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

第5部:帝国飘摇 第十二章 谜团

所属目录: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一个神秘的年份】

  张居正死了,但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特别是对万历而言。

  刚满二十岁的他踌躇满志,虽然他不喜欢张居正,却继承了这位老师的志向。自从正式执政以来,一直勤奋工作,日夜不息,他似乎要用行动证明,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至少比那个人强。

  所以从万历十一年(1583)起,他显现出了惊人的体力和精力,每天处理政务时间长达十余个小时,经常到半夜还要召见大臣,而且今天的事情今天办,绝对不会消极怠工。

  这并非夸张,事实上,他还干过一件更为夸张的事情。

  万历十一年(1583),北京地区大旱,当年没有天气预报,也搞不了人工降雨,唯一的办法是求雨。

  虽然这招不一定灵,但干总比不干好。一般说来,求雨的人级别越高,越虔诚,求到雨的机率就越大。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龙王也有等级,也讲人际关系,降不降雨,降多少,什么时候降,马屁响不响,那是比较关键的。

  而这一次,万历打算自己去。

  他求雨的地点,在南郊天坛。

  皇帝求雨也不新鲜,但这次求雨却十分不同,因为万历兄……是走着去的。

  我来解释一下这件事情的特别之处,当年皇帝住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故宫,而天坛——就是今天的天坛。

  去过北京的人应该知道,这两个地方相隔比较远,具体说来,至少有五公里。上个月我坐出租车去,还花了二十分钟,而万历是坐11路车去的——两条腿。

  不但走着去,还走着回来,在场的人无不感佩于他的毅力,同时也无奈于他的执著——皇帝走,大家也得跟着走。

  除了徒步拉练锻炼身体外,万历对百姓生活也很关注,比如当时山东、山西、湖广等地遭遇灾荒,地方官报告上来说:按照考成法,无论如何我们也是收不齐了,麻烦您通融通融,把今年的任务降一降。

  一天之后,他们等到了皇帝的回复,一个出人意料的回复: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收了,全都免了吧!”

  这就是万历同志的觉悟,在张居正死后,他一直保持着激昂的斗志与热忱,直到那个神秘年份的来临。

  人生很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历史也是如此。

  公元755 年,当唐朝文明处于巅峰之时,一个叫安禄山的矮胖子突然起兵闹事,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繁荣的唐朝从此陷入衰弱。

  公元755 年,这个年份就此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八百年后,宿命的转折再次到来。没有原因,没有预兆,停留在这个神秘的年份——万历十五年。

  简单说来,在这一年,发生了三件事情,两件不大的大事,一件不小的小事。

  第一件大事:戚继光去世了。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戚继光是个无人敢惹的角色,虽然偶尔也有几个不怕死的言官弹劾他吃空额搞钱,在军中培养个人势力等等,却始终没有结果。究其原因,除了后台太硬外,还是由于水平太高,边界没他不行。

  但事实证明,水平不如后台好使,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就被调离了蓟州,去了广东,虽然职位没变,但戚继光明白,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于是他称病不出,不久后,便离职回了登州老家。

  三十六年前,他从这里出发前往北京,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先打蒙古人,再打日本人,练兵东南,横扫倭奴,驱逐胡虏,无人可挡,战功之显赫,四十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盖世之威名,四百年后声震寰宇,万民皆知。

  尽此一生,能干到这个份上,实在是够本了。

  万历十五年(1587)二月,这位传奇英雄在家乡病逝,年六十岁。

  去世前留言如下:

  〖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我知道,他之一生,已无任何遗憾。

  第二件大事:海瑞死了。

  海先生终于还是死了。在被高拱罢官之后,他回到了老家,没人管他,三年之后,高拱下台了,张居正执政,依然没有人管他。

  这实在不是高拱和张居正不识货,恰恰相反,他们都很去清楚海先生的实力。无奈的是,海先生的能量就如同熊熊烈火,和他呆久了,不被烧死,至少也是个残废。

  现在张居正死了,用某位史学家的话说,朝廷里的明白人都死光了,于是海瑞先生得到了再次出山的机会。

  万历十三年(1585),经万历皇帝亲自批示,海瑞被任命为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赶赴南京上任。这一年,海瑞七十二岁。

  海先生是天字第一号职业官僚,接到命令即刻上路,连东西都不怎么收拾(当然,他也没多少东西),就去了南京。

  而当他来到南京郊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进城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太挤。

  海先生要来了!南京城轰动了,官员们激动了,商人激动了,农民也激动了,于是大家集体放了假,不做生意,不种地,凌晨就带着被子,跑到城外占地方,想抢一个靠前的位置,一睹海先生的风采。

  由于人太多,导致海先生一直未能进城,被牢牢地堵在外面,直到南京兵部派出军队开路,这才把海大人迎了进来。

  等到海瑞进了城,找到都察院住下来,才被告知,他不应该住在这里,倒不是人家欺负他(谁敢),只是因为他老人家又升官了。

  万历兄实在是大方,感觉给个佥都御史(四品)还不够意思,人还在路上,就下了第二道任命令,把海先生再提一级,让他当了南京人事部副部长(吏部侍郎)。

  据说这个消息公布后,南京都察院的御史们一片欢呼雀跃,兴高采烈,而吏部的官员们垂头丧气,比死了爹还难受,但事实证明,他们还是悲观了点,实际上,此时的海瑞先生压根没空去收拾他们。

  因为他连家门都出不去。

  自从进入南京,海瑞的家就被众多闻名而来的粉丝围得水泄不通,那架势,比天皇巨星还要天皇巨星。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当时,有很多人是从远处走来的。最猛的当属一位福建的老兄,据说他走了上千里路,穿坏了十多双鞋,一个多月才到南京。

  海瑞听说此事,十分感动,以为他要伸冤,亲自接见了他。

  可是这个人进来后,只是看着海瑞,行了个礼,然后扬长而去。

  有人问:你干嘛来?又干嘛走?

  答:我只想看看海青天,看完了,不走还等什么?

  这就是清廉与正直的力量。

  除了吸引大批拥护者外,海瑞还获得了一个荣誉,一个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誉。

  中国的老百姓历来都怕妖魔鬼怪,所以有贴门神的习惯,几乎家家都贴,款式也不一而同,但门神的主要人物是固定的,也就是关羽、秦叔宝那一拨人。上千年来也就这么几个,毕竟要成为形象代言人要求太高,不但要能打,长得还得有特点(想把鬼吓跑,没特点不行)。

  而现在,海瑞先生终于加入了这个光辉的队伍,成为门神部队的最后一名成员(此后再无编制)。在当时的南京,作为正义与公道的象征,海瑞先生的画像被贴得满街都是,除了门上,客厅、卧室里也有人挂。据说每天看一眼,可以百病不侵,而且具有良好的避邪作用。

  虽然经常忙于公共宣传事业,但海瑞先生没有怠慢工作,他没精力去整治吏部的那帮人,却也没闲着,百忙之中仍向皇帝上了一封奏疏。

  根据以往经验,海瑞先生的文书,一般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这篇也不例外。在文章中,海瑞先生建议,考虑到目前贪污情况严重,应该恢复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刑法,对贪污八十贯以上者一律处决,并将其剥皮,放在县衙门口,警示后人。

  于是大家真的愤怒了,惹不起你,总躲得起你吧。可海先生却是躲都不让人躲,不搞出个玉石俱焚誓不罢休。

  客观地讲,海瑞的这封文书的确是过分了,且不说剥皮问题,都过了两百多年了,经济发展这么快,确定死刑标准时总得考虑个通货膨胀问题吧,当年买一栋房,今天也就能买点粮,为几斤粮食就要剥人皮,兄弟你也太狠了点吧。

  但在海瑞看来,他的做法是对的,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想法。

  万历兄虽然年轻,但神智也很清醒,他好言抚慰了海先生一把,就把奏疏丢进了废纸堆。

  而海先生在南京日盼夜盼,没有等到剥皮匠的出现,却等来了升官的命令,由于工作努力,他被任命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那位四十多岁还不入流的教育局长,经过二十多年不可思议的经历,终于成为了正二品(相当于正部级)的高级官员。

  这回都察院的仁兄们完蛋了。

  南京是明朝的第二首都,从六部到都察院,所有北京有的中央机构它都有,但毕竟皇帝大人住北京,所以除了南京户部(管理南方户籍)和南京兵部(统领南京军队)外,大多数机构都是摆设。

  一般说来,只有在朝廷混不下去的,才会被发配到南京,美其名曰:养老。

  都察院就是一个闲人部门,大家都没事干,骂人的自然也没事干,然而仅一夜之间,一切都已改变——海先生上任了。

  由于上班没事可干,自然就没人去上班了,于是都察院的御史们总是自得其乐,逛街的逛街,看戏的看戏——工作没前途,还不准偷偷懒?

  海瑞先生的答案是不,他拿出了三十年前治理学生的方法来对付御史——记考勤。但凡敢于迟到早退的,必须到单位,哪怕没事干,也得坐在这里。

  虽然大家明显表示出不适应,但海先生的威胁是很明确的——养老不是最惨的结局,下岗才是。

  而随着整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御史们才发现,原来一切才刚刚开始,海先生很快玩出了新花样。

  一次,有位御史过生日,在家请了戏班子唱戏,这在当年,应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老百姓家也经常干,但海先生却勃然大怒,把这位御史抓了起来,打了一顿板子,理由是:根据明太祖时期律令(注意这个日期),官员请人唱戏违法,所以是打你没商量。

  因为这件事干得实在有点过,御史们的精神压力开始陡然增大,每日在海先生的恐怖阴影下,战战兢兢,终于有一天,畏惧变成了愤怒。

  在明代,御史专管骂人,从皇帝到扫地的,想骂谁就骂谁,除了一个例外——御史长官,要知道,那是顶头上司,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给自己惹事。

  现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到了。

  万历十四年(1586),御史房寰率先发难,攻击海瑞“大奸极诈,欺世盗名”。奏疏一上来,朝廷就炸了锅。海瑞这种传奇人物,恨的人多,喜欢的也不少,大家开始吵作一团。而海瑞兄还是那么有性格,啥也不说,上了个辞职报告——不想干了。

  吵到最后,报到了皇帝那里,但万历兄的态度却十分奇怪。他既不处理骂人的房寰,也不批准海瑞辞职。该干嘛还干嘛,搞得两位当事人都非常纳闷。

  万历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至少在海瑞的问题上,他比张居正要聪明得多。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真用海瑞,因为他很明白,这是个偶像型的人物,可以贴在门上,挂在墙上,烧香拜佛地供起来。

  但绝不能用。

  说到底,海先生只是个撑门面的。然而他自己,并不知道。

  就这样,他稀里糊涂地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下去,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的那个冬天,死亡降临到他的头上。

  他没有儿子,仅有的妻子女儿也已先他而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一个老仆人陪伴着他,在寒风呼啸之中,海瑞对仆人说出了人生的最后遗言。

  按照常理,像海瑞先生这样的奇人,遗言必定非同凡响,往往都带有深刻含义,比如什么人生短暂,努力工作之类,或是喊两句口号,让大家热血沸腾一番。

  然而海先生的遗言既不深刻,也不沸腾,只是让人瞠目结舌:

  “明天,你送六钱银子到兵部。”

  说完就去了。

  这是一句看上去十分无厘头的话,也是威名赫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海瑞先生的唯一遗嘱。

  这句话的来由是这样的:由于当年没有暖气,每逢冬天,兵部就会给各部的高级官员送柴火钱,数量也不多。

  而在他死之前的那天,兵部送来了柴火钱,而经其本人测量,多给了六钱银子。

  这一次,我是彻底无语了。

  在海瑞死后,他的好友佥都御史王用汲来为他收尸。遍寻海瑞的住处后,他只找到了几件打着补丁的破衣服,和几口装着破衣服的破箱子。

  为官三十年,二品正部级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这就是他的全部财产。

  在听说海瑞的死讯后,南京城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场景:男女老幼无论见过海瑞与否,都在家自发为他守孝,嚎啕大哭。出殡的时候,据说为他送葬的人排了上百里,整整一日,无人离去。

  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

  如何评论这位传奇人物,实在是一个难题,对的说了,不对的也说了,现在要搞个总结,实在谈何容易。

  在名著《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借用别人之口,对那位命运多变的主人公方鸿渐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你是个好人,却并无用处。

  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海瑞。

  在黑暗之中的海瑞,是一个无助的迷路者。

  第三件事,才是一切的关键所在。

  自万历十四年(1586)十一月起,一贯勤奋的万历皇帝突然变了。

  他开始消极怠工,奏疏不及时批示,上朝也是有一天没一天,大臣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最近头晕眼黑,力乏不兴。

  既然身体不舒服,那就歇会吧,在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看来,这不过是个生理问题。不久之后,没准还要陪这位仁兄去天坛拉练,等一等就是了。

  一直等到死,他也没能等到这个机会。

  到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兄算是彻底不干了,不但不上朝,除了内阁大臣外,谁也不想见,每天闷在宫里,鬼知道在干些什么,他的爷爷嘉靖皇帝怠工二十多年,看这个势头,这孙子打算打破这一纪录。

  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

  在明代历史中,有很多疑团,比如建文帝之谜,比如明武宗之死,对于这类问题,我一向极有兴趣,研究之后,多少也能略得一二,只有这个迷题,我始终未能解开。

  为什么那个热血青年会突然变成懒汉?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为什么偏偏是这种举动?

  一般说来,人性的突然转变,往往是因为受了某种较大的刺激,那么到底是什么刺激?在万历十五年的深宫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上问题,本人全然不知。

  我唯一知道的是,自此之后,大明帝国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迷一般的万历王朝正式拉开了序幕,无数场精彩的好戏即将上演。

  【闪电战】

  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皇帝消停了,但这对于老百姓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动总比乱动好,只是大臣们有点意见,毕竟每天都见不到领导(内阁大臣除外),伤心总是难免,不过到目前为止,也还没闹出什么大事。

  平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四年之后,平静被打破,因为一封不起眼的奏疏。

  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福建巡抚赵参鲁奏报:

  根据琉球使节反映,近日突然出现上百来历不明者,前往琉球朝鲜一带收购海图以及船只草图,并大量收购木材火药,用途不明。

  在当时,每天送往朝廷里的奏疏多达几百封,基本上都由内阁批改(皇帝已经不干活了),和什么水灾民变比起来,这件事情实在太小,于是它很快就被埋入了公文堆中。

  两个月后,浙江巡抚奏报:

  近日获报确知,倭酋平秀吉于北九州肥前国荒野之上修筑城池,规模甚大,余情待报。

  上一封大家都看得懂,这一封就需要翻译了。

  所谓倭,就是日本,所谓酋,就是头头,所谓平秀吉,就是丰臣秀吉。

  具体说来,是日本的头头丰臣秀吉在北九州的荒野上修了一座城池。

  这实在是一条太不起眼的新闻,所以很快它也被埋入了纸堆。

  顺便说一句,丰臣秀吉修建的那座城池现在还在,而且还比较有名——名古屋。

  今天的名古屋是日本的重要城市,关西地区的经济交通中心,但在当时,修建这座城池,只有一个缘由。

  当这座城池建好的时候,站在城楼的最高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地点——朝鲜海峡。

  这是两条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信息,所以无人关注,但当它们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可挽回。

  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二十四日,水落石出。

  五月二十六日,辽东巡抚紧急奏报:

  “急报!前日(二十四日),倭贼自釜山登陆,进攻朝鲜,陆军五万余人,指挥官小西行长,水军一万余人,指挥官九鬼嘉隆,藤堂高虎,水陆并进,已攻克尚州,现向王京(汉城)挺进,余者待查。”

  六月十三日,辽东巡抚急报:

  “急报!已探明,倭军此次进犯,分九军,人数共计十五万八千七百余人,倾国而来,倭军第一军小西行长,第二军加藤清正,第三军黑田长政已于昨日(十二日)分三路进逼王京,朝军望风而逃,王京失陷。朝鲜国王李昖逃亡平壤,余者待查。”

  七月五日,辽东巡抚急报:

  “十万火急!七月三日,倭军继续挺进,抵近平壤,朝军守将畏敌贪生,打开城门后逃之夭夭,平壤已失陷,朝鲜国王李昖逃往义州。”

  七月十六日,兵部尚书石星奏报:

  “自倭贼入侵之日起,至今仅两月,朝鲜全境八道已失七道,仅有全罗道幸保。朝军守将无能,士兵毫无战力,一触即溃,四散而逃,现倭军已进抵江(鸭绿江)边,是否派军入朝作战,望尽早定夺。”

  最危急的时刻到了。

下一章:
上一章:

80 条评论 发表在“第5部:帝国飘摇 第十二章 谜团”上

  1. 天下第七 says:

    万历怠工是立储问题与大臣对峙;在北九州的是名护屋不是关西的名古屋。

  2. 雪浴心原 says:

    第五部里我最想看的是严嵩海瑞张居正,海瑞收场了。万历怠工这是个很大的事情,而且一整就是三十年,加上张居正这前车之鉴,员工也开始磨洋工了。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权力之争不可怕,毕竟还仅仅是捎带动手动脚,能人干大事,小人磨嘴皮,庸人吹牛皮,运营状况良好。如果不是怠工不是心有余悸,其实丰臣秀吉这事情要搁以前追元到捕鱼儿海的脾性,历史没有如果。

  3. phyzics says:

    ……万历兄真是挑了一个好日子罢工啊!

  4. 王守仁 says:

    海瑞,你还是不如居正啊,看人家把全国都弄好了,你就不行。还有,万历先生,你休假休的真是时候啊。

  5. 匿名 says:

    可恶的小日本儿!

  6. 云之巅 says:

    看到这我更加佩服当年明月先生了。

  7. 忘川 says:

    历史功过,后人评说

  8. 匿名 says:

    历史功过,后人评说

  9. 刘禹锡 says:

    万历先生,说到底居正对您老的培养到底有用否啊~

  10. 平秀吉 says:

    九州那座城叫名护屋。。。名古屋在日本中部= =。。。

  11. 万历 says:

    笑而不语

  12. 昔年如风 says:

    额···········
    好吧!好神奇!

  13. 匿名 says:

    呵呵 我想起了前些年棒子拍的一部电影 讲的是朝鲜军队如何秒杀倭寇 和我大明军队如何扯后腿的故事

  14. 天使也要吃饭 says:

    唐\明朝抗倭援朝,中共抗美援朝。有多少中国人死在了朝鲜、、、、

  15. says:

    明朝真是个够复杂时代.

  16. 小海 says:

    我也姓海,没想到先人海瑞在明月先生笔下是一个受人爱戴的清官。

  17. 海瑞是一盏明灯 says:

    肯定曲中求直的张居正,也不该否定廉洁清正的海瑞吧。张居正和海瑞都是不遗余力的为国为民。以贪污受贿为荣,笑廉洁清正傻瓜的时代,海瑞先生更难得。

  18. 万历 says:

    那天晚上我被居正的魂吓的心灵突变。

  19. 倭寇 says:

    诸位看官,我来了~哈哈

  20. 普通人 says:

    伟大的海瑞,今天所有官员应该学习和效仿的表率!

  21. 官员 says:

    楼上的,别站着讲话不腰疼。俺们统统是海瑞咱天朝就不是天朝啰。

  22. 收复钓鱼岛 says:

    来吧,小日本!大爷等着你呢!

  23. 东方不败 says:

    难道万历兄练了葵花宝典

  24. 老土 says:

    万历的老子太笨了,要是我,把老海叫到户部去,可能圣旨还没下,户部就把银子送来了。

  25. says:

    海瑞,我服了你了

  26. 匿名 says:

    海瑞那样的人是值得肯定的,他不是无用的人,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的,难道不是天才的人就都是无用的吗。

  27. 千里流云 says:

    嘉靖二十年不上朝是为了练长生不老药,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是为什么?

  28. 挑刺的 says:

    名古屋怎么可能在九州岛的肥前国。。。楼主说的是伏见堡吧

  29. 浪子剑 says:

    楼上的兄弟,伏见城也不会在肥前啊,伏见城在京都。很明显,当年明月是把名护屋和名古屋搞混了

  30. 浪子剑 says:

    海瑞之后可能真无海瑞了,如此苛刻待人待己的人,在如今别说是官场,连社会上恐怕都混不下去了,而张居正之后真无张居正耶?看见张居正我就会想起过几天就将会被审的那位老伯,在重庆人的心目中,或许他就是重庆的张居正,或许就像张居正一样,公诉中的那些贪污受贿的事实是真的,现在中国的官场生态不比当时更好,不过重庆人心目中更是明白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和张居正一样,他完全可以混到常委,位高名显,成为掌握国家权力的重臣,但他偏要折腾,他让重庆官不聊生,既得利益集团遭受打击,却全面提升了重庆的价值、提升了重庆人的价值。那些破口大骂的公知除了拿“文革”大帽子压人外,什么也没干过,而一直勤勤恳恳干活为重庆人服务的老伯,却被群起而攻之,天理何在!?那些人真的深入重庆看过吗?知道重庆人的想法吗?
    举个例子吧,两年前去了重庆的一个经济很不发达的地方——黔江旅游,重庆有句老话——“养儿不用教,黔彭酉秀走一遭”,说的就是黔江、彭水、酉阳、秀山是重庆最穷的一块地儿了,偶然在一户农家的门上看见贴着一张表格,名字大概是万元增收责任表,至于“万元增收工程”大家可以百度,万元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不算很多钱了,但是对于当地百姓却可以大大的改善生活,而这张责任表,就是对干部的“考成”了,据农户介绍,为了落实万元增收工程,村干部、乡干部甚至县里的干部都要深入农家帮助增收,帮农户想办法、给政策,联络资源、市场,实在没办法了就算采取社会福利的方式——直接发钱也要把这万元增收搞上去,善莫大焉。
    还是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事到如今,还有不少重庆人有所遗憾——2012年3月老伯离开重庆的时候没能去送送他,如果大家知道他这一去就不复返了,估计他离开重庆时会遇到和海瑞进南京相同的困境。

  31. 妹纸 says:

    话说我在一些书上看到海瑞死的时候之所以这么穷困是因为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却还要娶年轻貌美的女子,俸禄都用在这上面了,是这样吗?!!

  32. 妹纸 says:

    有谁能说明一下!!!

  33. 明月清风 says:

    盖棺定论——历史留待后人评说罢。

  34. gsw says:

    海青天,不是无用之人~~~~~~

  35. 可爱的小狐狸 says:

    作者对海瑞的评价个人感觉还是有失偏颇,大概是思维角度的问题,海先生绝对不只是一个无用的好人而已。

  36. 丰神秀丽 says:

    海瑞是真正懂得人民疾苦的好官 是百官之楷模

  37. 顺其自然 says:

    明月先生,什么时候写清朝那些事

  38. 黄来福 says:

    向海瑞致敬。该死的倭寇又来了,杀尽他们这些核废料。

  39. 王守仁 says:

    海阎王不是不用,是无人取用啊!

  40. 王守仁 says:

    海阎王不是无用,是无人敢用!

  41. 过客 says:

    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看后 就很好理解 为啥 怠工 个人认为分析的有一定的道理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42. 知而不行 says:

    海瑞之所以是海瑞就是因为他不会变通,如果他学会了圆滑学会了隐忍,世上也就没了“海青天”。

  43. 明理 says:

    话说我在一些书上看到海瑞死的时候之所以这么穷困是因为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却还要娶年轻貌美的女子,俸禄都用在这上面了,是这样吗?!!

    ——-
    野史,不足为信
    同样的造谣还有 海瑞饿死女儿

    海瑞是当时官场上的明星人物
    海瑞买个肉,百姓围观,官场皆知 都载于正史
    玩命花钱娶女人,饿死女儿 却不见于正史

    这种事换个春秋笔法就是沉溺女色,全无人性,博名无情,禽兽食禄。
    海瑞的政敌那么多,也不见人拿此弹劾海瑞,这是不可能的。
    海瑞之所以能在官场屹立不倒,依仗的资本正是他的品行
    清廉正直是海瑞唯一的信仰,这让他不惧权贵,直言纳谏,以身作则
    而贪官污吏找不到道德模范的黑点,有识之士则因其品行而欣赏、保护他。

    这世界上最轻松的事情,莫过于造谣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张张嘴即可
    吸人眼球,达到目的即可
    是非善恶与我何干
    如此鼠辈
    当诛。

  44. 朱八八 says:

    楼上说得对,老夫就希望朕的后代手下都是海瑞这样的官!!!

  45. 匿名 says:

    楼上的,要是官员全是海瑞那样的,就没人当官了。

  46. 万历 says:

    祖宗,你咋出来了

  47. 海瑞 says:

    最近名声太火。粉丝太多。没办法呀!

  48. 安可023 says:

    我专门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据考古后解释,万历患有严重的足疾,一只腿比另一只腿短了很多。说明不上朝的原因是因为疾病!

  49. 安可023 says:

    海瑞这样的官并非完全无用,作者观点太偏激了
    海瑞虽然没有重用,但是确确实实利益到了老百姓,百姓有冤可以申,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也不受压迫和压榨

  50. 匿名 says:

    赞成楼上的说法,明月的观点太偏颇,作为官僚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难道人人作威作福?

  51. 匿名 says:

    反对明月的说法,警佩海瑞

  52. 黄帝 says:

    海瑞这样的人,怎么说了,不好评价!还是一个德与才的问题!,,,希望,你们好好向张同学学习!

  53. says:

    海瑞真正做到了存天理,灭人欲。要真是用这种人当内阁首辅啥的,估计皇帝都被他烧死。
    如果海瑞跟王守仁在同一时期,我到想看看谁厉害

  54. 三大征 says:

    1590年丰臣秀吉灭关东北条氏同一全日本,随后入侵朝鲜。万历3大征开始。又有好戏看了

  55. 莫名 says:

    名古屋城在北九州嗎?

  56. 这是怎么说 says:

    本章已阅读。

  57. fb says:

    名护屋,不是名古屋

  58. 一个人 says:

    万历30年不上朝因为腿不行

  59. 路人甲 says:

    万历應該是吸毒吧?

  60. 污喵 says:

    那座城叫名护屋,名古屋是nagoya,原名那古野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城,一个在九州一个在尾张

  61. 某C says:

    名古屋???是不是搞错了。。。

  62. 某C says:

    喜欢明朝~

  63. 某C says:

  64. 某C says:

    说到明朝皇帝,有很多奇怪的,当然太祖、成祖都是都是一代明君,十分勤政,但也有很多皇帝比较奇怪,如明英宗逞英雄,最后被瓦剌俘虏,嘉靖帝天天修道,朱翊钧20几年不上朝,朱由校喜欢做木匠等。
    但很多时候,皇帝不上朝,但是国家机器却运转的十分好。一起来看看。明朝的制度基本上是皇权至上,内外制约。
    内有:司礼监、东厂、锦衣卫、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
    外有内阁、三法司、地方的总督、巡抚

    1、司礼监VS内阁
    司礼监: 很多朝代都是对宦官比较敏感,毕竟宦官专权一事,历代常常有发生,但是明朝太监却不是这样,明朝有专门的太监学堂,教太监读书识字。
    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到了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厌政以及幼冲等原因,皇帝经常让司礼监代帝批红。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太监职位,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事实上,几乎所有明代的著名太监都出自司礼监。
    但是,在明朝司礼监虽然拥有如此大的权力,然而却不能像唐代后期宦官那样任意废立皇帝。明代的司礼监始终受制于皇权。
    比如魏忠贤,权势滔天,但是皇帝一句话,你还是得死。所以司礼监基本就是看皇上脸色说话。
    内阁: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就这形成了司礼监和内阁相互制约的现象
    2、东厂、锦衣卫 VS三法司
    东厂: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
    东厂只能: 一、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二、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东厂只有侦缉、抓人的权利,没有审讯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只有明末才有审讯的权利。
    锦衣卫:,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三法司:明代审判机关合称“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明代刑部替代大理寺掌管主要的审判业务。大理寺成为慎刑机关,主要管理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三法司”之间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职权分离、相互牵制的特点。
    所以三法司基本是包了刑狱,而东厂锦衣卫又可监察百官

    3、地方总督、巡抚VS镇守太监、守备太监
    地方总督、巡抚:在明朝,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巡抚位于总督之下。总督举足轻重,入则为朝廷显官,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巡抚、总兵官俱听节制,故时人称“文帅第一重任”。
    镇守太监、守备太监:镇守太监、守备太监是皇帝派向地方的耳目,比如监督地方官、协调地方与朝廷关系、负责地方治安,必要时候有军权,收集地方情报的只能,乃是司礼监外差。
    地方总督、巡抚和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相互制约
    所以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虽然他们常常相互争权,这个时候皇帝出来平衡一下就好。
    所以皇帝少干预这种运作模式,国家机器照常运转。

  65. 匿名 says:

    自行去找名古屋的位置,我不信跨了一千多里能够在城楼上看到朝鲜海峡

  66. 匿名 says:

    名古屋也不属于关西! 名古屋属于日本的中部地区!

  67. 匿名 says:

    名護屋城 跟 名古屋城 日语读音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在九州 一个在名古屋(中部地区) 距离 还是很远很远的!

  68. 牡丹仙子 says:

    海瑞之后可能真无海瑞了,如此苛刻待人待己的人,在如今别说是官场,连社会上恐怕都混不下去了,而张居正之后真无张居正耶?看见张居正我就会想起过几天就将会被审的那位老伯,在重庆人的心目中,或许他就是重庆的张居正,或许就像张居正一样,公诉中的那些贪污受贿的事实是真的,现在中国的官场生态不比当时更好,不过重庆人心目中更是明白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和张居正一样,他完全可以混到常委,位高名显,成为掌握国家权力的重臣,但他偏要折腾,他让重庆官不聊生,既得利益集团遭受打击,却全面提升了重庆的价值、提升了重庆人的价值。那些破口大骂的公知除了拿“文革”大帽子压人外,什么也没干过,而一直勤勤恳恳干活为重庆人服务的老伯,却被群起而攻之,天理何在!?那些人真的深入重庆看过吗?知道重庆人的想法吗?
    举个例子吧,两年前去了重庆的一个经济很不发达的地方——黔江旅游,重庆有句老话——“养儿不用教,黔彭酉秀走一遭”,说的就是黔江、彭水、酉阳、秀山是重庆最穷的一块地儿了,偶然在一户农家的门上看见贴着一张表格,名字大概是万元增收责任表,至于“万元增收工程”大家可以百度,万元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不算很多钱了,但是对于当地百姓却可以大大的改善生活,而这张责任表,就是对干部的“考成”了,据农户介绍,为了落实万元增收工程,村干部、乡干部甚至县里的干部都要深入农家帮助增收,帮农户想办法、给政策,联络资源、市场,实在没办法了就算采取社会福利的方式——直接发钱也要把这万元增收搞上去,善莫大焉。
    还是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事到如今,还有不少重庆人有所遗憾——2012年3月老伯离开重庆的时候没能去送送他,如果大家知道他这一去就不复返了,估计他离开重庆时会遇到和海瑞进南京相同的困境。

  69. 张居正。 says:

    啦啦啦啦啦

  70. 张岱 says:

    名护屋城,在1589年(天正17年),完成了日本统一的丰臣秀吉又把目光移到了世界,丰臣秀吉首先向当时高丽(朝鲜)的李氏朝鲜提出臣服,并且协助攻打当时中国大陆的明朝。但是遭到了李氏的拒绝。在那以后几经交涉,也没有获得李氏王朝的同意,丰臣秀吉于是在1591年(天正19年),传令全国准备在次年的春季“入唐”(发兵大陆)。同时传令九州的大名开始建造作为前线基地的城池,并且由加藤清正和寺泽广高两人负责建造,两人动员全九州的大名全力修建,在8个月后的1592年(元禄元年)3月完工,名护屋城就规模来说在当时的日本仅次于当时的大阪城,为日本第二大城。是丰臣秀吉于万历朝鲜战争时所修建。已经被指定为日本国家指定特别史迹,也是日本100个名城之一。

  71. 张岱 says:

    名护屋城为日本古肥前国松浦郡名护屋(今佐贺县唐津市镇西町名护屋)之城。不同于日本的“名古屋”。

  72. 啊鹏 says:

    祈祷祈福许愿祈祷祈福许愿祈祷祈福许愿

  73. 瑶珞 says:

    应该是因为李太后的问题?

  74. 匿名 says:

    无法VG如风达法法师

  75. 匿名 says:

    当年明月笔误了

  76. 匿名 says:

    我不同意对海瑞的评价。他是好人,也是有用的人。

  77. 熊蛋 says:

    北九州跟名古屋根本就是扯不到一起去的,根本就是一南一北两个地区。。作者编故事也要靠谱,,

  78. 匿名 says:

    “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其实是一个足够高的评价了。当年明月就算真觉得海瑞了不起,“有用”,也不一定就敢说出来。几十年前就因为海瑞的评价出过问题。

  79. 匿名 says:

    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袁崇焕守是忠臣将领,结果被凌迟,百姓食之肉,是怎么回事。

  80. 匿名 says:

    棒子人是真的拉,从古至今受了中国多少帮助,现在却和一个小丑一样和我们作对

发表评论

本周热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