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第一桶金】
朱元璋又来到了定远,对于他而言,拉壮丁已经是轻车熟路,很快他组织了上千人的部队,他听说在定远附近的张家堡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现在孤立无援,需要找个新老板,于是朱元璋打起了这支部队的注意。
他亲自来到张家堡,一看寨主,大喜过望:“原来是你啊。”
这个寨主他认识,原来还打过交道,而寨主叫他“朱公子”。
两人见面后,照例自然要叙叙交情,我认识谁,你认识不,喔,你说的是那个谁啊,认识认识,还是兄弟啊,还有张三死了,李四病了等等,越说感情越好,就一起吃饭。
在饭桌上,朱元璋终于说出了他的来意,既然目前你们没有主,不如跟着我混,将来混出名堂,有你们的股份。寨主也真是个实在人,马上就答应了。
朱元璋非常高兴,可是他忘了中国人的习惯,酒桌上的话只能信一半,有时一半都不到。
朱元璋后来估计会想:当时实在应该签个合同的。
三天后,朱元璋的使者到了寨中,寨主热情的接待了他:
来啦,快点请坐啊,别客气,您这趟来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这个我们还要考虑下啊。
什么?我已经答应过了?
什么时候啊?三天前?好像没有吧,(回顾手下)你们想想,当时有吗?是吧,没有啊。
误会,误会啊,你说的我们一定好好考虑,让朱公子不要急啊。
什么,你要走,别走,再坐会,啊,有事就不留你了,回去给朱公子带个好,有空来玩啊!
就这样,朱元璋被结结实实的忽悠了一回。
可是朱元璋岂是容易欺负的,他让部下去请寨主吃饭,特别交待是准备了很久的名菜,寨主一听有饭局,屁颠屁颠的就来了,一到大营,朱元璋就把他捆了起来,饭没有吃成,倒是自己成了粽子。然后朱元璋以寨主的名义传令山寨的人转移,就这样三千人变成了朱元璋的属下。
下一个目标是横涧山,这个地方有两万军队,但这却不是一支可以劝降的部队,此部队的主帅叫缪大亨(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身份),原先跟随元军围攻濠州,希望能顺便抢个劫,不料没有攻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守在这里,朱元璋带领了四千人对他发起了进攻。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领导的以少对多的战斗。
朱元璋很聪明的避开了白天,而选在晚上对这支武装发动了夜袭,像缪大亨这种土包子当然不是对手,他没有怎么抵抗就投降了,于是朱元璋的部队变成了两万人。
朱元璋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说一些类似同生共死,有福共享之类的话,而是对这些投降的士兵进行了谴责,让他们反思为什么这么大的一支部队,如此没有战斗力,轻易的投降了,然后他说出了结论,这是因为没有纪律和训练,要想成就事业,只有加强训练,建立严格纪律。
这一番话,有理有节,大家听了都很服气。
也就是在这次之后,朱元璋的部队与那些乌合之众的农民暴动军有了本质的区别,在他的手中,有了一支精兵。
此时,两兄弟从定远来投奔了朱元璋,一个叫冯国用,另一个叫冯国胜,朱元璋觉得这两个人都是人才,就留下了他们,这个冯国胜就是后来的威震天下、横扫蒙古的冯胜。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 年),朱元璋决定攻击滁州,也就在此时,一个人走进了他的军营。
这是一个穿着书生装的中年人,相貌温文尔雅,朱元璋开始时并未在意此人,只是看他字写得好,便让他当了文书,此人倒也不在意,依然干好自己的工作,有一天,朱元璋在营房里烤火,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天天处处打仗,何时是个头啊”(四方战斗,何时定乎)。
此人从容答道:“秦朝乱时,汉高祖刘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业,现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元帅你的户口在濠州(公濠产),离刘邦老家不远,就算没有王气所在,也多少能沾点边。”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然后说出了最关键的两句话:
“只要元帅能向刘邦学习,按照他的行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朱元璋诧异的看着眼前的这个读书人,是的,这正是自己的方向,刘邦做得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于是,他摆正了自己的坐姿,向眼前的这个人行礼。
这个人就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滁州,地势险要,宋欧阳修曾有过“环滁皆山也”的议论,可见这确实是一块易守难攻的要害之地。
但滁州的守军却远不像地形那么难以对付,开战之初,朱元璋手下勇将花云即率领上千骑兵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对方阵地,元军溃败,朱元璋率领全军一举攻占滁州。
在占据了滁州后,朱元璋又迎来了三个重要的人,分别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名字,他们都将是后来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的主角。
这样看来,朱元璋出生的位置实在是人才多多,他招纳的谋士和将领无论和哪个时代的人才相比都不逊色,何安徽之多才邪!
此时的朱元璋手下精兵强将,谋士如云,并占据了滁州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之地,他的眼界已经不是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天下。
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最后一个障碍】
朱元璋的顺利似乎并不能给他的岳父带来好运,郭子兴此时正被整得够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批斗,每次开会总是四个批一个,孙德崖几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远的地方,实在不好善后,于是他就把郭子兴挤出了濠州城,让他下岗,自谋出路。
此时的郭子兴才明白了人生的艰难,他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样对他,他还能善待自己吗?
到了滁州,他的顾虑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旧恶,而且还把统帅的位置让给了他,更让人吃惊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
他决定把自己属下三万精兵的指挥权让给郭子兴,统帅的位置也就罢了,毕竟是个虚的,但兵权也交出去,就让人吃惊了,郭子兴百感交集,他其实从来没有信任过这个女婿,甚至还考虑过害他,他也曾问过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朱元璋诚恳地说,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记您的恩德。
郭子兴终于明白,自己错了,朱元璋是对的。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原先企图杀害朱元璋的人也对他敬佩万分,这中间包括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郭子兴带了自己的几万人来,滁州的粮食不够吃了,朱元璋进攻和州,攻下来后就住在那里,将滁州让给了郭子兴。
而此时濠州城中的孙德崖由于兵多粮少,强行要求到和州混饭吃,朱元璋正头疼,此时却得到了另一个消息,郭子兴得知孙德崖来了,也带了几万人来,要打孙德崖。于是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挤了十几万人,而且两个对头正好碰上了,那就打吧。
可是打不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个小县城,一下子来十几万人,城里城外水泄不通,就好像我们今天的黄金周旅游景点一样,别说打仗,想转个身都难。
既然不能打,那就谈吧!
看来孙德崖还是讲道理的,他表示,自己毕竟是外来的,还是自己走吧,朱元璋当即去为他送行,此时孙德崖在城内,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谁也没有想到,还有一个人在蠢蠢欲动。
这就是郭子兴,郭子兴是不讲道理的,他只记得孙德崖多次羞辱过他,也管不了什么信义了,看到城内的孙德崖身边没有什么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将孙德崖抓起来,这就害了还在城外的朱元璋。
孙德崖的士兵听说主帅被抓,就认定是朱元璋指使的,而此时朱元璋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场面极其紧张,朱元璋一看势头不妙,拔马就往回走,士兵早就有准备,铁索往朱元璋的头上一套,下来吧您呐。孙德崖的士兵抓住了朱元璋,就去找郭子兴谈判。
郭子兴正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者孙德崖的表情,突然消息传来,说朱元璋被抓住了,他一下子懵了,孙德崖固然不想放,可是朱元璋也是不能少的,于是他只好决定放人。
可谁先放,就又成了问题,此时,徐达站了出来,他愿意用自己去换朱元璋,朱元璋回去后,再放孙德崖,孙德崖回去后再放徐达,这简直成了顺口溜,麻烦啊。
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郭子兴临到手的敌人跑了,一时咽不下这口气,得了心病,过了一个月居然死掉了,可见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不能做大事。
但这对朱元璋来说并不是个坏消息,他仁至义尽,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手干了,真正的事业在等待着他。
下一章:第1部:洪武大帝 第六章 霸业的开始
上一章:第1部:洪武大帝 第四章 就从这里起步
有用
跟唱大戏是一样一样的
知人善任,心存感恩,众星拱月,开富贵门!
活该啊。嘻嘻
好好看哦,你也来咯
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不能做大事 要想做成大事 必须心胸宽广 思想开朗
作者很会写,语言情节很生动,人物心里描写很到位出彩,展现朱元璋胸怀坦荡,知恩图报的品德!
写得不错
我还是爱慕雨化田
不错
给力
心胸宽广才能成就大事业,学习了,
我就是定远人,真为先辈们的努力与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好好看
眼界很重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个人心胸竟宽至此,是真的发自内心还是早已预料一切?
资本,积蓄才会有
朋友介绍。很一般,不看了。
哦草才发现我是个傻X!
一天到晚的赶场我容易吗我?而且处处躺枪……小哥你还是一刀刮了我得了
朱元璋,真正的事业在等待着你。
对朱元璋不是特感兴趣。
小朱就是小朱重情重义神马都是身外之物唯有道义
岂能无牌
这就是强大,虽说或许88早于料到事情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的,但这也证明88的确是一个心胸强大目光独到的王者!!!
干你妈的批,废话一庞浪,J8一点都不相干的你还说你娘的函占尽,讲一个人你妈的能扯得他孙子那去,孙子扯玩还可以扯到孙子的孙子去 你吗的屁话多得要死,去世你N的嘛,抄你娘 千回都不够 靠
心胸宽广的人才有担当!
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不能做大事
”可是郭子兴临到手的敌人跑了,一时咽不下这口气,得了心病,过了一个月居然死掉了,可见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不能做大事。” ”唉” ”活该!”
太好看了,哪有卖?
朱元璋是怎么找到这些未来的名将的?太厉害了吧!!
信息课上看《明朝那些事儿》,爽~~
心胸狭窄,唉。。
心胸宽广,能成大事也。
哇 好酷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朱元璋 霸气
数风流人物,还看老朱啊
通俗易懂,吸引眼球,我喜欢
很好
了
仁至义尽 要做到 很难啊
仁至义尽,并不难
仁至义尽,不难
干大事的人 做事就是与众不同
郭子兴要没死怎么办呢?
郭子兴要没死那就刘备和刘表了
不错
老子要饭的时候他娘的俺亲戚都到哪了,看老子快发达了,都他娘的来投靠我了!
老子要饭的时候他娘的俺亲戚都到哪了,
重八哥;2424241
垃圾
不相信,朱元璋会放兵权!
就像我们的黄金旅游周一样 别说打仗了 连转身都难!哈哈把我给乐的! 白话又情节精彩 不错不错
为什么朱元璋 做事让人捉摸不透
心胸宽广的人就是有好报,而心胸不宽广的人最终都会没有好下场
郭子兴挂的好。
taibangle,mingyu.wodaibiaozhainanzhainumengduinishuoshengxiexie
在饭桌上,朱元璋终于说出了他的来意,既然目前你们没有主,不如跟着我混,将来混出名堂,有你们的股份。寨主也真是个实在人,马上就答应了。
朱元璋非常高兴,可是他忘了中国人的习惯,酒桌上的话只能信一半,有时一半都不到。
朱元璋后来估计会想:当时实在应该签个合同的。
三天后,朱元璋的使者到了寨中,寨主热情的接待了他:
来啦,快点请坐啊,别客气,您这趟来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这个我们还要考虑下啊。
什么?我已经答应过了?
什么时候啊?三天前?好像没有吧,(回顾手下)你们想想,当时有吗?是吧,没有啊。
误会,误会啊,你说的我们一定好好考虑,让朱公子不要急啊。
什么,你要走,别走,再坐会,啊,有事就不留你了,回去给朱公子带个好,有空来玩啊!
就这样,朱元璋被结结实实的忽悠了一回。
可是朱元璋岂是容易欺负的,他让部下去请寨主吃饭,特别交待是准备了很久的名菜,寨主一听有饭局,屁颠屁颠的就来了,一到大营,朱元璋就把他捆了起来,饭没有吃成,倒是自己成了粽子。然后朱元璋以寨主的名义传令山寨的人转移,就这样三千人变成了朱元璋的属下。
下一个目标是横涧山,这个地方有两万军队,但这却不是一支可以劝降的部队,此部队的主帅叫缪大亨(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身份),原先跟随元军围攻濠州,希望能顺便抢个劫,不料没有攻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守在这里,朱元璋带领了四千人对他发起了进攻。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领导的以少对多的战斗。
朱元璋很聪明的避开了白天,而选在晚上对这支武装发动了夜袭,像缪大亨这种土包子当然不是对手,他没有怎么抵抗就投降了,于是朱元璋的部队变成了两万人。
朱元璋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说一些类似同生共死,有福共享之类的话,而是对这些投降的士兵进行了谴责,让他们反思为什么这么大的一支部队,如此没有战斗力,轻易的投降了,然后他说出了结论,这是因为没有纪律和训练,要想成就事业,只有加强训练,建立严格纪律。
这一番话,有理有节,大家听了都很服气。
也就是在这次之后,朱元璋的部队与那些乌合之众的农民暴动军有了本质的区别,在他的手中,有了一支精兵。
此时,两兄弟从定远来投奔了朱元璋,一个叫冯国用,另一个叫冯国胜,朱元璋觉得这两个人都是人才,就留下了他们,这个冯国胜就是后来的威震天下、横扫蒙古的冯胜。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 年),朱元璋决定攻击滁州,也就在此时,一个人走进了他的军营。
这是一个穿着书生装的中年人,相貌温文尔雅,朱元璋开始时并未在意此人,只是看他字写得好,便让他当了文书,此人倒也不在意,依然干好自己的工作,有一天,朱元璋在营房里烤火,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天天处处打仗,何时是个头啊”(四方战斗,何时定乎)。
此人从容答道:“秦朝乱时,汉高祖刘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业,现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元帅你的户口在濠州(公濠产),离刘邦老家不远,就算没有王气所在,也多少能沾点边。”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然后说出了最关键的两句话:
“只要元帅能向刘邦学习,按照他的行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朱元璋诧异的看着眼前的这个读书人,是的,这正是自己的方向,刘邦做得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于是,他摆正了自己的坐姿,向眼前的这个人行礼。
这个人就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滁州,地势险要,宋欧阳修曾有过“环滁皆山也”的议论,可见这确实是一块易守难攻的要害之地。
但滁州的守军却远不像地形那么难以对付,开战之初,朱元璋手下勇将花云即率领上千骑兵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对方阵地,元军溃败,朱元璋率领全军一举攻占滁州。
在占据了滁州后,朱元璋又迎来了三个重要的人,分别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名字,他们都将是后来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的主角。
这样看来,朱元璋出生的位置实在是人才多多,他招纳的谋士和将领无论和哪个时代的人才相比都不逊色,何安徽之多才邪!
此时的朱元璋手下精兵强将,谋士如云,并占据了滁州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之地,他的眼界已经不是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天下。
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最后一个障碍】
朱元璋的顺利似乎并不能给他的岳父带来好运,郭子兴此时正被整得够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批斗,每次开会总是四个批一个,孙德崖几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远的地方,实在不好善后,于是他就把郭子兴挤出了濠州城,让他下岗,自谋出路。
此时的郭子兴才明白了人生的艰难,他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样对他,他还能善待自己吗?
到了滁州,他的顾虑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旧恶,而且还把统帅的位置让给了他,更让人吃惊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
他决定把自己属下三万精兵的指挥权让给郭子兴,统帅的位置也就罢了,毕竟是个虚的,但兵权也交出去,就让人吃惊了,郭子兴百感交集,他其实从来没有信任过这个女婿,甚至还考虑过害他,他也曾问过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朱元璋诚恳地说,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记您的恩德。
郭子兴终于明白,自己错了,朱元璋是对的。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原先企图杀害朱元璋的人也对他敬佩万分,这中间包括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郭子兴带了自己的几万人来,滁州的粮食不够吃了,朱元璋进攻和州,攻下来后就住在那里,将滁州让给了郭子兴。
而此时濠州城中的孙德崖由于兵多粮少,强行要求到和州混饭吃,朱元璋正头疼,此时却得到了另一个消息,郭子兴得知孙德崖来了,也带了几万人来,要打孙德崖。于是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挤了十几万人,而且两个对头正好碰上了,那就打吧。
可是打不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个小县城,一下子来十几万人,城里城外水泄不通,就好像我们今天的黄金周旅游景点一样,别说打仗,想转个身都难。
既然不能打,那就谈吧!
看来孙德崖还是讲道理的,他表示,自己毕竟是外来的,还是自己走吧,朱元璋当即去为他送行,此时孙德崖在城内,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谁也没有想到,还有一个人在蠢蠢欲动。
这就是郭子兴,郭子兴是不讲道理的,他只记得孙德崖多次羞辱过他,也管不了什么信义了,看到城内的孙德崖身边没有什么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将孙德崖抓起来,这就害了还在城外的朱元璋。
孙德崖的士兵听说主帅被抓,就认定是朱元璋指使的,而此时朱元璋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场面极其紧张,朱元璋一看势头不妙,拔马就往回走,士兵早就有准备,铁索往朱元璋的头上一套,下来吧您呐。孙德崖的士兵抓住了朱元璋,就去找郭子兴谈判。
郭子兴正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者孙德崖的表情,突然消息传来,说朱元璋被抓住了,他一下子懵了,孙德崖固然不想放,可是朱元璋也是不能少的,于是他只好决定放人。
可谁先放,就又成了问题,此时,徐达站了出来,他愿意用自己去换朱元璋,朱元璋回去后,再放孙德崖,孙德崖回去后再放徐达,这简直成了顺口溜,麻烦啊。
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郭子兴临到手的敌人跑了,一时咽不下这口气,得了心病,过了一个月居然死掉了,可见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不能做大事。
但这对朱元璋来说并不是个坏消息,他仁至义尽,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手干了,真正的事业在等待着他。
老师推荐我们看的,真的很好看,赞一个!
zan
45646
是正版的吗 可以免费看?
我喜欢这风格
好
浅薄
好假 郭子兴死了 不是被朱元璋杀了的嘛
小朱 最暴力了
包大人:不知公孙先生可知ZYZ?公孙先生:回大人,是朱元璋吧?包大人:……
有点不同啊
元朝末年,统治腐朽,经济崩溃,黄河决口,灾害连年。农民无法生存,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等在颖州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元至正十二年(1352)二月,定远土豪郭子兴、农民孙德崖等起义于濠州。闰三月,出身贫苦,曾为游方僧的朱元璋也参加到这支队伍中来。朱元璋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受到郭子兴的器重,被郭子兴招为女婿。1355年郭子兴死后,这支起义军就由朱元璋领导。李善长见朱元璋的队伍军纪好,就前来投靠。朱元璋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方略,李善长说:“秦末大乱,汉高祖以布衣起兵。他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5年而成帝业。现在你如果能仿效他的做法,天下是不难平定的。”朱元璋听了连声说好,就留他在身边,出谋划策。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攻克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在应天,他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招集贤能的武将谋士,刘基、宋濂等都得到朱元璋的特别重用。
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四处征战,附近的元军据点被他依次攻占。这时,朱元璋的占领地区东北邻张士诚,西邻陈友谅,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他们都割地称王,各霸一方。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秋天,陈友谅率领大军,号称60万,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亲自率领20万大军援救。两军船队在鄱阳湖相遇,展开了一场为期36天的决战。最后陈友谅战死,全军瓦解,朱元璋乘胜攻取武昌。
消灭了陈友谅,南方群雄之中再也没有敢和朱元璋争锋的了,第二年正月,他即了吴王位。接着朱元璋攻灭了张士诚,不久方国珍也不战而降,这就奠定了朱元璋完成帝业的基础。此后,他依靠江南雄厚的财力,倚仗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强大军队,南征北伐,取得了节节胜利。
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当年秋天,明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率领下,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明朝又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统一。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设官分职,封赏文武百官,开始了明王朝的统治。
这是真的
不过很不错,90后爱看这么风趣的
这才像我嘛,不错不错~
屁噶!
好萨比!!!!!!!!!!!!!!!!!!!!!!!!!!!!!!!!!!!!!!!!!!!!!!!!!!!!!!!!!!!!!!!!!!!!!!!!!!!!!!!!!!!!!!!!!!!!!!!!!!!!!!!!!!!!!!!!!!!!!!!!!!!!!!!!!!!!!!!!!!!!!!!!!!!!!!!!
好啊好啊
这本书超赞,谢谢只本书给我知识!
第一次觉得历史这么有趣 作者太牛逼了
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赞一个!
hggg
兵都是利滚利啊的,好厉害的样子!
我要看抽了!
乱世出英雄。
好在长话短说,否则又成明史。赞!
1
我还是最惨的。。。555!!
这书好看,真的好看,太精彩了
这本书是普及老百姓的历史书,通篇读来既感觉历史的沧桑,也有历史的幽默感。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作品
虽然读《明史》更精彩,但是像这样写,也有很精彩的地方。就像作者说的,哪一天文言文的历史书能畅想,那时才是真正的喜欢历史
我爱明月
我爱明月,to!!!!!!!!!!!!!!!!!!!!!!!!!!!!!!!!!!!!!!!!!!!!!!!!!!!!!!!!!!!!!!!!!!!!!!!!!!!!!!!!!!!!!!!!!!!!!!!!!!
诙谐 有趣 值得一品
消遣下……
这书真够赞
朱元璋确实大人大量,能让权给钱厚待落魄的干岳父,还识人善任,胸襟坦荡,大德大才呀!
气死的?你们信吗?
为什么我觉得是朱元璋弄死的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i love history,,,,,,,我爱历史
曾经韬光养晦积蓄能量,当下的知人善用、宽广的胸怀可聚人气,严明的纪律可成大事。学习了。。。感谢作者
被姓孙的欺负多年还没死,我怎么可能气死?!就没人看清真相吗?
当年明月请不要写秽史!!
热天人他
我去打天下。
呵呵
语文老师推荐了一本好书,精彩
something else. Trying to make them understand that the media is not trhuowtrthy is purely a waste of my time. I gave up. Levine should be ashamed of himself and needs to have his a$$ kicked.
3
历史就该这样写
高巈车米妻手
;可;;艰苦;法官促成事物体重复心理学
妈的凭啥说我是郁闷死的?怎么就不可能让朱元璋给弄个食物中毒啥的呢?
呵呵!主角,怎么会那么快死呢
为了救这个朱元璋,老子命都给配上了!
写的很幽默风趣,非常喜欢用这种方法来讲历史
气死的?不一定
我要是朱元璋我也得弄死他
找你妹
容人容天容地容天下,故天下终属能容之人!
sadfsd’
容人容天容地容天下,故天下终属能容之人!
容人容天容地容天下,故天下终属能容之人!
<111111
mmp
妈的凭啥说我是郁闷死的?怎么就不可能让朱元璋给弄个食物中毒啥的呢?
元璋的顺利似乎并不能给他的岳父带来好运,郭子兴此时正被整得够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批斗,每次开会总是四个批一个,孙德崖几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远的地方,实在不好善后,于是他就把郭子兴挤出了濠州城,让他下岗,自谋出路。
此时的郭子兴才明白了人生的艰难,他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样对他,他还能善待自己吗?
到了滁州,他的顾虑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旧恶,而且还把统帅的位置让给了他,更让人吃惊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
他决定把自己属下三万精兵的指挥权让给郭子兴,统帅的位置也就罢了,毕竟是个虚的,但兵权也交出去,就让人吃惊了,郭子兴百感交集,他其实从来没有信任过这个女婿,甚至还考虑过害他,他也曾问过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朱元璋诚恳地说,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记您的恩德。
郭子兴终于明白,自己错了,朱元璋是对的。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原先企图杀害朱元璋的人也对他敬佩万分,这中间包括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郭子兴带了自己的几万人来,滁州的粮食不够吃了,朱元璋进攻和州,攻下来后就住在那里,将滁州让给了郭子兴。
而此时濠州城中的孙德崖由于兵多粮少,强行要求到和州混饭吃,朱元璋正头疼,此时却得到了另一个消息,郭子兴得知孙德崖来了,也带了几万人来,要打孙德崖。于是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挤了十几万人,而且两个对头正好碰上了,那就打吧。
可是打不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个小县城,一下子来十几万人,城里城外水泄不通,就好像我们今天的黄金周旅游景点一样,别说打仗,想转个身都难。
既然不能打,那就谈吧!
看来孙德崖还是讲道理的,他表示,自己毕竟是外来的,还是自己走吧,朱元璋当即去为他送行,此时孙德崖在城内,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谁也没有想到,还有一个人在蠢蠢欲动。
这就是郭子兴,郭子兴是不讲道理的,他只记得孙德崖多次羞辱过他,也管不了什么信义了,看到城内的孙德崖身边没有什么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将孙德崖抓起来,这就害了还在城外的朱元璋。
孙德崖的士兵听说主帅被抓,就认定是朱元璋指使的,而此时朱元璋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场面极其紧张,朱元璋一看势头不妙,拔马就往回走,士兵早就有准备,铁索往朱元璋的头上一套,下来吧您呐。孙德崖的士兵抓住了朱元璋,就去找郭子兴谈判。
郭子兴正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者孙德崖的表情,突然消息传来,说朱元璋被抓住了,他一下子懵了,孙德崖固然不想放,可是朱元璋也是不能少的,于是他只好决定放人。
可谁先放,就又成了问题,此时,徐达站了出来,他愿意用自己去换朱元璋,朱元璋回去后,再放孙德崖,孙德崖回去后再放徐达,这简直成了顺口溜,麻烦啊。
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郭子兴临到手的敌人跑了,一时咽不下这口气,得了心病,过了一个月居然死掉了,可见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不能做大事。
朱元璋创业时还是挺有容人之量的,但是开国却杀了那么多功臣,果然是狡兔死,走狗烹
测试
你是猪吗
250
郭子兴确定不是小八干掉的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被小八干掉,也被小八手下干掉了。
真是佳作啊
知人善任,心存感恩,众星拱月,开富贵门!
知人善任
阿巴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不错不错不错不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吧!!!!!!!!!!!!!!!!!!!!!!!!!!!
喜
说句实在话,郭子兴不死老朱怎么办呢
(⊙o⊙)…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