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第4部:粉飾太平 第九章 致命的疏漏

所屬目錄: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轉機】

  嚴嵩父子絞盡腦汁準備對付夏言,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還沒等他們動手,夏言就找上門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估計是嚴世蕃貪得過了頭,惹惱了很多人,結果被人給告了,今時不同往日,告狀信落到了夏言的手裡,這位仁兄自然是二話不說,準備好材料就要去找領導彙報。

  嚴嵩慌了,他聽到風聲之後,即刻找來自己的貪污犯兒子商量對策,緊要關頭,這位天下三才之一也嚇得不行,掐了自己幾下才緩過神來。

  然後他提出了一個似乎十分荒謬的解決方法:去找夏言求情。

  嚴嵩不同意,因為他認為自己十分清楚夏言的個性,這位仁兄對待朋友都要嚴格要求,何況自己是他的死對頭。

  嚴世蕃卻堅持他的意見:

  「這是唯一的活路!」

  於是父子倆帶好所有裝備,包括禮物、錢、擦眼淚的絹布等等,到了夏言的門口,門衛通報,嚴次輔求見。

  很久之後,傳來回應:夏首輔身體不適,兩位改日再來。

  改日再來?別逗了,到時不知道腦袋還在不在呢!

  於是嚴嵩用上了第一件裝備——錢。

  當然了這錢不是給夏言的,而是塞到了門衛的手裡,大家都不容易,兄弟你放我過去吧。

  買通了門房,嚴嵩父子走進了夏言的住處。

  夏言正躺在床上裝病,聽見這兩人來了,假裝沒醒,翻了個身繼續睡。

  不要緊,自然有辦法讓你起床。

  站在房間里的嚴嵩和嚴世蕃突然悲痛欲絕,當場痛哭失聲,哀嚎留涕聲震天動地。

  雖然這套把戲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卻屢試不爽,而要使出這一招,也並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間悲從心頭起,鼻涕眼淚說下就下,毫不含糊,對臉部肌肉和中樞神經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後,猶讓人嘆為觀止。

  夏言再也忍不住了,這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卻突然跑進來兩個活寶哭喪,覺也沒法睡,而且自己躺在床上,他們對著床哭,實在是太不吉利。

  於是,他站了起來。

  他的毀滅就是從這一次起床開始的。

  夏言走到嚴嵩的面前,扶起了這個比自己大兩歲,跪在地上痛苦不止的老人,嘆了一口氣:

  「分宜(嚴嵩是江西分宜人),你這又是何必呢?」

  何必?要不是為了腦袋,鬼才跪你。

  嚴嵩立刻停住了哭聲,醒了鼻涕,拉著嚴世蕃,以莊重的裝孫子形象站立在夏言的面前。

  大家都是明白人,你來幹什麼,想要什麼,我非常清楚。

  於是夏言嘆了一口氣,無奈地揮揮手,表明自己的態度。

  嚴嵩和嚴世蕃大喜過望,立刻再次磕頭謝恩,千恩萬謝而去。

  歷史證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會變成惡狼。

  夏言實在是個不錯的老頭,他雖貌似古板,實際上胸懷寬廣,心存仁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可是在權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註定是要完蛋的。

  不久之後,這位老好人就遇到了麻煩,在批閱御史公文(告狀信)

  的時候,他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陸炳。

  陸炳兄實在是個耐不住寂寞的人,雖說他還有點原則,卻也喜歡搞三搞四,收點黑錢,搞點貪污。慢慢地,事情也越鬧越大,最後捅到了御史那裡。

  於是夏言發火了,雖然他和陸炳的關係不錯,但對於這個人的不法行為,還是有必要加以懲戒的。然而就在他打定主意之後不久,陸炳就找上門了。

  陸炳不是吃乾飯的,他是搞特務工作的,在他的英明領導下,錦衣衛已經成為了最為可怕的情報機器,但凡京城裡有什麼風吹草動,他總是第一個知道。這次也不例外。

  在京城裡,陸炳很少有害怕的人,夏言是唯一的一個,這位錦衣衛大人十分清楚,夏首輔是個二愣子,翻臉就不認人,還特別能戰鬥,無論你是什麼來頭,什麼關係,只要認準了,統統打翻在地,還會狠狠踩上兩腳。

  驚慌失措的陸炳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走了嚴世蕃的老路,上門求情。

  他不是空手去的,還派人拿了三千兩銀子和他一起走。他知道夏言久經沙場,混了幾十年,說話是浪費感情,還不如來點實惠的。

  從這件事情上,就足以斷定,陸炳的水平不如嚴世蕃,因為他跟夏言打了多年交道,竟然不知道這位仁兄不收黑錢。

  所以當夏言看到陸炳,以及他帶來的那些東西時,只說了兩個字——出去。

  還加上一句——從哪裡帶來的,就帶回哪裡去。

  陸炳也懵了,他情急之下,只得用出了嚴世蕃曾用過的那一招——痛哭流涕,下跪求饒。

  當然結果還是一樣,夏言依然原諒了他,這似乎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你既然不準備處理人家,幹嘛要這麼窮折騰。

  陸炳帶著眼淚離開了夏言的家,心中卻已充滿了怒火,名聲不重要了,原則也不再重要了,無論如何,一定要報這一箭之仇!

  當陸炳受辱的消息傳開後,嚴世蕃找到了他的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

  「夏言的死期不遠了。」

  嚴世蕃這樣說是有把握的,他已經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必能將夏言一舉鏟滅。

  嚴嵩還是一頭霧水,朝廷里都是夏言的人,插個腳都不易,怎麼動手?

  然而嚴世蕃告訴他,不需要拉幫結派,培養親信,眼下有一件事,只要其中略施小計,夏言就必死無疑。

  嚴世蕃所說的那件事情,發生在一年以前。

  嘉靖二十五年(1546),兵部侍郎兼總督三邊軍務曾銑向嘉靖上了一份奏疏,就此拉開了這幕大戲。

  曾銑是一位極具軍事能力的將領,他雖是文官出身,卻喜歡軍事,做了幾年縣令後,被委任為遼東巡案御史,從此開始在戰場上打滾,並顯現出他的軍事天賦。

  應該說曾銑是一個奇怪的人,怪就怪在別人不願打仗,他卻是打仗上了癮,只要有機會,他就絕對不會放過。

  他干過最損的一件事情發生在除夕之夜,大家打了一年仗,好不容易準備過年,曾銑來了。

  「大家收拾一下,準備出兵作戰!」

  都大過年的了,大家都消停兩天吧,這時候動刀動槍多不吉利,沒人願意出去拚命。而且蒙古人行蹤不定,出去也未必能找到人。

  可是主帥的命令不能不聽,於是大家商量了一個辦法,找到了一個人去向曾銑的老婆說情,希望能夠延期。

  不到一杯茶功夫,消息傳來,去說情的那位仁兄被砍了,頭被掛了出來。

  那就不要爭了,還是出去拚命吧。

  說來也巧,軍隊出發不久,真的發現了久違的蒙古老朋友們,一頓窮追猛打,敲鑼打鼓,得勝回營。

  但所有的人心中都有著同一個疑問:過年了,連偵察兵都休息,你怎麼就知道蒙古人在附近呢?

  「你們沒有發現嗎,今天附近的喜鵲烏鴉特別吵。」曾銑得意地笑了。

  他的這輩子毀就毀在了得意上。

  曾銑註定是個閑不住的人,他決定再接再厲,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於是他在那封奏疏上提出了一個建議——收復河套。

  河套地區,即今天的寧夏及內蒙古賀蘭山一帶,原本是屬於明朝所有的,但這片地方就在蒙古部落家門口,蒙古鄰居們時不時來串個門,「拿」點東西走,政府開始還管管,慢慢地也力不從心了。久而久之,這片地方就成為了蒙古的勢力範圍。

  開始人們還不怎麼在乎,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丟了就丟了吧。

  可後來人們才發現,放棄河套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因為蒙古人圈這塊地,並不是為了開商店做生意,也不想開發房地產,他們佔據河套,只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搶劫任務。

  而失去河套的明朝就如同在街邊擺攤的小販,每天都不得安生,總要被整治那麼幾回,不是殺你的人,就是搶你的貨。

  曾銑終於無法忍受了,他或許比較性急,卻是一個愛惜百姓、立志報國的人,大明天下,豈容得胡虜肆虐!

  於是,他以滿腔的報國激情寫下了那篇誓要恢復河套的檄文:此一勞永逸之策,萬世社稷所賴也。——這就是曾銑的美好理想和一腔熱血。

  文章送上去後,嘉靖先生也激動了,這真算破天荒了,要知道這位道士雖說是天天煉丹讀經,畢竟只是兼職,血性還是有的,便也熱血沸騰了一把,當即表示,贊同曾銑的意見,並發文內閣商議。

  問題就出在內閣。

  夏言看到了這封奏疏,當即拍案叫好,表示絕對支持,然後另起一文,上書表示贊成。當然了,和往常一樣,他沒有徵詢另一個配角嚴嵩的意見。

  但他卻忽視了一個十分怪異的現象:以往,即使他不打招呼,嚴嵩也早已湊上前來,表示支持或是贊成,但這一次,這位馬屁精卻只是坐在一旁,閉目養神,好像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急性子的夏言興沖沖地跑去西苑了,他要表達自己的興奮。而那個坐在陰暗角落裡的嚴嵩,卻露出了笑容。

  夏言終於糊塗了一回——嚴嵩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所謂百密一疏,沉浮宦海十多年的夏言卻還沒有摸透這位皇帝的心思,收復領土對國家自然是好事,可嘉靖先生卻不一定會這樣想。

  要知道,這位道士兄是個不愛惹事的人,他的願望很簡單,就想燒燒香,念念經,閑來無事搞點化學用品(所謂仙丹),多活幾年而已。

  收復領土如果順利,自然是好,那要是不順利呢,要是打了敗仗呢,那就麻煩了,損兵折將,天天要看戰報、要運糧食,要徵兵,要商議對策,不累死也得煩死。

  總而言之,他的熱度只有三分鐘,從四分鐘起,所有敢於妨礙他私生活的人都將成為他的障礙。

  嚴嵩的猜測是正確的,不久之後,嘉靖先生突然下發了一道詔令,言簡意賅:

  〖今逐套賊,師果有名乎?

  兵食果有餘,成功可必乎?

  一銑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乎?〗

  大致意思是,我想出兵收復失地,但是問題很多啊,沒有一個合理的名義、士兵糧草也不充足,也不能保證勝利,還會連累老百姓啊。

  當然了,這只是書面意思,它的隱含意思就簡單得多了:

  你曾銑算什麼東西,竟敢給我添麻煩,給我找不自在?

  嚴嵩看到這道諭令,立刻急忙地跑回了家,機會已經來了,但要如何去做,還得去找那個天才兒子商議。

  「正是大好時機,立刻上書彈劾夏言,還猶豫什麼?」嚴世蕃似乎有點驚訝。

  嚴嵩沒有夏言那樣的慈悲心腸,之所以猶豫,只是因為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難道還能把夏言罵死不成?

  於是嚴世蕃告訴他,雖然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但只要與一個人合作,夏言必死無疑!

  然後他連夜去拜訪了陸炳。

  這對於陸炳而言,實在是個求之不得的機會,自那次事件之後,報仇已經成為了他的人生主題。

  這兩位天下英才一拍即和,開始商量對策。

  商議過程是這樣的:嚴世蕃對陸炳說,你官大,又是皇帝的親信,你出面去對付夏言。

  陸炳認真地注視著嚴世蕃,告訴他:還是你去吧,我在背後支持你。

  其實這麼多年混下來,大家都不傻,夏言當年對抗張璁的孤單英雄形象,仍然牢牢地銘刻在兩人的大腦里,那唾沫橫飛、無所畏懼的景象一想起來就讓人打哆嗦。

  無論如何,到目前為止雙方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夏言很兇悍,誰都惹不起。

  膽小歸膽小,但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兩位天才苦心鑽研良久,終於還是找到了夏言的死穴——曾銑。

  和夏言相比,曾銑是一個理想的突破口,只要處置了曾銑,就一定能夠把夏言拖下水。

  可是曾銑遠在邊塞,而且平素行為端正,也沒有什麼把柄好抓,陸炳思索片刻,突然眼前一亮:

  「我想到一個人,如果他也肯加入,一定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事不宜遲,我馬上去見這個人。」嚴世蕃已經火燒眉毛了。

  陸炳卻笑了,「你見不到的,因為他還在監獄裡。」

  陸炳所說的那個人,叫做仇鸞。這位仁兄來頭不小,他就是正德年間平定安化王之亂的大將仇鉞的後人,襲爵咸寧侯,鎮守甘肅。

  而這位兄台之所以會蹲大獄,那還要拜曾銑所賜。他在甘肅的時候,和曾銑鬧矛盾,而且此人人品欠佳,在當地干過一些壞事,曾銑一氣之下,向上級告了狀,仇鸞就此被關進監獄,接受改造。

  所有的人選都已找到,所有的計劃都已完備,只等待最後的攻擊。

  【死亡的連環】

  夏言又一次在嘉靖的面前發言了,內容和以往一樣,希望能夠加強軍備,恢復河套。而嘉靖也一如既往地不置可否。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嚴嵩終於開口說話了。

  「復套之舉斷不可為!」

  然後他大幅陳述了反對的理由,從軍備到後勤,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嘉靖的心坎里,皇帝大人聽得連連點頭。

  旁邊的夏言卻沒有注意到這些,憤怒和震驚已沖昏了他的頭腦,他這才明白,在那次內閣會議上,嚴嵩為何會違背一貫的馬屁精神,一言不發。

  「你既然反對,當時為何不說,現在才站出來歸咎於我,是何居心?」

  盛怒之下的夏言決定反擊了,在以往的罵戰中,他一直都是勝利者,所以他認為這次也不例外。

  可這次確實例外了,因為他的真正對手並不是嚴嵩,而是坐在最高位置上的嘉靖。

  嘉靖的怒火也已燃到了頂點,以往的一幕幕情景都出現在他的眼前:不戴香葉冠、諷刺修道、蠻橫無理、嚴嵩的讒言、太監的壞話,這些已經足夠了。

  於是他喝住了夏言,給了他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評語——「強君脅眾」。

  夏言打了個寒顫,他很清楚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徹底失去皇帝信任的夏言徹底完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 他再次被迫退休,離開了京城,而在此之前,曾銑已經被逮捕入獄。

  應該說皇帝對夏言還是不錯的,准許他以尚書銜(正部級)退職,享受相應的退休待遇。畢竟在一起二十多年了,好好回家過日子吧。

  夏言就這樣帶著滿腹悲憤和一絲寬慰上了路,雖然結局不好,畢竟也風光過,這輩子值了。

  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難的,須知做大俠雖然風光,幹掉大俠卻更為風光。

  而政治高手們在打架時,從來不會玩三板斧,他們都是耍套路的,從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環環相扣,直到最後那致命的一擊。

  夏言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心灰意冷收拾行李的時候,一封上訪信已經送到了嘉靖的手裡。

  這封信來自監獄,署名是仇鸞,信中列舉了曾銑的幾大罪狀,包括貪污軍餉、打了敗仗不上報,沒有打仗卻冒功等等,當然了,這玩意並不是仇大老粗寫出來的,其主要代筆者是嚴嵩和嚴世蕃。

  信中所列舉的種種惡行自然不是曾銑的所為,事實上,很多倒是仇鸞本人的壯舉,但栽贓本來就不需要借口和理由,所以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封文書雖然說了很多惡毒的話,不過最為可怕的,卻是其中十分不起眼的一句——結交近侍(夏言)。

  當這句話出現在嘉靖眼前的時候,他改變了主意:

  「夏言現在何處?快馬追他回來!」

  此時夏言剛剛走到通州,畢竟在朝廷幹了這麼多年,他也早有心理準備,所以當他聽來人說要帶自己回去的時候,並不慌張,而是端坐在自己的馬車上,鎮定地問道:

  「我的罪名是什麼?」

  但當那個四字答案傳到他耳里的時候,夏言的意志徹底崩潰了,只說出了一句話,就從車上摔了下來。

  「我死定了!」

  判斷完全準確。

  在明代朝廷中,官員們時常會犯錯誤,其實犯錯不要緊,人生還很漫長,只要你熬得住,東山再起也並非不可能,但也有幾條高壓線,是絕對不能碰的,三十萬伏,一觸即死。

  藩王擅自入京算一個,邊將結交近臣也算一個。

  因為它們都暗藏著一個隱含的意義——圖謀不軌。天王老子也好,江洋大盜也罷,只要膽敢觸碰那最高的皇權,一句話——殺你沒商量。

  回到京城的夏言試圖辯解,卻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月,曾銑和夏言的結局被最終確定。

  〖曾銑,按律斬,妻子流放兩千里,廉,死時家無餘財。

  死前唯留遺言:「一心報國」。

  曾銑死,仇鸞出獄。

  夏言,棄市,妻子流放廣西,從子從孫削職為民。

  夏言起自微寒,豪邁而有俊才,縱橫駁辯,人莫能屈,雖身處宦海,仍心繫天下,胸懷萬民,然終為嚴嵩所害。

  言死,嵩禍及天下。〗

  嚴嵩終究還是獲勝了,自嘉靖十七年以來,經過十餘年的鬥爭,他終於戰勝了夏言,用一種極為卑劣的手段。

  雖說政治鬥爭的手段總是卑劣的,但嚴嵩的行為卻與以往不同,他為了自己的私利,殺害了兩個無辜的人,一個勵精圖治、忠於職守的將領,和一個正直無私,勤勉為國的大臣。

  而這兩個人想做的,只是收復原本屬於大明的領土,救贖無數在蒙古鐵騎下掙扎呻吟的百姓而已。

  嚴嵩贏了,他終於贏了,他成為了朝廷首輔,從這一天開始,朝政就這樣了,不會再有人起早貪黑地去打理,嚴首輔可以勾結自己的兒子,大大方方地貪,光明正大地貪,他十分清楚,沒有人能管他,也沒有人敢管他。

  河套也就這樣了,蒙古人一如既往地衝進百姓的家裡,燒殺淫掠,無所不為。因為他們也十分清楚,從此沒人能阻止他們,也沒人敢阻止他們。

  當然,這一切對於嚴嵩和嚴世蕃來說,似乎並不重要,反正韃靼的馬刀砍不到他們的頭上,也不用擔心老婆被人搶走,此刻的他們,正彈冠相慶,歡慶著自己的勝利。

  與此同時,徐階的表現卻極為反常,夏言被陷害、被關押,然後身首異處,家破人亡,這一幕幕的慘劇就發生在他的眼前,而他只是平靜地看著這一切,絲毫不予理會。

  在夏言被殺的前夕,連平素與他關係一般的喻茂堅(刑部尚書)

  也看不下去了,毅然站出來說了幾句公道話,結果被皇帝扣了一年工錢。可是徐階依然沉默不語,寂寂無聲。

  所有的人都鄙視徐階的為人,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在過去的十年里,夏言曾不記私仇,努力提拔、栽培徐階,希望他成為國家的棟樑,然而在這關鍵時刻,徐階卻背棄了他的恩師,不發一言,不上一書,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徐階默默地接受了所有的嘲諷與鄙視,每天照常去吏部上班,照常應付那些官員們,照常談笑風生,那個人的死和他似乎沒有任何關係。

  時間是消磨痕迹的利器,隨著時光的流逝,夏言、曾銑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了,他們的冤情、委屈、孤兒寡母也已慢慢地被人忘記。

  但有一個人卻並沒有忘記,從來沒有。

  在無數個深夜,徐階曾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當清晨來臨時,他卻又顯得若無其事。

  如果回到二十年前,他還是那個年輕氣盛的翰林,情境可能會完全不同,大致流程應該是義憤填膺、慷慨激昂——憤而上書、人心大快——奸臣當道、下旨責罰——流放充軍、斬首示眾。(最後一項視運氣好壞二選一)

  二十年過去了,他經歷了無數的磨礪,掌握了心學的真諦,那個熱血澎湃的青年早已消失無蹤,他終於明白,這個世界是現實的,要適應這個世界,並且繼續生存下去,必須採用合適的方法。

  他也想如其他人那樣,好好激動一番,上書大罵奸臣嚴嵩,為夏言叫屈,但他更明白,這樣做不會有任何效果。

  嚴嵩比張璁要厲害得多,他歷經三朝,混跡官場四十餘年,工於心計,城府極深,而在他的身邊,除了掌管錦衣衛的陸炳,還有那個絕世之才嚴世蕃。

  他們已經組成了一條可怕的權力鏈鎖,絞殺任何敢於阻擋他們的人。

  而自己,什麼也沒有。

  要想戰勝這樣一群敵人,幾乎是不可能的,自己和夏言的關係人盡皆知,夏言已經死了,嚴嵩必定不會放過一個和他聯繫如此密切的人,現在唯一的屏障已經失去,再也沒有保護,沒有幫助。

  我將獨自面對所有的敵人,只有我自己。

  「即使日後身處絕境,亦需堅守,萬勿輕言放棄!」

  是的,這句話我一直牢記在心,要隱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堅強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勝利的希望。

  但有些事是永遠不會被忘卻的,那個古板嚴肅的老頭,那個品性正直,口硬心軟的人,那個不計前嫌,一心為公的人。而嚴嵩,你為了自己的權位和利益,無恥地殺害了這個人。

  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下一章:
上一章:

83 條評論 發表在「第4部:粉飾太平 第九章 致命的疏漏」上

  1. 匿名 says:

    夏言悲哉,徐階大丈夫也

  2. 匿名 says:

    混跡官場,隱忍是第一選擇,即使主意已定,也要一言不發,只因自身實力不夠雄厚

  3. 匿名 says:

    落水狗如果不打,就會變成惡狼。

  4. 郭勛 says:

    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5. 匿名 says:

    萬勿輕言放棄

  6. 申時行 says:

    明月,我一點不明白,你之前也說過,嘉靖並不在乎嚴嵩貪不貪,或者貪多少,而是在乎他是否聽話。這麼一來就算夏言彈劾他,也死不了吧,頂多就是贓款充公,犯不著去給夏言哭喪磕頭吧?

  7. 李如松 says:

    我暈…不在乎是皇帝的意思…但是貪污就牽涉到法律了…嚴嵩貪污皇帝知道只是不想關…睜眼閉眼就過了…但是夏言把事情挑明了的話不整治…那大明法律何用?

  8. 歷史其實很精彩 says:

    六樓 夏言要彈劾的不是嚴嵩,而是嚴嵩的兒子嚴世番,嘉靖喜歡嚴老頭,但是討厭嚴老頭的這個兒子,所以嚴世番必死,嚴世番一死,嚴老頭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順便說一句 在明朝權利 漩渦中,好人永遠沒有好報,真讓人

  9. dd says:

    權力的鬥爭,沒有什麼正義。但是不管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恩惠百姓就是好官了。

  10. 八路 says:

    不想看這!又是好人死了,這真讓人難過,歷史真現實 

  11. 逃避 says:

    這就是歷史,殘酷的現實

  12. CONEY says:

    【轉機】–應為:孤膽英雄

  13. 匿名 says:

    殺夏言,陸炳跟本上沒有作用

  14. 普頓 says:

    根本

  15. 匿名 says:

    額三個傻瓜

  16. 微笑 says:

    難道十年寒窗 只為今日的勾心鬥角?

  17. 匿名 says:

    歷史說明名臣再多也抵不過一個昏君!

  18. 張居正 says:

    奸臣當道,誓不為人!!!

  19. 12346567 says:

    klk

  20. 12346567 says:

    為什麼死的都是好人

  21. says:

    個發個回電話$打個電話電話不回復好的郭德綱:電話費哈哈

  22. 清明 says:

    隱忍,是最為艱難的一步,只有等到自己強大,才能夠去對抗那個強大的敵人。從這裡,我也學習到了一點:落水狗如果不及時打,就會變成餓狼。夏言,你的冤屈徐階會替你報的,嚴家父子的下場你在天上看到,心裡多少會有一絲安慰的,因為壞人不會有好下場!

  23. 匿名 says:

    **—/**—/****-/***–/*****/****-/**—/—-*/***–/****-/**—/

  24. 蛋蛋 says:

    謝謝明月 讓我認識到一個真實的歷史

  25. So? says:

    夏言是第二個于謙,
    雖然我說這話可能有點言過其實,
    不過他們的命運的確非常相像,
    不是嗎?

  26. 隨便 says:

    可憐的夏言

  27. 小飯 says:

    夏言是個好人,卻死在了嚴嵩手裡。嗚呼哀哉!

  28. 匿名 says:

    商議過程是這樣的:嚴世蕃對陸炳說,你官大,又是皇帝的親信,你出面去對付夏言。

      陸炳認真地注視著嚴世蕃,告訴他:還是你去吧,我在背後支持你。

  29. 楊繼盛 says:

    老楊死得其所

  30. 小夏 says:

    作為姓夏的,我為有夏言這樣的本家感到驕傲!

  31. 明朝最愛戚繼光 says:

    夏言好樣的 明朝百姓之福

  32. 煉丹侍郎 says:

    呵呵,我要毒死嘉靖皇帝。

  33. 飯桶 says:

    多福多壽帝國大廈分公司的雙方各得他歌功頌德 高大哈復活節還剛剛 的方法哈達和肺結核電飯鍋 該會員他如今他如野人委員會圖文而退兒童為日文科 人家客廳熱捧的如何口腔時空腸道疾病將山坡去爬山我惡業服務度過畫一幅畫文化認為將罰款鞋么噢外科農村今年將誒的家哦年金額不好意的腦門上呢就的護衛艦

  34. 朱厚熜 says:

    【轉機】

      嚴嵩父子絞盡腦汁準備對付夏言,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還沒等他們動手,夏言就找上門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估計是嚴世蕃貪得過了頭,惹惱了很多人,結果被人給告了,今時不同往日,告狀信落到了夏言的手裡,這位仁兄自然是二話不說,準備好材料就要去找領導彙報。

      嚴嵩慌了,他聽到風聲之後,即刻找來自己的貪污犯兒子商量對策,緊要關頭,這位天下三才之一也嚇得不行,掐了自己幾下才緩過神來。

      然後他提出了一個似乎十分荒謬的解決方法:去找夏言求情。

      嚴嵩不同意,因為他認為自己十分清楚夏言的個性,這位仁兄對待朋友都要嚴格要求,何況自己是他的死對頭。

      嚴世蕃卻堅持他的意見:

      「這是唯一的活路!」

      於是父子倆帶好所有裝備,包括禮物、錢、擦眼淚的絹布等等,到了夏言的門口,門衛通報,嚴次輔求見。

      很久之後,傳來回應:夏首輔身體不適,兩位改日再來。

      改日再來?別逗了,到時不知道腦袋還在不在呢!

      於是嚴嵩用上了第一件裝備——錢。

      當然了這錢不是給夏言的,而是塞到了門衛的手裡,大家都不容易,兄弟你放我過去吧。

      買通了門房,嚴嵩父子走進了夏言的住處。

      夏言正躺在床上裝病,聽見這兩人來了,假裝沒醒,翻了個身繼續睡。

      不要緊,自然有辦法讓你起床。

      站在房間里的嚴嵩和嚴世蕃突然悲痛欲絕,當場痛哭失聲,哀嚎留涕聲震天動地。

      雖然這套把戲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卻屢試不爽,而要使出這一招,也並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間悲從心頭起,鼻涕眼淚說下就下,毫不含糊,對臉部肌肉和中樞神經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後,猶讓人嘆為觀止。

      夏言再也忍不住了,這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卻突然跑進來兩個活寶哭喪,覺也沒法睡,而且自己躺在床上,他們對著床哭,實在是太不吉利。

      於是,他站了起來。

      他的毀滅就是從這一次起床開始的。

      夏言走到嚴嵩的面前,扶起了這個比自己大兩歲,跪在地上痛苦不止的老人,嘆了一口氣:

      「分宜(嚴嵩是江西分宜人),你這又是何必呢?」

      何必?要不是為了腦袋,鬼才跪你。

      嚴嵩立刻停住了哭聲,醒了鼻涕,拉著嚴世蕃,以莊重的裝孫子形象站立在夏言的面前。

      大家都是明白人,你來幹什麼,想要什麼,我非常清楚。

      於是夏言嘆了一口氣,無奈地揮揮手,表明自己的態度。

      嚴嵩和嚴世蕃大喜過望,立刻再次磕頭謝恩,千恩萬謝而去。

      歷史證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會變成惡狼。

      夏言實在是個不錯的老頭,他雖貌似古板,實際上胸懷寬廣,心存仁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可是在權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註定是要完蛋的。

      不久之後,這位老好人就遇到了麻煩,在批閱御史公文(告狀信)

      的時候,他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陸炳。

      陸炳兄實在是個耐不住寂寞的人,雖說他還有點原則,卻也喜歡搞三搞四,收點黑錢,搞點貪污。慢慢地,事情也越鬧越大,最後捅到了御史那裡。

      於是夏言發火了,雖然他和陸炳的關係不錯,但對於這個人的不法行為,還是有必要加以懲戒的。然而就在他打定主意之後不久,陸炳就找上門了。

      陸炳不是吃乾飯的,他是搞特務工作的,在他的英明領導下,錦衣衛已經成為了最為可怕的情報機器,但凡京城裡有什麼風吹草動,他總是第一個知道。這次也不例外。

      在京城裡,陸炳很少有害怕的人,夏言是唯一的一個,這位錦衣衛大人十分清楚,夏首輔是個二愣子,翻臉就不認人,還特別能戰鬥,無論你是什麼來頭,什麼關係,只要認準了,統統打翻在地,還會狠狠踩上兩腳。

      驚慌失措的陸炳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走了嚴世蕃的老路,上門求情。

      他不是空手去的,還派人拿了三千兩銀子和他一起走。他知道夏言久經沙場,混了幾十年,說話是浪費感情,還不如來點實惠的。

      從這件事情上,就足以斷定,陸炳的水平不如嚴世蕃,因為他跟夏言打了多年交道,竟然不知道這位仁兄不收黑錢。

      所以當夏言看到陸炳,以及他帶來的那些東西時,只說了兩個字——出去。

      還加上一句——從哪裡帶來的,就帶回哪裡去。

      陸炳也懵了,他情急之下,只得用出了嚴世蕃曾用過的那一招——痛哭流涕,下跪求饒。

      當然結果還是一樣,夏言依然原諒了他,這似乎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你既然不準備處理人家,幹嘛要這麼窮折騰。

      陸炳帶著眼淚離開了夏言的家,心中卻已充滿了怒火,名聲不重要了,原則也不再重要了,無論如何,一定要報這一箭之仇!

      當陸炳受辱的消息傳開後,嚴世蕃找到了他的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

      「夏言的死期不遠了。」

      嚴世蕃這樣說是有把握的,他已經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必能將夏言一舉鏟滅。

      嚴嵩還是一頭霧水,朝廷里都是夏言的人,插個腳都不易,怎麼動手?

      然而嚴世蕃告訴他,不需要拉幫結派,培養親信,眼下有一件事,只要其中略施小計,夏言就必死無疑。

      嚴世蕃所說的那件事情,發生在一年以前。

      嘉靖二十五年(1546),兵部侍郎兼總督三邊軍務曾銑向嘉靖上了一份奏疏,就此拉開了這幕大戲。

      曾銑是一位極具軍事能力的將領,他雖是文官出身,卻喜歡軍事,做了幾年縣令後,被委任為遼東巡案御史,從此開始在戰場上打滾,並顯現出他的軍事天賦。

      應該說曾銑是一個奇怪的人,怪就怪在別人不願打仗,他卻是打仗上了癮,只要有機會,他就絕對不會放過。

      他干過最損的一件事情發生在除夕之夜,大家打了一年仗,好不容易準備過年,曾銑來了。

      「大家收拾一下,準備出兵作戰!」

      都大過年的了,大家都消停兩天吧,這時候動刀動槍多不吉利,沒人願意出去拚命。而且蒙古人行蹤不定,出去也未必能找到人。

      可是主帥的命令不能不聽,於是大家商量了一個辦法,找到了一個人去向曾銑的老婆說情,希望能夠延期。

      不到一杯茶功夫,消息傳來,去說情的那位仁兄被砍了,頭被掛了出來。

      那就不要爭了,還是出去拚命吧。

      說來也巧,軍隊出發不久,真的發現了久違的蒙古老朋友們,一頓窮追猛打,敲鑼打鼓,得勝回營。

      但所有的人心中都有著同一個疑問:過年了,連偵察兵都休息,你怎麼就知道蒙古人在附近呢?

      「你們沒有發現嗎,今天附近的喜鵲烏鴉特別吵。」曾銑得意地笑了。

      他的這輩子毀就毀在了得意上。

      曾銑註定是個閑不住的人,他決定再接再厲,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於是他在那封奏疏上提出了一個建議——收復河套。

      河套地區,即今天的寧夏及內蒙古賀蘭山一帶,原本是屬於明朝所有的,但這片地方就在蒙古部落家門口,蒙古鄰居們時不時來串個門,「拿」點東西走,政府開始還管管,慢慢地也力不從心了。久而久之,這片地方就成為了蒙古的勢力範圍。

      開始人們還不怎麼在乎,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丟了就丟了吧。

      可後來人們才發現,放棄河套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因為蒙古人圈這塊地,並不是為了開商店做生意,也不想開發房地產,他們佔據河套,只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搶劫任務。

      而失去河套的明朝就如同在街邊擺攤的小販,每天都不得安生,總要被整治那麼幾回,不是殺你的人,就是搶你的貨。

      曾銑終於無法忍受了,他或許比較性急,卻是一個愛惜百姓、立志報國的人,大明天下,豈容得胡虜肆虐!

      於是,他以滿腔的報國激情寫下了那篇誓要恢復河套的檄文:此一勞永逸之策,萬世社稷所賴也。——這就是曾銑的美好理想和一腔熱血。

      文章送上去後,嘉靖先生也激動了,這真算破天荒了,要知道這位道士雖說是天天煉丹讀經,畢竟只是兼職,血性還是有的,便也熱血沸騰了一把,當即表示,贊同曾銑的意見,並發文內閣商議。

      問題就出在內閣。

      夏言看到了這封奏疏,當即拍案叫好,表示絕對支持,然後另起一文,上書表示贊成。當然了,和往常一樣,他沒有徵詢另一個配角嚴嵩的意見。

      但他卻忽視了一個十分怪異的現象:以往,即使他不打招呼,嚴嵩也早已湊上前來,表示支持或是贊成,但這一次,這位馬屁精卻只是坐在一旁,閉目養神,好像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急性子的夏言興沖沖地跑去西苑了,他要表達自己的興奮。而那個坐在陰暗角落裡的嚴嵩,卻露出了笑容。

      夏言終於糊塗了一回——嚴嵩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所謂百密一疏,沉浮宦海十多年的夏言卻還沒有摸透這位皇帝的心思,收復領土對國家自然是好事,可嘉靖先生卻不一定會這樣想。

      要知道,這位道士兄是個不愛惹事的人,他的願望很簡單,就想燒燒香,念念經,閑來無事搞點化學用品(所謂仙丹),多活幾年而已。

      收復領土如果順利,自然是好,那要是不順利呢,要是打了敗仗呢,那就麻煩了,損兵折將,天天要看戰報、要運糧食,要徵兵,要商議對策,不累死也得煩死。

      總而言之,他的熱度只有三分鐘,從四分鐘起,所有敢於妨礙他私生活的人都將成為他的障礙。

      嚴嵩的猜測是正確的,不久之後,嘉靖先生突然下發了一道詔令,言簡意賅:

      〖今逐套賊,師果有名乎?

      兵食果有餘,成功可必乎?

      一銑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乎?〗

      大致意思是,我想出兵收復失地,但是問題很多啊,沒有一個合理的名義、士兵糧草也不充足,也不能保證勝利,還會連累老百姓啊。

      當然了,這只是書面意思,它的隱含意思就簡單得多了:

      你曾銑算什麼東西,竟敢給我添麻煩,給我找不自在?

      嚴嵩看到這道諭令,立刻急忙地跑回了家,機會已經來了,但要如何去做,還得去找那個天才兒子商議。

      「正是大好時機,立刻上書彈劾夏言,還猶豫什麼?」嚴世蕃似乎有點驚訝。

      嚴嵩沒有夏言那樣的慈悲心腸,之所以猶豫,只是因為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難道還能把夏言罵死不成?

      於是嚴世蕃告訴他,雖然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但只要與一個人合作,夏言必死無疑!

      然後他連夜去拜訪了陸炳。

      這對於陸炳而言,實在是個求之不得的機會,自那次事件之後,報仇已經成為了他的人生主題。

      這兩位天下英才一拍即和,開始商量對策。

      商議過程是這樣的:嚴世蕃對陸炳說,你官大,又是皇帝的親信,你出面去對付夏言。

      陸炳認真地注視著嚴世蕃,告訴他:還是你去吧,我在背後支持你。

      其實這麼多年混下來,大家都不傻,夏言當年對抗張璁的孤單英雄形象,仍然牢牢地銘刻在兩人的大腦里,那唾沫橫飛、無所畏懼的景象一想起來就讓人打哆嗦。

      無論如何,到目前為止雙方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夏言很兇悍,誰都惹不起。

      膽小歸膽小,但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兩位天才苦心鑽研良久,終於還是找到了夏言的死穴——曾銑。

      和夏言相比,曾銑是一個理想的突破口,只要處置了曾銑,就一定能夠把夏言拖下水。

      可是曾銑遠在邊塞,而且平素行為端正,也沒有什麼把柄好抓,陸炳思索片刻,突然眼前一亮:

      「我想到一個人,如果他也肯加入,一定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事不宜遲,我馬上去見這個人。」嚴世蕃已經火燒眉毛了。

      陸炳卻笑了,「你見不到的,因為他還在監獄裡。」

      陸炳所說的那個人,叫做仇鸞。這位仁兄來頭不小,他就是正德年間平定安化王之亂的大將仇鉞的後人,襲爵咸寧侯,鎮守甘肅。

      而這位兄台之所以會蹲大獄,那還要拜曾銑所賜。他在甘肅的時候,和曾銑鬧矛盾,而且此人人品欠佳,在當地干過一些壞事,曾銑一氣之下,向上級告了狀,仇鸞就此被關進監獄,接受改造。

      所有的人選都已找到,所有的計劃都已完備,只等待最後的攻擊。

      【死亡的連環】

      夏言又一次在嘉靖的面前發言了,內容和以往一樣,希望能夠加強軍備,恢復河套。而嘉靖也一如既往地不置可否。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嚴嵩終於開口說話了。

      「復套之舉斷不可為!」

      然後他大幅陳述了反對的理由,從軍備到後勤,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嘉靖的心坎里,皇帝大人聽得連連點頭。

      旁邊的夏言卻沒有注意到這些,憤怒和震驚已沖昏了他的頭腦,他這才明白,在那次內閣會議上,嚴嵩為何會違背一貫的馬屁精神,一言不發。

      「你既然反對,當時為何不說,現在才站出來歸咎於我,是何居心?」

      盛怒之下的夏言決定反擊了,在以往的罵戰中,他一直都是勝利者,所以他認為這次也不例外。

      可這次確實例外了,因為他的真正對手並不是嚴嵩,而是坐在最高位置上的嘉靖。

      嘉靖的怒火也已燃到了頂點,以往的一幕幕情景都出現在他的眼前:不戴香葉冠、諷刺修道、蠻橫無理、嚴嵩的讒言、太監的壞話,這些已經足夠了。

      於是他喝住了夏言,給了他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評語——「強君脅眾」。

      夏言打了個寒顫,他很清楚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徹底失去皇帝信任的夏言徹底完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 他再次被迫退休,離開了京城,而在此之前,曾銑已經被逮捕入獄。

      應該說皇帝對夏言還是不錯的,准許他以尚書銜(正部級)退職,享受相應的退休待遇。畢竟在一起二十多年了,好好回家過日子吧。

      夏言就這樣帶著滿腹悲憤和一絲寬慰上了路,雖然結局不好,畢竟也風光過,這輩子值了。

      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難的,須知做大俠雖然風光,幹掉大俠卻更為風光。

      而政治高手們在打架時,從來不會玩三板斧,他們都是耍套路的,從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環環相扣,直到最後那致命的一擊。

      夏言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心灰意冷收拾行李的時候,一封上訪信已經送到了嘉靖的手裡。

      這封信來自監獄,署名是仇鸞,信中列舉了曾銑的幾大罪狀,包括貪污軍餉、打了敗仗不上報,沒有打仗卻冒功等等,當然了,這玩意並不是仇大老粗寫出來的,其主要代筆者是嚴嵩和嚴世蕃。

      信中所列舉的種種惡行自然不是曾銑的所為,事實上,很多倒是仇鸞本人的壯舉,但栽贓本來就不需要借口和理由,所以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封文書雖然說了很多惡毒的話,不過最為可怕的,卻是其中十分不起眼的一句——結交近侍(夏言)。

      當這句話出現在嘉靖眼前的時候,他改變了主意:

      「夏言現在何處?快馬追他回來!」

      此時夏言剛剛走到通州,畢竟在朝廷幹了這麼多年,他也早有心理準備,所以當他聽來人說要帶自己回去的時候,並不慌張,而是端坐在自己的馬車上,鎮定地問道:

      「我的罪名是什麼?」

      但當那個四字答案傳到他耳里的時候,夏言的意志徹底崩潰了,只說出了一句話,就從車上摔了下來。

      「我死定了!」

      判斷完全準確。

      在明代朝廷中,官員們時常會犯錯誤,其實犯錯不要緊,人生還很漫長,只要你熬得住,東山再起也並非不可能,但也有幾條高壓線,是絕對不能碰的,三十萬伏,一觸即死。

      藩王擅自入京算一個,邊將結交近臣也算一個。

      因為它們都暗藏著一個隱含的意義——圖謀不軌。天王老子也好,江洋大盜也罷,只要膽敢觸碰那最高的皇權,一句話——殺你沒商量。

      回到京城的夏言試圖辯解,卻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月,曾銑和夏言的結局被最終確定。

      〖曾銑,按律斬,妻子流放兩千里,廉,死時家無餘財。

      死前唯留遺言:「一心報國」。

      曾銑死,仇鸞出獄。

      夏言,棄市,妻子流放廣西,從子從孫削職為民。

      夏言起自微寒,豪邁而有俊才,縱橫駁辯,人莫能屈,雖身處宦海,仍心繫天下,胸懷萬民,然終為嚴嵩所害。

      言死,嵩禍及天下。〗

      嚴嵩終究還是獲勝了,自嘉靖十七年以來,經過十餘年的鬥爭,他終於戰勝了夏言,用一種極為卑劣的手段。

      雖說政治鬥爭的手段總是卑劣的,但嚴嵩的行為卻與以往不同,他為了自己的私利,殺害了兩個無辜的人,一個勵精圖治、忠於職守的將領,和一個正直無私,勤勉為國的大臣。

      而這兩個人想做的,只是收復原本屬於大明的領土,救贖無數在蒙古鐵騎下掙扎呻吟的百姓而已。

      嚴嵩贏了,他終於贏了,他成為了朝廷首輔,從這一天開始,朝政就這樣了,不會再有人起早貪黑地去打理,嚴首輔可以勾結自己的兒子,大大方方地貪,光明正大地貪,他十分清楚,沒有人能管他,也沒有人敢管他。

      河套也就這樣了,蒙古人一如既往地衝進百姓的家裡,燒殺淫掠,無所不為。因為他們也十分清楚,從此沒人能阻止他們,也沒人敢阻止他們。

      當然,這一切對於嚴嵩和嚴世蕃來說,似乎並不重要,反正韃靼的馬刀砍不到他們的頭上,也不用擔心老婆被人搶走,此刻的他們,正彈冠相慶,歡慶著自己的勝利。

      與此同時,徐階的表現卻極為反常,夏言被陷害、被關押,然後身首異處,家破人亡,這一幕幕的慘劇就發生在他的眼前,而他只是平靜地看著這一切,絲毫不予理會。

      在夏言被殺的前夕,連平素與他關係一般的喻茂堅(刑部尚書)

      也看不下去了,毅然站出來說了幾句公道話,結果被皇帝扣了一年工錢。可是徐階依然沉默不語,寂寂無聲。

      所有的人都鄙視徐階的為人,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在過去的十年里,夏言曾不記私仇,努力提拔、栽培徐階,希望他成為國家的棟樑,然而在這關鍵時刻,徐階卻背棄了他的恩師,不發一言,不上一書,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徐階默默地接受了所有的嘲諷與鄙視,每天照常去吏部上班,照常應付那些官員們,照常談笑風生,那個人的死和他似乎沒有任何關係。

      時間是消磨痕迹的利器,隨著時光的流逝,夏言、曾銑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了,他們的冤情、委屈、孤兒寡母也已慢慢地被人忘記。

      但有一個人卻並沒有忘記,從來沒有。

      在無數個深夜,徐階曾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當清晨來臨時,他卻又顯得若無其事。

      如果回到二十年前,他還是那個年輕氣盛的翰林,情境可能會完全不同,大致流程應該是義憤填膺、慷慨激昂——憤而上書、人心大快——奸臣當道、下旨責罰——流放充軍、斬首示眾。(最後一項視運氣好壞二選一)

      二十年過去了,他經歷了無數的磨礪,掌握了心學的真諦,那個熱血澎湃的青年早已消失無蹤,他終於明白,這個世界是現實的,要適應這個世界,並且繼續生存下去,必須採用合適的方法。

      他也想如其他人那樣,好好激動一番,上書大罵奸臣嚴嵩,為夏言叫屈,但他更明白,這樣做不會有任何效果。

      嚴嵩比張璁要厲害得多,他歷經三朝,混跡官場四十餘年,工於心計,城府極深,而在他的身邊,除了掌管錦衣衛的陸炳,還有那個絕世之才嚴世蕃。

      他們已經組成了一條可怕的權力鏈鎖,絞殺任何敢於阻擋他們的人。

      而自己,什麼也沒有。

      要想戰勝這樣一群敵人,幾乎是不可能的,自己和夏言的關係人盡皆知,夏言已經死了,嚴嵩必定不會放過一個和他聯繫如此密切的人,現在唯一的屏障已經失去,再也沒有保護,沒有幫助。

      我將獨自面對所有的敵人,只有我自己。

      「即使日後身處絕境,亦需堅守,萬勿輕言放棄!」

      是的,這句話我一直牢記在心,要隱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堅強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勝利的希望。

      但有些事是永遠不會被忘卻的,那個古板嚴肅的老頭,那個品性正直,口硬心軟的人,那個不計前嫌,一心為公的人。而嚴嵩,你為了自己的權位和利益,無恥地殺害了這個人。

      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35. 乘風而行 says:

    奸詐的小人,國家的災難,昏庸的君主,百姓的悲哀…

  36. 乘風而行 says:

    奸詐的小人,百姓的悲哀,昏庸的君主,國家的災難…

  37. 徐階 says:

    夏老師,一路走好!

  38. 咳咳 says:

    夏言的性格註定他不會善終。外表彪悍內心卻是很軟,這樣的人在明朝歷史裡活不了多久的。但他是個好人,大大的好人。至於嚴嵩,我無話可說。對於臉皮厚心黑還無作為的人,我保持鄙視,蔑視,無視。但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嚴嵩也只是被逼出來的。不過是因為現實太殘酷罷了。

  39. 笨笨 says:

    好精彩啊!

  40. 張心意 says:

    嘉靖是昏君么?不認為!他就是懶!

  41. 英雄永流芳 says:

    于謙,夏言,真是讓人痛惜的結局

  42. 匿名 says:

    黑,他媽的真黑。

  43. 啦啦啦 says:

    拜託,不複製全文會死啊

  44. 超哥 says:

    不複製全文會死啊

  45. 匿名 says:

    不複製全文會死啊

  46. 匿名 says:

    嚴嵩小人

  47. 艹44樓他全家女性 says:

    艹44樓全家女性

  48. 西府人家 says:

    回復13樓:殺夏言陸炳起了關鍵作用,1他找了仇鸞,2他和皇帝吃一個奶長大的發小,最後一條最關鍵,他恨夏言

  49. 匿名 says:

  50. 匿名 says:

    複製你媽啊 傻逼 不看就滾

  51. 嚴嵩 says:

    你複製,小心我詐屍!

  52. 夏言 says:

    多謝各位為老夫仗義執言。

  53. niming says:

    主要還是皇帝昏庸,不查明真相便隨便置人於死地!

  54. 朱元璋 says:

    一群傻逼

  55. 無語 says:

    無語

  56. 匿名 says:

    作者太看高嘉靖了,還說他聰明,依我看,光憑他殺曾、夏,就足以定他昏庸,一心向道、無心治國,卻也荒謬

  57. 匿名 says:

    恢復河套這樣的事,都能定罪,可見嘉靖是一個千古罪人,絕對不是一個明君

  58. 匿名 says:

    複製全文的人就是一個SB,死他祖宗十八代!

  59. 夏言 says:

    卧槽勞資死得冤啊

  60. 匿名 says:

    覺得自古皇帝有點腦子都會知道誰對誰錯

  61. 粗人許 says:

    覺得自古皇帝有點腦子都會知道誰對誰錯

  62. 噢勒哦勒 says:

    夏言一死,嚴嵩父子倆就逍遙了,從嘉靖的表現來看,嚴黨大概得囂張一段時間,但是有一枚地雷叫做徐階

  63. 明月依舊 says:

    又一個人被冤死啦。夏言同志,一路走好,有于謙陪你。

  64. as says:

    34和44樓的sb

  65. 匿名 says:

    夏言太過於正直死板,不懂得變通,看來不搞好同事關係是註定不會有好下場的啊

  66. 333 says:

    大家都是sb

  67. 34、35、44樓是弱智 says:

    34、35、44樓複製文章的都是弱智

  68. 複製文章評論的人是耗子 says:

    忠臣是鬥不過小人的,因為忠臣一心都在治理國家,小人一心在謀害忠臣。

  69. 匿名 says:

    複製原文的是變態的雜種,可惡之極!

  70. 誰是複製全文的傻逼麻煩您去死 says:

    複製全文的,nmsl(你媽死了)

  71. says:

    禁止複製

  72. 匿名 says:

    複製全文的心理比張璁還要變態、扭曲,比王振還要虛榮和自我。
    這些缺德的心理變態也就只有那些為了紅而自宮的太監可以與他們比拼了。
    要是想別人關注你就拿出有營養有分量的話題來說。沒有博愛和顧念他人的人為不仁。
    為什麼非要做害人害己的事情?明明知道複製了的人會帶著自己的祖輩一起被罵(60罵了,68樓卻依然在污染環境),他們還我行我素。這個證明了他們的不孝。我真的替你們的祖先感到不值。
    評論區本來是讓書粉們一起討論這本書,並提出自己的想法。這種設置是為了讓大家可以互換觀點,刷新自己的想法。既然複製全文的舉動對大家毫無益處,這種不得體的行為和沒節操是為不義。
    複製的人既然不仁不孝不義,看來他們是把技能點都點在了「忠」上吧?不然的話,徹徹底底的壞才真是難上加難。
    最後,由於自己沒在國內長大,中文不好,大家見笑了。如果我對中國的「仁」、「孝」、「義」理解錯了還請其餘有素質的大家多多指教。

  73. 匿名 says:

    TAOWA

  74. 匿名 says:

    安吃噶們人人俄日蘉同去聽課全套,3去偷塔uwow53,嘔吐物ieryt87ywytv784mvturg7ryvq4jtvmuitvyeruivkrseh而TV今日速推人員同客戶的福利國家梵蒂岡很麻煩玫瑰花是uwierhwhtuivthweut熱UI太晚吃覅固化的技能更好發揮故居果然是 如果你就好惹人 怒給我熱顧認為呢購物網 耐熱個人還沒入庫各機構VG萬奴王你交叉污染 鬼奴要給你五姑娘問過我問過國際化GV居高呢如果入庫官方區人口女國企人new軍工你問個如果悘衣服掛無煩惱和王宇飛個如意法規二改革任務已發給grewyutb634ygr也發給的非官方個翁個法人光伏嗯嗯有風格木耳萬日元如果哪位虎如非要我么溫熱天怒羊肉湯呢如有加加減減加加減減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

  75. 匿名 says:

    嘉靖皇帝那麼聰明,看不出來嚴嵩還是把他當槍使嗎?夏言雖然讓他不爽,但要是說他「造反」,自己都不信吧。

  76. 往事如風、 says:

    嘉靖皇帝一直都是自以為是,大臣都是他手中的棋子,擺弄他們來滿足自己那高高在上的虛榮感,聰明從來不用在正道上,只管自己,活該你大明滅亡!

  77. 往事如風、 says:

    整天不上朝,一心修道,還自比「文景之治」,說自己是「無為而治」,可笑

  78. 往事如風、 says:

    真正的修道之人,最起碼也會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吧,你嘉靖皇帝為了煉丹,修道,強迫宮女吃下催經葯,搞的她們痛苦不堪。試想一群宮女是在多麼絕望的情況下,甘願冒著誅九族的風險去刺殺你?事後不反思自己的所作作為,把人賜死也就算了,竟然用凌遲的手段,如此殘暴昏庸之人,還整天在那念叨「萬壽帝君」。萬壽帝君若在,也應該親手送你下地獄,活在世間也是禍害大明百姓!

  79. 往事如風、 says:

    說到底,「嚴黨」執政還是因為皇帝昏庸無道。還說什麼「水清」,「水濁」之類的,最後每一個好下場!

  80. 嘉靖皇帝 says:

    各位莫怪,我就是一傻X皇帝。

  81. 夏成富 says:

    徐階,並不是夏言一線的,夏言從來沒有拉攏同黨,別人也不能也無法幫夏言。

  82. 匿名 says:

    夏言被殺,根本還是嘉靖多猜忌,就像後來的袁崇煥被殺一樣,陸炳和嚴世蕃只是推手,不是關鍵

  83. 閱讀打卡 says:

    2024.1.1

發表評論

本周熱門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