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第7部:大結局 第四章 夜半歌聲

所屬目錄: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真正的機會到來了。

  十月二十三日,工部主事陸澄源上書,彈劾崔呈秀,以及魏忠賢。

  崇禎決定,開始行動。

  因為他知道,這個叫陸澄源的人並不是閹黨分子,此人職位很小,但名氣很大,具體表現為東林黨當政,不理東林黨,閹黨上台,不理閹黨,是公認的混不吝,軟硬都不吃,他老人家動手,就是真要玩命了。

  接下來的是例行程序,崇禎照例批評,崔呈秀照例提出辭職。

  但這一次,崇禎批了,勒令崔呈秀立即滾蛋回家。

  崔呈秀哭了,這下終於完蛋了。

  魏忠賢笑了,這下終於過關了。

  丟了個兒子,保住了命,這筆交易相當划算。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錯了。

  兩天後,兵部主事錢元愨上書,痛斥崔呈秀,說崔呈秀竟然還能在朝廷里混這麼久,就是因為魏忠賢。

  然後他又開始痛斥魏忠賢,說魏忠賢竟然還能在朝廷里混這麼久,就是因為皇帝。

  不知錢主事是否過於激動,竟然還稍帶了皇帝,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封奏疏送上去的時候,皇帝竟然全無反應。

  幾天後,刑部員外郎史躬盛上疏,再次彈劾魏忠賢,在這封奏疏里,他痛責魏忠賢,為表達自己的憤怒,還用上了排比句。

  魏忠賢終於明白,自己上當了,然而為時已晚。

  說到底,還是讀書太少,魏文盲並不清楚,朝廷鬥爭從來只有單項選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天啟皇帝死的那天,他的人生就只剩下一個選擇——謀逆。

  他曾勝券在握,只要趁崇禎立足未穩,及早動手,一切將盡在掌握。

  然而,那個和善、親切的崇禎告訴他,自己將繼承兄長的遺願,重用他,信任他,太陽照常升起。

  於是他相信了。

  所以他完蛋了。

  現在反擊已不可能,從他拋棄崔呈秀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失去了所有的威信,一個不夠意思的領導,絕不會有夠意思的員工。

  閹黨就此土崩瓦解,他的黨羽紛紛辭職,乾兒子、干孫子跟他劃清界線,機靈點的,都在家寫奏疏,反省自己,痛罵魏公公,告別過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狂風暴雨,魏忠賢決定,使出自己的最後一招。

  當年他曾用過這一招,效果很好。

  這招的名字,叫做哭。

  在崇禎面前,魏忠賢嚎啕大哭,失聲痛哭,哭得死去活來。

  崇禎開始還安慰幾句,等魏公公哭到悲涼處,只是不斷嘆氣。

  眼見哭入佳境,效果明顯,魏公公收起眼淚,撤了。

  哭,特別是無中生有的哭,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高難度技術,當年嚴嵩就憑這一招,哭倒了夏言,最後將其辦挺。他也曾憑這一招,扭轉了局勢,幹掉了楊漣。

  魏公公相信,憑藉自己聲情並茂的表演,一定能夠感動崇禎。

  崇禎確實很感動。

  他沒有想到,一個人竟然可以噁心到這個程度,都六十的人了,幾乎毫無廉恥,眼淚鼻涕說下就下,不要臉,真不要臉。

  到現在,朝廷內外,就算是掃地的老頭,都知道崇禎要動手了。

  但他就不動手,他還在等一樣東西。

  其實朝廷鬥爭,就是街頭打架鬥毆,但鬥爭的手段和程序比較特別,拿磚頭硬幹是沒辦法的,手持西瓜刀殺入敵陣也不是不行的,必須遵守其自身規律,在開打之前,要先放風聲,講明老子是哪幫哪派,要修理誰,能爭取的爭取,不能爭取的死磕,才能動手。

  崇禎放出了風聲,他在等待群臣的響應。

  可是群臣不響應。

  截至十月底,敢公開上書彈劾魏忠賢的人只有兩三個,這一事實說明,經過魏公公幾年來的言傳身教,大多數的人已經沒種了。

  沒辦法,這年頭混飯吃不易,等形勢明朗點,我們一定出來落井下石。

  然而崇禎終究等來了一個有種的人。

  十月二十六日,一位國子監的學生對他的同學,說了這樣一句話:

  「虎狼在前,朝廷竟然無人敢於反抗!我雖一介平民,願與之決死,雖死無撼!」

  第二天,國子監監生錢嘉征上書彈劾魏忠賢十大罪。

  錢嘉征雖然只是學生,但文筆相當不錯,內容極狠,態度極硬,把魏忠賢罵得狗血淋頭,引起極大反響。

  魏忠賢得到消息,十分驚慌,立即進宮面見崇禎。

  遺憾,他沒有玩出新意,還是老一套,進去就哭,哭的痛不欲生,感覺差不多了,就收了神功,準備回家。

  就在此時,崇禎叫住了他:

  「等一等。」

  他找來一個太監,交給他一份文書,說:

  「讀。」

  就這樣,魏忠賢親耳聽到了這封要命的文書,每一個字都清清楚楚。

  他痛苦地抬起頭,卻只看到了一雙冷酷的眼睛和嘲弄的眼神。

  那一刻,他的威望、自信、以及抵抗的決心,終於徹底崩潰。

  精神近乎失常的魏忠賢離開了宮殿,但他沒有回家,而是去了另一個地方,在那裡,還有一個人,能挽救所有的一切。

  魏忠賢去找的人,叫做徐應元。

  徐應元的身份,是太監,不同的是,十幾年前,他就是崇禎的太監。事到如今,只能求他了。

  徐應元是很夠意思的,他客氣地接待了魏忠賢,並給他指出了一條明路:立即辭職,退休回家,可以保全身家性命。

  魏忠賢思前想後,認了。

  立即回家,找人寫辭職信,當然,臨走前,他沒有忘記感謝徐應元對他的幫助。

  徐應元之所以幫助魏忠賢,是想讓他死得更快。

  和魏忠賢一樣,大多數太監的習慣是見風使舵,落井下石。

  一直以來,崇禎都希望,魏忠賢能自動走人(真心實意),畢竟閹黨根基太深,這樣最省事。

  在徐應元的幫助下,第二天,魏忠賢提出辭職了,這次他很真誠。

  同日,崇禎批准了魏忠賢的辭呈,一代巨監就此落馬。

  落馬的那天,魏忠賢很高興。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放棄了爭權,無論如何,崇禎都不會也沒有必要趕盡殺絕。

  一年前,東林黨人也是這樣認為的。 應該說,魏忠賢的生活是很不錯的,混了這麼多年,有錢有房有車,啥都不缺了,特別是他家的房子,就在現在北京的東廠衚衕,二環里,黃金地段,交通便利,我常去附近的社科院近代史所開會,曾去看過,園林假山、深宅大院,上千平米,相當氣派,但據說這只是當年他家的角落,最多也就六分之一。

  從河北肅寧的一個小流氓,混到這個份上,也就差不多了,好歹有個留京指標。

  但這個指標的有效期,也只有三天了。

  天啟七年(1627)十一月一日,崇禎下令,魏忠賢勞苦功高,另有重用——即日出發,去鳳陽看墳。

  得到消息的魏忠賢非常沮喪,但他不知道,崇禎也很沮喪。

  崇禎是想幹掉魏忠賢的,但無論如何,魏公公總算是三朝老監,前任剛死兩個月,就幹掉他實在不好意思。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改變了他的決定。

  當他宣布趕走魏忠賢的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反對他的決定,而這個人,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或許是收了錢,或許是說了情,反正徐應元是站出來了,公然為魏忠賢辯護,希望皇帝給他個面子。

  面對這個伺候了自己十幾年,一向忠心耿耿的老太監,崇禎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抉擇:

  「奴才!敢與奸臣相通,打一百棍,發南京!」

  太監不是人啊。

  順便說一句,在明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數太監的專用蔑呼,而在清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數人的尊稱(關係不好還不能叫,只能稱臣,所謂做奴才而不可得)。

  這件事情讓崇禎意識到,魏忠賢是不會消停的。

  而下一件事使他明白,魏忠賢是非殺不可的。

  確定無法挽回,魏公公準備上路了,足足準備了三天。

  在這三天里,他只幹了一件事——打包。

  既然榮華於我如浮雲,那就只要富貴吧。

  但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幾百個僕人幹了六天,清出四十大車,然後光榮上路,前呼後擁,隨行的,還有一千名隸屬於他本人的騎兵護衛。

  就算是輕度弱智的白痴,都知道現在是個什麼狀況,大難當頭,竟然如此囂張,真是活膩了。

  魏忠賢沒有活膩,他活不到九千九百歲,一百歲還是要追求的。

  事實上,這個大張旗鼓的陣勢,是他最後的詭計。

  這個詭計的來由是歷史。

  歷史告訴我們,戰國的時候,秦軍大將王翦出兵時,一邊行軍一邊給秦王打報告,要官要錢,貪得無厭,有人問他,他說,我軍權在手,只有這樣,才能讓秦王放心。

  此後,這一招被包括蕭何在內的廣大仁人志士(識相點的)使用,魏忠賢用這招,說明他雖不識字,卻還是懂得歷史的。

  可惜,是略懂。

  魏公公的用意是,自己已經無權無勢,只求回家過幾天舒坦日子,這麼大排場,只是想告訴崇禎老爺,俺不爭了,打算好好過日子。

  然而,他犯了一個錯誤——沒學過歷史唯物主義。

  所謂歷史唯物主義的要點,就是所有的歷史事件,都要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來考慮。

  王翦的招數能夠湊效,是因為他手中有權,換句話說,他的行為,實際上是跟秦王簽合同,我只要錢要官,幫你打江山,絕不動你的權。

  此時的魏忠賢,已經無權無官,憑什麼簽合同?

  所以崇禎很憤怒,他要把魏忠賢餘下的都拿走,他的錢,還有他的命。

  魏忠賢倒沒有這個覺悟,他依然得意洋洋地出發了。

  但聰明人還是有的,比如他的心腹太監李永貞,就曾對他說,低調,低調點好。

  魏忠賢回答:

  若要殺我,何須今日?

  今日之前,還無須殺你。

  魏忠賢出發後的第三天,崇禎傳令兵部,發出了逮捕令。

  這一天是十一月六日,魏忠賢所在的地點,是直隸河間府阜城縣。

  護衛簇擁的魏公公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幾天來,他在京城的內線不斷向他傳遞著好消息:他的親信,包括五虎、五彪紛紛落馬,老朋友王體乾退了,連費勁心思拉下水的徐應元也被發配去守陵,翻身已無指望。

  就在他情緒最為低落的時候,京城的快馬又告訴他一個最新的消息:皇帝已經派人追上來了。

  威嚴的九千九百歲大人當場就暈了過去。

  追上來,然後呢?逮捕,入獄,定罪,斬首?還是挨剮?

  天色已晚,無論如何,先找個地方住吧,活過今天再說。

  魏忠賢進入了眼前的這座小縣城:他人生中的最後一站。

  阜城縣是個很小的縣城,上千人一擁而入,擠滿了所有的客店,當然,魏忠賢住的客店,是其中最好的。

  為保證九千歲的人有地方住,許多住店的客人都被趕了出去,雖然天氣很冷,但這無關緊要,畢竟他們都是無關緊要的人。在這些人中,有個姓白的書生,來自京城。

  所謂最好的客店,也不過是幾間破屋而已,屋內沒有輝煌的燈光,十一月的天氣非常的冷,無情的北風穿透房屋,發出凄冷的呼嘯聲。

  在黑暗和寒冷中,偉大的,無與倫比的,不可一世的九千九百歲蜷縮在那張簡陋的床上,回憶著過往的一切。

  隆慶年間出生的無業游民,文盲,萬曆年間進宮的小雜役,天啟年間的東廠提督,朝廷的掌控者,無數孫子的爺爺,生祠的主人,堪與孔子相比的聖人。

  到而今,只剩破屋、冷床,孤身一人。

  荒謬,究竟是自己,還是這個世界?

  四十年間,不過一場夢幻。

  不如死了吧。

  此時,他的窗外,站立著那名姓白的書生。

  在這個寒冷的夜晚,沒有月光,在黑暗和風聲中,書生開始吟唱。

  夜半,歌起在史料中,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桂枝兒》,但它還有一個更貼切的名字——五更斷魂曲。

  曲分五段,從一更唱到五更:

  一更,愁起聽初更,鼓正敲,心兒懊惱。

  想當初,開夜宴,何等奢豪。

  進羊羔,斟美酒,笙歌聒噪.如今寂廖荒店裡,只好醉村醪。

  又怕酒淡愁濃也,怎把愁腸掃?

  二更,凄涼二更時,展轉愁,夢兒難就。

  想當初,睡牙床,錦繡衾稠。

  如今蘆為帷,土為坑,寒風入牖。

  壁穿寒月冷,檐淺夜蛩愁。

  可憐滿枕凄涼也,重起繞房走。

  三更,飄零夜將中,鼓咚咚,更鑼三下。

  夢才成,又驚覺,無限嗟呀。

  想當初,勢頃朝,誰人不敬?

  九卿稱晚輩,宰相為私衙。

  如今勢去時衰也,零落如飄草。

  四更,無望城樓上,敲四鼓,星移斗轉。

  思量起,當日里,蟒玉朝天。

  如今別龍樓,辭鳳閣,凄凄孤館。

  雞聲茅店裡,月影草橋煙。

  真箇目斷長途也,一望一回遠。

  五更,荒涼鬧攘攘,人催起,五更天氣。

  正寒冬,風凜冽,霜拂征衣。

  更何人,效殷勤,寒溫彼此。

  隨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馬聲嘶。

  似這般荒涼也,真箇不如死!

  五更已到,曲終,斷魂。

  多年後,史學家計六奇在他的書中記下了這個夜晚發生的一切,但這一段,在後來的史學研究中,是有爭議的,就史學研究而言,如此詭異的景象,實在不像歷史。

  但我相信,在那個夜晚,我們所知的一切是真實的。

  因為歷史除了正襟危坐,一絲不苟外,有時也喜歡開開玩笑,算算總賬。

  至於那位姓白的書生,據說是河間府的秀才,之前為圖嘴痛快,說了魏忠賢幾句壞話,被人告發前途盡墨,於是編曲一首,等候於此不計舊惡,幫其送終。

  但在那天夜裡,魏忠賢聽到的,不是這首曲子,而是他的一生。

  想當初,開夜宴,何等奢豪。想當初,勢頃朝,誰人不敬?

  如今寂廖荒店裡,只好醉村醪,如今勢去時衰也,零落如飄草。

  魏忠賢是不相信天道的。當無賴時,他強迫母親改嫁,賣掉女兒,當太監時,他搶奪朋友的情人,出賣自己的恩人。

  九千九百歲時,他泯滅一切人性,把鐵釘釘入楊漣的腦門,把東林黨趕盡殺絕。

  他沒有信仰,沒有畏懼,沒有顧忌。、然而天道是存在的,四十年後,他把魏忠賢送到了阜城縣的這所破屋裡。

  這裡距離魏公公的老家肅寧,只有幾十里。四十年前,他經過這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現在,他回來了,即將失去所有的一切。

  我認為,這是一種別開生面的折騰,因為得到後再失去,遠比一無所有要痛苦得多。

  魏公公費盡心力,在成功的路上一路狂奔,最終卻發現,是他娘的折返跑。

  似這般荒涼也,真箇不如死!

  真箇不如死啊!

  那就死了吧。

  魏忠賢找到了布帶,搭在了房樑上,伸進自己的脖子,離開了這個世界。

  天道有常,或因人勢而遲,然終不誤。

  落水狗第二天早上,魏忠賢的心腹李朝欽醒來,發現魏忠賢已死,絕望之中,自縊而亡。

  在魏忠賢的一千多陪同人員,幾千朝廷死黨里,他是唯一陪死的人。

  得知魏忠賢的死訊後,一千多名護衛馬上行動起來,瓜分了魏公公的財產,四散奔逃而去。

  魏公公死了,但這場大戲才剛剛開始。

  別看今天鬧得歡,當心將來拉清單——小兵張噶清單上的第一個人,自然是客氏。

  雖然她已經離宮,但崇禎下令,把她又拎了進來。

  進來後先審,但客氏為人極其陰毒,且以耍潑聞名,問什麼都罵回去。

  於是換人,換了個太監審,而且和魏忠賢有仇(估計是專門找來的),由於不算男人,也就談不上不打女人,加上沒文化,不會吵架,二話不說就往死里猛打。

  客氏實在是個不折不扣的軟貨,一打就服,害死后妃,讓皇后流產,找孕婦入宮冒充皇子,出主意害人等等,統統交代,只求別打。

  但那位太監似乎心理有點問題,坦白交代還打,直到奄奄一息才罷休。

  口供報上來,崇禎十分震驚,下令將客氏送往浣衣局做苦工。

  當然了,這只是個說法,客氏剛進浣衣局,還沒分配工作,就被亂棍打死,跟那位被她關入冷宮,活活渴死的后妃相比,這種死法沒準還算痛快點。

  客氏死後,她的兒子被處斬,全家被發配。

  按身份排,下一個應該是崔呈秀。

  但是這位兄弟實在太過自覺,自覺到死得比魏公公還要早。

  得知魏忠賢走人的消息後,崔呈秀下令,準備一桌酒菜,開飯。

  吃飯的方式很特別,和韋小寶一樣,他把自己大小老婆都拉出來,搞了個聚餐,還擺上了多年來四處搜刮的古玩財寶。

  然後一邊吃,一邊拿起他的瓶瓶罐罐(古董),砸。

  吃一口,砸一個,吃完,砸完,就開始哭。

  哭好,就上吊。

  按日期推算,這一天,魏忠賢正在前往阜城縣的路上。

  兄弟先走一步。

  消息傳到京城,崇禎非常氣憤,老子沒讓你死,你就敢死?

  隨即批示:

  「雖死尚有餘辜!論罪!」

  經過刑部商議,崔呈秀應該斬首。

  雖然人已死了,不要緊,有辦法。

  於是剛死不久的崔呈秀又被挖了出來,被斬首示眾,怎麼殺是個能力問題,殺不殺是個態度問題。

  接下來是抄家,無惡不作的崔呈秀,終於為人民做了件有意義的事,由於他多年來勤奮地貪污受賄,存了很多錢,除動產外,還有不動產,光房子就有幾千間,等同於替國家攢錢,免去了政府很多麻煩。

  作為名單上的第三號人物,崔呈秀受到了高標準的接待,以此為基準,一號魏忠賢和二號客氏,接待標準應參照處理。

  所以,魏忠賢和客氏被翻了出來,客氏的屍體斬首,所謂死無全屍。

  魏忠賢慘點,按崇禎的處理意見,挖出來後剮了,死後凌遲,割了幾千刀。

  這件事情的實際意義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魏公公進了地府,小鬼認不出他,但教育意義是巨大的,在殘缺的屍體面前,明代有史以來最大,最邪惡的政治團體閹黨,終於徹底崩盤。

  接下來的場景,是可以作為喜劇素材的。

  魏忠賢得勢的時候,無數人前來投奔,上至六部尚書,大學士,下到地方知府知縣,能拉上關係,就是千恩萬謝。

  現在而今眼目下,沒辦法了,能撤就撤,不能撤就推,比如薊遼總督閻鳴泰,有一項絕技——修生祠,據我統計,他修的生祠有十餘個,遍布京城一帶,有的還修到了關外,估計是打算讓皇太極也體驗一下魏公公的偉大光輝。

  憑藉此絕活,當年很是風光,現在麻煩了,追查閹黨,頭一個就查生祠,誰讓修的,誰出的錢,生祠上都刻著,跑都跑不掉。

  為證明自己的清白,閻總督上疏,進行了耐心的說明,雖說生祠很多,但還是可以解釋的,如保定的生祠,是順天巡撫劉詔修的,通州的生祠,是御史梁夢環修的,這些人都是我的下級,作為上級領導,責任是有的,監督不夠是有的,檢討是可以的,撤職坐牢是不可以的。

  但最逗的還是那位國子監的陸萬齡同學,本來是一窮孩子,賣力捧魏公公,希望能夠混碗飯吃,當年也是風光一時,連國子監的幾位校長都爭相支持他,陸先生本人也頗為得意。

  然而學校領導畢竟水平高,魏公公剛走,就翻臉了,立馬上疏,表示國子監本與魏忠賢勢不兩立,出了陸萬齡這種敗類,實在是教育界的恥辱,將他立即開除出校。

  據統計,自天啟七年(1627)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幾個月里,朝廷的公文數量增加了數倍,各地奏疏紛至沓來,堪稱數十年未有之盛況。

  這些奏疏字跡相當工整,包裝相當精美,內容相當扯淡:上來就痛罵魏忠賢,痛罵閹黨,順便檢舉某些同事的無恥行徑,最後總結:

  他們的行為讓我很憤怒,跟我不相干。

  心中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我不是閹黨,皇帝大人,您就把我們當個屁放了吧。

  效果很明顯,魏忠賢倒台一個月里,崇禎毫無動靜,除客氏崔呈秀外,大家過得都還不錯。

  事實上,當時的朝廷,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察院乃至於全國各級地方機構,都由閹黨掌握,所謂法不責眾,大家都有份,你能把大家都拉下水嗎?把我們都抓了,找誰幫你幹活?

  所以,在閹黨同志們看來,該怎麼干還怎麼干,該怎麼活還怎麼活。

  這個看法在大多數人的身上,是管用的。

  而崇禎,屬於少數派。

  一直以來,崇禎處理問題的理念比較簡單,就四個字——斬草除根。所謂法不責眾,在他那裡是不成問題的,因為他的祖宗有處理這種問題的經驗。

  比如朱元璋,胡惟庸案件,報上來同黨一萬人,殺,兩萬人,殺殺,三萬人,殺殺殺。無非多說幾個殺字,不費勁。

  時代進步了,社會文明了,道理還一樣。

  六部尚書是閹黨,就撤尚書,侍郎是閹黨,就撤侍郎,一半人是閹黨,就撤一半,全是,就全撤,大明沒了你們就不轉嗎?這年頭,看門的狗難找,想當官的人有的是,誰怕誰!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述奏疏內容雷同,但崇禎的態度是很認真的,他不但看了,而且還保存下來。

  很簡單,真沒事的人是不會寫這些東西的,原本找不著閹黨,照著奏疏抓人,賊准。

  十一月底,準備工作就緒,正式動手。

下一章:
上一章:

60 條評論 發表在「第7部:大結局 第四章 夜半歌聲」上

  1. 阿魯 says:

    大快人心

  2. says:

    崇禎登基幹了一件好事,殺了魏忠賢;幹了一件蠢事殺了袁崇煥

  3. 無力啊 says:

    qq1420744430

  4. 雪浴心原 says:

    好一個單項選擇,多少事多少人多少王朝就毀在毫無理智的一刀切
    這有什麼大快人心的,腳踩了銹釘子,不處理卻偏要熬膿,等到壞透了去切除去截肢,美名其曰欲擒故縱,這不是什麼好謀略,有點心痛.這下好了,剩下的一隻腳也跛了,最後打斷,這樣的事情怎麼看都不明智.不管紮鐵釘也好,截肢也好跛腳也好,終究是內耗,大傷元氣

  5. 明說 says:

    魏忠賢倒了,朝廷沒有了凝聚力也快完了。魏忠賢害的是誰?無非就是狗咬狗。

  6. 七世輪迴 says:

    崇禎所做的好事沒多少,其中一件就是殺了魏忠賢

  7. 13 says:

    也算是一種發泄吧!

  8. roy says:

    頂頂更健康

  9. 路人… says:

    崇禎殺魏忠賢,除閹黨,是沒錯。可他手下辦事的那幫人藉機排除異己,就成問題了。

  10. 明月 says:

    天道是永存的。

  11. 常遇春 says:

    似這般荒涼也,真箇不如死!

      真箇不如死啊!

      那就死了吧。

  12. 徐達 says:

    額。

  13. 拜陽明 says:

    此地無銀三百兩,鬮黨自投羅網,該死。

  14. 紅髮絲 says:

    在魏忠賢所有的罪惡之中最受不了的是為還賭債賣女兒!

  15. 風繼續吹 says:

    袁崇煥像是朝廷和遼東軍的中間樞紐殺了他遼東軍對朝廷失望甚至產生離心力

  16. 唉唉唉 says:

    4.5.6樓你們錯了,之前不除他是因為沒有實力哦,崇禎其實是一個有能力沒舞台的悲哀皇帝,他有心機,有能力,有決心,為了大明鞠躬盡瘁,而大流如此,奈何他一絲逆流唉。。

  17. b says:

    阿爸爸媽媽總是說話間歇腳步聲音裡面有去了解到了極點頭

  18. p says:

    袁崇煥是一個太狂而語言表達不強的人

  19. 魏忠賢 says:

    太好了。

  20. p y says:

    人都逃不了命運的擺布

  21. 說三道四 says:

    存在就是合理的,別罵魏中賢,他是個牛人,之所以說他牛,只能說明當時大明朝選出來的所謂人才都是飯桶,因此亡國是必然的。多開展自我批評吧,不要把所有罪惡都推到一個人身上。

  22. 丰神秀麗 says:

    早晚都要還的

  23. 八國聯軍 says:

    中國人的優良傳統啊,在台上極盡阿諛奉承,一倒台立馬上去踩一腳。文革中劉倒台,多少人立馬大揭發大批判,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殘殺,絲毫不亞於前輩。歷史不斷有驚人的重複。醬缸文化,醬缸中的蛆,相互摧殘。作者時不時地流露出對皇帝的稱頌,壞事都是下面人乾的,其實都是一票貨。中國的文化土壤,出不了極出的極具遠見的政治家,只能出烏龜王八蛋的陰謀家,出魚肉百姓的專家,出曠世的凌遲手,割四千刀人還不死,真的很偉大,應該去申報吉斯尼記錄。

  24. 匿名 says:

    崇禎守成有餘 中興不足

  25. 我老大 天老二 says:

    歷史就是如此明滅元 清滅明 此乃歷史之潮流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6. AP提莫VS劍聖 says:

    踩磨古的小姑娘踩了一框毒磨姑回家吃磨姑吃的身上長磨姑裸澀

  27. 匿名 says:

    為什麼崇禎這麼苦命

  28.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says:

    首惡必辦,協從不問。崇禎不懂啊!崇禎太年輕,真是太年輕。最後被以東林黨為核心的文官集團忽悠的國破家亡。白白便宜滿韃子。

  29. 匿名 says:

    這幾天在聽《明朝那些事兒》,感覺作者太精明了。就這樣也能寫長篇–找些正統的史書志傳,看些民間的歷史軼事傳說,加上自己一點豐富的歷史想像,再添些調侃忽悠,哈哈,就真能整出點還像模像樣又有趣的東西。

  30. 文靜 says:

    17歲有如此心機,也真是難為他了,不過終究還是經歷的太少!

  31. 皇太極 says:

    鬧夠了沒有?

  32. 魏忠賢 says:

    看我名字,我該死!!

  33. 無為真命主 says:

    崇禎這一碗迷魂湯下去,換誰都得掛!

  34. 說兩句 says:

    人為了生存有時候低頭是無所謂的嘉靖年間不就是嗎各位首輔,水之清則無魚。如果不是這樣東林黨不會重新上台。說到底思想問題作怪

  35. 匿名 says:

    歷史和現在總是驚人的相似

  36. 楊鏈 says:

    魏忠賢你終於死了

  37. 魏忠賢 says:

    哎。。。。。天理還是在的。。。。。

  38. 天命 says:

    事在人為’命在天運

  39. 匿名 says:

    魏公公太貪婪了,一點都不收斂….

  40. 唾你一臉 says:

    好一個單項選擇,多少事多少人多少王朝就毀在毫無理智的一刀切
    這有什麼大快人心的,腳踩了銹釘子,不處理卻偏要熬膿,等到壞透了去切除去截肢,美名其曰欲擒故縱,這不是什麼好謀略,有點心痛.這下好了,剩下的一隻腳也跛了,最後打斷,這樣的事情怎麼看都不明智.不管紮鐵釘也好,截肢也好跛腳也好,終究是內耗,大傷元氣

    ——

    好一個事後諸葛亮
    你這種搖唇鼓舌之輩,滿篇空話,廢話。
    雖元氣大傷,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還「怎麼看都不明智」
    對,找個教書先生教教這幫閹黨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閹黨就集體改過自新,洗心革面了是吧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夸夸其談,空言無補
    虧著你也就是個小老百姓,這要為官,禍害啊。

  41. 客店老闆 says:

    我的店啊!一晚死兩人。以後誰敢住啊。姓白的你缺大德了。畫個圈圈詛咒你!

  42. 醉了 says:

    崇禎沒有識人之明,註定不會是一個有才能的皇帝。

  43. Trish says:

    At last! Someone with the insight to solve the preolbm!

  44. AI says:

    報應太遲了,國家已經要毀了

  45. 額呃呃呃 says:

    魏忠賢比東林黨會撈錢,去看正史,明實亡於東林黨

  46. MYQ Messi says:

    還是朝廷太腐敗,社會風氣不好,幾乎所有人都在為自己,唯利是圖。

  47. 呵呵 says:

    崇禎生的不是時候

  48. 遊俠 says:

    那麼容易就把魏公公給幹掉了,說明其實明朝要幹掉太監是相當容易的,那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太監能不斷坐大呢?明顯就是皇帝授意的,其實明代太監只是制衡文官集團的一枚棋子,是皇帝鞭打文官們的另一種形態。可惜,崇禎不懂,「忠恪惟謹,可計大事」,此八字意味深遠啊。

  49. 匿名 says:

    作者狗黑子!清朝有奴才之稱,不是因為那人是旗人,而是因為清代的包衣人制度!包衣人根本就不是無知者口中的奴隸,而是在關外時的一種人身依附關係。包衣人爵位一般沒有主家高,但官位不受限制!甚至一品大員都可以。有些滿漢大臣皇帝面前自稱奴才,實際上是表示「我是你家的下人」!換到封建時代,給皇帝當狗腿子,你做夢都能笑醒!當然跟皇帝關係不親近,你想這麼自稱也沒機會!狗黑子作者,虧你還是跟社科院有關係的,你在故意誤導誰?

  50. 匿名 says:

    媽的樓上傻逼吧,你想洗白誰?你個滿清野種,是不是你的爺爺自稱奴才然後你這個孫子想解釋?你知道為什麼他們做夢都會笑醒嗎?因為他們覺的當官就是為了謀取利益啊,哪個好官會跟你說的一樣傻逼?虧你還是個中國人,你在故意逼逼啥?不喜歡我大明就不喜歡,在這瞎扯個鬼,顯得您很牛逼嗎?不好意思,我還真沒見過你這麼愚蠢的滿清韃子。你覺得你說的對就去找明月老師啊,就這小破膽啊

  51. 49樓孬子 says:

    呵呵,少瞎逼逼,你有理也沒理

  52. 匿名 says:

    49樓傻逼

  53. 49樓孬子 says:

    49樓孬子

  54. 匿名 says:

    49樓孬子

  55. 楊漣 says:

    49樓,你有不同意見沒毛病,請別罵作者。你肯定是在嘩眾取寵。

  56. 東林黨 says:

    楊漣比魏忠賢死的慘多了。

  57. 碧溪 says:

    頂45樓!支持東林黨!!!難道你認為楊漣還不如閹黨?

  58. 李世民 says:

    報應到了

  59. 49樓不打自招 says:

    49樓不打自招

  60. 這是怎麼說 says:

    這可真是的。

發表評論

本周熱門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