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了陈友谅的问题后,朱地主向比他更有钱的张地主发动了进攻。
朱元璋和张士诚可谓是不共戴天,尤其让朱元璋想不通的是,自己并没怎么招惹对方,怎么就把自己当成最大的敌人呢?
现在陈友谅已经完了,是时候收拾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了。
张士诚本不是容易欺负的,说来也巧,他的小名也叫九四,与陈友谅的名是传言中来的不同,他的这个小名在正史中有着明确的记载,他打仗和统治地方主要是靠他的几个兄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除了张士信之外,另两个人都很厉害,但已经战死了,现在的吴在花花公子张士信的带领下,已经走了下坡路。
看来这次再没有天祐了。
至元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他终于完成了从农民向王侯的转变过程(之前他一直没有封王),事实证明,艰苦的道路走下去,得到的成果也会更多。历史上为了将他与张士诚的吴区分开来,称这个政权为西吴,张士诚为东吴。
然而有的史料上记载着朱元璋自立为吴王的字样,大家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里自立二字很值得推敲。因为韩林儿此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要成为吴王要经过他的批准,批准后就是合法的,如果朱元璋是自立,明显就是一种犯上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韩林儿的诏书。韩林儿是否心怀不满,不肯下诏书任命朱元璋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至元二十五年,朱元璋在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兵进攻东吴。
八月出兵,不到半年,便工区了江苏一带的大片地区,如徐州、盐城、泰州等,甚至还包括张士诚原先的根据地高邮。
眼看朱元璋就要踢开他前进路上最后一块拦路石,与元朝政府决战,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让他惊呆了。
【意想不到的背叛】
正在他征战江苏的时候,密探告诉他,他的亲侄子,战功卓著的朱文正已经勾结了张士诚,准备出兵讨伐他。
朱元璋之前也曾被人背叛过,至正二十二年,大将绍荣和赵继祖密谋杀害他,被告发,朱元璋将其二人处死,至元二十三年,正在与陈友谅决战的关键时刻,大将谢再兴叛变,朱元璋处理及时,将叛乱镇压。
然而,朱文正的叛变,却让他真正陷入了痛苦中,连自己最信任的亲侄子,得力大将都要背叛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官位。
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他论功行赏,由于朱文正是他的侄子,立功最大。所以他先问朱文正有什么要求,要封什么官。朱文正颇有些大将风度,对朱元璋说,咱俩是亲戚啊,你先封别人吧,我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朱元璋听了大喜过望,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子真是个人才,识大体,顾大局。于是就把好的位置封给了别人,仍旧让朱文正来守江西。
他哪里知道,朱文正是跟他客气客气的,就如同拍卖行里的叫价,他是等着朱元璋提高价钱,挽留他一下,说出如你一定不能推辞这类的话,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不抬价,直接敲了榔头。
成交!
朱文正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守洪都是我功劳最大,论功行赏却没有我,他怎么想也想不通,整日借酒浇愁,还公然出外强抢民女,卖官赚钱。但这仍然不能让他达到心理平衡,每当他看到那些手下在应天这些富庶的地方耀武扬威,而自己只能守着江西,都会从心底里对朱元璋表示不满。当这种不满到达顶点,他就必然走向极端。
天下谁还可以和朱元璋抗衡?
只有张士诚了。
就在他紧锣密鼓的准备时,朱元璋知道了这个消息。
他丢下了手中的工作,亲自来到洪都。
他要清理门户。
朱文正和朱元璋的见面很有戏剧性,看到朱元璋时,朱文正就懵了。朱元璋却一点也不懵,他充分表现了自己质朴的本性,没有讲诸如今天天气很好啊,你好象长胖了之类的寒暄话,一点也不玩虚的,直接用鞭子去抽朱文正,一边打还一边说:小子,你想干什么!
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但由于马皇后的劝阻,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他关了起来。客观的讲,朱元璋对朱文正还是不错的,他在之后的洪武三年(1370)封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为王,并就藩桂林。
无论怎么说,错误在朱文正的一边。
这个战功卓著,颇具天才的将领就这么结束了他的光辉一生,最后在囚禁中死去。他的悲剧源自于他的性格,这个有着军事天才的人,却不懂得怎么为人,他性格乖张,心胸狭窄,品行不佳,即使不坏在这件事上,总有一天,也会因为其他事情惹祸。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悲剧是注定的。
性格决定命运啊!
这件事情却给朱元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从此不敢相信任何人,连自己最放心,最得力的侄子都背叛自己,还有何人可以相信?
对于朱元璋来说,火药已经埋藏在他的心里,就看何时爆发了。
解决这件事情后,朱元璋接着对付他的老对头,张士诚。
至元二十五年的战争已经把张士诚赶出了长江以北,东吴军缩在江杭一带,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和杭州。张士诚似乎还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他还想占据所谓的江南半壁,当他的富地主。
可是朱地主用行动告诉了他,天下只能有一个最大的地主,而这个人绝对不会是你张士诚。
至元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率领他的全部精英,以徐达常遇春为主帅讨伐张士诚。
在讨论作战计划时,发生了争执,常遇春认为应该直接攻取东吴的老巢平江(今为苏州),徐达也赞成他的这一意见,他们都认为,只要取得了平江,张士诚的所有地盘都将不战而降。
朱元璋不同意。
朱元璋又一次展现了他的天才战略眼光,他认为如果直接攻击平江,张士诚在杭州的兵力一定来救,那么平江就会极难攻克。而先攻击杭州和其他地区,就能够剪除张士诚的羽翼,平江自然也会成为囊中之物。
事实证明,朱元璋确实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他这次又对了。
在临出发前,朱元璋反复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攻克城池之后不可以随便杀戮,因为杀完了人,得到空地,有什么用呢(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
这话不是说给徐达听的,是说给常遇春听的。
这位老兄,自九华山后,恶习一直不改,攻城之后必行杀戮,朱元璋多次严重警告他,才有所收敛。
大军出发了,朱元璋坐在营帐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感。
天下就要到手了!
这次朱元璋又集合了二十万大军,并交给徐达和常遇春指挥,这两位名将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们相约分兵进攻杭州和湖州,并很快攻下。
现在只剩下平江了。
【平江攻击战】
平江号称第一坚城,张士诚这几年窝在家里,看着陈友谅被打垮,看着自己的地盘被朱元璋一点点蚕食,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城。
平江诚共有八个门,分别是葑门、虎丘门、娄门、胥门、阊门、盘门、西门、北门。每个门的城墙都极其坚固,是用大块条石混合糯米制成,城上设置有固定的弓弩位,有靠近城墙者瞬间就会被射成刺猬。城内还有大量的粮食,足够守备数年。
张士诚虽然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当年元召集百万士兵进攻小小的高邮,历时三月不能攻克,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意志力。
而此时,张士诚更加明白,如果平江失守,他就无处可去了。
他决定拼死一搏。
对这样的一个城池采取攻击行动,是需要周密的计划的,可是当朱元璋的部下来询问主攻哪个门时,朱元璋却对他们大喊道:几十万军队,还要分哪个门主攻吗,都给我往死里打!
看来几百年的李云龙并不是这一招唯一的使用者。
朱元璋做出了军事部署,他将自己的名将们充分调动起来,分配了任务,具体如下:
徐达攻葑门,常遇春攻虎丘,郭兴攻娄门,华云龙攻胥门,汤和攻阊门,王弼攻盘门,张温攻西门,康茂才攻北门。
眼花了吧,还有呢!
他嫌这些人不够,另外安排耿炳文攻城东北,仇成攻城西南,何文辉攻城西北。
数了一下,他在平江城外布置了十一支军队,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攻打,别说是人,神仙也受不了。其实不用打,这么多人只要挤进城去,也能把张士诚挤死。
朱元璋尚觉得做的不够绝,在城外构筑长围,把平江城团团围住,岂止是人,兔子也跑不出来。
为了解决平江城过高,士兵仰攻不方便的问题,他在城外动工兴建新式房地产——木塔,共分三层,站在塔上可以俯视城内的所有情况,并在每层配备弓弩、火铳和襄阳炮(新式火炮)。真正做到了指哪打哪。
按说这么几套行头摆出来,张士诚要是识时务,就该投降了。
可这个私盐贩子硬是认死理,一定要抵抗到底。
至元二十七年元月,攻击开始。
朱元璋的步兵、弓箭兵、炮兵协同作战,日夜不停的攻击城池,步兵从城下进攻,炮兵从木塔上不停往下射箭、开枪、开炮。
张士诚的士兵在承受城楼下士兵进攻的同时,还要注意防空,而且木塔日夜都派人坚守,这些木塔上的士兵一旦碰上了值夜班,就不能下塔,吃喝拉撒都在塔上,吐个痰,小个便之类的行为,理所当然的往城楼上的东吴士兵身上招呼。
实在是苦啊,这才是真正的胯下之辱!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张士诚和他的士兵们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八个月,直到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 年)九月,平江才被攻陷。
【张士诚的结局】
张士诚是很有几分骨气的,他在城破之时还在城中坚持巷战,即使朱元璋反复宣传,只要张士诚投降,不但不会杀他,还会善待他和他的亲属。但张士诚抱定了决死的信念,他杀死了自己的所有亲属后,准备上吊自杀,被部将解救下来。后被俘押往应天。
在押往应天的船上,他闭口不言,也不吃饭,表示自己决不屈服的决心。
朱元璋派重臣李善长审问张士诚,李善长厉言喝斥张士诚,却得不到对方的任何回应。
从始至终,张士诚都用蔑视的眼光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被他看得发毛,又见他不说话,气得暴跳如雷。
张士诚看完了李善长的表演,说出了他在这次审讯中唯一的供词。
“你不过是条狗而已,让你的主人出来吧!”
没办法了,朱元璋出场。
他看着这个打了十年仗的老对手,这是个怎样的人啊!
要彻底的打败他,要彻底的征服他!
于是他用少有的和蔼语气劝降张士诚,希望自己能感动他,而他得到的答复也只是一句话:
“你并不比我强,我之所以失败,只是上天照顾你,不照顾我而已”(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
朱元璋终于被激怒了,他杀死了张士诚,并把张士诚的尸体烧成灰,所谓锉骨扬灰是也。
张士诚是一个有着坚强的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一方霸业。但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乱世群雄中的一个,他有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却并不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只能是淘汰赛,胜利者只有一个。
做不成天子,就不能再做人了!
但他仍然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意志坚强,反抗元的暴虐统治,虽曾投降过,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把自己的信念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不怕死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朱元璋终于扫清了自己前进路上的两大障碍,即将面对自己的最后一个对手。
对他而言,这个对手才是真正的敌人和仇人。
下一章:第1部:洪武大帝 第十四章 复仇
上一章:第1部:洪武大帝 第十二章 鄱阳湖!决死战!
朱元璋好厉害!!
到底谁赢呢?
张士诚拜了。
我觉得我错了
陈友谅打洪都有人家朱元璋打平江这点本事,也不至于最后的结局,60万部队。。。浪费了!
朱元璋 我恨你 下辈子咱重来
;l’
咱只能旁观了
不错呦
终于快我出场了么?
朱哥哥,我再也不疼你了
老子终于要出场了
我感觉我跟张士诚挺想。小富即安,意志坚强……
张士诚也是条汉子
跟我明教还真有点关系
。。。。。
朕,想收服你们,简直轻而易举
我一定会回来的!!!!!!!
看到对手倒在脚下之时,曾经的仇恨已经烟消云散,更多的是惺惺相惜!
祖宗万岁!
写得不错哦
八嘎
我觉得张仕诚应是一个很会交朋友的人,譬如三国之刘备,西汉之刘邦,战国之四君子之类的人。
老子就爱杀人!爽!
老子就爱杀人!爽!哇哈哈哈哈哈!
l
哎,张仕诚残啊!
朱文正可惜了,一个军事天才就这样毁了!!!张士诚真的不是对手!!!
文中客观评价陈友谅有惊人的军事才能,但从本书确实看不出来啊!!!!!!
有点暴力额
朱元璋最后把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人几乎都整没了,有点接受不了。。。。虽然是不世出的人才,但是还是觉得太狠了。。。最好还是远离这样的人。。。。
好惨好惨
30楼说的事是不是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杀功臣的事啊,我也觉的朱元璋虽然有才但太狠了。其实我狠敬佩张士诚的,死到临头还坚持不投降,是条好汉,祝你在天堂安息。
TNND,喊你龟儿子不救我。现在搞起我们都打酱油鸟!
常玉春不吃猪肉
朱元璋。好一个军事天才,我赞美你!
朱元璋有军事才能,张士诚就差一点,况且他手下没有名将,所以败了,但不失真汉子也。
朱老八万岁…
他当家挺累啊…换了别人都干不了这行…
我只是把会打仗的整没了 谁知道还有朱棣 早知道大义灭亲了
……….
朱元璋太易怒了
写得真好
性格决定命运。深思。。。。。。谢谢。
他是我祖先
111
呵呵
八嘎雅鹿,竟然杀我哥,朱元璋啊,我跟你没完
张士诚当时帮陈友谅去打朱元璋,最后形成三国鼎立他也不会完蛋。
人
呀,好血腥哦….
朕,开始统一天下
说实话 朱元璋很畜生
唔 其实朕也不想杀成成,谁让他和文正有基情…
朱元璋我来投靠你了
我终于可以出场了!!!
可怜了朱文正啊!
嘿嘿
张士诚宁死不屈!好汉!如在抗日战争期间,是不会担心成汗奸的!!!
二哥你让大哥情何以堪啊
哎,二弟和我基情已了,就随他去吧。来三弟和哥哥亲个,还好有你
伦家害羞嘛~~~~嗯~~~~~
张士诚这个人如果放到今天,经商绝对是领袖。不屈服,佩服!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想起,,那句,,得人心者得天下
爹你真牛逼!!!
你们这帮家伙,多年洒家打天下时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呢!现在互相残杀,让我情何以堪啊
来来 向我磕头就算了 不然 ····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无论是朱元璋或许是张世成,说实在我挺喜欢张世成这个性格,若飞蛾扑火般,而朱元璋在一次次的胜利中开始骄傲了,没有去尊重敌人。不过这也体现了他的王霸之气,或许这为他的称帝奠定了基础,而朱文正的死,让他接近了陈胜般的心路历程,最终明朝后颁布了废丞相之制,所以,好与坏,无可厚非。
不是吧!!!比我还拽!!!!
朱元璋这也做得太狠了,竟然把张士诚的尸体烧成了灰!恐怖!
叫你下手轻点 还TM拿铁锨照脸乎
为毛我与友谅兄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呢
都是为孤在打江山
咱朱家就是有才~~~~~ ~O(∩_∩)O~ 赞你朱哥
决战终于要来了!
都是跟我学
我厉害吧,嘎嘎!
我是明朝那些事儿的忠诚粉丝。当年明月写的这本书非常好看
。真是爱不释手
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一战时有点儿像《三国演义》
呵呵
祖宗万岁
谁也打不了我
这时候的 元朝政府在哪里 妈的,这三人打的热闹,哎
元朝哪里去了,出了内乱也不管
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和莲蓉出场?
孽畜!!!!!!!
每一个朝代更替的转折点上,都会有无数枭雄,不管是昙花一现亦或是笑到最后,都会被时代的车轮丢在历史的车辙上,留后人评说……
张士诚和陈有谅,朱元璋三人为何没有出现三国中的三足顶立的局式?
张士诚赞一个
陈友谅!他妈的别学我
adas
老朱打个平江就用了八个月,也不知道元朝的军队此时在干什么?
作壁上观吗?
摇旗助威吗?
思考人生吗?
老子就是刁,还有谁?
哈哈哈
他们在看好戏。
朱元璋是个很农民眼光的人,只期盼别人为他出力,不考虑如何用封赏使别人为他卖命。如果功臣知道自己是这种结局,一开始就不会跟着他。没有必然的忠诚,忠诚只是认准此人可以为自己带来最大利益,才为他做事和卖命。朱元璋的诗虽然有豪气有霸气,但是缺乏细腻的感情,就如他本人,对于如果用巧妙(而非暴横)的手段驾驭臣下,这一方面,他就是个白痴,太不了解人的心理了。朱文正的客气,其实换做任何一位君主,都明白如果妥善处置,安抚人心。
刘备,你他妈等着敢搞基啦。快上床
张定边你出来。我要跟你决一死战
性格决定一切
哪一个故事都有我,但是我都是被挤的对象,委屈死我了
陈友谅活该!谁让你不买我的三国演义
我去了哪了?
不以成败论英雄,且看本性是如何?
你们这群渣渣,要不是我把明教发扬光大,你们都还在放牛
太祖666
亲侄子的功劳和身份,以后不会忘记他的,太急了
朱元璋 我TM 下辈子和你没完
祈祷祈福许愿
朱元璋太牛逼了
咋还把老子扯上了呢
哈哈,张士诚弟弟早就被我斩首了。不过他宁死不投降,是条好汉,愿他在天堂安息。
张定边请你出来,我用青龙偃月刀斩你这鼠辈!
我不能再小富即安了。
你这个朱元璋!
你元朝在干吗?
我要出场演我的好戏了!
我也只能看着了。
有点像三国演义的翻版……
张士诚,我想在下辈子再杀你一次,约战!朱元璋手下大将:我们在天堂上已经够累的了!!!朱元璋:不劳你们去我自己斩他,好吗?
我们也就看戏咯
陈友谅陷入了绝望,不但是军事上的绝望,也是人生的绝望,一直以来的行为模式告诉他,只要心黑手狠就能获得一切,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看上去不堪一击的洪都守了三个月,看上去柔弱不堪的张子明居然不怕死。
难道我错了?
不,不可能,这只是意外,我不会错的!
但是之后的事情,却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将军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怒掩盖了他所有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
而朱元璋得知此命令后,却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陈友谅军的俘虏,一律好好对待,然后放走。
这两道命令的发布彻底断送了陈友谅的军心。士兵们对陈友谅极其不满,纷纷逃亡。
陈友谅在西岸等待了很久,与朱元璋大战三十余天,也没有等到任何机会,相反,他的士兵却是不断的减少,将领们也不再为他效忠
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时势造英雄
放入方法让v的地方给他人的事儿童话寓言头发的风格
元朝下一章就要死了
嘎嘎嘎
啊····· 我好惨 朱元璋你不得好死
元朝统治阶级还在醉生梦死吗
别来无恙啊,承泽君!
我觉得,陈友谅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狂妄,如果不是这点,咖很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
→ 历史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在线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及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 手机阅读 收藏本站 大秦帝国 更多历史书籍
明朝那些事儿1 明朝那些事儿2 明朝那些事儿3 明朝那些事儿4 明朝那些事儿5 明朝那些事儿6 明朝那些事儿7
第1部:洪武大帝 第十三章 下一个目标,张士诚!
所属目录: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在解决了陈友谅的问题后,朱地主向比他更有钱的张地主发动了进攻。
朱元璋和张士诚可谓是不共戴天,尤其让朱元璋想不通的是,自己并没怎么招惹对方,怎么就把自己当成最大的敌人呢?
现在陈友谅已经完了,是时候收拾张士诚这个私盐贩子了。
张士诚本不是容易欺负的,说来也巧,他的小名也叫九四,与陈友谅的名是传言中来的不同,他的这个小名在正史中有着明确的记载,他打仗和统治地方主要是靠他的几个兄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除了张士信之外,另两个人都很厉害,但已经战死了,现在的吴在花花公子张士信的带领下,已经走了下坡路。
看来这次再没有天祐了。
至元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
你们这帮杂碎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