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

第2部:万国来朝 第二十章 回家

所属目录: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原来也先自战败之后,屡次派人求和,时任吏部尚书的王直便有意趁此机会接朱祁镇回来,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要让朱祁镇回来复位,只是觉得太上皇被俘在外是个很丢人的事情,现在如果能够让朱祁镇回归,也算是为国争光。

  可惜他们的这番意见完全不对朱祁钰的胃口,这位新皇帝皇位刚刚坐热,听到朱祁镇的名字就头疼,只希望自己的这位哥哥滚得越远越好,如果可能,最好把他送到外星球去,永远不要回来。于是他对此置之不理。

  可是王直偏偏是个一根筋的人,他误以为朱祁钰不理会自己,是他没有拿定主意,尚在犹豫之中,便公然上奏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本来上奏折也没什么,可偏偏这位直肠子仁兄写了一段比较忌讳的话,搞得朱祁钰也暴跳如雷,把事情闹大了。

  他写了一段什么话呢,摘抄如下——“陛下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陛下崇奉之,诚古今盛事也”。

  其实王直的这段话还是经过仔细思考才写出来的,他已经察觉,朱祁钰不想朱祁镇回来,就是因为皇位,所以他特别声明,就算朱祁镇回来了,也不会抢你的皇位,你就安心吧!

  这样看来,这段话似乎没有问题,那怎么会让朱祁钰生气呢?

  因为王直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点:这件事情虽然众人皆知,却是朱祁钰埋藏最深的心事,帝王心术鬼神不言,你王直竟然捅破,真是自作聪明!

  果然,朱祁钰看过之后十分气愤,认为这是在揭他的短,竟然也写了一篇文章来答复王直!文中表示,他之所以不去接朱祁镇,是因为也先太狡猾,怕对方趁机进攻,故而迟迟不动,希望大臣们能够多加考虑,然后再做这件事情。

  这明显是一招拖刀计,其实就是不想去做这件事情,而很有意思的是,他在文章里还写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估计可以看作是他的辩护词:

  “你的奏折我看了,说的都对,但这份工作不是我自己想干的(大位非我所欲),是天地、祖宗、宗室、你们这些文武大臣逼我干的。”

  王直十分惊讶,他这才发现自己踩到了皇帝的痛处,无奈之下,他也只好闭口不提此事。

  事情就这么平息了下去,可是仅仅过了一个月,也先就又派出了使臣前来求和,表示愿意送还朱祁镇,可是朱祁钰却态度冷淡,丝毫不予理会,这下子朝臣议论纷纷,连老牌大臣礼部尚书胡濙也表示,如果能够迎接朱祁镇回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这一境况,朱祁钰终于坐不住了,他决定召开一个朝会,狠狠地训斥一下那些大臣。

  朝会公开举行,王直、胡濙、于谦等人全部到会,会议开始,朱祁钰就一反常态,以严厉的口气数落了瓦剌的恶行,并表示与瓦剌之间没有和平可言。

  还没等大臣们回过神来,他就把矛头对准了王直,语句之尖锐刻薄实在出人意料:

  “你们这些人老是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到底想干什么?!”(屡以为言,何也)

  话说到这个地步,大大出乎王直的意料,但这位硬汉也真不是孬种,他居然顶了皇帝一句:“太上皇被俘,早就应该归复了,如果现在不派人去接,将来后悔都来不及!”(勿使他日悔)

  要说这王直也真是猛人,竟然敢跟皇帝掐架,但他的这种冲动不但对解决事情毫无帮助,反而彻底激怒了朱祁钰,使他说出了更加惊世骇俗的话。

  朱祁钰听到王直和他顶嘴,更加火冒三丈,大声叫道:“我本来就不稀罕这个位子,当时逼着我做皇帝,不就是你们这些人吗(当时见推,实出卿等)?!怎么现在跳出来说这些话!”

  王直真的傻眼了,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如此暴怒,现场大臣们也不敢再说什么,一时气氛十分尴尬。

  此时,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打破了这种尴尬。这个人就是于谦。

  事实上于谦也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早就看清了形势,也明白朱祁钰的心理变化以及他震怒的原因,经过仔细思考后,他站出来,只用了一句话就化解了僵局。

  “天位已定,宁复有它!”

  这句话真是比及时雨还及时,朱祁钰的脸色马上就阴转晴了,于谦见状趁机表示,要派遣使者,不过是为了边界安全而已,还是派人去的好。

  于谦的这一番话说得朱祁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只要皇位还是自己的,那就啥都好说。

  他一扫先前脸上的阴云,笑逐颜开,对于谦连声说道:“依你,依你。”(从汝)

  我每看到此处,都不由得自心底佩服于谦,不但勇于任事,还如此精通帝王心术,实在不简单。

  计划已定,大明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这个使者的名字叫做李实,他当时的职务是礼部侍郎。

  在这里特意指出此人的职务,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家知道侍郎是副部长,三品官,外交人员也要讲个档次的,这样的级别出访按说已经不低了,似乎可以认为朱祁钰对于这次出使是很重视的,但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别有玄机。

  就在几天之前,这位仁兄还不是礼部侍郎,他原先的职务仅仅是一个给事中(七品官)!直到出发前,才匆忙给他一个职称,让他出使。

  既然出使,自然有国书,可这封国书也有很大的问题,其大致内容是:你们杀了大明的人,大明也能够杀你们!我大明辽阔,人口众多,之所以不去打你,是怕有违天意,听说你们已经收兵回去,看来是已经畏惧天意,朕很满意,所以派人出使。

  大家看看,这像是和平国书吗,估计都可以当成战书用了,而且其中根本没有提到接朱祁镇回来的问题,用心何在,昭然若揭。

  当李实看到这份国书,发现并没有接朱祁镇回来的内容时,不禁也大吃一惊,马上跑到内阁,他还比较天真,以为是某位大人草拟时写漏,谁知在半路上正好遇到朱祁钰的亲信太监兴安,便向他询问此事,兴安根本不搭理他,只是大声训斥道:“拿着国书上路吧,管那么多干什么?!”(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

  李实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就这样,一个小官带着一封所谓的和平国书出发了。在我看来,这又是一场闹剧。

  而千里之外的朱祁镇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十分兴奋,他认为这代表着他回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叫李实的人其实并不是来接他的,恰恰相反,这个人是来骂他的。

  此时,刚刚天降大任的李实估计也不会想到,他这个本来注定寂寂无名的小人物会因为这次出使而名震一时,并在历史上留下两段传奇对话。

  【传奇的对话】

  景泰元年(1450)七月十一日,李实抵达也失八秃儿(地名),这里正是也先的大本营,然后由人带领前去看望朱祁镇。

  君臣见面之后,感慨万千,都流下了眼泪,不过从后来的对话看,他们流泪的原因似乎并不相同。

  双方先寒暄了一下,然后开始了这段历史上极为有趣的对话。

  朱祁镇:太后(孙太后)好吗?皇上(朱祁钰)好吗?皇后(钱皇后)好吗?

  李实:都好,请太上皇放心。

  朱祁镇:这里冷,衣服不够,你带了衣服来没有?

  李实:不好意思,出门急,没带。

  朱祁镇:……

  李实:臣和随从带了自己的几件衣服,太上皇先用吧。(私以常服献)

  朱祁镇:这里吃的都是牛羊肉,你带吃的来了吗?

  李实:不好意思,没有。

  朱祁镇:……

  李实:臣这里随身带有几斗米,太上皇先吃着吧。

  朱祁镇:这些都是小事情(此皆细故),你来帮我料理大事,我在这里都呆了一年了,你们怎么不来接我啊?

  李实:臣不知道。

  朱祁镇:现在也先已经答应放我走了,请你回去告诉皇上,派人来接我,只要能够回去,哪怕是只做一个老百姓(愿为黔首)!哪怕给祖宗看坟墓也行啊(守祖宗陵寝)!

  说到这里,朱祁镇再也忍耐不住,痛哭起来。

  身为太上皇,竟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朱祁镇确实是没办法了,他只想回家而已。

  朱祁镇开始了见面后的第二次哭泣,但这一次,哭的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李实并没有哭。

  李实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并最终问出了两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

  问题一:

  李实:太上皇住在这里,才记得以往锦衣玉食的生活吗?

  问题二:

  李实:太上皇有今日,只因宠信王振,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要宠信这个小人?

  如此之态度,如此之问话,若非载于史书,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真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啊,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竟然敢用这种口气去嘲讽太上皇,朱祁镇那仅存的自尊和威严就此彻底消散。

  朱祁镇听到这两个问题,心中百感交集,他无法也不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唯有失声痛哭,并说出了他唯一的辩词:

  “我用错了王振,这是事实,但王振在时,群臣都不进言,现在却都把责任归结于我(今日皆归罪于我)!”

  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啥可说的了,李实结结实实地把太上皇训斥了一顿,便离开了他的营帐,去见也先。

  作为外交惯例,也先与李实又开始了一次对话,而这次对话也堪称经典。

  也先看完了国书,倒也不怎么生气,看来脾气总是由实力支撑的。

  他很奇怪地问李实:怎么国书中不提接朱祁镇回去的事呢?

  李实没有回答也先,因为他不知道,即使知道,他也不能回答。

  也先接着说道:你回去告诉皇帝,只要派几个太监大臣过来,我就马上派人送去,这样可行?

  李实仍然是唯唯诺诺,毕竟他只是个芝麻官,哪里有这样的发言权!

  也先看李实没有什么反应,急得不行,说出了这段对话中最为经典的一段话:

  “太上皇帝留在这里又不能当我们的皇帝,实在是个闲人,你们还是早点把他接回去吧!”

  堂堂一代枭雄,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可怜的也先,他实在也是没办法了。

  一个不知所谓的使者,一个哭泣的太上皇,一个无奈的部落首领,这场闹剧般的出访就此结束。

  朱祁镇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他的帐篷里,他终于明白,自己回去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李实倒是相当高兴,他本是一个芝麻官,这次不但升官,还出访见了回世面,骂了一把太上皇。

  也先却并不糊涂,他从李实的反应中发现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朱祁镇除了在这里浪费他的粮食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于是他决定再派一批使臣出使大明,务必把这个累赘丢出去。

  此次他派出的使臣名叫皮勒马尼哈马(这个名字很有特点),但估计也先本人对这次出访也不抱多大希望,因为这已经是第六批使臣了,指望外交奇迹出现,似乎也不太现实。

  可偏偏就是这位名字很有特点的仁兄促成了一位关键人物的出场,并最终将朱祁镇送了回来。

  【奇迹的开始】

  皮勒马尼哈马受命来到了京城,可他到这里才发现,根本就没有人把他当回事,草草找了个招待所安排他住下后,就没人管他了,别说皇帝、尚书接见,给事中也没看到一个。

  皮勒马尼哈马心里发慌,他虽然读书不多,倒也有几分见识,明白这样下去回去交不了差,冥思苦想之下,竟然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上访。

  这位先生在无人推荐的情况下,自己找到办事的衙门,表示要找礼部尚书胡濙,礼部的办事官员看到这位瓦剌人士,倒也不敢怠慢,便向领导报告了此事,最后胡濙终于得知此事,感觉闹得太不像话,便立刻去见朱祁钰,希望再派一个使臣出使瓦剌。

  朱祁钰给他的答复是,等李实回来再说。

  此时,从土木堡逃回的知事袁敏上书,自告奋勇要带衣服和生活必需品去瓦剌监狱探望朱祁镇(携书及服御物,问安塞外)。

  朱祁钰表扬了他的想法,然后不再理睬。

  李实回来了,告知了也先想要退还人质的想法和要求,朱祁钰耐心听完,慰问了李实,还是不再理睬。

  王直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坚持要求再派使者,朱祁钰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便随意指派了一个官员充当大明使臣出使。

  胡濙表示,上皇在外缺衣少食,希望能够让使者带去一点,免得他受苦。朱祁钰表示他的意见很好,但仍然不再理睬。

  朱祁钰非但不理睬这些人,连这批使臣的基本费用都不给足,甚至连给也先的礼物也少得可怜,而朱祁镇所需要的食物衣服更是分毫没有。在朱祁钰看来,让也先勃然大怒杀死自己的哥哥或是让哥哥活活饿死冻死,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朱祁钰还故伎重演,又给了这个所谓使团一封国书,当然和上次一样,这封国书也压根没提接朱祁镇回来的事情。

  做兄弟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意思。

  朱祁钰用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一个权力世界的常识:

  兄弟情分,狗屁不如。

  一个见面礼少得可怜、连路费都不充裕的使团,一个被随意指派的官员,带着一封莫名其妙的国书,向着瓦剌出发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似乎又是一场闹剧。

  可是奇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朱祁钰为使团的出访设置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障碍,不给钱,不给礼物,甚至不给一个正当的出使名义,这些障碍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此次出访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往往只要有一个成功的因素就足够了。

  而在这个使团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成功的因素。虽然只有一个,但却是决定成败、创造奇迹的关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竟然是朱祁钰自己造就的,因为成功的关键就是那位被他随意指派出使的官员。

  这位官员的名字叫做杨善,时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他虽然是个二品官,却并不起眼,算不上什么人物,这也正是朱祁钰挑选他去的原因之一,可惜朱祁钰并不知道,这位杨善先生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人,而他的这项绝技即使在整个明代历史中所有同类型的人里也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杨善的这项绝技,就是说话。

  【明代最佳辩手登场】

  战国时候,张仪游说各国,希望找个官做,却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他的妻子心疼地对他说,为什么要出去找官做,现在得到教训了吧。

  张仪却问了她一个问题:“我的舌头还在吗?”

  他的妻子回答,当然还在。

  “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有办法。”

  杨善就是一个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有办法的人。

  杨善,大兴县人(今属北京市),此人出身极为特别,他官居二品,但我查了一下他的履历,才惊奇地发现,这位二品大员非但不是庶吉士(由前三甲科进士中选出的精英),甚至连进士都不是!这在整个明朝三百年历史中都极为罕见。

  明代是一个注重学历的年代,要想在朝廷中混到一官半职,至少要考上举人,而想做大官,就非进士不可,所谓“身非进士,不能入阁”,在当时的三级考试制度中,如果说进士是大学毕业,举人是高中毕业,那么杨善先生的学历只能写上初中毕业,因为他只是一个秀才。

  所谓秀才,也就算个乡村知识分子,根本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在假文凭尚未普及的当时,杨善是怎么混到二品大员的呢?

  看过他的升迁经历就会发现,他能走到这一步,并没有半分侥幸。

  建文元年(1399)十月,李景隆率大军进攻北平,也就在此时,年轻的秀才杨善参加了燕王的军队,不过他并没有立过战功,而是专门负责礼仪方面的工作。

  杨善是一个合格的礼官,他干得很不错,但由于他的学历低,当与他同期为官的人都纷纷高升之际,他却还在苦苦地熬资格,博升迁。

  就这样苦苦地熬了三十多年,他才升到了鸿胪寺卿(三品),实在很不容易。宦途上的坎坷,使得他历经磨砺,为人圆滑,学会了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他算得上是个人精,无论政治局势如何复杂,都能做到左右逢源,不管是三杨执政还是王振掌权,这位仁兄一直稳如泰山,谁也动不了他。

  有很多人都瞧不起他的这种处世方式,羞于和他交往,但他却我行我素,到了正统年间,他已升任礼部侍郎。

  不久之后,正统十四年的远征开始了,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杨善也随军出征,要说他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战乱之际,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无数年轻且身体强壮的大臣丧命其间,而他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竟然还逃了回来,不知道是不是每天早上坚持跑步锻炼的结果,着实让人叹服。

  之后他调任都察院,被任命为右都御史,并充当使臣出使瓦剌。

  杨善不像李实那么天真,他很清楚隐藏在出使背后的玄机,也明白朱祁钰根本就不想让他的哥哥回来,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预想,这个所谓的大明使团一没钱,二没物,甚至连个出使的具体说法都没有。

  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看好,在大家的眼中,这又是一次劳而无功的长途旅行。

  但杨善还是满怀信心地上路了,他决心创造奇迹,即使什么都没有,他也要把朱祁镇带回来。

  凭什么?

  就凭他的那张嘴。

  【牛是吹出来的】

  杨善带领着使团来到了瓦剌的营地,见到了也先派来迎接他的使者,可就在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杨善经历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派出的使者受到太多的轻慢,也先对这个杨善并没有多大好感,所以在他的授意下,宴会之上,接待人员突然以傲慢的语气问了杨善一个极为让人难堪的问题:

  “土木之战,你们的军队怎么这么不经打?”

  正在埋头大吃的杨善听见了这个故意找麻烦的问题,他抬起头,直视对方那挑衅的眼神,开始了紧张的思索。

  为了处理好这一复杂局面,即不丢面子维护国格,又不跟对方闹翻,杨善决定吹一个牛,虽然他之前可能吹过很多牛,但这次吹牛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杨善突然愁眉苦脸起来,他叹了口气,说道:有些事情我原本不想说的,但到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告诉你们吧。

  这句话说得对方一愣,连忙追问原因。

  杨善这才看似很不情愿地接着说了下去:“土木之战时,我们的主力部队不在京城,全部出征了(壮者悉数南征)。王振率军轻敌而入,才会失败,现在南征的部队已经全部回来了,有二十万人啊。再加上新练的三十万军队,全部经过严格的训练,随时可以作战!”

  听完这番话,也先使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可他们万想不到,下面他们听到的话将更为耸人听闻,因为杨善先生吹牛的高潮部分即将到来。

  六十多岁的杨善此时摆出了老奶奶给小孙子讲鬼故事的架势,绘声绘色地为瓦剌人描述了一幅可怕的景象。

  “我们在边界准备了埋伏了很多火枪和带毒的弓弩,你们被打中就必死无疑(百步外洞人马腹立死),而且我们还在交通要道上安放了很多铁锥(隐铁锥三尺),你们的马蹄会被刺穿,根本无法行动。”

  估计杨善还是一个擅长编恐怖故事的人,他最后还煞有其实地对脸都吓得发白的瓦剌人说:“实话告诉你们,每天夜里你们睡觉的时候,我们派了很多刺客窥视你们的营帐,来无影去无踪,你们还不知道吧!”

  就这样,杨善终于结束了他的牛皮,微笑着抬起头,看着对面那些吓得目瞪口呆的瓦剌人。

  可光吓人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杨善继续了他的表演。

  他脸色突变,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发出了一声叹息:

  “唉,可惜这些都没用了。”

  瓦剌人刚刚被这位仁兄那诡异可怕的语气吓得不行,突然又看他态度转温,搞不懂他玩什么花样,便追问他为什么。

  杨善这才说出了他最终的用意:

  “我们已经讲和,彼此之间就像兄弟一样,怎么还用得上这些!”

  瓦剌人笑了,他们终于不用担心那些火枪、铁锥和刺客了,虽然这些东西并不存在。

  杨善也笑了,因为他又成功地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结束了这场饭局上的较量后,杨善动身去见也先,在那里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最后的考验】

  杨善终于来到了也先的面前,他明白,最后的时刻到了,他没有丰厚的礼物,也没有体面的国书,但他要让眼前的这个一代枭雄心甘情愿地与自己和谈,并且免费(他也没钱给)把朱祁镇交给自己。

  他要实现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要征服也先这个雄才大略的征服者,而他唯一的武器就是他的智慧。

  果然,谈话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因为也先发火了。

  也先之所以愤怒,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开战以来,他吃了不少亏,此刻他抖擞精神,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向杨善提出了一连串的责难。

  “为什么你们降低马的价格?”(削我马价)

  “为什么你们卖给我们的布匹都是劣等货?”(帛多剪裂)

  “为什么我们的使者经常被你们扣留?”(使人往多不归)

  “为什么你们要降低每年给我们的封赏?”(减岁赐)

  问完之后,也先杀气腾腾地看着杨善,等待着他的回答。

  虽然也先的态度咄咄逼人,但他提出的这些问题也确实都是事实,而杨善作为一个只管礼仪的官员,这些国家大政根本就没他的份,更不用说对外发言了。

  但是现在他必须回答。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善却并不慌乱,他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得神态自若,脑海中却在紧张地思索着一个得体的答复,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他已经历过无数的危机和困难,但他都挺住了,眼前的这个难关应该也不例外。

  片刻之间,他已胸有成竹。

  杨善笑着对也先说道:“太师不要生气,其实我们并没有降低马的价格啊,太师送(要收钱的)马过来,马价逐年上升,我们买不起却又不忍心拒绝太师,只好略微降低价格(微损之),这也是不得已的啊,您想想,现在的马价比最初时候已经高了很多了啊。”

  “至于布匹被剪坏的事情,我们深表遗憾,也已经严厉查处了相关责任人员(通事为之,事败诛矣)。您送来的马匹不也有不好的吗,这自然也不是您的意思吧!”

  也先连忙答道:“当然,当然,我可以保证,这绝对不是我的安排。”

  此时最佳辩手杨善已经进入了状态,他神采飞扬地继续说了下去:

  “还有,我们没有扣留过您的使者啊,您派来的使者有三四千人,这么多人,难免有些人素质不高,偷个窃或是抢个劫的也是难免,我们也能理解。而太师您执法公正,必定会追究他们,这些人怕被定罪就逃亡了(归恐得罪,故自亡耳),可不是我们扣留他们的啊。其实岁赐我们也没有减,我们减去的只不过是虚报的人数,已经核实的人都没有降过的。”

  “您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正方辩手杨善的辩论题目“明朝到底有没有亏待过瓦剌”就此完成。

  反方辩手也先瞠目结舌,目前尚无反应。

  在战场上,也先往往都是胜利者和征服者,但这一次,也先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子彻底征服了,被他的言语和智慧所征服。

  在这场辩论中,杨善状态神勇,侃侃而谈,讲得对手如坠云里雾里,针峰相对却又不失体统,还给对方留了面子,实在不愧明代第一辩手的美名(本人评价,非官方)。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先表现得就很一般了,史料记载,他除了点头同意,以及不断说几个“好”、“对”之类的字外(数称善),就没有任何表示了。

  杨善再接再厉,发表了他的最后陈词:

  “太师派兵进攻大明,太师也会有损失,不如把太上皇送回大明,然后大明每年给太师赏赐,这样对两国都好啊。”

  也先被彻底说动了,他已经被杨善描述的美好前景打动,决定把朱祁镇送回去。

  可当他喜滋滋地拿起大明国书仔细察看时,却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你们的国书上为什么没有写要接太上皇呢?”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不说要接,我干嘛要送呢?

  杨善却早有准备。

  终究还是发现了,不过不要紧,有这张嘴在,没有过不去的坎!

  他沉着地说:“这是为了成全太师的名声啊!国书上故意不写,是为了让太师自己做这件事,您想啊,要是在国书上写出来,太师您不就成了奉命行事了吗?这可是大明的一片苦心啊!”

  听到这段话,也先作出了他的反应——大喜。

  也先被感动了,他没有想到明朝竟然如此周到,连面子问题都能为自己顾及到,确实不容易。于是他决心一定把朱祁镇送回去。

  可是此时,又有一个人出来说话阻挠。

  也先的平章昂克是个聪明人,眼看也先被杨善忽悠得晕头转向,他站了出来,说出了一句十分实在的话:“你们怎么不带钱来赎人呢?”

  杨善看了昂克一眼,说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答复:

  “我们本来是带钱来的,但这样不就显得太师贪财了吗,幸好我们特意不带钱来,现在才能见识到太师的仁义啊!”

  然后他转向也先,说出了这次访问中最为精彩的话:

  “太师不贪财物,是男子汉,必当名垂青史,万世传颂!”(好男子,垂史册,颂扬万世)

  我每次看到这里,都会不由得想找张纸来,给杨善先生写个服字。

  杨善先生把说话上升为了一种艺术,堪称精彩绝伦。

  而也先更是兴奋异常,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当即表示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兄弟你先安顿下来,回头我就让人把朱祁镇给你送回去。

  他还按捺不住自己的高兴,不断地走动着,一边笑一边不停地说着:“好, 好!”(笑称善)

  奇迹就这样诞生了。没有割让一寸土地,没有付出一文钱(路费除外),杨善就将朱祁镇带了回来,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立功了,杨善立功了,他继承了自春秋以来无数说客、辩手、马屁精的优良传统,深入大漠,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敢死队精神,空手套白狼把朱祁镇套了回来,着实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是杨善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立下此不世奇功,得到的唯一封赏竟然只是从右都御史升为左都御史,应该说以他的功劳,这个封赏也太低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带回来了一个当今皇帝不愿意见到的人。

  这些且不说了,至少朱祁镇是十分高兴的,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人出来阻挠朱祁镇回去。

  其实在瓦剌,很多人仇视明朝,不愿意放明朝皇帝回去,这并不奇怪,但这次不同,因为朱祁镇做梦也没有想到,阻止他回家的人,竟然是伯颜帖木尔。

  伯颜帖木尔阻挠朱祁镇回去,但原因却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必须保证朱祁镇回去后能够当上皇帝,才能放他走!”

  从伯颜帖木尔和朱祁镇的关系看,他不想让朱祁镇就这么回去,很有可能是怕他回去后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钰)欺负,会吃亏受苦,而事实也证明他的这种猜测是对的。

  伯颜帖木尔是很够意思的,他决心把友情进行到底,最后再帮朱祁镇一把。于是他找到也先,提出把使者扣押起来,等明朝承诺恢复朱祁镇的皇位后再送他回去。

  也先表示,自己已经答应了杨善,男子汉一言九鼎,决不反悔。

  于是,朱祁镇还是被送了回去,而送行那一天发生的事情,也让人不得不感佩伯颜帖木尔的深厚情谊。

  为表郑重,也先率领全体部落首领为朱祁镇送行,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大家都陆陆续续地回去了,可是伯颜帖木尔却一直陪着朱祁镇,走了一天的路,一直到了野狐岭才停下。

  野狐岭离居庸关很近,伯颜帖木尔送到此地停止,是因为他已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这里已经是明朝的势力范围,他随时都有被敌方明军抓住的危险。

  伯颜帖木尔在这里下马,最后一次看着他的朋友,这个在奇异环境下结交的朋友,想到从此天人永隔,竟不能自己,号啕大哭起来,他拉住朱祁镇的马头,声泪俱下言道:

  “今日一别,何时方得再见,珍重!”

  然后他掩面上马向瓦剌方向飞奔而去,从此他们再未见面,四年后(1454),伯颜帖木尔被知院阿剌所杀,这一去确是永别。

  穿越那被仇恨、偏见纠缠不清的岁月,我看到的是真挚无私的友情。

下一章:
上一章:

95 条评论 发表在“第2部:万国来朝 第二十章 回家”上

  1. 。。 says:

    这章不太好玩诶。。。

  2. 太阳围着我转 says:

    此于谦非彼于谦,于谦的所做所为确实值得人敬佩,看到这感觉于谦的能力水平与诸葛和司马不相上下~

  3. 无常 says:

    感到迷惘了

  4. 匿名 says:

    潜力

  5. 纵横天下 says:

    杨善真牛

  6. 。。 says:

    华夏人才辈出

  7. 我笑了 says:

    杨善笑死人了。

  8. 369 says:

    扬善的辩白太精辟了

  9. 樱桃大炮 says:

    不是杨善口才好,实在是也先太二,太好忽悠了。显然那个年头,瓦剌部落不流行看宫廷剧嘛

  10. 匿名 says:

    也先也算是个爽快人啊

  11. 笨蛋 says:

    杨善,太牛了!服了!如果在现代搞销售,绝对会是富翁!

  12. 匿名 says:

    异国落破之际结下的如此深厚的友情感人肺腑,可惜一骑绝尘却是永别!

  13. 匿名 says:

    瓦勒送回朱祁镇也有让明朝两位皇帝为争皇位内哄的意思吧

  14. 匿名 says:

    真挚的友情

  15. 123 says:

    也许是也先故意放回来的

  16. 一一 says:

    杨善太牛了,太搞笑了!

  17. 匿名 says:

    “瓦勒送回朱祁镇也有让明朝两位皇帝为争皇位内哄的意思吧”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朱祁镇争到皇位对瓦刺有什么用呢? 朱祁镇不可能按照也先的想法去做 给你送金送银 想得美 别忘了也先想杀过朱祁镇 只所以放了他是因为朱祁镇太鸡肋 没什么利用价值也杀不了 亲弟弟保着呢 这尊大佛看上去心烦 送走最好 第二原因是朱祁镇性格温和 是那种和平时期的皇帝 起码不会报复自己(事实真没有) 还有一个原因 朱祁钰太狂了 连钱都不给 看人家朱祁镇以前 最后一个原因是朱祁镇想回家 孩子太可怜了 就帮帮人家 反正他没用

  18. 亡命 says:

    好基友,永别了,他说!

  19. 于谦迷 says:

    向杨善同学学习

  20. 于谦迷 says:

    朱祁镇好牛啊,让我想到了红警里的尤里

  21. 远东王阿秀 says:

    17楼简直是莫名其妙,答非所问。
    第一:13楼那句话的意思明明是「如果二帝相争会造成明朝局混乱,无暇顾及瓦剌」到你这成了“如果朱祁镇争到皇位对瓦刺有什么用呢?” 首先就曲解别人的意思。
    第二:你的原因一和原因二完全指向矛盾(本身也是答非所问),原因一说朱祁镇不会如也先所言修好两方关系,原因二又说朱祁镇不会与也先为敌。那到底是修好还是不修好啊?
    还有:什么觉得他可怜,帮帮人家?看上去心烦 送走最好?
    政治博弈不是这么天真的,好不好..用脑袋多想想。

  22. 人性的弱点 says:

    也先被结结实实的忽悠了一回,哈哈…..

  23. 匿名 says:

    中华儿女就是人才多呀。杨善真厉害呀

  24. 海绵宝宝 says:

    伯颜帖木儿有点像蕉太狼~~~

  25. 飞翔 says:

    天才太多了

  26. 这都什么人啊 says:

    亲情与权利就这么简单的选择了

  27. 永远的流浪者 says:

    杨善啊,韦小宝的祖先吗?

  28. 捭阖第一 says:

    杨善,三寸不烂之舌!

  29. 也先 says:

    诶, 被忽悠的挺惨~

  30. 随便 says:

    赞21楼

  31. 随便 says:

    李实太爽了,先从七品升官至三品,又出使瓦剌(顺便旅游),还大骂了一把太上皇。爽啊

  32. 何必在意 says:

    我被情谊打动了

  33. 匿名 says:

    12楼挺你,我看到伯颜帖木尔掩面而去时,流泪了。。。纯洁真挚的友情。。。豪爽的蒙古大汉也有其温情,感动。杨善的机智固然可佩,可我还是被伯颜帖木尔的真情打动!

  34. 未名社·东邪 says:

    杨善真是人才,这章太搞笑了!!

  35. 溶溶月淡淡风 says:

    在这章我看到的是人性的至善和至恶,伯颜帖木儿的真挚和朱祁钰的至恶,且不说朱祁镇是你亲哥哥,就大明国体而言,也该接人质回来,做的太过分了!后来朱祁镇的夺宫也是朱祁钰所做太过应得的下场!

  36. 匿名 says:

    我觉着不是杨善太牛叉 而是也先过于傻逼 马屁话也信

  37. 好基友一被纸 says:

    这朱祁镇男人缘怎的就这么好 还把身边所有男人都伺候服贴 也是个空前绝后 人才 分别让扛把子痛哭流涕 不是史官故意所为就是他自己故意所为赤果果的炫耀有木有 土豪确实也一样

  38. 好基友一被纸 says:

    不一样

  39. 穆罕默德@元章 says:

    24楼也是华夏儿女的人才。

  40. 匿名 says:

    杨善能反应这么快就是很牛逼了,不过也先确实太傻了

  41. 来招自然接 says:

    情感的力量是伟大的,本章写的太好了。

  42. 淡然一笑 says:

    杨善固然机敏但也先也并非白痴(一个白痴决混不到蒙古实际头领的位置)从也先释放出准备释放英宗的信息而从大明几次反应来看,也先已充分明了大明的态度(主要是朱祁钰的态度)看清了朱祁钰的心思。放与不放朱祈钰决不会为次付出努力而也先也从两方面都得不到多少好处!怎么办呢?思索再三貌似还是放走好处多一些吧…这到好似成全了杨善的那张嘴了自己装一回吧就。试想杨善有这本事在以前怎么没发光反到了塞北以后就灵魂附体了呢?是塞外的低PM2.5的好空气倒致他脑子不缺氧了是吗?

  43. 匿名 says:

  44. ...... says:

    不错不错

  45. 爱哎唉 says:

    友情地久天长

  46. 文艺好青年 says:

    明月 好文采

  47. 好男人 says:

    呵呵,真能邵啊 人才啊!

  48. 杨善 says:

    也先真是个二货 不可多得的二货 想我凭三寸不烂之舌 竟然把太上皇接回来了 真是个天才

  49. Ryuunosuke says:

    This is the perfect way to break down this inomnfatior.

  50. 匿名 says:

    我看到了真挚的基情。。。

  51. 于谦 says:

    无言以对

  52. 天下之子 says:

    一人在家0

  53. TXY says:

    好!

  54. 乐酩饕 says:

    被伯颜帖木儿与朱祁镇的真挚友谊所感动,说明朱祁镇具有独特而强烈的人格魅力,同样也被钱皇后与朱祁镇的忠贞爱情所感动,读完本章我泪流满面。赞同33楼等朋友的评论。

  55. says:

    真心要接镇回来,原来那些官员去哪了,就不能摸点钱出来吗

  56. 金满堂 says:

    知杨善者 周星驰也

  57. Constance says:

    il crearsi di una situazione in cui il non avere 6 figli sani e produttivi non implica la morte per fame a 50 anni potrebbe aitrrae.Puutroppo la società rurale africana, a meno di una seria rivoluzione industriale, è in mano alle suocere.Non è realistico chiedere suggerire in quegli ambienti di effettuare una pianificazione familiare.A provarci quando non c'è qualcosa che somigli ad un piano pensionistico si fa solo la figura dei pirla.

  58. 当年明月 says:

    明月在这里没有写明白,从评论看来大家也都没看明白。为什么明月要给扬善写个大大的“服”字?
    仔细看也先问的那几个问题(是也先的,不是前面那个阻碍别人吃饭的小兵的),这几个问题是这场历时数年,搅得大明王朝天崩地裂、鬼哭神嚎的战争的起源!贸易争端!被扬善几句话就给忽悠过去了,最后还搞得笑容满面连连称善!我!勒!个!去!!!如果早派出这么个使者,什么事都没有了。
    怎么样?是不是有种很操蛋的感觉?是不是真正体会到了所谓明代第一辩手是几个意思了吧?几句话,什么钱也没出,平息了这场纷争。相比之下,把朱祁镇带回来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59. 当年明月 says:

    接上面,同时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王振真的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垃圾中的垃圾,随便拉一个文官出来就能摆平的事情,硬是给搅出这么大的事,从这个角度上讲,千刀万剐、夷灭九族都是便宜了他,更别提让他死得那么痛快了。

  60. 匿名 says:

    于谦是有能力的,坚持原则又不乏灵活性,看了这些,我觉得真是中华几千年落后制度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即使是现代社会也是如此,说穿了,中国现代社会制度,比那时并没有本质上改变,只是没有那时血腥和残暴而已

  61. 黑珍珠 says:

    good

  62. yooooooooooooo says:

    这一章真的是基情满满啊
    “好基友,永别了!”

  63. 单行道 says:

    也先实在是想将朱祁镇送回去吧,杨善不过世给了也先一个很好的理由和台阶,另外估计也先也想着这会将朱祁镇送回去说不定还能让大明来个内乱什么的……

  64. 朱朱 says:

    朱祁镇好牛

  65. 老成 says:

    对于一个糊涂无知的亡国昏君来说,赋予的同情似乎太多了。在扣留为人质的好几年时间里,他有过悔恨吗?老是想着保命,有种的自杀身死,以身殉国有什么不好?拿十万里江山当做儿戏,有何面目活在世间?宠信奸贼一人,致使被掳敌营,国将灭亡,还说王振主政时群臣为什么不说话,试问群臣说话你听得进去吗?

  66. 匿名 says:

    看来朱祁钰也忘了祖宗的教诲: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67. 甘太太 says:

    “于谦是有能力的,坚持原则又不乏灵活性,看了这些,我觉得真是中华几千年落后制度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即使是现代社会也是如此,说穿了,中国现代社会制度,比那时并没有本质上改变,只是没有那时血腥和残暴而已”同意60楼的说法。现在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关系,靠人心,制度的死板僵化,耽误了多少利国民生的政策执行啊!最简单的,办个事,开个证明,四处被踢皮球。

  68. 小刚 says:

    穿越那被仇恨、偏见纠缠不清的岁月,我看到的是真挚无私的基情

  69. 皇帝与兽性 says:

    戏剧见人性。也先和脱脱不花间的故事,和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和皇帝间的故事差不多,但为什么蒙古人看起来比汉人更使我们理解和感动?(对这时期的瓦刺体制不太明白到底是国家还是部落)朱祈镇在蒙古期间也有了人性,回到中国就变化了,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70. 皇帝与兽性 says:

    喜宁是被明朝征服的满族奴隶,不是汉人,他被迫害成为残废人,是明朝的罪恶,他的报复行为可以理解。朱祈镇策划诡计杀害喜宁,注定要遭到报应。

  71. 汉朝皇帝与兽性 says:

    朱祈镇是明朝第一个废除皇帝驾崩而不用宫女殉葬的皇帝,说明他的心里有仁慈的一面,而不是兽性满满,但他杀于谦有报复于谦当初不顾及他而炮轰也先阵营的嫌疑。

  72. 汉族皇帝与兽性 says:

    朱祈镇是明朝第一个废除皇帝驾崩而用宫女殉葬的皇帝,说明他的心里有仁慈的一面,而不是兽性满满,但他杀于谦有报复于谦当初不顾及他而炮轰也先阵营的嫌疑。汉人皇帝的人品从汉武帝下令‘立子杀母’就可知了。可怜汉人百姓在汉人皇帝的淫威下承受了世界最重痛苦。

  73. 汉人皇帝与兽性 says:

    60楼‘‘说穿了,中国现代社会制度,比那时并没有本质上改变,只是没有那时血腥和残暴而已”
    ——————————————————————
    同意,在形式只是有一点变化(民主共和体制取代君主制,但专制度占90%以上),实质上程度减弱了(政府杀人数量减少了)。

  74. 汉人皇帝与兽性 says:

    60楼‘‘说穿了,中国现代社会制度,比那时并没有本质上改变,只是没有那时血腥和残暴而已”
    ——————————————————————
    同意,在形式上只是有一点变化(民主共和体制取代君主制,但专制度仍然占90%以上),在实质上只是程度减弱了(政府杀人数量减少了)。

  75. 匿名 says:

    杨善可作外交部发言人

  76. 终于没人复制小说内容了 says:

    我服了那些复制小说内容发在评论区的弱智了

  77. 匿名 says:

    也先故意放的,杀了有害无益,放回去二虎相争嘛。一个强大朝庭就是最大威胁。反正留着无用,放回去说不定万一起内斗呢。退一万步说,就算日子照旧,也没什么损失。曹操不也也常玩这招,到处写信,何况是个大活人

  78. 天地苍茫 says: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只要生命不终止,终究会有奇迹出现!

  79. 伟大的努比斯 says:

    在权利面前兄弟之情如此脆弱。

  80. 赞同65楼老成 says:

    兄弟说得太好了,看清了问题的本质!

  81. 西蜀子 says:

    朱祁镇真是人畜无害啊

  82. 匿名 says:

    这是最好玩的一章了还好哈哈哈被什么朱祁镇杨善伯颜笑死了还好哈哈哈

  83. 小说体 says:

    看到这里我差不多弃坑了。蛮族攻城不下,于是把太上皇送回明朝,要的就是引发内乱。这么简单的,正史都如此解读的道理,为何非要写出个花来?

    本书自称“政治厚黑学”著称,到了这里为了戏剧性,又变成彩虹小马友谊是魔法了是吧?各种野史由纷至沓来。

    为何中华文化,总是让王振这种无能之臣上高位?因为没有一个逻辑体系,去衡量一个文人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科学的。从这一点上,这部小说又一次加剧了这种劣性:符合作者口味的文官,就得到表扬,不符合的文官,就是翻案。

    文化党羽也就在这时候出现了。王振也无非是靠此上位的。

  84. 新手 says:

    外交能手

  85. 也先 says:

    相信我,我很天真,很可耐

  86. 蛋蛋 says:

    我是傻逼

  87. says:

    伯颜帖木儿身为外邦人,甚至大明朝的仇人,对英宗这么好,代总岂不汗颜!

  88. 伯颜帖木儿 says:

    “今日一别,何时方得再见,珍重!”

  89. 2020的我错过了太多 says:

    很感人啊,我觉得他在外被俘的经历完全可以写成一本很不错的小说,情节跌宕,但是主旨倒一直没变,还挺正能量的

  90. 不忘初心 says:

    “今日一别,何时方得再见,珍重!”

  91. 保密天津和平 says:

    几天后???????????????????????????

  92. 匿名 says:

    HEHE

  93. 王贝拉 says:

    勇敢🐂🐂,不拍困难

  94. 我有主角光环 says:

    看了这么多章,都很好。但是一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直到此章,才明白了巧舌如簧,甚至不亚于孔明的舌战群儒。佩服杨善,也很好奇朱祁镇,什么样的俘虏能让也先的弟弟这么奋不顾身的去守护。主角光环实在是太亮了。第一遍还没看完,等我看完了,我还会再回来看的。太多的人物、事迹需要记住。历史,是个好东西。读到大学根本难以触及多少中国厚重的历史底蕴。作为一个中国人,确实不合格啊。

  95. 梁ZHI超 says:

    ????????

发表评论

本周热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