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

第4部:粉饰太平 第五章 锋芒

所属目录: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作为张璁的盟友,在朋友倒霉的时候,他十分忠诚地遵循了自己的一贯原则——落井下石。朝廷谁当政并不要紧,只要能保住本人的地位就行。

  可慢慢他才发现,这个新上台的夏言实在不简单,此人十分聪明,而且深得皇帝宠信,也无意与他合作,远不如张璁那么容易控制。为了将来打算,最好早点解决这个人。

  而郭勋采用的攻击方法也充分地说明了一点——他是个粗人。

  这位骨灰级高干平时贪污受贿,名声很差,人缘不好,脑袋也不开窍,竟然直接上奏折骂夏言,掐架票友居然敢碰专业选手,这就是传说中的鸡蛋碰石头。

  夏言自不必说,马上写文章反骂,双方拳脚相加,十分热闹,按照常理,这场斗争应该以夏言的胜利告终,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嘉靖腻烦透了,手下这帮人骂来骂去也就罢了,可每次都要牵扯到自己,一边是朝廷重臣,一边是老牌亲戚,双方都要皇帝表态,老子哪来那么多时间理你们的破事儿?!

  不管了,先收拾一个再说!

  夏言运气不好,他挨了第一枪。

  嘉靖二十年(1541),皇帝大人收到了夏言的一封奏折,看过之后一言不发,只是让人传他火速进见。

  接到指令的夏言有了不祥的预感,但他还比较安心,因为自己的这封奏折并没有涉及什么敏感问题,可他进宫之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了。

  嘉靖不由分说,把夏言骂了一顿,搞得首辅大人不得要领,然后才说出骂人的原因——写了错别字。

  夏言懵了,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换了别人,挨顿骂也就算了,皇帝故意找茬,你还敢抽他不成?

  可夏言兄实在是好样的,他不肯干休,竟然还回了一句:

  “臣有错,恰逢近日身体不适,希望陛下恩准我回家养病。”

  你故意闹事,我还就不伺候你了!

  当然了,嘉靖先生也不是好欺负的,他怒不可遏地大喊一声:

  “你也不用养病了,致仕去吧,再也不要回来了!”

  惨了,这下麻烦了。

  玩笑开大了,可是话说出了口,也没法收回来,只能硬着头皮走人。

  夏言开始满怀忧伤地捆被子,准备离开北京,但就在他即将上路时,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先等一等,你可能不用走了。

  夏言确实不用走了,因为出事了,而且还是大事。

  这件事情出在郭勋身上,夏言因为错别字被赶出了京城,郭勋很是高兴了一阵,但这位兄弟实在是不争气,很快就惹出了一个大乱子。

  这事具体说来是个工作作风问题,嘉靖皇帝不久前曾交给郭勋和王廷相(时任左都御史)一个差事,并专门下达了谕令。

  可是蹊跷的是,王廷相接到谕令后,四十余天都没有动静,不知到底搞什么把戏。

  这里顺便说一下,王廷相先生是大文豪,“前七子”之一,还是著名的哲学家。之所以不干活,没准是在思考哲学问题。

  可是郭勋就有点离谱了,王廷相虽然懒,也只能算是怠工,他却胆大包天,明知有谕令,就是不去领!权当是不知道。

  郭勋虽说是皇亲国戚,但也是拿工资的国家公务员,既然拿钱就得给皇帝干活,而郭先生明显没有这个觉悟。

  于是皇帝发怒了,自己交待下去的事情,一个多月竟然没有回音,立刻下旨严查,王廷相也真算机灵,一看情况不妙,马上补交了工作报告。

  相对而言,郭勋的认罪态度就不怎么好了,活还是不干,只写了一封奏折为自己辩护,本来这事不大,念在他世代高干的份上,最多也就骂几句了事,可他的那份奏折却惹出了大祸。

  必须说明的是,郭勋的那封奏折并没有错别字,这是值得表扬的,不过他的问题比错别字要严重得多。

  这位仁兄真不愧是个粗人,他不但在奏折中狡辩,还写下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何必更劳赐敕”。

  结合上下文,此言通俗解释大致如下:

  这种事情你(指皇帝)何必要专下命令,多余!

  姓郭的,你有种,不废了你就不姓朱!

  皇帝终于发怒了,他痛骂了郭勋一顿,并召回了夏言,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位郭勋先生平日里贪污受贿,欺压大臣百姓,做尽坏事,人缘极差,朝廷中的言官眼看他倒霉,纷纷上书大骂一番,痛打落水狗。

  关键时刻,郭勋终于醒悟,立刻虚晃一枪,表示自己压力过大患病休养,希望皇帝恩准。

  嘉靖同意了,对这位老亲戚,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官员们见势不妙,也就纷纷缩手倒戈了。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郭勋成功避过风头,大概还能有个安详的晚年,可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夏言回来了。

  在夏言看来,张璁多少还算是个干事的人,而这位郭高干不学无术,是纯粹的社会垃圾。要想平安治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清除这堆垃圾。

  但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家从老朱开始,已经混了差不多两百年,根深叶茂,黑道白道都吃得开,一个普通的内阁首辅又能如何?

  普通的内阁首辅自然没有办法,但是夏言并不普通。

  他决心挑战这个高难度动作,搬走最后的绊脚石。为此他找来了自己的门生言官高时,告诉了他自己的计划,并问了他一个问题:

  “此事风险甚大,你可愿意?”

  回答如下:

  “为国除此奸邪小人,在所不惜!”

  嘉靖二十年(1531)九月乙未。

  给事中高时上书弹劾:武定侯郭勋,世受皇恩,贪污不法,今查实罪行如下,应予法司严惩!

  这是一道极有分量的奏折,全文共列出郭勋罪行十五条,全部查有实据,实在是一颗重量炸弹。

  嘉靖发火了,他没想到郭勋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壮举”,气急之下将这位亲戚关进了监狱。

  事发突然,郭勋十分吃惊,但入狱之后,他却镇定下来,因为他很清楚,凭着自己的身份,皇帝绝不会下杀手,无非是在牢里呆两天而已。

  他的这个判断非常靠谱,嘉靖只是一时冲动,很快就消了气,还特别下令不准动刑,看样子过两天他就能无罪释放。

  然而郭勋错了,他的人生将在这里走向终点。

  不久之后,高时又上了第二封奏折,内容如出一辙,要求严厉惩办郭勋,嘉靖未予理会,退回了奏折。

  这个行动隐藏着皇帝的真实意图——此事到此为止,不要继续纠缠。

  然而夏言的攻势才刚刚开始。

  与以往不同,这次司法部门的效率相当高,他们很快就汇报了对此案的预审结果——勋罪当斩。

  这下子嘉靖头大了,他本来只想教训一下郭勋,怎么会搞得要杀头?

  事到如今,必须开门见山了:

  “此案情形未明,发回法司复查!”

  首轮试探到此结束,第二轮攻击准备开始。

  高时再次上书,内容还是要求严惩,但这一次,嘉靖没有再跟他客气,他下令给予高时降级处分。

  得到了处分的高时非但不沮丧,反而十分高兴,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好戏即将上场。

  表明立场之后,嘉靖放心地等待者重审的结果,然而就在此时,给事中刘天直突然上书!奏折中弹劾郭勋大罪十二条,这次就不是贪污受贿那么简单了,罪名种类也更为丰富,包括扰乱朝政,图谋不轨等等。

  就如同预先编排一样,之前迟迟不动的法司立即做出了重审结论——除杀头外,还额外附送罚没个人财产。

  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嘉靖原本以为自己发话,下面的人自然会听话,可事与愿违,更绝的是,他吃了闷亏,却还没法发脾气,人家有凭有据,按照证据办案,你能说他不对吗?

  皇帝陛下终于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冤大头,让人糊弄得团团转,被卖了还在帮人家数钱。

  不过没关系,对手虽然狡猾,但最终的决定权仍然在我的手上,我不发话,谁敢杀郭勋?!

  嘉靖这次学聪明了,他收下了法司的奏折,却根本不予理会,同时他多次召见相关大臣,旁敲侧击,要他们放郭勋一条生路。

  在他看来,只要他不点头,郭勋就不会死,而多坐两天牢对这位高干子弟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可惜他并不清楚,要杀掉郭勋,并不一定要经过他的认可,在这个世界上,要解决一个人,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

  皇帝传达了自己的意见,可是大臣们却出现了集体弱智症状,毫不理会上级的一片苦心,仍然不停地上奏要求杀掉郭勋。

  这倒也罢了,但几个月之后,嘉靖却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至极的消息——郭勋死在了牢里。

  这位精力旺盛的仁兄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死因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自然死亡。反正人在监狱里,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嘉靖终于出离愤怒了,这是赤裸裸的司法黑幕!是政治暗杀!

  但他仍旧没有办法。

  人死了之后,侦办此案的刑部、大理寺官员十分自觉,纷纷上奏折写检讨,在文中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吸取这次的教训,搞好狱内安全检查,防止同类悲剧再次发生,以后一定多加注意云云。

  总而言之,责任是有的,疏忽是有的,故意是没有的。

  气歪了鼻子的皇帝陛下这次没有废话,他直接下令,对参与办理此案的全部官员予以降职处分,多少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夏言又一次大获全胜,他虎口拔牙,把生米做成了稀饭,活人整成了死人,不但杀掉了郭勋,还调戏了一把皇帝,甚至连一点破绽把柄都没留下。

  这次行动的成功,充分表明夏言的斗争艺术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本人也就此迈入超一流政治高手的行列。

  好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登上了顶峰的夏言开始俯视着脚下的一切。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所有的人都听命于我,伟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将在我的手中实现。

  夏言终于开始得意了,毫无疑问他有足够的资本,但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骄狂的开始,就意味着胜利的终结。有一双眼睛正注视着他,等待着他的错误。

  在那座山的顶峰,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存在,永远如此。

  【自信的抉择】

  其实对皇帝而言,朝廷中的腥风血雨并没有什么所谓,因为夏言虽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但和自己比起来,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十五岁的时候,他登上了皇位,十七岁时,他用过人的天赋战胜了杨廷和,十八岁时,他杖责百官,确立了自己的权威,而事实证明,他在治国方面也绝对不是一个昏庸之辈。

  登上皇位不久后,他就开始打听两个人的下落:

  “江彬和钱宁在哪里?”

  大臣回报,目前仍关押于狱中,听候陛下处置。

  对于这个问题,属下们心知肚明,大凡新君登基,总要搞点特赦以示宽容,毕竟用杀人来庆祝开张还是不多见的。

  不过接下来的那句话和他们的想象有点差距:

  “奸佞小人,留着干什么,即刻斩首!”

  嘉靖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不仅仅是他的智商,还有他的生活经历。

  与娇生惯养,混在大城市的朱厚照不同,朱厚熜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而他这位所谓藩王之子,实际上是比较惨的,因为除了吃穿好点外,他是一个基本失去自由的人。

  在明代,由于之前有朱老四(朱棣)的光辉榜样和成功经验,历代皇帝都把藩王兄弟视作眼中钉,如藩王不领圣旨擅自入京,就是造反,可以立即派兵讨伐。

  所以朱厚熜不能去北京,也不能四处闲逛,在他的周围,始终有人在监视着他,而他所平日能接触的人,也不过是些平民百姓而已。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朱厚熜,懂得猜忌和防备,也了解普通人的痛苦,所以每当他听到那位荒唐堂兄的事迹时,都不禁摇头叹气:

  “若我在朝,必当荡涤奸邪,兴旺盛世!”

  现在是时候了。

  在明武宗的时代,太监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不要说刘瑾、张永这些大腕,一般的管事太监也是财大气粗,他们不但可以管理宫中事务,甚至还有兵权在手(镇守太监),连地方都指挥使也要听这些武装太监的话。

  可惜朱厚照不争气,三十岁就没了,上面换了领导,于是梦醒之后,心碎无痕。

  嘉靖对太监的身份定位很简单——奴才。在他看来,这帮子人就该去洗厕所扫地,安心干活,还想发财、带兵、操控朝政?

  他公开表态:奴才就该干奴才的事情,如果敢于越界,决不轻饶!

  刚开始时,太监们并不在意,也不相信。但是属于他们的悲惨世界确实到来了。

  嘉靖召集了司礼监,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召回所有派驻外地的太监,这道命令迅速得到了执行。

  人拉回来了,干什么呢?按程序走,先是训话,训完了就查,查出问题就打,经不住打的就被打死,这还算讲人道的。有两个贪污的太监由于数额巨大,情节严重,被打死后尸体还挂在外面示众,实在够狠。

  这是小喽罗的遭遇,大腕级的也没有好下场。

  当年的“八虎”中,刘瑾已经被剐了,剩下也无一幸免。谷大用被免职抄家,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是朱厚照陵墓的门卫。另一个叫魏彬的,埋头苦干几十年,好不容易爬到了司礼监的位置,嘉靖一声令下,就被下岗分流了,据说连套房子都没给留,直接撵出了宫,流落街头当了乞丐。

  其余的人也很惨,个个被整得够呛,甚至连那个唯一不应该整的人也给收拾了。

  无论如何,张永应该算是个不错的人,他帮过杨一清,帮过王守仁,为人也比较正直,似乎不应该上黑名单。

  可是嘉靖先生太过生猛,在他看来,只要是豁出去挨了那一刀的,全都不是啥好东西。很快张永被降职处分,然后被勒令退休,眼看就要脑袋不保,杨一清站出来说话了。

  总算是好人有好报,杨先生信誓旦旦,拿人头担保,这才保住了张永,使他官复原职,成为了硕果仅存的掌权太监。

  除了对本地太监严加管束外,嘉靖先生还以身作则,着力管好自己身边的亲属太监,比如那位后来十分有名的黄锦,从小就跟着他,鞍前马后可谓尽心尽力,可一到北京嘉靖就翻了脸,严厉警告他放老实点,不许玩花样。

  嘉靖是一个排斥太监的人,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个个人喜好问题,然而事实绝非如此,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抉择的秘密。

  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逢年过节还得上贡,流年不利还会亏本破产。

  相对而言,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启动资金过高(要敢拚命),经营周期不定(没准明天就牺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马鸟枪换炮。从此不但不用交钱,还可以收别人的钱,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除了你管别人,没人敢管你。

  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跃跃欲试,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朝代)。

  而那些成功创业的首任董事长,一般来说都是极其生猛的,比如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先生,在他手下干活的人如果不听话,除了炒鱿鱼外,还要交违约金(抵命),所以大家都很服从管理。

  可等到首任老总过世,继任董事长能力不足,无法解决企业问题,无奈之下,只能对外招聘人才(科举制度),并聘任其中的精英当总经理(内阁首辅)帮助管理。

  然而问题在于,这位总经理并不一定听话,这在经济学上称为代理问题,而能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爬到这个位置的,一般都极其狡猾,绝对不是什么善类。娇生惯养的家族企业董事长很可能不是他的对手。

  为了能够控制局面,董事长又引进了新型人才——秘书( 太监)。

  这类人学历不高,品行不好,心理也有问题,还喜欢欺负员工。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听话,对董事长而言,这就够了。

  所以对于嘉靖而言,秘书(太监)绝不是他的敌人,而是他的朋友,综观整个明代,无论太监如何猖獗,如何欺压大臣,却都要听皇帝的话。自明宣宗时起,太监就已然成为了皇帝的助手,协助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嘉靖十分清楚,在他的任期内,摆在眼前的有着两种选择——文化低,会拍马屁,十分听话的太监,或是学历高,喜欢掐架找茬,桀骜不驯的文臣。

  连瞎子也知道,前者比后者容易对付得多,所以他的众多同行都选择了太监,但是嘉靖却没有这样做。

  因为他很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付所有的人。

  这是一个极其艰辛的选择,从此以后,他将失去秘书的帮助,独立对付狡诈博学的总经理,事实证明,他成功做到了。

  姓张的也好,姓夏的也罢,无论下面闹得多么热闹,他都是冷静的旁观者和最终的裁决者。

  二十年过去了,胜利一直牢牢地握在他的手中,各色人等,无论学历、民族、性别、星座、个人嗜好,只要是给他干活的,全都被治得服服帖帖。

  绝顶高手的生活是比较痛苦的,既然没有对手,那就得另外找事干,很快,嘉靖先生就找到了精神寄托——修道。

  要知道,道教是中国的土特产,是中国人自主开发研制的,而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个宗教,那就是神秘。

  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着道经,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烟雾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

  总之一个字:玄。

  但你千万不要就此认为,道教的追随者们都是些吃饱饭没事干的人,因为嘉靖先生就是该组织的老牌会员。

  对于嘉靖先生的性格,我们已经介绍过很多次了,这人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对公益慈善事业也绝对没有丝毫兴趣,然而他却甘愿牺牲日常的宝贵办公时间,在宫中设置香炉,高薪请来一大堆道士天天烧炉子。

  看上去很奇怪,实际上很简单。

  与别的宗教不同,道教有着一个终极的目的——羽化成仙,道徒们始终相信有一天他们能够摆脱地球引力,突破空气动力学,超过机器人的寿命,想去那里就去那里,想活多久就活多久。

  嘉靖深信这一点,所以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修身学道,追求长生不老,他的这些行为被很多史学家下了一个定义——一心修道,无心从政。

  这是一个十分离谱的定义,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嘉靖先生的算盘是十分精明的:修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太上老君姓甚名谁他并不关心,对他而言,修道只是为了多活几年,为了他能够永远掌握统治天下,因为他还没有活够,他喜欢现在的一切——权力、操控、斗争,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所以修道问题,说到底,是个政治问题。

  【打结是个技术活】

  自打嘉靖先生登基,无数人曾使用各种手段,试图控制或是影响他,却都未能如愿。

  无论是大臣还是太监,他都能应付自如,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那看似高不可攀的性命却差点在一个深夜被一群小人物夺走,而未能如愿的原因,只是一个绳结。

  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丁寅。

  深夜,嘉靖皇帝如往常一样,住在他的后宫里,这天晚上,陪伴他的是端妃,这位端妃姓曹,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宠妃,皇帝长期在她这里安营扎寨,宠爱有加,皇后也恨得牙痒痒,却无计可施。

  就在皇帝大人和端妃熟睡之时,一群(注意,是一群)黑影偷偷窜入了寝宫,来到床边,那个带头的人伸出颤抖的手,拿起了绳子,套到了嘉靖的脖子上(睡得比较死),打了一个结。

  然后她慢慢地,用力向下收紧了绳结,勒住了皇帝的脖子,原来,那个君临天下的王者竟是如此的脆弱。

  这个正在打结的人叫杨金英,职业是宫女,具体情况不详,但我仍可以肯定一点——她不会打结。

  睡觉的人被勒住脖子是不太好受的,于是皇帝在半梦半醒之间,终于有了动静。

  可是由于长年缺乏锻炼,反应神经比较迟钝,他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就又失去了知觉。

  按说嘉靖先生是死定了,可他昏迷中那无力的举动却引起了凶手的恐慌。

  杨金英毕竟只是个宫女,估计平日杀鸡的胆量都没有,可是现在她手握绳索,套住了全天下最可怕的人的脖子。

  这个反差实在太大了,于是在慌乱之中,她卷起了绳索,在原来的结上,又打了一个结。

  相信但凡系过鞋带的人,都知道这种结上打结的后果——死结。

  顺便说一句,我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由于缺乏系统训练,我的系鞋带技术很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经常会打出死结。直到高人指点,才最终系出了科学合理的绳结——蝴蝶结。

  和系鞋带一样,勒死人最好不要打死结,因为死结是勒不紧的,当然了,如果想把杀人灭口和追求艺术结合起来,那么打个蝴蝶结也是不错的选择。

  杨金英发现了这个问题,无论她怎么用力,绳结都没有变紧,手忙脚乱之下,却忘记了那个极为简单的解决方法——解开再系。

  按照犯罪规律,一般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只要不是力气活(搬运尸体),人都是越少越好,这次也不例外。

  杨金英慌张的神态吓坏了另一个同伙,她准备放弃了。

  这个胆小的帮凶名叫张金莲,看到这混乱不堪的一幕,她的意志彻底崩溃了。

  为了摆脱眼前的一切,她趁其他人不备,偷偷地溜了出去,向皇后报信。

  这是一个挽救了嘉靖生命的举动,却也是个愚蠢的决定。因为自打她潜入后宫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名字就已经被写在了阎王的笔记本上。

  无论她做什么,都是于事无补的。

  被深夜叫醒的皇后得知了这个消息,说话都不利索了,情急之下亲自带着人赶到了案发地点,把犯罪分子杨金英等人堵了个正着,当时这位杨宫女仍然用力地拉着绳索,很明显,她觉得这个结还不够紧。

  皇后亲手为皇帝大人解开了那个死结,拿走了那根特殊项链,太医们也连夜出了急诊,经过紧急抢救,嘉靖先生除脖子不太好使外,命算是保住了。

  这案子算是通了天了,皇帝大人在自己老婆(之一)的床上被人差点活活勒死,而行凶者竟然是手无寸铁的宫女。这要换在今天,绝对是特级八卦新闻,什么后宫黑幕,嫔妃秘闻必定纷纷出炉,大炒特炒。

  但出入意料的是,在当时,这起案件的处理却是异常的低调,所有的正史纪录都讳莫如深,似乎在隐藏着什么。

  当然,结论还是有的,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杨金英、张金莲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为争取宽大处理,她们还供出了此案的幕后黑手——王宁嫔。

  这位王小姐也是嘉靖的老婆,后宫重量级人物之一,这里就不多讲了,主谋的这顶帽子最终扣在了她的头上。

  至此,此案预审终结,也不用交检察院起诉了,以上一干人等全部被即刻斩首示众。

  这案子到这里就算结了,但真相却似乎并未大白,因为还有一个时钟未能解释的问题——杀人动机。

  要知道,杀皇帝实在是个了不得的事情,决不可能大事化小,根据惯例,敢于冒这个险的人,必定要遵循一个原则——收益大于风险。

  亏本的买卖从来没人肯做,那到底什么样的收益才能让她们干出这等惊天大事呢?在那年头,武则天已经不流行了。

  而最大的疑点是王宁嫔,她并没有理由这样做,因为根据成本核算,就算嘉靖死掉,她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这是一个没有动机的案件,参与其中的人却并不是受益者,这似乎让人很难理解。不过话说回来,女人的心理是很难捉摸的,除了妒忌外,也不排除内分泌失调,情绪失控之类的原因。

  所以说来说去,这个案子仍然是一团浆糊,搞不清动机,也搞不清真相。唯一明确的是案件中各个角色的结局:

  嘉靖十分郁闷,他在自家的床上被人套住了脖子,差点送了命。

  此后他搬出了后宫,住进了西苑。

  杨金英等人受人指使,最终赔掉了性命。王宁嫔被控买凶杀人,如果属实,那就算罪有应得,倘若纯属虚构,那只能算她倒霉了。

  但这件事情还有受益者的——皇后,她不但救了皇帝,除掉了王宁嫔,还趁机干了一件坏事,在她的操控下,谋杀专案组查出,端妃事先也知道谋刺一事,于是皇后大人顺水推舟,把这个危险的敌人(对她而言)也送上了刑场。

  从此以后,这起谋杀案就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官员们每日上班必不可少的八卦,但这起案件绝不仅仅是花边新闻,事实上,它对后来那二十余年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可能是受惊过度了,嘉靖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他从此不再上朝,刚开始的时候大臣们并没有在意,就当皇帝大人养病休息,不久后自然会恢复原状,只要等一等就好。

  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二十多年。

下一章:
上一章:

63 条评论 发表在“第4部:粉饰太平 第五章 锋芒”上

  1. 心灵的港湾 says:

    历史终究会有一些解不开的谜题

  2. 匿名 says:

    一群可怜的女人

  3. 水果 says:

    皇后应该才是“受益人”

  4. 流光溢彩 says:

    皇后

  5. 荣神益人 says:

    任寅宫变。明朝疑案。

  6. 匿名 says:

    万历皇帝什么时候上场

  7. 朱重九 says:

    太丢我朱家的脸了

  8. says:

  9. mm says:

    忘了说了,那帮谋杀嘉靖皇帝的宫女都被凌迟处死。

  10. 13 says:

    其实每个迷就是历史的精彩之处!!!

  11. 常遇冬 says:

    嘉靖到底是不是好皇帝?

  12. 有错别字 says:

    这案子到这里就算结了,但真相却似乎并未大白,因为还有一个时钟未能解释的问题——杀人动机。

  13. 哈哈 says:

    呵呵

  14. 昔日清风 says:

    其中必有玄机。

  15. 匿名 says:

    嘉靖这家伙二十年没有上朝。。。

  16. 小饭 says:

    一群宫女都敢杀嘉靖,这皇帝也太弱了吧!- –

  17. 随便 says:

    嘉靖……对他无语了,脆弱成这个样子

  18. 随便 says:

    不过这么算他最后还有四年出朝

  19. 随便 says:

    三天晒网,两天捕鱼。这货竟然做到了,厉害

  20. 您囊生 says:

    嘉靖这货也太弱了吧。。。

  21. 杨一清 says:

    他为啥20年都没上朝

  22. 砖家 says:

    比较相信以下推论:皇帝用“红铅”炼丹药,强迫宫女们服食催经下血的药物,许多人因此丧命。为了防止炼药的秘密被泄漏,还会杀掉取过血的宫女。

  23. says:

    奇怪

  24. 穆罕默德@元章 says:

    说皇后是受益者的估计是女性吧?

  25. 傀儡木偶"心、已碎 says:

    好看么

  26. 布衣雍秦子 says:

    嘉靖皇帝心机很深,但他不懂治国之道。虽然能操纵大臣,却不知道如何用大臣。当官的不是用来掐架的,应该是不停的引导他们干实事。嘉靖皇帝只知管人,不知用人。好比治水者修理河道,却不疏通河道,怎能治好水患,国家又怎能兴盛呢?

  27. 朱八八 says:

    朱重九?我好像没这么个兄弟

  28. 路过 says:

    朱允文不应该是和朱高炽一个辈份吗?怎么中间那个字不一样啊?

  29. 百度知道 says:

    嘉靖帝一心向道,追求炼丹长生之术。为保持宫女身体的洁净,每日只允许她们服食少量的桑叶和露水。有时候她们还要被迫吃下能引起下体大出血的丹药。宫女们苦不堪言,再也受不了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定起义,谋害嘉靖的性命。可惜攻亏一匮,未能成功。这些起义的宫女最后也不是被斩首,而是被凌迟处死。当时情景,光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怎一个惨字了的!这就是当时这些宫女杀人的动机,并不是明月说的内分泌紊乱。这样高风险的工作,没事没非的谁愿去干啊!她们实在是忍无可忍啊!应该说,这些宫女都是很可怜的,她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牺牲品。当第一颗流星划破夜空的时候,我在心中默默的许下一个愿望:愿这些可怜的宫女们能够转世投胎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找一个好老公,过上幸福、美满、快乐的生活。

  30. 黄友忠 says: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有些事说不清,有争议。说得清就没有悬念了,如同一碗白开水。

  31. 穆罕默德666 says:

    29说的有点扯 但所说也符合嘉靖干的猥琐事

  32. 三石先生 says:

    “因为面对大好形势,夏言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打工仔身份,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早请示晚汇报,从不结党,嘉靖先生十分满意他的服务态度,”这就是二把手正确的处事原则,然则夏言何以失败呢?原来正是他“开始得意了…..骄狂的开始,就意味着胜利的终结”,违背了“早请示晚汇报,从不结党”的原则使然。人,有几人能胜不骄、败不馁呢?

  33. 王守仁 says:

    张永你好倒霉

  34. 旁观者A says:

    不是吧?就这么完了。那王妃也得找一给个靠谱一点的刺客吧?起码找一个杀猪的都行呀!

  35. 我本淮右布衣 says:

    聪明反被聪明误、可悲的朱厚熜!

  36. 于谦 says:

    没想到啊,二十年不上朝就是这么个原因啊

  37. hghy says:

    ai

  38. 皇太极 says:

    听说最近明朝内部闹得很嗨啊,手动滑稽

  39. hh says:

    嘉靖到底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我真是搞不清楚,有的书说是好皇帝有的说是坏皇帝

  40. 哈哈 says:

    罪恶

  41. 朱 八八 says:

    我里孩来,还好是死结,不然我的朱明集团咋整?

  42. 社会他四哥(朱棣) says:

    唉!怎么就将这帮宫女给剐了呢!锦衣卫何在?上手 ——–弹咪咪弹到死!

  43. 匿名 says:

    2

  44. 666666 says:

    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当时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药,命方士炼丹。当时皇帝迷信,认为未有经历人事的宫女的月经可保长生大老,因此大量征召十三、四岁宫女,并命方士利用她们的处女月信来制丹药。另外,为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而只能吃桑、饮露水。所以,被征召的宫女都不甚苦痛。结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决定起义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麻绳希望勒毙他。谁知在慌乱之下,宫女们将麻绳打成死结,结果只令嘉靖帝吓昏,而未有毙命。此时周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斩首。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之端妃,也一并斩首。由于此事发生在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以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壬寅宫变”。

  45. 666666 says:

    怎么说朱厚熜此人呢??可恨可笑!!如果朱厚熜不听信邵元节的,那么壬寅宫变很可能就会避免

  46. 嘉靖 says:

    擦,一群宫女也敢谋杀朕,感觉那些大臣也不怀好意,算了,先休息二十年,不上朝了

  47. 匿名 says:

    p

  48. 匿名 says:

    啰嗦

  49. 666666 says:

    别的不提了,单说壬寅宫变这件事的描写。 “这是一个没有动机的案件,参与其中的人却并不是受益者,这似乎让人很难理解。不过话说回来,女人的心理是很难捉摸的,除了妒忌外,也不排除内分泌失调,情绪失控之类的原因。” 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宫里这种规矩森严的地方,一个两个解释成情绪失控内分泌失调还能勉强掩饰过去,同时十几个人一齐动了弑君这种就算成功也是十死无生的念头,你还和我说这是情绪失控内分泌失调的原因? 感情这宫里有个太监叫尤里啊?还是有个妃子叫食蜂操祈啊?难道说朝臣里有个叫查尔斯泽维尔的在暗中捣鬼吗? 就算这宫里真的混进去了超能力者,参加的十六个宫女里面,除了带头的杨金英、邢翠莲两人超过二十岁以外,其余人有很多都不满十三岁,甚至还有十岁的,这个年龄连月经都没来,敢问要怎么才能内分泌失调啊?

  50. 匿名 says:

    可能是朱厚熜喜欢道教,然后逼宫女干一些对她们不利总是特别累还可能掉脑袋的事

  51. 岳飞 says:

    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严嵩

  52. 匿名 says:

    杀婴炼丹,取紫河车

  53. 嘉靖 says:

    我对我的修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54. 朱XX says:

    不是很大,而是超级大!

  55. 朱XX says:

    有两个以上老婆的人没什么好下场!

  56. 嘉靖 says:

    。。。。。。

  57. !!!!!!!!!! says:

    !!!!!!!!!!

  58. 尊敬的朱厚熜=嘉靖帝陛下 says:

    看来我比我哥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活得长!

  59. 嘉靖 says:

    修仙修仙,差点升天。

  60. 2022.01.23 says:

    好久过去了

  61. says:

    。。

  62. 4 says:

    l

  63. 道士 says:

    其实你们不知道,我们道士是怎么炼丹的。

    具体配料为一吨奥利给+一吨狗粮+一吨脑残片+一吨金坷垃+一吨朱厚照+一吨太监+浓度为百分之两百的硫酸亚铁氰化钾+一个镰刀龙+一个外星生物+一吨宫女

发表评论

本周热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