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
戚繼光終於功成名就了,因為在台州大捷中的優異表現,他升任都指揮使,從此,他開始被人稱為民族英雄,抗倭名將。但在這一切光輝的背後,是另一個戚繼光——一個善於搞關係,迎合領導,請客送禮,拉幫結黨的人。
在無數史書中,戚繼光是英勇無畏的化身,他能謀善斷,所向無敵,這一切都是事實,但他也有著另一面,比如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先去拜碼頭,請客送禮,大吃大喝一通,然後再認同族找祖宗,大家就算是兄弟了,但是依照他的工資,絕不可能承擔得起這麼高的花銷。所以結論就是:戚繼光是一個既收禮又行賄的人。
在少年時代,每天環繞在戚繼光耳邊的,是父親的教誨,教誨他一定要為人清正,不能搞歪門邪道,戚繼光曾堅信並堅持過這些教導,他相信父親是不會錯的。
然而從他十八歲到山東上任時起,他就發現自己錯了,雖然他清正廉潔,雖然他剛正不阿,但這一切毫無用處,沒有人理會他,也沒有人幫助他,他的理想和信念或許很高尚,卻根本無法實現。
而對他影響最大的一件事,無疑是俞大猷的被迫離去。
對俞大猷而言,岑港之戰是一個十分慘痛的教訓,和戚繼光一樣,他也開始了演練新軍,並很快就鍛造出一支極有戰鬥力的軍隊,此即所謂「俞家軍」,而他的陣法也十分奇特,分別叫做三疊陣和奪前蛟陣,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你只要知道這兩個陣型很牛就行了。
軍隊有了,陣法也有了,俞大猷準備大幹一場。
然而他沒有等到這個機會,因為和之前一樣,他再一次遇到了莫名其妙的事情,而這一次的主角是胡宗憲。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胡宗憲接到了這樣一個通報,說有群倭寇在浙江沿海遊盪,請示如何處理。
胡宗憲想了一下,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
「不要管他們,別讓這些人靠岸就行。」
兩個月後,他接到消息,都察院監察御史李瑚告了他一狀,罪名是縱敵逃竄,以鄰為壑。
這也真是流年不利,胡宗憲沒有想到,那幫倭寇是來干搶劫的,不去東家就去西家,胡總督不接待,他們就跑到了福建,大搶了一把。
福建巡撫氣得鼻子都歪了,暴跳如雷,一定要找胡宗憲算賬,於是便把官司打到了皇帝那裡,要求追究胡宗憲的責任。
但胡宗憲畢竟是浪大水深,幾番動作下來平安過了關,事情經過大致如此。
但這個故事和俞大猷似乎毫無關係,麻煩又從何而起呢?
如果有關係,那這事就不奇怪了,俞大猷這一輩子,奇就奇在莫名其妙上。
事情了結後,胡宗憲開始回過味來,福建方面一口咬定是自己放任不管,莫不是自己這裡有人透露了消息,當了內奸吧?
於是他開始查找蛛絲馬跡,先查李瑚,福建人,再查自己,福建的,層次高的,能接觸機密的,於是答案終於出現了:俞大猷,浙江總兵,福建晉江人。
這真叫命苦不能怨政府,俞大猷同志老老實實幹活,勤勤懇懇做事,就因為是福建人,結果竟然成了姦細。胡總督雷厲風行,他隨即上書,把責任推到了俞大猷的身上。
皇帝又一次生氣了,他當即下令,削去俞大猷的官職,把他抓進詔獄。
戚繼光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他清楚地記得,當初胡宗憲是多麼器重俞大猷,對他言聽計從,而轉瞬之間,他就把這個他曾無比信任的人,親手送進了監獄,從浙江軍區司令員,到錦衣衛監獄的囚犯,只要短短的幾天。
所以他終於意識到,把自己的命運和信念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是極其不靠譜的,親密戰友胡宗憲也不例外。
然而就在他為俞大猷痛惜不已之時,另一個更讓人吃驚的消息傳來:俞大猷竟然出獄了,並調往北方邊界戴罪立功。而根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能得到如此寬大處理,是嚴嵩收了錢,在皇帝大人面前說了話。
戚繼光百思不得其解,官場之中,俞大猷的收入也就是個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家裡有幾文錢他很清楚,能養活老婆孩子就不錯了,哪裡有錢去行賄?但如果沒有錢,嚴老貪怎麼會幫他說話呢?
於是他開始懷疑,俞大猷和嚴嵩之間有著某種秘密的關係。
不久之後,他終於從朝廷內線那裡得到了消息,俞大猷確實沒有送錢給嚴嵩,也絕非嚴嵩的親信,他能夠得到寬大處理,是因為他有著一個好朋友——陸炳。
俞大猷是如何搭上陸炳這條線的,誰也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陸炳不但出面為他說情,還自己拿錢送給嚴嵩,當作是辦事的費用。
陸大人的面子嚴嵩自然要給,於是俞大猷就此光榮出獄。
這個答案震驚了戚繼光,他沒有想到,平日沉默寡言,老實巴交的俞大猷,竟然有這麼硬的後台,而自己與他交往多年,關係非常好,竟然從未聽他透露過一語。
戚繼光感到毛骨悚然,他終於發現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他明白,自己固然有著捨身保國的偉大理想,但如果沒有靠山,沒有關係,俞大猷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即使是平日關係極好的胡總督,也可能隨時翻臉,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而那時,他將孤立無援,也不會有另一個陸炳來救他。
於是戚繼光明白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要想不負父親的期望,就不能遵照父親的處事方法,他決定改變這一切。
此後的戚繼光開始了奔波,兵部有領導下來,他請客,他到兵部去,還是他請客,而酒桌上拜把子拉兄弟更是家常便飯,大家都認為戚繼光夠朋友,夠大方,久而久之,他在兵部紮下了根,上級領導對他也十分重視。
但這並不是他的目的,戚繼光知道,要想立於不敗之地,他必須要找到自己的陸炳,找到一個真正的靠山。
在戚繼光的尋找名單中,兩個人的名字被最先劃掉,第一個就是嚴嵩,因為他很清楚,胡宗憲是嚴黨分子,如果自己要繞過胡宗憲結交嚴嵩,必定死無葬身之地,更為重要的是,嚴老貪胃口很大,要請他吃飯,先要數數自己荷包里有多少錢。
第二個是徐階,這個人也不能考慮,雖然戚繼光對他有好感,但畢竟在朝廷中,他處於下風,如果投靠此人,就等於與嚴嵩為敵,沒準會比徐大人死得更早。
兩位大哥被排除後,戚繼光開始繼續尋找,而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中央大學校長(國子監祭酒)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將來必定前途遠大,於是他在自己的名單上記下了這個人——高拱。
他的眼光確實精準,然而不久之後,他就發現,這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因為這位高拱雖然官職不高,卻是一個十分孤傲囂張的人,而且此人還有個最大的特點——不收賄賂。
換句話說,這個人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既不要錢,也不要女人,當然,高拱同志絕對不是無欲則剛,他只是將所有的慾望放在了一件事上——權力,他的最終目的是奪取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而這是戚繼光絕對無法滿足的。
但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戚繼光感到前途茫茫的時候,他意外地發現了另一個人,此人是高拱的副手,時任國子監司業,大致相當於中央大學副校長,為人深謀遠慮,極有發展前途,於是戚繼光的名單上又增加了一個名字,也是最後一個名字——張居正。
這就是後來那對黃金搭檔的起始,至於戚繼光如何與張居正交好,實在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戚繼光很會來事,而在某些方面,張居正也不正。
戚繼光就這樣穩定了他的地位,事實證明,他是有遠見的,以至於後來胡宗憲完蛋,他依然屹立不倒數十年,這都歸功於他的交際工作。
交際是要錢的,而以戚繼光的級別待遇,即使借高利貸也不經用,所以閉著眼睛也能猜到,他有著除工資之外的經濟來源。
這就是戚繼光的另一面,似乎很不得體,似乎見不得人,似乎應該譴責,但你應該知道,他鎮守東南之時,「百姓歡悅,倭寇喪膽」,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因他而保全,他離職之時,「領將印三十餘年,家無餘田,惟集書數千卷而已」,他的所有收入,無論正當與否,都用於了交際,而他自己,是清白的。
在現實面前,絕不妥協的楊繼盛是偉大的,因為他歷經磨難,堅持了自己的理想:捨身取義,報效國家。但妥協的戚繼光,同樣是偉大的,因為一個同樣崇高的理想。
嘉靖三十年(1551),戚繼光駐守薊門,那年他二十四歲,作為一個年輕人,他並不安分,除了值班看書外,還喜歡到處亂逛,而事情正是發生在他閑逛的時候。
有一天,他外出遠行,路過一座寺廟,看見裡面煙霧繚繞,便下馬進去看熱鬧,發現原來是有人在講長生之道。
嘉靖年間,長生之道十分盛行,因為皇帝大人喜歡,老百姓們自然也不甘落後,紛紛效仿,但他們沒有嘉靖同志那樣的煉丹技術和原料,又想趕時髦,所以只能一堆人聚在一起吹吹牛,實在比較無聊。
然而正是在這個無聊的聚會上,戚繼光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鑒於無法實踐,且吹牛不用上稅,大家開始積極講述自己的長生觀點,比如燒香拜佛,早上跑步,少吃多睡等等,某些熱衷者趁機四處搭話,勸人煉丹修道,戚繼光也成為了他們的發展對象,面對著這片烏煙瘴氣的混亂,戚繼光的忍耐終於到了極點,他站了起來,高聲說道:
「於長生之道,我也有所心得,願與諸位共享。」
於是現場肅靜下來,一個嘹亮的聲音響徹著整座寺廟:
「鞠躬盡瘁,夕死無憾,此即長生之術!」
然後他走出寺門,在所有人詫異的眼光中騎馬揚長而去,一切都源自於此,之後他的所有舉動,都是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理想。
【凱歌】
在經營仕途的同時,戚繼光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對倭寇的打擊,多次全殲敵軍,所謂「遇戚不得活」,實在是倭寇們的一致心聲。也正是由於他太過生猛,除了幾個愣頭青外,老牌倭寇們都不敢去浙江,連經過他的防區,都要繞很遠。
但倭寇們也得吃飯,戚繼光斷了他們的活路,他們只好另找地方搶劫,而這個新的開工地點,就是福建。
於是從嘉靖四十年(1561)起,倭寇們大肆入侵福建,其擴張力和戰鬥力十分驚人,當地明軍不是對手,於是短短一年之間,北到福清,南到漳州,全部陷入敵手。
福建巡撫又扛不住了,只能再次向朝廷上書,但這次不是告狀,而是請求胡宗憲支援,拉自己一把。
對此,嘉靖十分重視,他直接命令胡宗憲,火速派戚繼光前去馳援。另一場戰役的序幕就此拉開,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開始,卻沒人料到它的結局,胡宗憲和戚繼光也不例外。
在福建,戚繼光見到了前來迎接他的福建監軍副使汪道昆,面對這位滿頭大汗,急得火燒眉毛的當地官員,戚繼光鎮定地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敵人在哪裡?」
而他得到的回答是:「到處都是!」
看完形勢圖後,戚繼光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麻煩大了。
由於當地缺少得力的將領,福建的倭患十分嚴重,幾十個人就敢開搶,而明軍對此束手無策,局勢幾乎完全失控。
這個爛攤子實在不好收拾,敵人不但多,而且分散,如果帶著手下四處追,打不死也得累死。
雖然形勢極其複雜,但戚繼光相信,解決問題的鑰匙,必定就在這片混亂之中,經過長時間的思索,他終於找到了。
倭寇敢於如此囂張,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畏懼感,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們,可以想搶就搶,想殺就殺,沒人能夠阻止,所以要想改變現狀,就必須找到他們中間最強大的一股勢力,將其徹底消滅,並用懸掛的屍體告訴所有的人,這裡不是搶掠的樂土,而是死亡的墳墓。
而戚繼光選中的打擊目標,叫做橫嶼。
橫嶼是一個小島,位於福建省寧德東北,島上盤踞著千餘倭寇,人數並不多,但戚繼光之所以選中此處,是因為這裡有著最難打敗,最為頑強的敵人。
事實上,島上的倭寇確實不同尋常,其中大部來自日本九州地區,這裡是日本最為貧困的地區,當地居民兇惡野蠻,秉性頑劣,後來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第六師團,就是由九州人組成的野獸集團。
他們在此盤踞了三年之久,平日燒殺搶掠,搞得此地附近幾百里荒無人煙,寧德縣城成為一片廢墟,福建巡撫曾調集十幾路大軍圍攻,卻毫無成效,因為他們不但戰鬥力極強,還有著一個十分強大的幫手。
其實橫嶼島和陸地的距離很近,最多也就幾里而已,說句寒摻話,帶個救生圈就能游過去,但奇怪的是,以往明軍大規模進剿,總是眼睛看得見,兩腿過不來。
之所以會有如此怪事,是因為橫嶼島實在太過奇特,這裡早上退潮,下午漲潮,漲潮的時候,海水十分洶湧,會淹沒原有的陸地,將海島與大陸的距離拉大近幾十里。而退潮的時候,海水帶來的大量泥沙會使道路十分泥濘,根本無法行走。
所以現在你應該知道原因了,每天白天落潮,下午晚上漲潮,這就意味著夜襲十分困難,而在光天化日之下橫渡進攻,實在是被人當移動靶練習射擊的絕佳機會,更為麻煩的是,即使你冒著被射成刺蝟的危險往前沖,在你成功上島之前,也很有可能被腳下的爛泥陷住,或是摔個七葷八素。
好吧,就算你是神仙,騰雲駕霧地上了島,遇見了敵人正式開打,但有一點你必須要記住,一定要抓緊時間打完收工,並且最好保證打贏。因為到下午,潮水就會再漲起來,而且這玩意不等人,它三點漲潮,你四點還沒有完事,對不住,兄弟你只能在島上過夜了,萬一你運氣不好,上島的人數不多,或者沒有打勝,就要有晚上被人摸黑幹掉的心理準備,因為對方應該不太願意與你和平共度這個夜晚。
所以整整三年,前前後後十幾萬軍隊,幾十位將領,對此都束手無策,於是戚繼光來了,而他總是有辦法的。
仔細研究了此地特點後,思慮再三,戚繼光終於確定了自己的戰略,但在作戰之前,他還必須做一件事。
戚繼光開了一次會,與會者是他屬下的所有將領和士兵。在會議上,他用沉重地聲音告訴了所有人事實的真相:
在橫嶼島上盤踞著一群十分兇悍的倭寇,他們可能比以前遇到的任何敵人都難於對付,而且此地潮汐複雜,早上六點開始退潮,下午二點開始漲潮,也就是說,從登陸開始到戰鬥結束,你們只有四個時辰(八個小時)的時間。
現場陷入了死一般的寧靜,所有的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所以戚繼光直截了當地說出了最後的話:
「你們一旦上島,便無退路,如不能勝敵,潮汐再漲時,便是必死之刻,若你們無此決心把握,便不要渡海,我絕不責怪。」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戚繼光聽到了雷鳴般的回答:
「不遠千里而來,豈能後退,不殺倭奴,誓不罷兵!」
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領土,為被殺害的同胞復仇,不用猶豫,也無須多說。
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初九凌晨,戚家軍向橫嶼發起進攻。
此刻潮水剛剛退去,而天色尚早,倭寇們戒備鬆懈,是最佳的出發時間。
但剛走幾步,第一個難題就橫在了面前,由於剛剛退潮,道路十分泥濘,很多地方完全無法行走。但戚繼光早已想好了對策,他讓每個士兵帶上了一件特殊的物品——稻草。每前進一步,士兵們都撒草鋪路,部隊開始有條不紊地行進著。
此時海島上的倭寇已經發現了戚家軍,但他們卻沒有行動,只是冷笑著注視著眼前的這一幕。因為他們十分清楚,要想登陸上島,靠稻草是遠遠不夠的。
果然,更為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士兵們終於發現,越靠近海島,泥濘就越嚴重,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真正的致命之處,在於體力。
曾有歷史學家統計過,明代士兵作戰時,身上的盔甲,外加武器裝備,負重至少在十五公斤以上,而攜帶多種武器的戚家軍只多不少。
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數字,連美軍特種海豹突擊隊平日演練時,負重也只有十公斤左右。而戚家軍在跨越淤泥之後,還要趟過海水,是名副其實的武裝泅渡。
事情似乎正如倭寇們的預料,明軍開始體力不支,東倒西歪,照此下去,即使能夠爬到岸上,也根本無力作戰。
後方的戚繼光看到了這一切,他十分清楚,如果繼續下去此戰必敗,於是,他讓人拿出了他預先準備的那樣東西。
前面的士兵們已苦不堪言,只憑藉頑強的意志苦苦支撐,而就在這時,他們聽到了一陣響亮的鼓聲。
士兵們回過頭來,看到了這樣一幕場景。
戚繼光獨自屹立在那裡,奮力地擊打著擂鼓。事到如今,已經沒有任何辦法,這是他能提供的唯一幫助。
於是在這個即將破曉的黎明,孤獨而清越的鼓聲回蕩在天地之間,回蕩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片刻沉寂之後,在鼓聲的伴隨下,明軍支撐著疲倦的身體,向前方的小島繼續前進,憑藉著頑強的意志,以及必勝的信念。
因為那本就是屬於他們的土地。
倭寇們終於慌亂了,他們親眼看見了奇蹟的發生,這支疲憊不堪的軍隊忽然重新奮起,征服了泥沼和海水,一步步向自己走來。
被巨大恐懼籠罩的倭寇立刻開始整隊,集中全部兵力在海邊列陣,準備玩一次「擊其半渡」,等待明軍上岸後,趁他們立足未穩,發動攻擊將他們趕下海去。
然而他們再次低估了對手的實力,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登岸的明軍並沒有如倭寇所料,直接發起進攻,而是堅守原地,直到剩下的同伴趕到,排出那個特別的陣形後,才開始繼續前進。這時倭寇們才如夢初醒,但為時已晚。自鴛鴦陣成型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失敗就已註定。
所以雖然他們來自出產最兇殘野獸的九州,雖然他們負隅頑抗,進攻受挫仍然狂叫著揮刀衝鋒,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在比他們更為勇猛的明軍和威力強大的鴛鴦陣面前,失敗是他們的唯一結局。
很快戰鬥就演變成了遊戲,倭寇全線潰敗,而明軍則變為三才陣和五行陣,四處追趕逃竄的倭寇,並將他們置於死地。島上的千餘名倭寇要麼被殺,要麼自殺,要麼淹死或被俘,總之無一倖免。
橫嶼之戰就此結束,三個時辰之內,明軍全殲島上倭寇,並解救出被擄婦孺八百餘人,己方傷亡共計十三人。
在這場意志的較量中,戚繼光和他的軍隊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當之無愧。
戰鬥勝利了,用盡最後一分氣力的明軍再也支撐不住,紛紛躺倒在地,動彈不得,寂靜籠罩著戰後的橫嶼。
戚繼光沉默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他知道,這是勝利的寧靜,是無聲的凱歌。於是一聲高昂的吟唱就此響起: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停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此即千古傳誦之《凱歌》,青史留轉,餘音不絕。
【覆滅】
橫嶼之戰的真正意義在於殺雞給猴看,此戰之後,福建各地倭寇皆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囂張放肆,戚繼光趁勝追擊,先後在杞店、牛田、林墩大破倭寇,先後殲敵五千餘人,形勢一片大好。
但這時麻煩來了,雖然胡宗憲總領東南,但福建並不是他的屬地,戚繼光只是被暫借而已,時候一到還要回去報到。有這麼好的外援,福建巡撫自然捨不得放走,而且此時正是打擊倭寇的最好時機,如果撤回浙江,必將前功盡棄。
於是戚繼光決定向胡宗憲上書,要求延長租借期,他信誓旦旦地對福建監軍汪道昆表示,胡宗憲是一個通情達理,顧全大局的人,如無意外,事情絕無問題。
但意外偏偏發生了,因為他的這封上書,胡宗憲根本就沒有看到。
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胡宗憲被削去官職,逮捕入京。
下一章:第4部:粉飾太平 第二十章 英雄的結局
上一章:第4部:粉飾太平 第十八章 制勝之道
哎呦 有漳州喲
熱兵器呢
精彩
火藥唄 !
你帶火藥去試試,神機營也上不去
炮
555555~~戚繼光我們恨死你了
明月,你廢話寫太多了。
把我寫的蠻帥
咦,為什麼六百多年前就掛了的戚繼光又復活了,而且那些倭寇炮灰也復活了,難道今天是復活節嗎?
戚繼光受賄是為了保存自己,其實就算他真的貪財好色又如何,他打敗倭寇的進犯。就這一點就夠了。我們中國的文化總是寬待小人,苛求君子。又要戚繼光能百戰百勝,又要他無欲無求。就好像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法國的拿破崙不是趕上法國大革命也就是個混混,結果法國人照樣把他當偶像。韓國吹破天的李舜臣年輕時是個小偷,結果韓國照樣把他當名族英雄。為何我們中國人就要對自己的民族英雄的小節不依不饒。
今天的天朝公務員,屁事不幹,賺錢比比爾蓋茨都不少,結果?蘇岩礁被韓國佔了、黃岩島被菲律賓盤踞、藏南90000萬平方公里在印度手裡。國內:工人失業、房價飛漲、毒食品、強拆遍地等。誰有戚繼光的本事。
剛才沒說完,天朝公務員要是真能外抗強敵,守土衛國。對內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就算它們天天花天酒地、每人包幾個N奶。大家也沒意見。問題是這幫東西拿錢不干事(正事)
我們福安光餅就是戚繼光那時傳下來的
戚繼光納妾在當時是合法的,另外因為皇帝的昏庸所以也只能用行賄來保全自己,他為國為民就足夠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戚繼光的做法在當時是沒辦法的辦法,他的交際手腕是對的!
解放婦孺800多人 看來 在明朝
就有慰安婦了啊 我的天朝啊
我來了,倭寇!
戚繼光善於用兵,剿倭有術,實乃一名將!
戚家軍名不虛傳
庸朕亡朝罵的好!!!不是每個公務員都是酒囊飯袋,我想干正事,也得有機會啊!!!向戚爺學習!向英雄致敬!有機會我也向戚爺那麼干!行賄受賄干正事,一分不往自己兜里揣。但是,你以為這樣大家就都能理解么?
明朝那麼多優秀的文官和武將,怎麼最後被滿清打敗了呢?我百撕不得妻姐啊!
16樓的,說話注意點,那應該是被掠去的婦孺。如果你媽當時也被掠去了,你以為你媽不會被蹂躪?
90000萬平方公里……你也真敢說…
牛
歷史當年的塵封,我們只有從中學習,解疑答惑,因為你就是歷史。
庸朕亡朝太贊了 怒贊!!!!!!!!!!!!!!!!!!!!!!!!!!!!!!!!!!!!!!!!!!!!!!!!!!!!!!!!!!!!!!!!!!!!!!!!!!!!!!
義烏人真是好肉盾 就看adc輸出了
每天白天落潮,下午晚上漲潮,這就意味著夜襲十分困難,而在光天化日之下橫渡進攻,實在是被人當移動靶練習射擊
每天白天落潮,下午晚上漲潮,此處應該是作者疏忽了,大家應該知道潮汐的不分晝夜的!
激情燃燒的歲月,激情燃燒的歲月。戚爺爺,王奶奶真英雄本色。
明朝疆域的準確數值是1100萬平方千米,比現在多140萬平方千米!
倭寇死光光,戚老兄,把倭寇殺得斷子絕孫!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戚繼光萬歲!
支持11L,12L
戚繼光是個真實的人,他不是生活在童話里,當務之實 當用非常辦法。優點大於缺點,這才是真英雄
「這就是後來那對黃金搭檔的起始,至於戚繼光如何與張居正交好,實在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戚繼光很會來事,而在某些方面,張居正也不正。」
看到這一段我噴了。我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激「情,好有歧義!好吧,我承認我邪惡了。
很抱歉。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天亡倭寇
殺人狂
陸炳救俞大猷絕不是因為俞大猷搭上了陸炳,不是說了么,俞大猷沒有錢,這次也是陸炳倒貼自己掏錢的。而且陸炳的身份地位,三公兼三孤,全明只此一人,他也不需要什麼人支持他,發展什麼下線、嫡系什麼的,而且錦衣衛也能打仗,抓人辦案的權力比什麼軍區司令員還大,所以陸炳救俞大猷只有一個原因:陸炳是個好人,不忍心看到俞大猷這樣的國家武力支持就此完蛋。
現在突然發覺,那時候的輿論監督比現在強多了
那時候中國確實人才輩出,為什麼現在就不行了呢?
要是當今能有像徐達 于謙 夏言 楊繼盛 戚繼光這樣的人該有多好。現在這幫公務員就跟嚴嵩樣只管自己死活和利益,不關自己的一律不管。所以現在小日本們才那麼囂張
明朝是被李自成滅的,滿清韃子一點邊都粘不到
我的命好苦
樓上的,能跟我比苦嗎,我都投降了,還要被殺頭
戚繼光厲害的,我們這有老戚的廟
看到戚繼光敲鑼,有點熱淚盈眶。士兵們有著國家信念,即使再累再苦,為了祖國的土地也要堅持下去。真的很感動
自從以來,忠義二字死了多少人
45樓的大俞和46樓的小徐你們好,我是隔壁老汪,看到你們在比慘,我想說~我TM只是出門旅遊了一趟…
容我插一句:戚繼光通過貪污行賄進行交際以獲得更高的權利和地位,只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報效國家、拯救百姓,這樣的方式算不算是王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體現呢
算是知行合一的體現,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能夠達到有效的目的,方法只是手段而已。什麼是違法?法律也是人定的,到底是法治還是人治,完全取決於當局者的環境,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很贊成昏朕亡朝的說法,拿著納稅人的錢不幹正事,還標榜著為人民服務。也很理解天朝公務員,想為人民辦事,但苦於沒有機會,自己不過是個辦事員而已。。。
想問一下天朝公務員,如果戚繼光被當局者查到證據的話,會怎樣處理?法律會網開一面嗎?如果網開一面的話不就是變成他們所說的執法不嚴嗎?如果處置苛刻,又不怕激起民憤嗎?
就像某校的學生,XX了某女生給的處分是留校察看一年;而另所學校因為考生作弊就給予開除處分。前者礙於輿論的壓力,改為開除學籍;後者的苛刻處理與前者相比就變得執法嚴格,也為自己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只是苦逼了作弊的考生,因為無關痛癢的一場考試,害的自己四年努力付之東流。但,依法辦事也是名正言順,要怪就怪你運氣不好。
看看下一章的胡宗憲,為國為民做了那麼多事,雖然手段有些不合理,也不合法,但是按照傳統儒家那一套理念能做好他那些事嗎?最後卻落個什麼結局。那些拿著天朝俸祿的御史根據自己的道德觀念,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是一通彈劾,還自詡自己恪盡職守,理所當然。胡宗憲難道不能老老實實的做個基層辦事員,混日子領工資,如果職位底下有點額外收入也不會有人注意吧,過自己的小康生活難道不好嗎?何必去趟這趟渾水?但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拯救萬民,他放棄了這種生活,可得到的又是什麼?世間確實有不顧自己榮辱,只顧國家利益的聖人,但最起碼殺身成仁,還能留個好名聲。而胡宗憲又留下了什麼?蕩平倭寇,世人只知戚繼光,又有幾人記得胡宗憲?
然而一向堅強的胡宗憲再也承受不住了,他費盡了心思,用盡了氣力,不惜投靠奸黨,不惜聲名狼藉,奉承逢迎,溜須拍馬,無所不用其極,他背棄了盟約,殺死了徐海,除掉了汪直,送出白鹿,屢報祥瑞,只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為了拯救萬民,平息倭亂。
但現在他卻落得了這樣一個結局,腐臭的牢房,破爛的囚服,還有遙遙無期的羈押,坐鎮東南的風光一去不返,即使將來出獄,等待他的也只是眾人的唾棄和鄙視。
不久之後的一個深夜,五十四歲的胡宗憲選擇了自殺,在牢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臨死前,他寫下了人生最後時刻的忿怒與不平: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從徽州到大同,再從大同到浙江,從一個小小的御史,到東南數省的總督,再到階下囚,胡宗憲把他的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的理想,卻有了這樣的下場。我相信,在他死前的那一刻,是絕望而又不甘的吧。
我還碰到了袁xx
戚公擂鼓、氣沖霄漢
漢霄沖氣、鼓擂公戚
我是傻逼
我是弱智
我是婊子
我是禍害
我愛吃屎
我沒腦子
62樓不要發無關的
1
1
1
1
1
1
1
1
1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1
1
1
1
1
1
11
1
1
111
1
1
1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戚繼光,胡宗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