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

第7部:大结局 第六章 复起

所属目录: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崇祯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很想有番作为,但当他真正站在权力的顶峰时,却没有看到风景,只有一片废墟。

  史书有云:明之亡,亡于天启。也有史书云:实亡于万历。还有史书云:始亡于嘉靖。

  应该说,这几句话都是有道理的,经过他哥哥、他爷爷、他爷爷的爷爷几番折腾,已经差不多了,加上又蹦出来个九千岁人妖,里外一顿猛捶,大明公司就剩一口气了。

  朝廷纷争不断,朝政无人理会,边疆烽火连天,百姓民不聊生,干柴已备,只差一把火。

  救火员崇祯登场。

  他浇的第一盆水,叫做袁崇焕。

  崇祯是很喜欢袁崇焕的,因为他起用袁崇焕的时间,是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十九日。

  此时,魏忠贤刚死十三天,尸体都还没烂。

  几天后,在老家东莞数星星的袁崇焕接到了复起任职通知,大吃一惊。

  吃惊的不是复起,而是职务。

  袁崇焕当时的身份是平民,按惯例,复起也得有个级别,先干个主事(处级),过段时间再提,比较合理。

  然而他接受的第一个职务,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

  兵部右侍郎,是兵部副部长,都察院右都御史,是二品正部级,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内,布衣袁崇焕就变成了正部级副部长。

  袁部长明显没缓过劲来,在家呆了几个月,啥事都没干,却又等来了第二道任职令。

  这一次,他的职务变成了兵部尚书,督师蓟辽。

  明代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任职令诞生了。

  因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是一个很大的官,很大所谓兵部尚书就是国防部部长,很牛,但最牛的官职,是后四个字——督师蓟辽。

  我之前曾经说过,明代的地方官,最大的是布政使、按察使和指挥使,为防互相扯皮,由中央下派特派员统一管理,即为巡抚。

  鉴于后期经营不善,巡抚只管一个地方,也摆不平,就派高级特派员管理巡抚,即为总督。

  到了天启崇祯,局势太乱,连总督都搞不定了,就派特级特派员,比总督还大,即为督师。

  换句话说,督师是明代除皇帝外,管辖地方权力最大的官员。

  而要当巡抚、总督、督师的条件,也是不同的。

  要当巡抚,至少混到都察院佥都御史(四品正厅级)或是六部侍郎(副部级),才有资格。

  而担任总督的,一般都是都察院都御史(二品部级),或是六部尚书(部长)。

  明代最高级别的干部,就是部级,所以能当上督师的,只剩下一种人——内阁大学士。

  比如之前的孙承宗,后来的杨嗣昌,都是大学士督师。

  袁崇焕例外。

  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只是袁百姓,几月后,他就成了袁尚书,还破格当上了督师,而袁督师的管辖范围包括蓟州、辽东、登州、天津、莱州等地,换句话说,袁督师手下,有五六个巡抚。

  任职令同时告知,立刻启程,赶到京城,皇帝急着见你。

  崇祯确实急着见袁崇焕,因为此时的辽东,已经出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

  自从被袁崇焕打跑后,皇太极始终很消停,他没有继续用兵,却开始了不同寻常的举动。

  皇太极和他老爹不同,从某种角度讲,努尔哈赤相当之野蛮,打仗,占了地方就杀,不杀的拉回来做奴隶,给贵族当畜牲使,在后金当官的汉人,只能埋头干活,不能骑马,不能养牲口,活着还好,要是死了,老婆就得没收,送到贵族家当奴隶。

  相比而言,皇太极很文明,他尊重汉族习惯,不乱杀人,讲信用,特别是对汉族前来投奔的官员,那是相当的客气,还经常赏赐财物。

  总而言之,他很温和。

  温和文明的皇太极,是一个比野蛮挥刀的努尔哈赤更为可怕的敌人。

  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无需暴力,无需杀戮,因为温和,才是最高层次的暴力。

  在皇太极的政策指引下,后金领地逐渐安定,经济开始发展稳固,而某些在明朝混不下去的人,也开始跑去讨生活,这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范文程。

  每次说到这个人,我都要呸一口,呸。

  呸完了,接着说。

  说起汉奸,全国人民就会马上想起吴三桂,但客观地讲,吴三桂当汉奸还算情况所迫,范文程就不同了,他是自动前去投奔,出卖自己同胞的,属于汉奸的最原始,最无耻形态。

  他原本是个举人(另说是秀才),因为在大明混得不好,就投了皇太极,在此后几十年的汉奸生涯中,他起了极坏的作用,更讽刺的是,据说他还有个光荣的嫡系祖先——范仲淹。

  想当年,范仲淹同志在宋朝艰苦奋斗,抗击西夏,如在天有灵,估计是要改家谱的。不过自古以来,爷爷是好汉,孙子哭着喊着偏要当汉奸的,实在太多,古代有古代的汉奸,现在有现代的汉奸,此所谓汉奸恒久远,遗臭永流传。

  在范文程的帮助下,皇太极建立了朝廷(完全仿照明朝),开始组建国家机器,进行奴隶制改造,为进入封建社会而努力。

  要对付这个可怕的敌人,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在紫禁城里的平台,怀着憧憬和希望,皇帝陛下第一次见到了袁崇焕。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召见,史称平台召对。

  他们见面的那一天,是崇祯元年(1628)七月十四日。

  顺便说一句,由于本人数学不好,在我以上叙述的所有史实中,日期都是依照原始史料,使用阴历。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阴历七月十四日,是鬼节。

  七月十四,鬼门大开,阴风四起。

  那天有没有鬼出来我不知道,但当天的这场谈话,确实比较鬼。

  谈话开始,崇祯先客套,狠狠地夸奖袁崇焕,把袁督师说得心潮澎湃,此起彼伏,于是,袁督师激动地说出了下面的话:

  “计五年,全辽可复。”

  这句话的意思是,五年时间,我就能恢复辽东,彻底解决皇太极。

  这下吹大发了。

  百年之后的清朝史官们,在经过时间的磨砺和洗礼后,选出了此时此刻,唯一能够挽救危局的人,并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但这个人不是袁崇焕,而是孙承宗。

  翻阅了上千万字的明代史料后,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客观的。

  袁崇焕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实施者,一个坚定的战斗执行者,但他并不是一个卓越的战略制定者。

  而从他此后的表现看,他也不是一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所有的悲剧,即由此言而起。

  崇祯很兴奋,兴奋得连声夸奖袁崇焕,说你只要给我好好干,我也不吝惜赏赐,旁边大臣也猛添柴火,欢呼雀跃,气氛如此热烈,以至于皇帝陛下决定,休会。

  但脑袋清醒的人还是有的,比如兵科给事中许誉卿。

  他抱着学习的态度,找到了袁崇焕,向他讨教如何五年平辽。

  照许先生的想法,袁督师的计划应该非常严密。

  然而袁崇焕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聊慰上意!

  翻译过来就是,随口说说,安慰皇上的。

  差点拿笔做笔记的许誉卿当时就傻了。

  他立刻小声(怕旁边人听见)地对袁崇焕说:

  “上英明,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

  这句话意思是,皇上固然不懂业务,但是比较较真,现在忽悠他,到时候他按日期验收工作,你怎么办?

  袁督师的反应,史书上用了四个字:怃然自失。

  没事,牛吹过了,就往回拉。

  于是,当崇祯第二次出场的时候,袁督师就开始提要求了。

  首先是钱粮,要求户部支持,武器装备,要求工部支持然后是人事,用兵、选将,吏部、兵部不得干涉,全力支持。

  最后是言官,我在外打仗,言官唧唧喳喳难免,不要让他们烦我。

  以上要求全部得到了满足,立即。

  崇祯是个很认真的人,他马上召集六部尚书,开了现场办公会,逐个落实,保证兑现。

  会议就此结束,双方各致问候,散伙。

  在这场召对中,崇祯是很真诚的,袁崇焕是很不真诚的,因为当时的辽东局势已成定论,后金连衙门都修起来了,能够守住就算不错,你看崇祯兄才刚二十,又不懂业务,就糊弄他,是很不厚道的。

  就这样,袁崇焕胸怀五年平辽的口号,在崇祯期望的目光中,走向了辽东。

  可他刚走到半路,就有人告诉他,你不用去了,去了也没兵。

  就在他被皇帝召见的十天后,宁远发生了兵变。

  兵变的原因,是不发工资。

  我曾翻阅过明代户部记录,惊奇地发现,明朝的财政制度,是非常奇特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竟然都没有行政拨款。也就是说,地方办公经费,除老少边穷地区外,朝廷是不管的,自己去挣,挣得多就多花,挣得少就少花,挣不到就滚蛋。

  而明朝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都用在了同一个地方——军费。

  什么军饷、粮草、衣物,打赢了有赏钱,打输了有补偿,打死了有安家费,再加上个别不地道的人吃空额,扣奖金,几乎每年都不够用。

  宁远的情况大致如此,由于财政困难,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发工资。

  要知道,拖欠军饷和拖欠工钱是不一样的,不给工资,最多就去法院告你,让你吃官司,不给军饷,就让你吃大刀。

  最先吃苦头的,是辽东巡抚毕自肃,兵变发生时,他正在衙门审案,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绑成了粽子,关进了牢房,和他一起被抓的,还有宁远总兵朱梅。

  抓起来就一件事,要钱,可惜的是,翻遍巡抚衙门,竟然一文钱没有。

  其实毕自肃同志,确实是个很自肃的人,为发饷的事情,几次找户部要钱,讽刺的是,户部尚书的名字叫做毕自严,是他的哥哥,关系铁到这个份上,都没要到钱,可见是真没办法了。

  但苦大兵不管这个,干活就得发工钱,不发工钱就干你,毕大人最先遭殃,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关键时刻部下赶到,说你们把他打死也没用,不如把人留着,我去筹钱。

  就这样,兵变弄成了绑票,东拼西凑,找来两万银子,当兵的不干,又要闹事,无奈之下,巡抚衙门主动出面,以政府做担保,找人借了五万两银子(要算利息),补了部分工资,这才把人弄出来。

  毕自肃确实是个好人,出来后没找打他的人,反而跟自己过不去,觉得闹到这个局势,有很大的领导责任,但他实在太过实诚,为负责任,竟然自杀了。

  毕巡抚是个老实人,袁督师就不同了,听说兵变消息,勃然大怒:

  竟敢闹事,反了你们了!

  立刻马不停蹄往地方赶,到了宁远,衙门都不进,直接就奔军营。

  此时的军营,已彻底失去控制,军官都不敢进,进去就打,闹得不行,袁崇焕进去了,大家都安静了。

  所谓闹事,也是有欺软怕硬这一说的。

  袁崇焕首先宣读了皇帝的谕令,让大家散会,回营休息,然后他找到几个心腹,只问了一个问题:

  “谁带头闹的?”

  回答:

  “杨正朝,张思顺。”

  那就好办了,先抓这两个。

  两个人抓来,袁崇焕又只问了一个问题:想死,还是想活。

  不过是讨点钱,犯不着跟自己过不去,想活。

  想活可以,当叛徒就行。

  很快,在两人的帮助下,袁崇焕找到了参与叛乱的其余十几个乱党,对这些人,就没有问题,也没有政策了,全部杀头。

  领头的没有了,自然就不闹了,接下来的,是追究领导责任。

  负有直接责任的中军部将吴国琦,杀头,其余相关将领,免职的免职,查办的查办,这其中还包括后来把李自成打得满世界乱逃的左良玉。

  兵变就此平息,但问题没有解决,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不发工资,玉皇大帝也镇不住。

  袁崇焕直接找到崇祯,开口就要八十万。

  八十万两白银,折合崇祯时期米价,大致是人民币六亿多。

  袁崇焕真敢要,崇祯也真敢给,马上批示户部尚书毕自严,照办。

  毕自严回复,不办。

  崇祯大发雷霆,毕自严雷打不动,说来说去就一句话,没钱。

  毕尚书不怕事,也不怕死,他的弟弟死都没能发出军饷,你袁崇焕算老几?

  事实确实如此,我查了一下,当时明朝每年的收入,大致是四百万两,而明朝一年的军费,竟然是五百万两!如此下去,必定破产。

  明朝,其实就是公司,公司没钱要破产,明朝没钱就完蛋,而军费的激增,应归功于努尔哈赤父子这十几年的抢掠带折腾,所谓明亡清兴的必然结局,不过如此。

  虽说经济紧张,但崇祯还是满足了袁崇焕的要求,只是打了个折——三十万两。

  钱搞定了,接下来是搞人。首先是辽东巡抚,毕巡抚死后,这个位置一直没人坐,袁崇焕说,干脆别派了,撤了这个职务拉倒。

  崇祯同意了。

  然后袁崇焕又说,登州、莱州两地(归他管)干脆也不要巡抚了,都撤了吧。

  崇祯又同意了。

  最后袁崇焕还说,为方便调遣,特推荐三人: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他的铁杆),赵率教为山海关总兵,何可纲为宁远总兵,原任总兵满桂、麻登云(非铁杆),另行任用。

  崇祯还是同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请示任用这三个人的时候,袁崇焕曾经说过一句话:

  “臣选此三人,愿与此三人共始终,若到期无果,愿杀此三人,然后自动请死。”

  此后的事情证明,这个誓言是比较准的,到期无果,三人互相残杀,他却未能请死。

  至此,袁崇焕人也有了,钱也有了,蓟辽之内,已无人可与抗衡。

  不,不,还是有一个。

  近十年来,历任蓟辽总督,无论是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都没有管过他,也管不了他。

  “孤处天涯,为国效命,曲直生死,惟君命是从。”

  臣左都督,挂将军印领尚方宝剑,总兵皮岛毛文龙泣血上疏。

  决定袁崇焕想杀掉毛文龙。

  这个念头啥时候蹦出来的,实在无法考证,反正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杀人动机,只有四个字:看不顺眼。

  当然,也有些人说,袁崇焕要杀掉毛文龙,是要为投敌做准备,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新鲜,三百多年前袁崇焕快死那阵,京城里都这么说。

  但事实上,这是个相当无聊的讲法,因为根据清朝《满文老档》的记载,毛文龙曾经跟皇太极通过信,说要投敌,连进攻路线都商量好了,要这么说,袁崇焕还算是为国除害了。

  鉴于清朝有乱改史料的习惯,再加上毛文龙一贯的表现,其真实性是值得商榷。

  袁崇焕之所以决定干掉毛文龙,只是因为毛文龙不太听话。

  毛文龙所在的皮岛,位于后金的后方,要传命令过去,要么穿越敌军阵地,要么坐船,如果不是什么惊天剧变,谁也不想费这个事。

  躲在岛上,长期没人管,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想听话也听不了,所以不太听话。 更重要的是,毛文龙在皮岛,还是很有点作用的,他位于后金后方,经常派游击队骚扰皇太极,出来弄他一下,又不真打,实在比较恶心。被皇太极视为心腹大患。

  但这个人也是有问题的,毛总兵驻守皮岛八年,做得最成功的不是军事,而是经济,皮岛也就是个岛,竟然被他做成了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无数的客商蜂拥而至,大大小小的走私船都从他那儿过,收钱就放行,他还参股。

  打仗倒也真打,每年都去,就是次数少点——六次,大多数时间,是在岛上列队示威,或者派人去后金那边摸个岗哨,打个闷棍之类。

  但总体而言,毛文龙还是不错的,一人孤悬海外,把生意做得这么大,还牵制了皇太极,虽说打仗不太积极,但以他的兵力,能固守就及格了。

  鉴于以上原因,历代总督、巡抚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放他过去了。

  但袁崇焕是不闭眼的,他的眼里,连粒沙子都不容。

  几年前,当他只是个四品宁前道的时候,就敢不经请示杀副总兵,现在的袁督师手握重权,小小的皮岛总兵算老几?

  更恶劣的是,毛文龙有严重的经济问题,八年多账目不清,还从不接受检查,且虚报战功,也不听招呼,实在是罪大恶极,必须干掉!

  其实毛总兵是有苦衷的,说我捞钱,确是事实,那也是没办法,就这么个荒岛,要不弄点钱,谁跟你干?说我虚报战功,也是事实,但这年头,不打仗的都吹牛,打仗的都虚报,多报点成绩也正常,都照程序走,混个屁啊?

  我曾查阅明代户部资料及相关史料,毛文龙手下的人数,大致在四万多人左右,按户部拨出的军饷,是铁定不够用的,换句话说,毛总兵做生意赚的钱,很多都贴进了军饷,很够意思。

  可惜对袁崇焕同志而言,这些都没有意义,在这件事上,他是纯粹的对人不对事。

  大难即将临头的毛总兵依然天真无邪,直到他得知了那个消息。

  崇祯二年(1629)四月,蓟辽督师袁崇焕下令:凡运往东江之物资船队,必须先开到宁远觉华岛,然后再运往东江。

  接到命令后,毛文龙当场晕菜,大呼:

  “此乃拦喉切我一刀,必定立死!”

  只是换个地方起运,为什么立死呢?

  因为毛总兵的船队是有猫腻的,不但里面夹杂私货,还要顺道带商船上岛,袁督师改道,就是断了他的财路,只能散伙。

  他立即向皇帝上疏,连声诉苦,说自己混不下去了,连哭带吓唬,得到的,却只是皇帝的几个字: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怎么从长,喝西北风?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最不可能帮助他的人帮助了他。

  穷得发慌的毛文龙突然收到了十万两军饷,这笔钱是袁崇焕特批的。

  拿钱的那一刻,毛文龙终于明白了袁崇焕的用意:拿我的钱,就得听我的话。

  也好,先拿着,到时再慢慢谈。

  然而袁崇焕的真实用意是:拿我的钱,就要你的命!

  说起来,毛文龙算是老江湖了,混了好几十年,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要论耍心眼,实在不如袁崇焕。

  他做梦也想不到,很久以前,袁督师就打算干掉他。

  早在崇祯元年(1628)七月,袁崇焕在京城的时候,曾找到大学士钱龙锡,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

  这还不算,杀的方法都想好了:

  “入其军,斩其帅!”

  后来他给皇帝的奏疏上,也明明白白写着:

  “去年(崇祯元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龙有死无生矣!”

  “安排已定”,那还谈个屁但谈还是要谈,因为毛总兵手下毕竟还有几万人,占据要地,如果把他咔嚓了,他的部下起来跟自己死磕,那就大大不妙了。

  所以袁崇焕决定,先哄哄他。

  他先补发了十万两军饷,然后又在毛总兵最困难的时候,送去了许多粮食和慰问品,并写信致问候。

  毛文龙终于上当了,他十分感激,终于离开了皮岛老巢,亲自前往宁远,拜会袁崇焕。

  机会来了。

  在几万重兵的注视下,毛文龙进入了宁远城。

  他拜会了袁崇焕,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双方把酒言欢,然后……

  然后他安然无恙地走了。

  袁崇焕确实想杀掉毛文龙,但绝不是在宁远。

  这个问题,有点脑子的人就能想明白,如果在宁远把他干掉了,他手下那几万人,要么作鸟兽散,要么索性反出去当土匪,或是投敌,到时这烂摊子怎么收?

  所以在临走时,袁崇焕对毛文龙说,过一个月,我要去你的地盘阅兵,到时再叙。

  因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干掉他。

  崇祯二年(1629)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的船队抵达双岛。

  双岛距离皮岛很近,是毛文龙的防区,五月三十日,毛文龙到达双岛,与袁崇焕会面。

  六月初一夜晚,袁崇焕来到毛文龙的营房,和他进行了谈话,双方都很客气,互相勉励,表示时局艰难,要共同努力,渡过难关。

  这是两人三次谈话中的第一次。

  既然在自己的地盘,自然要威风点,毛文龙带来了三千多士兵,在岛上列队,准备迎接袁崇焕的检阅。

  六月初三,列队完毕,袁崇焕上岛,开始检阅。

  出乎意料的是,毛文龙显得很紧张,几十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天可能要出事,所以在整个检阅过程中,他的身边都站满了拿刀的侍卫。

  然而袁崇焕显得很轻松,他的护卫不多,却谈笑自若,搞得毛文龙相当不好意思。

  或许是袁崇焕的诚意感动了毛文龙,他赶走了护卫,就在当天深夜,来到了袁督师的营帐,和他谈话。

  这是他们三次谈话中的第二次。

  第二天,和睦的气氛终于到达了顶点,一整天都在吃吃喝喝中度过,夜晚,好戏终于开场。

  毛文龙来到袁崇焕的营帐,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谈话。

  一般说来,两人密谈,内容是不会外泄的,好比秦朝赵高和李斯的密谋,要想知道,只能靠猜。

  我不在场,也不猜,却知道这次谈话的内容,因为袁崇焕告诉了我。

  一个月后,在给皇帝的奏疏中,袁崇焕详细记录了在这个杀戮前的夜晚,他和毛文龙所说的每句话。

  袁崇焕说:

  “你在边疆这么久,实在太劳累了,还是你老家杭州西湖好。”

  毛文龙说:

  “我也这么想,只是奴(指后金)尚在。”

  袁崇焕说:

  “会有人来替你的。”

  毛文龙说:

  “此处谁能代得?”

  袁崇焕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接着说:

  “我此来劳军,你手下兵士每人赏银一两,布一匹,米一石,按人头发放。”

  毛文龙说:

  “我这里有三千五百人,明天就去领赏。”

  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后,谈话正式结束。

  毛文龙的命运就此结束。

  他不知道,这个夜晚的这次谈话,是他最后救命的机会,而所有的秘密,就藏在这份看似毫不起眼的记录里。

  现在,让我来翻译一下这份记录:

  在谈话的开始,袁崇焕说杭州西湖好,解释:毛文龙你回老家吧,只要你把权力乖乖让出来,可以不杀你。

  毛文龙说工作任务重,不能走,解释:我在这儿很舒坦,不想走。

  袁崇焕说,可以找人替你,解释:这里不是缺了你不行,大把人可以代替你。

  毛文龙说,此处谁代得,解释:都是我的人,谁能替我!

  这算是谈崩了,接下来的,是袁崇焕的最后一次尝试。

  袁崇焕说,按人头发放赏赐,解释:把你的家底亮出来,到底有多少人,老实交代。

  毛文龙说,这里的三千五百人,明天领赏,解释:知道你想查我家底,就是不告诉你!

  谈不拢,杀吧。

  六月五日袁崇焕在山上设置了大帐,准备在那里召见毛文龙。

  然后他走到路边,等待着毛文龙的到来。

  毛文龙列队完毕,准备上山。

  袁崇焕拦住了他,说,不用这么多人,带上你的亲信将领就行了。

  毛文龙表示同意,带着随从跟着袁崇焕上了山。

  在上山的路上,袁崇焕突然停住脚步,对着毛文龙身旁的将校们,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们在边疆为国效力,每月的粮饷只有一斛,实在太辛苦了,请受我一拜!”

  袁督师如此客气,大家受宠若惊,纷纷回拜,所以,在一片忙乱之中,许多人都没有听懂他的下一句话:

  “你们只要为国家效力,今后不用怕无粮饷。”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算你们的毛总兵死了,只要继续干,就有饭吃。

  一路走,一路聊,袁崇焕很和气,毛文龙很高兴,气氛很好,直到进入营帐的那一刻。

  “毛文龙!本部院与你谈了三日,只道你回头是迟也不迟,哪晓得你狼子野心总是欺诳,目中无本部院,国法岂能容你!”

  面对袁崇焕严厉的训斥,毛文龙却依旧满脸堆笑——还没反应过来。

  太突然了,事情怎么能这样发展呢?

  袁崇焕到底有备而来,毛总兵脑袋还在运算之中,他就抛出了重量级的武器——十二大罪。

  这十二大罪包括钱粮不受管辖、冒功、撒泼无礼、走私、干海盗、好色、给魏忠贤立碑、未能收复辽东土地等等。

  这十二大罪的提出,证明袁崇焕同志的挖坑功夫,还差得太远。

  类似这种材料公文,骂的是人是鬼不要紧,有没有事实也不要紧,贵在找得准,打得狠,比如杨涟参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就是该类型公文的典范。

  但袁崇焕给毛文龙栽的这十二条,实在不太高明,所谓冒功、无礼、好色,只要是人就干过,实在摆不上台。而最有趣的,莫过于给魏忠贤立碑,要知道,当年袁巡抚也干过这出,他曾向朝廷上书,建议在宁远给魏忠贤修生祠,可惜由于提早下课,没能实现。

  这些都是扯淡,其实说来说去就两个字:办你。

  文龙兄尚在晕菜之际,袁督师已经派人脱了他的官服,绑起来了。

  绑成粽子的毛文龙终于清醒过来,大喊一声:

  “文龙无罪!”

  敢喊这句话,是有底的,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几千人就等在外边,且身为一品武官,总镇总兵,除皇帝外,无人敢杀。

  但袁崇焕敢,他敢杀毛文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是袁崇焕,四品文官就敢杀副总兵的袁崇焕。

  第二个原因是一件东西,他拿了出来给毛文龙看。

  当看到这件东西时,毛文龙终于服软了,这玩意他并不陌生,事实上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自己也有一件——尚方宝剑。

  活到头了。

  虽说文龙兄手里也有一把尚方宝剑,可惜那是天启皇帝给的,所谓尚方宝剑,是皇帝的象征,不是死皇帝的象征,人都死了,把死人送给你的宝剑拿出来,吓唬鬼还行,跟现任皇帝的剑死磕,只能是找死了。

  手持尚方宝剑的袁崇焕,此刻终于说出了他的心声和名言:

  “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是朝廷的将首!”

  毛文龙明白,今天这关不低头是过不去了,马上开始装孙子:

  “文龙自知死罪,只求督师恩赦。”

  统帅认怂了,属下自然不凑热闹,毛文龙的部将毫无反抗,当即跪倒求饶,只求别把自己搭进去。

  其实事情到此为止,教训教训毛文龙,也就凑合了。

  然而袁崇焕很执着。

  局势尽在掌握,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的一切冲昏了他的头脑,让他说出了下面的话:

  “今日杀了毛文龙,本督师若不能恢复全辽,愿试尚方宝剑偿命!”

  这话很准。

  然后他面向京城的方向请旨跪拜,将毛文龙拉出营帐,斩首。

  辽东的重量级风云人物毛文龙,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可惜毛总兵并不知道,他是可以不死的,因为袁崇焕根本就杀不了他,只要他向袁崇焕索要一样东西。

  这件东西,就是皇帝的旨意。

  在古往今来的戏台、电视剧里,尚方宝剑都是个很牛的东西,扛着到处走,想杀谁就杀谁。

  这种观点,基本上是京剧票友的水平,别的朝代且不说,在明朝,所谓尚方宝剑,说起来是代天子执法,但大多数时,也就做个样子,表示皇帝信任我,给我这么个东西,可以狐假虎威一下,算是特别赏赐。

  一般情况下,真凭这玩意去砍人的,是少之又少,最多就是砍点中低级别的阿猫阿狗,敢杀朝廷一品大员的,也只有袁崇焕这种二杆子。

  换句话说,袁崇焕要干掉毛文龙,必须有皇帝的旨意,问题在于,毛文龙同志当官多年,肯定也知道这一点,他为什么不提出来呢?

  对于这个疑问,我曾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仔细分析材料,我才发现,原来毛文龙同志之所以认栽,只是出于一个偶然的误会:

  因为当袁崇焕拿出尚方宝剑,威胁要杀掉毛文龙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断送了毛文龙的所有期望。

  他说:我五年平辽,全凭法度,今天不杀你,如何惩戒后人?皇上给我尚方宝剑,就是为此!

  这是句相当转悠人的话,特别是最后一句,皇上给我尚方宝剑,就是为此。

  为此——到底为什么?

  所谓为此,就是为了维护纪律,也就是客气客气的话,没有特指,因为皇帝并未下令,用此剑杀死毛文龙。

  但在毛文龙听来,为此,就是皇帝发话,让袁同志拿着家伙,今天上岛来砍自己,所以他没有反抗。

  换句话说,毛文龙同志之所以束手待毙,是因为他的语法没学好,没搞清主谓宾的指代关系,弄错了行情。

  从小混社会,有丰富江湖经验的毛总兵就这么被稀里糊涂地干掉了。这就是小时候不好好读书的恶果。

  人干掉了,接下来的是擦屁股程序。

  首先是安慰大家,我只杀毛文龙,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然后是发钱,袁崇焕随身带着十万两(约六千多万人民币),全都发了,只是这种先杀人,再分钱的方式,实在很像强盗打劫。

  而最后,也最重要的一步,是安抚。

  毛文龙手下这几万人,基本都是他的亲信,要保证这些人不跑,也不散伙,袁崇焕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先是换了一批将领,安插自己的亲信,然后又任命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当部将,这意思是,我虽然杀了你爹,但那是公事,跟你没有关系,照用你,别再闹事。

  几大棒加胡萝卜下去,效果很好,没人闹,也没人反,该干啥还干啥,袁崇焕很高兴。

  毛文龙就这么死了,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后果是有的,且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严重。

  最高兴的是皇太极,他可以放心了,因为毛文龙所控制的区域,除皮岛外,还有金州、旅顺等地区,而毛总兵人品虽不咋样,但才能出众,此人一死,这些地盘就算没人管了,他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京城。

  而自信的袁督师认定,他的善后工作非常出色,但他不知道的是,在那群被他安抚的毛文龙部下里,有这样三个人,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

  这三位仁兄就不用多介绍了,都是各类“辫子戏”里的老熟人了,前两位先是造反,折腾明朝,后来又跟着吴三桂造反,折腾清朝,史称“三藩”。

  而最后这位孔有德更是个极品,他是清朝仅有的两名汉人封王者之一(另一个是吴三桂),当汉奸能当出这么大成就,实在是因为他的汉奸当得非常彻底。

  多年后镇守桂林时,他遇到了明末第一名将李定国,被打得满地找牙,气不过,竟然自焚了,清朝认为这兄弟很够意思,就追认了个王。

  这三位仁兄原先都是山东的矿工,觉得挣钱没够,就改行当了海盗,后来转正成了毛文龙的部将,事实证明,这三个人只有毛文龙能镇住,因为两年后,他们就都反了。

  事实还证明,他们是很有点水平的,后来当汉奸时很能打仗,为大清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再提一句,那位被袁督师提拔的毛文龙之子毛承禄后来也反了,不过运气差点,没当上汉奸,就被剁了。

  所谓文龙该死,结果大致如此。

  但跟上述结果相比,下面这个才是最为致命的。

  到底是朝廷里混过的,杀死毛文龙后,袁崇焕立刻意识到,这事办大了。

  所以他立即上书,向皇帝请罪,说这事我办错了,以我的权力,不应该杀死毛文龙,请追究我的责任,等待皇帝处分。

  袁崇焕认识错误的态度很诚恳,方法却不对,如果要追究责任,处分、撤职、充军都是不够的,唯一能够摆平此事的方法,就是杀人偿命。

下一章:
上一章:

98 条评论 发表在“第7部:大结局 第六章 复起”上

  1. aqiuwuguo says:

    蠢人一个,误国。

  2. 我笑了 says:

    还是文龙比较可爱啊,至于袁将军。。我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他后来被杀被炖成汤也算是祭奠文龙,祭奠明朝吧。

  3. 过路客 says:

    其实,不能说袁崇焕误国,只是没搞清楚结果罢了,可惜了!

  4. 未来 says:

    袁将军当然不能算是误国,只是能力不足罢了。作为大忠大烈的榜样,他的进取和忠诚是没问题的,擅权、专权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恢复辽东,应该说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点自以为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一个优秀的统帅,应该能够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因为能看到各人的能量。大敌当前,还不肯用非嫡系,袁将军说自己是个将首,真是应了那名话:最难了解的人是自己。
    崇祯亡国也是有原因的,和袁崇焕非常相似:性格加能力。从他召袁入京可以窥见一斑,还没见到人,只是听说了一些丰功伟绩,就任命成部长加督师了,这个真有点草率,首先是打仗强并不等于统筹管理行,其次是品德和忠诚不能代替能力。袁将军的能力也就是当个辽东总兵吧,如果再配个好领导孙承宗,那真应该会大放异彩了吧。

  5. 雪浴心原 says:

    我也支持不算误国的说法,支持未来的说法.对袁的处理,我表示有点想法.从他说五年复辽这句,说明他没有认清自己,更没有认清敌人,更没有认清蛀虫的厉害.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办事能力强,但观音并没有直接把取经任务委派给孙悟空是有一定道理的.
    亡国的说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类的话倒是不说了,最起码,张居正在朝时期明朝是富裕的,从后面的事情看,万历中后期开始国家开始滑坡这是事实,三大征,好听点是功绩,难听点是罪过.所以我觉得明朝亡于怠工,蛀虫,内耗,至少我觉得表面上是这样的.所以我也一贯的以为清亡始于乾隆…

  6. 袁督师 says:

    我始终觉得如果不杀毛文龙,以他的性格,受到这种侮辱,搞不好就反了

  7. 匿名 says:
  8. 匿名 says:
  9. 匿名 says:

    袁崇焕和毛文龙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啊,还是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横竖要杀毛文龙。。。太狠了。

  10. 毛文龙 says:

    我要说话

  11. 毛文龙 says:

    我穷困一身,舍弃江南繁华远赴辽东苦寒之地!
    我混世无忠,所见辽东百姓血泪愁仇哭天无门!
    我生于华夏,
    纵使莽夫无知不读圣贤道德之书,却也知同袍血肉岂能让豺狼随意吞噬!
    我身为汉人,
    纵使以臣子忠良以文驭武之归统,却也知故土难离家园不保岂能屈膝活?
    平辽之计,不可一蹴而就,只能徐徐图之!建虏不适生产,只衷抢掠,束缚其手脚,消磨其物质,消减其人口,假以时日,势定当攻防易手,此为棋局明朗之策。
    我与蒙古虽无款曲,却配合默契,遥相呼应,使建虏首尾无以兼顾,终被束缚手脚无以肆虐劫掠,使其处境日益为艰,苦无法打开局面,只做强撑!尔伐蒙吾便出寇,尔伐吾吾便遁逸而蒙古进寇!建虏欲哭无泪!
    而今,你不顾朝廷法度擅杀实权武将,无论是何居心,皆已铸成大错!天下今后武将引以为戒,朝廷再无节度之法!
    吾亡,则东江亡!东江亡,则蒙古屏障尽失!建虏死局解开,手脚便得用,将肆无忌惮,大明必亡!大明亡,则华夏丧其文明于野蛮之手,亡矣!华夏亡之时,适逢西方列强崛起之时,中华民族终将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永世不得翻身!
    袁崇焕,满清授于汝民族英雄之威名!汝欲某称汝何哉?汝又欲华夏之后人称汝何哉?

  12. 13 says:

    不可否认不敢处于什么原因都不应该杀毛文龙!!!这是的袁崇换失策!!!

  13. 13 says:

    我想袁崇焕之所以被说成汉奸的很大原因就出以这点!!!

  14. TexasPeter says:

    我觉得,崇祯把袁崇焕升得太快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考察袁崇焕掌管全局的能力。袁崇焕的能力也就是军长,手下管几个师长(总兵)。而督师蓟辽相当于东北野战军司令兼政委,这个职位之有孙承宗可以担任。

  15. 朱重八 says:

    承宗啊,你赶紧回来啊,你再不回来,我辛辛苦苦开的公司可就毁了啊!

  16. 匿名 says:

    袁崇焕实在是太楞了

  17. 反清復明 says:

    很久很久沒有看到国內有关明清的历史故事会有所谓“汉奸”的評語了!暢快!暢快!近年的电视剧一窩蜂的都是歌頌滿清皇朝,连施琅也要大大歌頌!以前只有在港澳地区的武侠小说才有所谓“反清復明”的大俠!我也一度以為历史已改变了,滿清皇帝都是好皇帝!

  18. 反清復明 says:

    作者厚道,说的大明皇帝都不是什么昏君,而我看的古装韓剧,说的王都是无能昏君大恶人,有趣!

  19. 孙承宗 says:

    崇祯失败在于统筹,他为 什么不过来向我咨询关于学生的事

  20. 吴邪 says:

    我怎么好像听见有人叫我??

  21. 王锡爵 says:

    倒霉的毛文龙………………替你感到悲伤………..

  22. 拜阳明 says:

    无语………

  23. 毛文龙 says:

    我死得冤啊

  24. 风继续吹 says:

    宁远兵变有猫腻;另外史上不缺范文程这种只顾个人抱负还大言不惭说是为推翻腐朽前朝投靠异族的无耻之徒

  25. 匿名 says:

    让你们拯救如何?

  26. 麦苗 says:

    用的急,杀的快,将才为帅,都怨崇祯没脑子

  27. 无奈看客 says:

    大明在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唉。

  28. 历史兴衰 says:

    历史中所发生的一切,后人的评论也许代表不了什么,一切都是浮云,大明的灭亡是偶然也是必然,我们也只能看着日暮西山

  29. 天道不可逆 says:

    袁的用人之道太水了!不是当司令的料!顶多能去给曹操去当个下手!

  30. 何心隐 says:

    楼上言之有理!以我观之,袁崇焕之才相当于镇守合肥的张辽,镇守一方绰绰有余、统领全局则捉襟见肘……

  31. 老土 says:

    楼上的全SB,不听命令的毛文龙有屁用?袁帅不靠海军运输拿什么保卫靠海军支持的防线?3500左右的编制,多了十倍的人,也不向上报告这就是造反。按孙袁的方针,锦州后再靠海建盘锦,再靠辽河建辽阳城,5年收辽东是绝对能行的,去看看明长城,长城以内加河运,皇太及只有哭的份。不杀袁,明朝不会亡这快,杀了袁才是明朝亡的开始。人心都没有了,朱公司哪个还敢死忠?

  32. 有什么好吵的 says:

    矫诏自古就是大忌。

  33. 匿名 says:

    好!好!好!

  34. 朱重九 says:

    袁崇焕确实是铁杆汉奸,宁远之战我们做个假设,假如不守宁远,那需要不需要觉华岛呢,答案是不需要,因为觉华岛做为就是宁远的粮仓而备的。那么皇太极宁远之战是来干什么的,答案上抢粮食。
    现在很清楚了,如果袁崇焕不坚持守宁远,觉华岛上的粮仓就回撤回山海关,皇太极也就无粮可抢,就因为袁崇焕坚持守宁远,结果把觉华岛上的粮和一万多条人命给葬送了。
    其实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是有协议的,这个协议就是你得到军功我得到粮食。当时明末边关将领中这样的列子并不少见,所以袁崇焕确确实实是板上钉钉的大汉奸!

  35. 匿名 says:

    袁崇焕是板上钉钉的卖国贼!!!!!!!祖大寿是战场上的飞毛腿,两军对阵时总是率队转进逃跑,导致军队炸营大败!!!!!!!!!!!不懂军事的袁崇焕就一小官,吹牛给他足够的资源军队能一人平辽,于是他高升了,接替了孙崇宗后一心想和谈,失败下了台。后来办事急进的崇祯上台叫他回来,袁百姓为了重掌大权,明知平辽要慢慢来,却提出只要国家满足他要求,就能五年平辽,竞拍成功。成为了蓟辽督师,还不能有人监督他,别人还不能给皇帝上折反应辽东状况投诉(皇帝表示可以,但毛文龙除外)。一手遮天的袁督师于是开始给自己的5年平辽解套(5年平不了他要掉脑袋的),向皇帝乱要物资,心急的皇帝是铁了支持他(全国税收70%都给了他),他还是猛要,就是不平辽(自知没军事才能。不要以为他傻,傻子当不上高官),没办法只能希望后金和谈,后金说可以和谈,其实根本不会和谈,明朝也不会和谈,老袁就自作主张去和谈,但是后金说和谈后怕毛文龙以后报复,希望毛帅死。为了能和谈的一丝希望给自己解套,袁崇焕想逼明朝与后金和谈,于是干掉了毛文龙(当时毛文龙在牵制后金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他在,后金就不敢全力攻击山海关)。为了压迫明和谈,老袁卖粮食给后金做出军的物资准备,把蓟关和关后通往北京路上的军队调走,放任皇太极入关兵逼北京,怕明不和谈,他就帅军队先到北京,要入城,想来个里应外合,结果皇帝不让,要他城外御敌,可是他就是不抵抗后金。满桂在北京城外奋起反击,袁狗官就指挥军队阵前射死他。满桂重伤一时没死,就告上皇帝,皇帝诏袁狗官对峙,袁狗官无话可说被下狱。当时狗急跳墙,不要说袁狗官不会跟后金里应外合,平辽都平到北京城下了,反正里外都是死,很可能鱼死网破。综上所述,袁狗官为了大权在握,提出5年平辽,后给自己解套,就猛要物资,结果被满足。没办法了就杀害主战武将,资敌放纵后金入关,实现他的5年平辽。出卖国家利益,使自己能够跟后金和谈。成功了他名垂青史,大权在握(国家打了10年,耗资无数,他能和谈,能不功高震事吗),失败了,自己开始就一百姓,烂命一条无所谓。这就是拿国家利益换自己的前程!!!!!
    国家和老百姓死活无所谓!!!!这要不是卖国是什么?????????当然他没死,他是皇帝力排众议提拔的,灭了他皇帝自己也没脸面啊。后来他又被启用了,和他无望就打从不会打仗到以后,打的次数多了就就会了一点,也就成了明末的名将。

    不要说老袁开始很能打,那都是吹出来的,宁远一个小城能放下多少人???皇太极带后金2次打宁远时,老袁城外列阵好几万军队没入城,那是城内人太多,放不下人了,没办法把人撵到城外了,好几万人看着后金在外边奸淫掳掠。。。

  36. 阿贝尔 says:

    楼上抄的辛苦

  37. 千里流云 says:

    以前总认为袁崇焕死得惨,死得冤枉,为他叫屈,看来我错了,袁崇焕不是个战略家,不尊重领导,对同志又没肚量,干大事不考虑全局,还会说大话,做人不低调,是个草包,他后来被皇太极离间,惨死北京,真是自取灭亡,也算是报应啊!

  38. 努尔哈赤 says:

    谢谢袁兄为我解除心头大患!

  39. 匿名 says:

    若用张承宗为督师,袁为将也不至于局势速亡。袁不是帅才,心胸狭窄。

  40. 别乱说 says:

    袁崇焕虽然是有点缺心眼,也算不上汉奸,只能说他用的方法错了。

  41. 一粒尘埃 says:

    哦,真没想到袁崇焕竟是这样的人!

  42. 匿名 says:

    袁崇焕辞职后,在老家东莞,当时从东莞到北京,最少也要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袁崇焕会在平台召对上吹牛吗?一个在官场上漂浮那么多年的人!一个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再加上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考虑!面对皇上的召见,他一定会很谨慎的回答!不可能吹牛~!

  43. 匿名 says:

    前边看到评论 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 首开谈判是有目的的
    我在想袁(大胆)在谈判中是不是夹杂了很多的毛拧

    47.笑天 说道:
    有部小说根据历史对 袁崇焕 做过分析
    大家可以看看大爆炸《《窃明》》
    有毛文龙在后边拖着 满清 满清始终无法放手攻击大明,毛有3万,满有7万军队,以毛的做事方法,满家里留人少,毛就 敢去他家里开荒,放炮。
    但偏偏有人就把毛文龙给杀了 让满清无后顾之忧
    而且他更本 没权利 也没资格 杀毛文龙(毛和 他同级 有尚方宝剑)
    他后边的很多对金政策 有很多的 疑点 包括后来的清军轻易入关紧逼京城(他贪的是名 权 以及要挟皇上 要挟天下人)

    不读《窃明》之前,相信袁崇焕帅才无双,关宁铁骑战力无敌,8千骑兵可以打败十万建奴;不读《窃明》之前,相信东林党人清白坚贞,极具才干;不读《窃明》之前,相信明朝皇帝弱智无能,无非木匠、烟鬼;不读《窃明》之前,相信康乾盛世统治下百姓幸福和谐。正如灰熊猫的起点笔名“大爆炸”,《窃明》真的是一个大爆炸。

    《窃明》不仅仅在于写活了一个明末,还在于给了我们一种残酷的真实和沉痛的反思。以建奴数万草寇为什么能屠杀大明三分之二人口,湮灭天下?以大明广博疆域、百万将士官员何止于族亡史绝?在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到底发生了怎样荒诞的历史事件?哪些人哪种制度哪些原因又该为这样泣血的历史结果负责?因为和谐,我们的历史对明末轻描淡写,异族的入侵变成了朝代正常的交替。但是读《窃明》,我们知道了小冰河时期,气候对明国运的致命一击;我们知道了漂没,东林党为代表的明朝官员是如何的腐败昏聩;我们知道了辽西将门、军户制度,明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的低下。我们还知道了毛文龙,这个东江以200人起家,孤军抗建奴,复土千里,救辽民数十万的浙江人,这个在《鹿鼎记》中被丑化,在建奴编著的明史中被贬低,仅仅因为被袁崇焕所杀而被我们所知的英雄。还有袁崇焕,这个相对毛文龙享有大名,被乾隆翻案被金庸吹捧被没有良心的满族“学者”捧上神坛,实际上却是空耗百万军饷、坐视军民被屠、友邦被灭,卖米资敌,擅杀同级大将、号称“五年复辽土”却被建奴打到北京城下,子孙摇身一变成为旗人的“民族英雄”。

  44. 匿名 says:

    我觉得 皮岛上的那几大历史 汉奸 就是被 袁 逼反的

  45. 丰神秀丽 says:

    我道部院你是个书生,部院你却道自己是朝廷的将首!

  46. says:

    袁崇焕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即使他不杀毛文龙,他也会死在别的罪名之下,因为他不是政治家

  47. 匿名 says:

    袁崇焕对自己对评价还挺准确的哈,将首。但只是将首,不可为帅啊。

  48. 蛇灵 says:

    我放他娘的狗屁,这年头好人没好报。毛大人,多好的官啊!你看,被冤杀了。

  49. robin says:

    发现明朝后期也是名将辈出。

  50. robin says:

    期实发现崇祯是一个变态的皇帝,狠但无威,小气而又自做聪明,一股严重的妖女气息。估计明朝败在这一点上,因为你发现,那些将领干活是可以的,但封赏是没有的,而且每经一件大事就杀一个大臣。而且杀的都是可以影响当时时局的人。性格真的很相女妖。

  51. 呵呵 says:

    看了楼上许多关于袁崇焕的评论,他杀毛对不对我说不清。我只是觉得说他是汉奸的人应该去觉悟一下。还什么窃明,什么数据,什么兵力都是扯淡。就是明月的那句话!要当汉奸,把关一交就完了!扯那么多干什么?你可以说他的一些做法误国,这是能力问题。汉奸不汉奸就是态度问题!用工作能力代表工作态度,那些袁是汉奸论者还是早点洗了睡吧。

  52. 匿名 says:

    作者恶心。说汉奸你是朱家后人?

  53. 袁是废物不是汉奸 says:

    娶一山西士族女子张氏为妻。张氏不能生育,后又在辽阳纳一妾文氏,生子毛承斗。辽阳被后金攻占后,文氏死于战乱,毛承斗被人救出,送往杭州,张氏抚之如己出。

    毛文龙在鞍山的亲属一百多人被后金军杀害。这时,辽东巡抚王化贞招募勇士,前往后金后方活动,毛文龙集国仇家恨一身,慨然应募,被实授练兵游击。

    率一百余人夜袭之,擒努尔哈赤妻弟佟养真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

    1.毛文龙集国仇家恨一身
    2.擒努尔哈赤妻弟佟养真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

    毛文龙和满清都是不死不休会当汉奸?

  54. 皇太极 says:

    接下来咋打?

  55. 匿名 says:

    毛文龙充其量一军阀,明代陈炯明,韩复榘。看看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就知其部队什么货色。他好的范文程好好汉人不当却给满人当奴才。真贱。

  56. 匿名 says: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提复辽的督师不是好督师。

  57. 匿名 says:

    如果毛一服软袁就见好就收,把毛送回北京给崇祯发落就好了,也算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58. 匿名 says:

    崇祯操之过急 袁崇焕好大喜功

  59. 无为真命主 says:

    崇焕非帅才也,此时若用文龙,前后夹击,满清必不敢轻举妄动!

  60. 匿名 says:

    你不要觉得崇祯如何如何, 这件事主要问题就在圆嘟嘟身上, 崇祯除了圆嘟嘟, 其他基本也没什么人可用了,给他权力也是基于用人不疑的原则, 何错之有?而且你看看圆嘟嘟杀毛文龙怎么弄的, 矫诏……如果走正常程序崇祯根本就不可能同意杀毛文龙

    圆嘟嘟实在是大有问题……崇祯所托非人
    汉奸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5年平辽之后他所作的事来看,也许他没有当汉奸的心, 做的事跟汉奸也区别不大~说把关卡一交了事, 圆嘟嘟怎么也算是个人物, 能暗地里做的事自然不会傻乎乎把关一丢背实叛徒的骂名

  61. 匿名 says:

    还有人说毛文龙军阀, 真是可笑之极, 如果毛文龙是军阀, 袁大头根本不可能这么就杀掉毛文龙, 实际上呢?毛文龙几乎是没有什么反抗就这么给袁大头的矫诏杀掉了, 真是军阀,12项莫名其妙的罪加上来搞不好就反掉了

  62. 看客 says:

    轻杀妄杀是袁崇焕人生一大污点啊!毛文龙死得太亏本了。

  63. 袁崇焕 says:

    怪我咯

  64. 孙帝师哭晕在厕所 says:

    枉老夫一心栽培,当年杀总兵教训居然只懂片面意思。

  65. 牵你的左手 says:

    这章里有个错误,上一句说袁崇焕升兵部左侍郎,下面一句又是兵部右侍郎,到底是左是右啊

  66. 陈少白 says:

    史书有云:明之亡,亡于天启。也有史书云:实亡于万历。还有史书云:始亡于嘉靖。
    这些说法都是屁!只要是皇帝专制,必亡!

  67. 空气 says:

    袁乃守城之将非救世之才也

  68. 朱元璋 says:

    唉,袁崇焕太不应该把毛文龙杀了

  69. 北溟鱼 says:

    都是刚愎自用啊!!!
    说白了也就是权力之争……
    所以,袁不入流!!!

  70. 戚家军 says:

    袁崇焕就是个二愣子,不过是个有能力的二愣子

  71. 戚家军 says:

    事实证明,明朝只要自己不折腾自己,皇太极和他的八旗骑兵没戏,一个强盗头子,敢和天朝对抗。

  72. 孙承宗 says:

    本道督师是个人才,原来不过尔尔

  73. 匿名 says:

    思宗对督师先是爱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后是恨比山高,比海深,比黄莲苦。真是有多爱就有多恨。

  74. ***** says:

    66楼太偏激了,不会有永存的政体的,所谓皇帝专制那也是在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民主也要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一个时代,有始必有终。

  75. 35楼那个sb says:

    35楼的那个sb绝对是个傻逼

  76. 朱元璋 says:

    我怎么有朱由检这么二插的后代

  77. 2356 says:

    都是自己人折腾自己人,明明还有外部敌人呢,就不能一起同心协力?

  78. 朱由校 says:

    那些说袁崇焕的,就你们历害,你们上啊

  79. 白水 says:

    天道就不去说了,反正说不清楚。袁的水平是有问题。一肩能担天下,且在末世何人能做到???

  80. 历史很无奈 says:

    袁崇焕就是个二杆子,就是运气好了点而已,本能好好地当个受人尊崇的人,但还是干了件蠢事,自以为是的人,才是最傻的人。。。可怜的毛文龙。

  81. 没名字 says:

    51楼说的有道理

  82. 甘太太 says:

    袁崇焕为个人利益置大局不顾,毛文龙牵制后金的作用明显,还是被他设局杀害,从此后金失去背后制肘,能全力攻关,是压死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都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却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孙承宗的一世心血和志向,悉数尽毁,可悲可叹!明朝的灭亡,是内外因同时作用的结果。

  83. 51楼 says:

    我有道理

  84. 匿名 says:

    教育问题

  85. 孔仲尼 says: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6. 哈哈哈 says:

    然而袁崇焕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聊慰上意!
    ——那是段子,还能当真。

    明末财政收入也不是什么4百万两,2千4百万两还差不多,只不过400万两是银子,其他是实物。当时啊,给粮食比给银子硬气。

  87. 哈哈哈 says:

    毛文龙最后些年对后金有鬼个牵制作用。还狮子大开口要那么多饷银。该不该杀我不知道,但此时的毛基本上就是废物了。

  88. 朱载垕 says:

    可能我承帝位就是个错误

  89. 匿名 says:

    袁崇焕有能力,忠君爱国,人品不差,就是脑子里进了不少火枪药。

  90. 匿名 says:

    明末财政收入也不是什么4百万两,2千4百万两还差不多,只不过400万两是银子,其他是实物。当时啊,给粮食比给银子硬气。

    ————————————
    对,大明国富民丰,所以灭了!

  91. 匿名 says:

    楼上的全SB,不听命令的毛文龙有屁用?袁帅不靠海军运输拿什么保卫靠海军支持的防线?3500左右的编制,多了十倍的人,也不向上报告这就是造反。按孙袁的方针,锦州后再靠海建盘锦,再靠辽河建辽阳城,5年收辽东是绝对能行的,去看看明长城,长城以内加河运,皇太及只有哭的份。不杀袁,明朝不会亡这快,杀了袁才是明朝亡的开始。人心都没有了,朱公司哪个还敢死忠?
    —————————————————————-
    就你不SB?建盘锦还有道理,难道人家后金看着你往前建到辽河边?真特么以为不靠大炮架城墙延伸射程压制后金火炮,你的关宁铁骑纯野战能赢八旗?你怎么不把城建到莫斯科去呢?地球都装不下你这种军盲+白痴了!

  92. 匿名 says:

  93. 真的大庆 says:

    ??????????

  94. 匿名 says:

    那个连升三级的张好古后来怎么样了啊?

  95. ssww says:

    我觉得袁崇焕是想拿大明的江山。吹牛5年定辽东,是想先拿军权。他杀毛文龙,卖粮食给蒙古人,就是想把后金养大。所谓养敌自重。杀了毛文龙,又能排除异己,擅专兵权。他不会投后金,因为他觉得自己更牛。清兵去北京,他跟在后面不打,就是想让清兵和大明火并,他占便宜。
    然后想进北京城,就是有不臣之心。后来被崇祯杀掉,和他杀毛文龙是差不多的情况。犹豫不定。
    他在刚开始守宁远时,还没有不臣之心。在第二次出山时,就已经把皇帝不放在眼里。5年定辽东,说是哄皇帝的。显然不是做臣子的心理。
    总之说他想拿大明江山,就解释了所有前后看不懂的地方。他敢杀毛文龙,是因为他本身就对皇帝没有敬畏之心。

    发表评论

  96. 匿名 says:

    毛文龙只带200人起兵,建立东江镇,活人数十万。
    圆嘟嘟每年拿480万两军饷,是毛文龙的十多倍,养着朝廷号称最精良的关宁铁骑,未敢夺回寸土,所谓的大捷都从无人头斩获(都是满桂斩的),而军民都是数十万的被放弃和死亡。
    作者号称研究明史,对斩毛文龙的事件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实在不能苟同。

  97. 匿名 says:

    这时候为什么不启用孙承宗呢

  98. 这是怎么说 says:

    事实证明,事实还证明,明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发表评论

本周热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