而更刺激的还在下面:

  “你考上之后,几年之内必定能够大富大贵,入阁为相!”

  张璁瞪大了眼睛,看着神乎其神的萧半仙:兄弟你的牛皮也吹得太大了吧!

  连个进士都混不上,还谈什么入阁为相,张璁不满地盯着萧御史,他认为对方明显是在拿自己寻开心,准备结束这场荒唐的对话,去吏部接着报到。

  然而萧御史拉住了他,认真地对他说道:

  “再考一次吧,相信我,没错的。”

  张璁犹豫了,虽然再失败一次很丢人,但他已经考了二十年了,债多了不愁,顶多是脸上再加一层皮,思前想后,他决定再考一次。

  正德十六年(1521),第八次参加会试的张璁终于得偿所愿,他考上了,虽然名次不高(二甲第七十余名),但总算是中了进士。

  不过这个考试成绩实在不好,他没有被选中成为庶吉士,这就注定他无法成为翰林,而当时的惯例,如不是翰林,要想入阁就是痴人说梦,更何况张璁贤弟已经四十七八岁了,这个年纪也就只能打打牌,喝喝茶,等到光荣退休。

  这样看来,萧半仙仍然是个大忽悠。

  张璁先生不抱任何指望了,他被分配到礼部,却没有得到任何工作,估计是礼部的官员对这个半老头子没啥兴趣,只给了他一个实习生的身份。

  人只要没事做,就会开始瞎琢磨,张璁就是典型范例,他穷极无聊之下,看到了毛澄先生撰写的那份“爹娘名分问题研究报告”,顿时如同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他终于意识到,萧半仙可能是对的,庶吉士当不上了,翰林也当不上了,但入阁为相依然是可能的!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飞黄腾达就在眼前!

  但风险也是很大的,张璁十分清楚,他的对手并不只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毛澄,真正的敌人是那个权倾天下,比皇帝还厉害的杨廷和。

  得罪了他,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

  因此,在当时的朝廷里,大臣们宁可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杨大人,十年寒窗混个功名,大家都不容易啊。所以这事很多人都知道,但谁也不敢多嘴。

  可偏偏张璁先生是个例外,他这个功名本来就是碰来的,和捡的差不多,况且中了进士之后也是前途渺茫,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实在太欺负人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谁怕谁,大不了就当老子没考过好了!

  张璁先生虽然不算是个好考生,但也有个特长——礼仪学。他对于古代的这套形式主义很有心得,此刻正中下怀,挑灯夜战,四处查资料,经过整夜的刻苦写作,一篇惊世大作横空出世。

  他看着这篇心血之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睁着满布血丝发红的双眼,急匆匆地向宫中奔去。他明白,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变。

  明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大礼仪”事件就此拉开序幕。

  这篇文书的内容就不介绍了,这是一篇比较枯燥的文章,估计大家也没有兴趣读,在文中,张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只向朱厚熜说明了一个观点——你想认谁当爹都行。

  朱厚熜实在是太高兴了,他拿着张璁的奏折,激动地对天高呼:

  “终于可以认我爹了!”(吾父子获全矣)

  朱厚熜如同打了激素一般,兴奋不已,他即刻召见了杨廷和,把这篇文章拿给他看,在这位少年皇帝看来,杨先生会在这篇文章面前屈服。

  杨廷和看完了,却没有说话,只是开始冷笑。

  朱厚熜问:“你笑什么?”

  杨廷和答:“这人算是个什么东西,国家大事哪有他说话的份?!”

  说完,他放下了奏章,行礼之后便扬长而去。只留下了气得发抖的朱厚熜。

  好吧,既然这样,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朱厚熜发作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写了一封手谕,命令内阁立刻写出文书,封自己父母为皇帝和皇后。

  我是皇帝,难道这点事情都办不成吗?

  事实生动地告诉朱厚熜,皇帝也有干不成的事情,如果杨廷和先生不同意的话。

  内阁的效率甚高,反应甚快,办事十分干净利落,杨廷和连个正式回函都没有,就把那封手谕封了起来,退还给朱厚熜。

  皇帝又如何?就不怕你!

  朱厚熜气愤到了极点,他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当得这么窝囊,决心和杨廷和先生对抗到底。

  双方斗得不亦乐乎,你来我往,实在是热闹非凡,可上天似乎觉得还不够闹腾,于是他又派出了一个猛人上场,不闹得天翻地覆决不甘休!

  这位新上场选手成为了最终解决问题的人,但此人并非朝廷重臣,也不是手握兵权的武将,而只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当然,她也不是什么外人,这位巾帼英豪就是朱厚熜他妈。

  俗语有云:女人比男人更凶残,这句话用在这位女士身上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这位第一母亲本打算到京城当太后,结果走到通州才得知她不但当不上太后,连儿子都要丢了。身边的仆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询问她的意见。

  “车驾暂停在这里,大家不要走了。”

  那么什么时候动身呢?

  随从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毕竟下人也有老婆孩子,不能总拖着吧。

  “想都别想!”,第一母亲突然发出了怒吼,“你们去告诉姓杨的(杨廷和先生),名分未定之前,我绝不进京!”

  这就是所谓传说中的悍妇,兴献王(朱厚熜父亲封号)先生娶了这么个老婆,想来应该相当熟悉狮子吼神功,这许多年过得也着实不轻松。

  现在人都到齐了,大家就使劲闹吧!

  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听到自己母亲到了,顿时兴奋不已,他趁热打铁,直接派人告诉杨廷和,如果你再不给我父母一个名分,我妈不来了,我也不再干了,宁可回安陆当土财主,也不当皇帝!

  张璁也看准了机会,又写了一篇论礼仪的文章,要求杨廷和让步给个名份。

  一时之间,三方遥相呼应,大有风雨欲来,誓不罢休之势。

  但他们最终并没有能够得到胜利,因为他们的对手是杨廷和。

  腥风血雨全经历过,权臣奸宦都没奈何,还怕你们孤儿寡母?既然要来,就陪你们玩玩吧,让你们看看什么叫高层次!

  首先,他突然主动前去拜访朱厚熜,告诉他内阁已经决定,将他的父亲和母亲分别命名为兴献帝和兴献后,也算给了个交代。

  当朱厚熜大喜过望之时,他又不动声色地给张璁分配工作——南京刑部主事。

  南京刑部是个养老的地方,这个安排的意思很简单——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再敢没事找事,就废了你。

  最后是那位悍妇,他可不像他的儿子那么好打发,对于目前的称呼还不满意,非要在称号里加上一个皇字。

  研究这种翻来覆去的文字把戏,实在让人感到有点小题大做死心眼,但杨廷和却不认为这是小事,他用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反对。

  如果要加上那个字也可以,那我杨廷和就辞职回家不干了。

  这一招也算历史悠久,今天的西方政治家们经常使用,杨廷和先生当然不是真的想辞职,朝廷中都是他的人,如果他走了,这个烂摊子怎么收拾?谁买你皇帝的帐?

  果然这招一出,朱厚熜就慌乱了,他才刚来几天,内阁首辅就不干了,里里外外的事情谁应付?

  于是朱厚熜决定妥协了,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打算向杨廷和先生投降,当然了,是假投降。

  第一回合就此结束。杨廷和先生胜。

  可能现代的很多人会觉得这一帮子人都很无聊,为了几个字争来争去,丝毫没有必要,是典型的没病找抽型。

  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真正懂得政治,一位伟大的厚黑学政治家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揭开了背后隐藏的所有秘密: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他们争来争去,只是为了一个目的——权力,几千年来无数人拼死拼活,折腾来折腾去,说穿了也就这么回事。

  【计划】

  张璁垂头丧气地去了南京,他明白这是杨廷和对他的惩罚,但既然是自己的选择,他也无话可说。

  然而正是在南京,他遇见了另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此人的帮助下,他将完成自己的宏伟梦想——入阁,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桂萼。

  桂萼也是一个不得志的人,他很早就中了进士,可惜这人成绩差,只考到了三甲,连张璁先生都不如,分配工作也不得意,只得了一个县令,这人不会做人,得罪了上司,被发配到刑部,混了一个六品主事。

  当张璁第一次与桂萼交谈,论及个人的悲惨遭遇和不幸经历时,桂萼已经认定,这位刑部同事将是自己一生的亲密战友。

  在无人理会、无所事事的南京,桂萼和张璁在无聊中打发着自己的时光,不断地抱怨着自己悲惨的人生,痛诉不公的命运,直到有一天,他们握紧了拳头,决定向那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人发起进攻。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很实际的,张璁是二甲进士,桂萼是三甲进士,而他们的对手杨廷和先生则是十三岁中举人、二十岁当翰林的天才。张璁和桂萼是刑部主事,六品芝麻官,杨廷和是朝廷第一号人物,内阁首辅。

  差生对优等生,小官对重臣,他们并没有获胜的希望。

  但老天爷似乎注定要让萧半仙的预言兑现,他向这两位孤军奋战的人伸出了援手。

  不久之后,一个叫方献夫的人出现了,他站在了张璁桂萼一边,为他们寻找与杨廷和作战的理论弹药。

  此后,黄宗明、霍韬等人也加入了张璁的攻击集团。

  这些人的名字就不用记了,之所以单列出来,只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老师——王守仁。

  此时王守仁先生已经不在朝廷里混了,他被杨廷和整顿后,改行当了老师,教起学生来。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他的学生参加这次政治斗争并非出自他的授意,但根由确实来源于他。

  由于王守仁先生的专业是心学,一向主张人性解放,学这门课的人见到不平之事一般都会去管管闲事,就这么解放来,解放去,终于解放到了皇帝的头上。

  嘉靖先生虽然是贵为天子,却被老油条杨廷和先生欺负,连父母都不能认,这件事情干得很不地道,当时许多人都看不过去,其中最为义愤填膺的就是心学的传人们。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打倒专横跋扈的杨廷和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此我们得出了明代官场第一魔咒: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去惹王守仁。

  但王守仁先生的魔力还不止于此,他活着的时候,得罪他的没有好下场,在他死后,其精神力量依然光辉夺目,成为无数奸邪小人的噩梦。

  于是,在不久之后的一天,张璁找到了桂萼,希望他干一件事情——上奏折向杨廷和开炮。

  桂萼不干。

  他虽然也算是个愤怒中年,但这种引火烧身的事情倒也不敢干,便又把矛头对准了张璁:

  “这件事太过冒险,要干你自己去干。”

  张璁胸有成竹地看着他:

  “这是你扬名立万的机会,尽管放心,若此折一上,我等必获全胜!”

  桂萼饶有兴致地等待着他如此自信的理由。张璁却只是笑而不答。

  张璁的自信确实是有理由的,他得到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的支持,这位仁兄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就是杨一清先生。

  说来他也算是阴魂不散,混了几十年,搞垮无数猛人,虽然原先他和杨廷和是同志关系,有过共同的革命战斗友谊(对付刘瑾),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他也觉得杨廷和太过分了,杨先生向来帮理不帮亲,他调转了枪口,成为了张璁集团的幕后支持者。

  张璁从未如此自信过,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然得到了如此大的支持。

  很好,所有的一切都已齐备,攻击的时刻到了。

下一章:
上一章:

95 条评论 发表在“第4部:粉饰太平 第一章 皇帝很脆弱”上

  1. 明月丑化杨廷和 says:

    当年明月在“大礼仪”事件中存在严重误导。《公羊传》说:“为人后者为之子。”按照封建礼法,孝宗-武宗这一支为大宗,作为旁支的嘉靖应为孝宗继嗣。于是,杨廷和主张嘉靖认孝宗为父有一定依据。当年明月没有分析大礼仪之争的背景,简单地说:认自己的亲生父亲怎么不对?

  2. 我笑了 says:

    正德十二年,1499 年,这里错了,应该是1518年。

  3. 猫咪 says:

    哇塞

  4. 真的 says:

    牛B孩子们…

  5. 末了 says:

    明月不是说了吗,这里没有对与错,只有权力才是主宰

  6. 匿名 says:

    这是一部神作!

  7. 刘伯温的灵魂 says:

    皇帝一定要有威严管好大臣否则大臣造反就不好办了

  8. 匿名 says:

    斗来斗去,都是为了个人利益

  9. 福履绥之 says:

    那就是封建的明代,换现代看谁敢在一把手前说不字

  10. 杨氏后代 says:

    咱杨家人不简单啊

  11. 454545454545 says:

    250

  12. 小a says:

    如果嘉靖是过继给孝宗,然后以正德皇帝的亲弟弟身份继承皇位,那么嘉靖应该和兴献王撇清关系,任孝宗为父。
    如果是正德皇帝直接下诏让自己的堂弟来即位,那么嘉靖皇帝的爹应该还是兴献王。
    这里后者的可能更大,毕竟孝宗死了很久了。

  13. 杨廷和 says:

    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去惹王守仁。

  14. 果粒橙 says:

    在第二部里,永乐迁都时间也错了,但掩盖不了他的才华

  15. 王羲之 says:

    如果嘉靖是过继给孝宗,然后以正德皇帝的亲弟弟身份继承皇位,那么嘉靖应该和兴献王撇清关系,任孝宗为父。
    如果是正德皇帝直接下诏让自己的堂弟来即位,那么嘉靖皇帝的爹应该还是兴献王。
    这里后者的可能更大,毕竟孝宗死了很久了。

  16. 琉璃散 says:

    你们说,这辈分太乱了。

  17. 朱八八 says:

    忠臣,王守仁

  18. 无缘由 says:

    明朝的皇帝真是逗,做事情都要威胁臣子,我要干嘛干嘛,你们要是反对我就不当皇帝! 哈哈

  19. 如果嘉靖是过继给孝宗,然后以正德皇帝的亲弟弟身份继承皇位,那么嘉靖应该和兴献王撇清关系,任孝宗为父。 如果是正德皇帝直接下诏让自己的堂弟来即位,那么嘉靖皇帝的爹应该还是兴 says:

    如果嘉靖是过继给孝宗,然后以正德皇帝的亲弟弟身份继承皇位,那么嘉靖应该和兴献王撇清关系,任孝宗为父。
    如果是正德皇帝直接下诏让自己的堂弟来即位,那么嘉靖皇帝的爹应该还是兴献王。
    这里后者的可能更大,毕竟孝宗死了很久了

  20. 张居正的张居正 says:

    19楼的,你名字真长,牛逼

  21. 如果嘉靖是过继给孝宗,然后以正德皇帝的亲弟弟身份继承皇位,那么嘉靖应该和兴献王撇清关系,任孝宗为父。 如果是正德皇帝直接下诏让自己的堂弟来即位,那么嘉靖皇帝的爹应该还是兴 says:

    哈哈

  22. 朱元璋的鬼魂 says:

    明朝的皇帝真是逗,做事情都要威胁臣子,我要干嘛干嘛,你们要是反对我就不当皇帝! 哈哈

    这位仁兄,是二还是咋滴。又不是缺你一个,你不当,换个人就行了。

  23. 风继续吹 says:

    明月笔误了应该为弘治十二年(1499)

  24. 风继续吹 says:

    儒家的毛病之一:认不了亲爹,宋朝的赵曙也遇到嘉靖一样的问题

  25. 登登 says:

    2楼错了,4年前,正德十二年应为1517年,正德元年是1506年

  26.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历史 says:

    很好,佩服作者,希望有更多精彩作品涌现!

  27. 搞地域攻击的都是狗 says:

    搞地域攻击的都是狗

  28. 匿名 says:

    来啦爸爸妈妈

  29. 明明 says:

    2楼 顶你哦、

  30. 捭阖第一 says:

    阳明先生,你太强大了!

  31. 天山六阳掌 says:

    支持一楼的

  32. 随便 says:

    朱厚熜做皇帝做的太逗了。唉,可怜的孩子。

  33. 秦始皇 says:

    看这些重重孙子们闹的好欢呀!

  34. 明月 says:

    朱厚熜以后会把这些大臣们全玩弄于手掌之中,现在这些大臣们又有谁会想到呢?要不看谁还敢这么放肆,长江后浪推前浪

  35. 明月 says:

    26楼,说得好啊

  36. 王守仁 says:

    我不想说什么了

  37. 袁崇焕 says:

    我是怎么死的

  38. 随便 says:

    我看了四便了

  39. says:

    皇帝连爹都认不了,还有人认自己吗?

  40. says:

    就是权力斗争

  41. says:

    皇帝连爹都认不了,还有人认自己吗?

  42. 杨凌 says:

    张璁变形出击

  43. WAWA says:

    其实关于明朝那些事的争论本来就很多了,至于嘉靖不能认他爹的问题……
    我只问1楼一句话——
    如果让你不认你爹改认一个并不熟悉的、很可能是个陌生人的亲人做爹,你怎么想?

  44. 历代君主:朱元璋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祁钰 says:

    呵呵呵

  45. 2b says:

    楼上是傻逼

  46. 那时好友 says:

    权力斗争,你方唱罢我登场。

  47. says:

    大臣很强悍

  48. 炮灰乙 says:

    学这门课的人见到不平之事一般都会去管管闲事,就这么解放来,解放去,终于解放到了皇帝的头上。
    ==

  49. 三石先生 says: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这句话是真的!观点斗争、方向斗争只是工具而已,权力斗争才是目的。但观点和方向这个工具的选择也是权力斗争能否成功的关键。

  50. 王家后代 says:

    王守仁太牛了!佩服!!!!!!!

  51. 匿名 says:

    牛叉王守仁

  52. 西瓜姑娘 says:

    牛叉王先生

  53. 春回大地 says:

    王阳明厉害,理论厉害!

  54. 小学生 says:

    王守仁厉害呀

  55. 王守仁 says:

    累死我了,这帮畜牲

  56. 桂萼 says:

    没这么不堪吧,一条鞭法还是我创的。

  57. 张璁 says:

    我也没那么不堪

  58. 楼上逗比 says:

    哈麻批

  59. 妈妈说名字长的人张超级超级超级超级超级超级无敌帅是真的吗? says:

    哈哈

  60. 匿名 says:

    做爱

  61. 匿名 says:

    看见大臣们如此对待自己,朱厚熜明白自己堂哥朱厚照了,皇帝想有点建树,青史留名比登天还难。做好了,是内阁辅助的好;做差了是皇帝昏庸,呵呵

  62. 啊啊啊啊啊 says:

    嘉靖皇帝屌!

  63. 起个名字都嫌长,那干脆别气了,你们也别看了,没错,我就是用名字吸引你们注意力的逗比小王子,明朝那些事儿看了N遍了,说说体会吧! says:

    嘉靖是个懒皇帝,虽然聪明,但是却被更聪明的大臣玩的duangduangduang,这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作聪明啊。明朝的大臣都很有骨气,但是奸臣也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皇权比相权小的时候,皇帝就需要小人来对抗大臣了。

  64. 胡安安 says: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民主,只能说权力的制衡。皇帝说白了只是一个最高官衔。必须有制衡的一方,不管对方是何主观用意。

    2017.2.10

  65. 当年明月 says:

    真正成熟的制度,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与“西风”并存,互相制约,避免一家独大。。。

  66. 匿名 says:

    王阳明的官不是最大,功不是最大,但他的心最大。

  67. 匿名 says:

    阳明心学是个有力量的好东西。

  68. 靖嘉皇帝 says:

    怪我咯

  69. 万历皇帝 says:

    呵呵哈哈哈

  70. 明月依旧 says:

    肯定名分很重要啊,名正则言顺,名下必有权利。

  71. 〆氼奣烎╭╮〤 says: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72. 呵呵哒 says:

    58楼,你是来搞事情的吗?

  73. 小朱棣 says:

    大佬背后的男人 王守仁 厉害厉害

  74. 妈妈 says:

    楼上的人啊,回来吃饭啦

  75. 杨廷和 says:

    我干啥了我被黑的这么惨

  76. 我很无聊 says:

    ·
    ··
    ···
    ····
    ···
    ··
    ·
    ··
    ···
    ····
    ···
    ··
    ·匿名 says:
    做爱

    匿名 says:
    看见大臣们如此对待自己,朱厚熜明白自己堂哥朱厚照了,皇帝想有点建树,青史留名比登天还难。做好了,是内阁辅助的好;做差了是皇帝昏庸,呵呵

    啊啊啊啊啊 says:
    嘉靖皇帝屌!

    起个名字都嫌长,那干脆别气了,你们也别看了,没错,我就是用名字吸引你们注意力的逗比小王子,明朝那些事儿看了N遍了,说说体会吧! says:
    嘉靖是个懒皇帝,虽然聪明,但是却被更聪明的大臣玩的duangduangduang,这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作聪明啊。明朝的大臣都很有骨气,但是奸臣也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皇权比相权小的时候,皇帝就需要小人来对抗大臣了。

    胡安安 says: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民主,只能说权力的制衡。皇帝说白了只是一个最高官衔。必须有制衡的一方,不管对方是何主观用意。

    2017.2.10

    当年明月 says:
    真正成熟的制度,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与“西风”并存,互相制约,避免一家独大。。。

    匿名 says:
    王阳明的官不是最大,功不是最大,但他的心最大。

    匿名 says:
    阳明心学是个有力量的好东西。

    靖嘉皇帝 says:
    怪我咯

    万历皇帝 says:
    呵呵哈哈哈

    明月依旧 says:
    肯定名分很重要啊,名正则言顺,名下必有权利。

    〆氼奣烎╭╮〤 says: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呵呵哒 says:
    58楼,你是来搞事情的吗?

    小朱棣 says:
    大佬背后的男人 王守仁 厉害厉害

    妈妈 says:
    楼上的人啊,回来吃饭啦

    杨廷和 says:
    我干啥了我被黑的这么惨

    发表评论
    昵称:
    我很无聊

    ·
    ··
    ···
    ····
    ···
    ··
    ·
    ··
    ···
    ····
    ···
    ··
    ·

    提交评论
    本周热门
    第2部:万国来朝 第七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
    第2部:万国来朝 第四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6部:日落西山 第九章 东林党的实力
    第2部:万国来朝 第十章 最后的秘密
    第1部:洪武大帝 第二十四章 建文帝
    第3部:妖孽宫廷 第十章 机会终于到来
    第7部:大结局 第五章 算账
    第6部:日落西山 第七章 不起眼的敌人
    第5部:帝国飘摇 第十九章 胜算
    第3部:妖孽宫廷 第十七章 死亡的阴谋
    随机推荐
    第1部:洪武大帝 第九章 决战不可避免
    第7部:大结局 第八章 坚持到底的人
    第4部:粉饰太平 第十章 隐藏的精英
    第4部:粉饰太平 第九章 致命的疏漏
    第6部:日落西山 第十二章 天才的敌手
    第4部:粉饰太平 第十一章 勇气
    第1部:洪武大帝 第二十一章 蓝玉的覆灭
    第1部:洪武大帝 第一章 童年
    第3部:妖孽宫廷 第九章 悟道
    第6部:日落西山 第十一章 强大,无比强大

    站内搜索

  77. 朱元璋 says:

    王守仁奇才也!

  78. 79楼傻逼 says:

    79楼傻逼 操你妈

  79. 匿名 says:

    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不是明神宗朱翊钧吗,他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80. 北叶青 says:

    又看锦衣之下的吗

  81. 北叶青 says:

    有看锦衣之下的吗

  82. 明天 says:

    我是钟祥人

  83. ionlysee says:

    至于说“大礼仪”这事,我估计1楼那位兄弟没看明白明月的逻辑。按照宗法,世宗的确要以堂兄武宗来定。但是,明月在文中已经提到了“心学”,按照我们现代的哲学体系来说,“心学”是带有一定程度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成分,因此才会出现文中提到的各种现象,而肯定“认父”的正确性。

  84. sb says:

    经验+3,告辞

  85. 王守仁 says:

    我是个牛人。绝不吹牛。

  86. 阿巴里里 says:

    杨”花钱”找罪受

  87. 权力大于天 says:

    权到底是什么?

  88. 黑暗之心 says:

    当年明月在这里面真的把张孚敬,也就是张璁给黑惨了,历史上的张璁虽然确实是靠大礼议上位的,不过人家可是真干事的主,没当年明月说的那么惨不忍睹,人家可还是张居正的偶像,张居正的改革就是以张璁改革为蓝本的,这一块我真的要吐槽当年明月,明明不是这样的人,却被写的一无是处。

  89. 匿名 says:

    者上面感觉有断章断篇

  90. 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招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镜万寿帝君 says:

    秒啊

  91. 匿名 says:

    回顶楼:
    这还用得着说么?杨廷和不准皇帝认亲自然有所谓理论基础,提到毛澄奏折亦说其引经据典,估计引用论据比你这点东西要多的多,问题是什么都要具体提一下来堵半瓶醋们的嘴,这书得写多长?

    而且不管怎么引经据典,人家儿子认父母为孝,孝乃大道,杨廷和忘啦?

    另外人家作者也说了,说到底都是权力斗争

  92. 康熙 says:

    6666

  93. 小黑 says:

    签到 2023年12月20日00:39:53

  94. 匿名 says:

    签到2024年1月6日22:32 一初中生

  95. 匿名 says:

    加油

发表评论

本周热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