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第1部:洪武大帝 第十二章 鄱陽湖!決死戰!

所屬目錄: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七月二十一日,鄱陽湖戰役正式開始。

雙方在湖上布陣,此時朱元璋的士兵們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他們的戰船太小,在陳友諒的巨艦前就像玩具,陳友諒的戰船中,最大的長十五丈,寬兩丈,高三丈,大家可以自己去換算一下這船有多大,船隻分三層,船面上居然有士兵騎馬來回巡視。從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首尾不相望),士兵們站在自己的戰船上只能仰視敵船(仰不能攻)。

而朱元璋的戰船居然還是以至元二十年龍灣之戰中繳獲陳友諒的船隻為主力的,還有若干漁船在內。雖然朱元璋的士兵們早已聽說陳友諒的戰船厲害,但只有近距離觀察,才發現這是多麼可怕的艦隊。

這仗怎麼打?

這一場景應該給朱元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後明朝的船隻製造一直都以巨艦為目標,鄭和下西洋時,最大的「寶船」居然有127米長,似乎是在向幾十年前的陳友諒示威。

但在這個情況下,退卻也是不可能了,只能打了。

先攻!徐達的猛擊!

朱元璋在一片哀嘆聲中說出了他破敵的方法,他認為敵人的船隻雖然大,但機動性不好,利用自己船隻的靈活性,是可以擊破敵人的(不利進退,可破也)。

話是這麼說,可誰去打呢?

此時,徐達站了出來。

「我做先鋒!」

徐達並非匹夫之勇,他仔細分析了敵方船隻的弱點,命令他的船隻列為小隊,帶上火槍和箭弩,在靠近敵船後,先發射火槍和弩箭,在靠近對方船隻後,便攀上敵船,與敵人作短兵相接。

在經過仔細考慮後,徐達與常遇春、廖永忠等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準備給陳友諒沉重的一擊。

第二天,徐達率領他的艦隊開始了突擊。

他身先士卒,帶領前軍前進,在靠近陳友諒軍後,出奇不意的帶領自己的部隊向陳友諒的前軍發動了突然襲擊。

陳友諒軍大為慌亂,萬不料朱元璋軍竟然主動發起進攻,急忙派出艦隊迎擊,此時,徐達的艦隊突然分成十一隊,從不同角度圍攻巨艦(類似群狼戰術),由於巨艦行動不便,顧此失彼,無法打退徐達的攻擊,而徐達軍乘勢攀上其中一條巨艦,殺敵一千餘人,並俘獲該艦,陳友諒前軍被打敗。

陳友諒軍發現了徐達攻擊的特點,便集中幾十艘巨艦發動集群攻擊。徐達急忙將艦隊後撤,陳友諒軍順勢發動攻擊,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圈套。

陳友諒軍尾隨追擊徐達,此時,風向突然轉為逆風,在中軍艦隊里等候多時的俞海通立刻集中大量火炮,向進入射程的陳友諒軍猛烈轟擊,陳友諒前鋒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二十餘條戰船被焚毀。

朱元璋軍旗開得勝。

但陳友諒畢竟是陳友諒,在初期的失敗後,他及時整頓了艦隊,發揮自己巨艦的優勢,利用船隻上的火炮對徐達軍發動猛攻。

在這次攻擊中,徐達的戰艦被擊中,他不得不放棄旗艦,轉移到其他船隻上,暫時失去了對艦隊的指揮能力。陳友諒軍趁機發動反攻,連續擊沉朱元璋軍幾十條戰船,朱元璋軍損失慘重,溺水死亡者不計其數。

雙方回到了僵持狀態。

然而,朱元璋軍的噩夢才剛剛開始,陳友諒軍即將發起一次出人意料的攻擊。

這次攻擊是陳友諒也沒有預料到的,對朱元璋而言,卻幾乎是致命的。

【第一猛將張定邊的衝鋒】

元末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在各路諸侯手下都有一大批勇猛的將領,這之中又以朱元璋將領為最強,這些人各有專長,如徐達善謀略,李文忠善奔襲,常遇春善突擊,馮勝善側擊,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說到勇猛,天下無出張定邊之右!

張定邊,1318 年生人,原籍湖北沔陽,與陳友諒一樣,他也出身漁家。此人不但勇猛善戰,而且知天文識地理,甚至還懂得算卦,是陳友諒的兒時夥伴,也是他的死黨,早在湖北時就陳友諒、張必先結拜為兄弟,發誓生死與共,陳友諒一生多疑,唯有對此人極為信任。

在戰局出現僵持狀態後,張定邊決定實施他的行動,這一行動事先並不為陳友諒所知,相信如果他知道的話,也是絕對不會同意實施的。

張定邊率領他的旗艦和兩艘副艦從陳友諒水軍陣型中駛出,陳朱兩軍都以為他是出來巡航的,並未在意,誰知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張定邊率領他的三條戰船一刻不停,直接沖向朱元璋旗艦!

百萬軍中取元璋首級!

張定邊勇不可擋,以孤軍衝進朱元璋水軍前陣,此時作戰雙方都被他驚呆了,陳友諒軍也不知為何出現這一情況,而朱元璋軍更是沒有提防,前鋒紛紛敗退,張定邊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一直衝到中軍,朱元璋水軍才反應過來,他的目標是全軍主帥朱元璋!

被驚呆的將領們紛紛緩過神來,立刻指揮自己的戰艦前去阻擋,張定邊衝到中軍,已經被三十餘條戰艦圍住,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在這些將領看來,張定邊的表演已經結束了。

可更讓他們目瞪口呆的事情還在後面。

張定邊簡直堪稱一身都是膽,身陷重圍,孤軍奮戰,卻越戰越勇,銳不可當!

他雖然孤軍深入,實在勇猛無比,為鼓舞士氣,親自持劍站立在船頭,以示決不後退之心,士兵為其勇氣所感,無不儘力而戰,艦船竟然從重圍中殺出,一路擊敗朱元璋各路將領,先後斬殺大將韓成、陳兆先、宋貴等人。衝出一條血路,朱元璋水軍竟被他沖成兩半,一路直奔朱元璋而來。

此時在後軍的朱元璋眼見張定邊戰船一路衝過來,也慌了手腳,連忙命令船隻躲避,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轉舵太急,船隻竟然擱淺!

朱元璋已經是束手無策,以無戰船前來相救,眼看就要當俘虜。

在武俠小說中,大凡遇到類似情形,都是美女受難,武林高手前來相救,事實告訴我們,在真實的歷史中,危機時刻,也會有武林高手出面的,此時的朱元璋就是例子。

雖然不是英雄救美(形象差的遠了點),但也頗具傳奇色彩。

【射擊冠軍常遇春】

此時,常遇春的戰船就在朱元璋不遠處,在眾人都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他手持一弓,來到瞭望軍士身邊,沉穩的對他說:「不要慌亂,告訴我,哪個是張定邊?」

軍士用手指向前方戰船艦首一人,常遇春拉弓搭箭,軍士手還未放下,箭已離弦,一箭正中張定邊!(射的還是移動靶)

張定邊被射中後,無力指揮戰鬥,就此退出朱元璋水軍,竟無人阻擋。

張定邊算是結結實實的當了一回趙子龍。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沒有規定不能放箭。

第二天的戰役就此結束,這實在是驚心動魄的一天。

當天夜裡,陳友諒召開作戰會議,總結了當天作戰的經驗,他認為要發揮自己戰船的長處,必須保證集群突擊,而船隻的行進速度不同,無法保證統一,於是他創造性(自認為)的想出了一個主意:把船隻用鐵索連起來!(眼熟吧)

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據說陳友諒和施耐庵的關係很好,如此說來,他應該也認識羅貫中,那就實在不應該犯這個錯誤,不知何故,陳友諒竟然會採用當年曹操用過的昏招,看來羅貫中寫完三國演義出版後並沒有送他一本。

第三天。

朱元璋先攻,他親自吹響號角,召集眾軍前來布陣進行決戰,此時,陳友諒的鐵索連環艦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相連在一起,綿延竟有十里之遠,望之如山。

朱元璋連續派出三支艦隊輪番進攻,都被打敗,而陳友諒敏銳的察覺到朱元璋的右翼薄弱,便指揮大軍猛攻朱元璋軍隊右翼,這一招十分厲害,朱元璋軍隊抵擋不住,眼見形勢不妙,朱元璋親自仗劍守在船前,以旗艦為底線,退後者親手立斬!

但他連殺十餘名後退的千戶後,仍然阻擋不住敗勢,眼看就要全軍崩潰,誰知此時,他的軍中也出了一個類似張定邊的猛將。

丁普朗是趙普勝的結拜兄弟,也是當年徐軍四大金剛之一,他投奔朱元璋並非出於自願,而是不得已,所以作戰一向並不積極,但此時的對手卻讓他露出了自己的狂人本色。

對他而言,什麼都在其次,只有兄弟義氣是最重要的,陳友諒這個卑鄙小人,殺了趙普勝,今天一定要他償命!

據說他在自己的船頭樹起七尺白布,上書八個大字「旁人不問唯誅九四」,因為傳言陳友諒小名為陳九四,這意思就是說,老子只找陳友諒算賬,無關人等都閃一邊去。

陳九四、朱重八,從名字來看,都是苦命人啊!

【丁普朗的衝鋒】

在張定邊上演好戲後,丁普朗演了續集,他也率領自己的戰艦沖向敵陣。此時正是朱元璋敗退的時候,所以他的攻擊帶動了軍隊的士氣,使得朱元璋能夠撐到決戰的時候。

不過他的衝鋒方向並不理想,與張定邊不同,他是哪裡人多就向哪裡衝擊。勇則勇矣,卻無效果,自己卻吃了不少虧(身被十餘創),這就是名將之勇與匹夫之勇的區別。

百萬軍中如何取上將首級?

這裡分析一下戰爭中的這種奇特現象,百萬軍中如何取上將首級,如果經過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是個技術活。

大家應該玩過三國志過關遊戲,要想打倒後面的大將夏侯敦、曹操等人,你必須先打一大批諸如小兵,趙熊、胖胖等等,本人技術不行,每次見不到大將,就已經死在無名之輩手中。

實際戰爭也差不多,要想越過萬軍殺大將,談何容易!

我們以三國大將關羽為例,他斬殺顏良(此為史實)的過程就很值得研究,首先,顏良站在陣前,並不知道關羽要來殺他,其次關羽依靠快速的交通工具(馬),「大喝一聲,沖將下來」,顏良還不知怎麼回事,就沒了腦袋。

可見這種殺法有幾個特徵,用簡單語言表達就是找個空子、趁你不備、給你一刀,很有些捅黑刀的意思。

綜合來說,要實現這一目標,任重道遠。

首先,要具備突然性,你不能對對方軍隊喊話:我要來殺你們上將,準備好。這樣是不行的。就要專打沒準備的。

其次,你要看得准,不能往人堆里沖,要學習羽毛球選手,專朝人縫裡打,也就是所謂的結合部。比如今天的黃金周旅遊點,千萬不能往人堆里衝鋒,那樣的話,你不被打死,也會被擠死。

最後,你要速度夠快,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快馬、快船),此外還要使用一定的配音(如大喝)迷惑對方,讓對方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再來一刀,頭就沒了。

大功告成,可以看到,這種軍事行動是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的。

張定邊就是具備這些條件的人,他深知兵法,能掌握時間和機會,所以可以給朱元璋猛烈地打擊。

而丁普郎卻只是匹夫而已。他左沖右殺,不但無法接近陳友諒,自己還被團團圍住。性命不保,卻也相當悲壯,明史記載,他身受重傷,頭已經掉了,人還拿兵器穩穩站立,陳友諒的士兵以為天神下凡(首脫猶直立,持兵作斗狀,敵驚為神)。但我看到的其他史料上記載,他是在被包圍後,不願做俘虜,自殺的,按說自殺不會如此生猛,連自己的頭都能砍掉。也算存一疑點吧。

無論如何,丁普郎是個夠義氣的人,他沒有和兄弟同死,卻也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丁普郎的攻擊給了朱元璋軍支持下去的勇氣,讓他們等到了下午那個決定勝負的時刻。

【大風!大風!】

在不斷的敗退中,朱元璋意識到,這樣下去就會全軍覆沒,此時,他的部將郭興向他建議:現在敵情嚴重,並非士兵們不賣力,實在是沒有辦法,敵人的船隻太大,我們無法打敗他們,只能用火攻!

朱元璋深以為然,他立即布置,命令七條船裝載火藥,並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擺出動作,組織敢死隊操縱船隻,並派人接應。

一切布置好了,卻無法實行。

因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樣的問題——沒風!

朱元璋再有本事,也拿老天爺沒辦法,他看著郭興,那意思是你還有什麼主意,這次郭興也沒辦法了,他對朱元璋說:那就等吧。

這風是說來就來的么,朱元璋只能組織他的部隊拚死抵抗。

就這樣苦苦支撐,到了下午三點,奇蹟發生了。

東北風起!

朱元璋隨即命令,火船出發!

這七條船在點火後靠近陳友諒戰艦,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陳友諒的戰船由於鐵索連江,無法脫離,頓時陷入一片火海。

朱元璋趁機命令軍隊發動總攻,一時間,殺聲震天。

此時的陳友諒正在中軍休息,還在做著殲滅朱元璋的美夢,突然士兵慌亂的跑進來,大喊道:大事不好!

陳友諒心知不妙,不等士兵說完,立刻出艙察看。

他最先看到的是戰船上士兵的眼睛——恐怖的紅色!

耀眼的火光將每個士兵的眼睛映成了紅色。

無力回天了!

此時,已是黃昏時刻,天上殘陽如血,地上血流成河,被殺死的士兵們的血水染紅了湖水,壯闊的鄱陽湖變成了血湖。

晴日浮光躍金,舟發鳥翔,雨時雲水茫茫,風急浪高,這是平日鄱陽湖的美麗景色,而此時的鄱陽湖卻是喊聲殺聲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橫流。

陳友諒的數十條戰船全部被焚毀,船隻火光衝天,不時傳出被燒死和殺死士兵的慘叫聲。陳友諒明白,他已經完了。

火光、鮮血與天空映成令人恐懼的紅色,這是真正的秋水共長天一色!

在這片可怕的紅色中,數十萬人手持刀劍,拚死廝殺,他們彼此並不認識,也談不上有多大仇恨,但此刻,他們就是不同戴天的仇人,死神牢牢抓住了每一個人,士兵的慘叫聲和哀號聲讓人聞之膽寒。

這是真正的人間地獄!

烈火初張照雲海,赤壁樓船一掃空!

陳友諒是真的一敗塗地了,他收拾了自己的軍隊,原先的艦隊如今只剩下一半,但他也絕對不能回江洲了。

這場賭局一旦開始,無論你贏或是輸,都不能走,賭局會繼續進行,直到其中一個人輸掉一切,才會結束。

【陳友諒的最後一擊!白色旗艦】

陳友諒召集了他的將領們,用發紅的眼睛看著他們,他已經不能再輸了,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責怪他的將領們,因為他明白,到了這個地步,只能同舟共濟了。

「雖然我們今天戰敗,但勝利仍然屬於我們!」

將領們驚奇的看著他,難道還有什麼取勝的方法不成?

「是的,我們還有辦法!」

與此同時,朱元璋的旗艦上,將領們十分興奮,有的甚至已經開始準備慶祝勝利,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對將領們說,陳友諒已經兵敗,他的滅亡只在旦夕之間,我們一定能夠消滅他(兵敗氣沮,亡在旦夕,今將全力滅之)!

徐達卻保持了難得的冷靜,他提醒朱元璋,陳友諒還有相當的實力,一旦他要狗急跳牆,我們也要小心對付,千萬不可大意。

朱元璋轉過他那張興奮的臉,看著徐達,露出了一絲狡黠的微笑……

「我知道。」

第四天。

陳友諒的自信來自他的情報,在目前的情況下,要想全殲朱元璋的艦隊已經不可能了,只能採用最後的方法,殺掉朱元璋!

他已經通過情報得知,朱元璋的旗艦被刷成了白色,只要集中所有的兵力攻打白色戰艦,殺了朱元璋,就能獲勝!

但當他一到達戰場,頓時目瞪口呆,一夜之間,朱元璋軍隊的很多戰艦都被刷成了白色,再也認不出哪個是旗艦。

還沒等他楞完神,朱元璋已經命令軍隊發動了總攻,在前兩天戰果的鼓勵下,朱元璋軍異常勇猛,大量使用分船戰術,利用陳友諒巨艦運動不靈活的特點,連續擊沉陳友諒軍多艘戰艦。此戰從清晨打倒晚上,陳友諒的軍隊終於不支,全面退卻。

鄱陽湖大戰到此結束了第一階段,陳友諒慘敗,被迫退守鄱陽湖西岸的渚溪。

【陳友諒的失敗】

陳友諒陷入了絕望,不但是軍事上的絕望,也是人生的絕望,一直以來的行為模式告訴他,只要心黑手狠就能獲得一切,但事實就擺在眼前,看上去不堪一擊的洪都守了三個月,看上去柔弱不堪的張子明居然不怕死。

難道我錯了?

不,不可能,這只是意外,我不會錯的!

但是之後的事情,卻讓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將軍帶領自己的軍隊投降了朱元璋。

陳友諒聽到這個消息後,憤怒掩蓋了他所有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將領,就地處決!

而朱元璋得知此命令後,卻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陳友諒軍的俘虜,一律好好對待,然後放走。

這兩道命令的發布徹底斷送了陳友諒的軍心。士兵們對陳友諒極其不滿,紛紛逃亡。

陳友諒在西岸等待了很久,與朱元璋大戰三十餘天,也沒有等到任何機會,相反,他的士兵卻是不斷的減少,將領們也不再為他效忠。

八月二十六日,他終於做出了決定:逃跑!

他最後看了一眼這片寬闊的湖面,一統天下的夢想和雄心壯志就這樣破滅,來時的龐大艦隊和六十萬軍隊,如今只剩下敗卒殘兵,這對於梟雄陳友諒而言,其實並不算什麼。兵沒有可以再招,艦船可以再造,讓他不理解的是,自己為什麼會失敗?

我不缺乏駕馭手下的謀略,沒有婦人之仁,我敢於殺掉所有阻擋我前進的人,而不畏懼人言,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我比所有的人都心黑手狠,為什麼會失敗?我已經擁有了最強的軍隊和戰爭機器,我的部下為什麼會背叛我?

陳友諒是永遠找不到答案的,因為答案就在他的行為模式中,從他殺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領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將領們已經充分理解了他的準則,那就是誰有力量,誰更狠毒,誰就能控制一切!

仁義、道德、誠信都是不存在的。當這些行為被他的將領們當成人生的信條後,他的軍隊就成為了千萬個狠毒的陳友諒的集合體。這樣的集合體就類似金庸小說里的星宿派,一旦陳友諒倒霉,每個人都不會繼續效忠於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腳,落井下石。

當然,失敗後的陳友諒對他們而言也不是毫無價值,至少他的腦袋還是很值錢的。

陳友諒陰險毒辣,他的將領們比他還要陰險毒辣。陳友諒迷信暴力統治一切,他的將領們比他更迷信暴力。

當他的生存基礎——暴力,被人掀翻後,他也就沒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滅亡。

飽經風霜的張學良曾經用他一生的經歷對日本的年輕人說:不要相信暴力,歷史已經證明,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我相信,這就是陳友諒失敗的根本原因。

陳友諒率領軍隊希望能夠撤退,他選擇的突破口是湖口,但此時的陳友諒不是原來的陳友諒了,他拚死作戰,損失慘重,才勉強打開湖口通道。

此時他才鬆了一口氣,但朱元璋不會放過他。

朱元璋被陳友諒敲打多年,對他早已深惡痛絕,必置之於死地,率領十餘萬大軍追來。

陳友諒聞訊,親自出來站在船頭指揮作戰,也就在此時,一支冷箭射來,穿透了他的頭顱。

一切就此結束了!

不對,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做錯了嗎?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他將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和陳友諒的屍體搶回,並帶回了武昌。

至此,歷時三十六天的鄱陽湖之戰,以朱元璋的全面勝利,陳友諒的全面失敗而告終。

這一戰奠定了朱元璋問鼎天下的基礎。鄱陽湖之戰也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而載入史冊。

對於朱元璋的勝利,生活在周圍的老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釋,由於決戰的地點在康山,老百姓認為陳友諒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地點選得不好,「豬(朱)見糠(康),喜洋洋」,所以陳友諒才失敗。如果陳友諒泉下有知,只怕會氣活過來。

朱元璋並沒有放過陳友諒的後代陳理,即使他根本不可能給朱元璋帶來任何威脅。斬草固然是重要的,順便除個根也是必須的。

至元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親自趕往陳理所在地,陳友諒的最後地盤武昌督戰,主帥張定邊不愧是抓住時機的老手,眼看形勢不妙,就帶著陳理投降了。

朱元璋終於戰勝了這個中國大地上他最頭疼的敵人,陳友諒。

「天下足定矣!」

值得一提的是張定邊,他把對陳友諒的忠誠保留到了最後,部分履行了他當年結拜的諾言,他拒絕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幹了朱元璋原先干過的工作,出家當了和尚。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鬥氣,一口氣活到永樂十五年(1417)才死,年一百歲,朱元璋死後,他還活了二十年。

也算是給陳友諒報了仇。諸位可以借鑒,遇到恨透一個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時候,用張定邊的事迹勉勵一下自己,不要生氣,修身養性,活得比他長就是了。

我們回頭來看陳友諒的一生,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毫無疑問,陳友諒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壞人,但在那個亂世里,他的行為法則卻是當時通用的選擇。如果要生存下去,這似乎又是必然的選擇,他的錯誤在於將這種法則發展到了極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講基本的信義,使他喪失了人心。

但他又是一個真正的梟雄,他壞事作盡,卻又敢作敢當(後來的朱元璋也沒有能夠做到),具有極強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朝統治,能夠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向元朝妥協,堅持到了最後。

從這個角度看,他也是條好漢。

可惜,在這個亂世里,他只是個梟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有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再是那個貧農乞丐,他已經成為了地主,他是怎樣變成地主的,這其中牽涉到一個封建社會的歷史規律問題,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經提到,此文是希望在輕鬆之中將明朝的事情和一些制度規律講述給大家,所以這些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我們也要探討,這樣才能對明朝有一個理性和規律性的認識。這樣的討論之後還有很多。

當然了,還是用我的敘述方式,我相信再深刻、抽象的規律和制度分析都是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大家共同分享的。

在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成功後,那些以平分土地為目標的農民領袖都變成了大地主。幾千年來,歷史無非是姓劉的地主趕走姓項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楊的地主,從無例外。這似乎是個魔咒。

要解釋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寫一篇論文,文章的名字應當是《論農民起義后土地生產關係的變更與土地契約從屬的再分割》,當然了,這樣的文章大家有無興趣看,那是要打個問號的,所以我們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

比如一個農民領袖張三,起義後召集了三萬人,佔據了一塊地盤,他有一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就是吃飯。因為農民起義軍也是軍隊,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飯,怎麼養活三萬人呢,這個時候張三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去搶地主家的糧食,但問題在於,地主家也不是銀行的提款機,想取多少就有多少,把地主搶光了,吃什麼呢?

地主(這兩字要讀重音)家也沒餘糧啊!

這個時候,張三手中有的只是土地,而所有的糧食都被吃光了,他就必須召集農民,將地分給他們,然後向他們收租,於是農民領袖張三就變成了地主張三。

而封建社會的中國,不存在其他的選擇,不是做農民,就是做地主,商人固然可以成為另一個選擇,但當時商人沒有形成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他們不可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你也不可能到一群飢餓的農民面前要求他們為商人爭取權利。封建社會的農民也不可能要求實施資本主義。

這就告訴我們,每一種主張的背後,都隱藏著某種勢力或者利益的群體。如房地產商一定說房價會不停的漲,電信公司一定說自己的收費很便宜一樣。而農民的主張只可能是種地或者收租。

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說過,農民兩千年的起義只是為了一塊土地!

不是農民就是地主!別無選擇!

下一章:
上一章:

208 條評論 發表在「第1部:洪武大帝 第十二章 鄱陽湖!決死戰!」上

  1. 虞沫千若 says:

    好文~\(≧▽≦)/~

  2. 大頭 says:

    牛逼

  3. 雨兒 says:

    爆有趣

  4. 你爸一邊哭 says:

    真是太耐人尋味了

  5. 你爸一邊哭 says:

    好暴力傾向

  6. 匿名 says:

    人定勝天,一個人的做事原則,決定一切。

  7. 風毀夢賺 says:

    歷史分析的真好

  8. 忐忑 says:

    朱哥真強大

  9. says:

  10. 豆豆 says:

    這仗打得叫一個過癮啊

  11. 朱元璋 says:

    我怎麼不知我有這麼牛逼呢?

  12. 承諾潔的愛 says:

    哎!梟雄也好英雄也罷!還是大海濤濤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13. 妹子 says:

    朱哥,你很給力

  14. 標哥 says:

    需要用馬你在這篇說的陳友涼最大的船長十五丈,高三丈,寬兩丈,我感覺不是很大啊?

  15. 落葉殘風 says:

    還不大?長四五十米,高十米,寬六七米,不小了啊

  16. 張定邊 says:

    元璋小兒,下一次定取汝狗頭

  17. 壓力山大 says:

    可惜了,一條好漢竟然中冷箭而亡

  18. 蓮心 says:

    寫的太好了,平淡的文字中顯出了戰爭的壯闊。

  19. 老朱 says:

    我太有才了,哈哈

  20. 睨妮 says:

    不要相信暴力,歷史已經證明,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21. 狗包 says:

    太渣了

  22. 同甘苦【太00【浦科特 says:

    碉堡了

  23. 情敵 says: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24. ... says:

    有才啊

  25. says:

    陳友諒的失敗是必定的

  26. 朱元璋 says:

    我強大吧,運氣也好

  27. 涼粉 says:

    佩服張定邊

  28. 申時行 says:

    不是農民就是地主,別無選擇!還是毛主席改變了農民地主的循環啊!

  29. 無奈 says:

    共產黨改變了農民地主的循環了嗎?哼,我不這樣認為,我記得清清楚楚,小時候收了糧食就要交好多的『公梁』。我覺得,共產黨也是地主

  30. 朱元璋 says:

    利害

  31. 晴空 says:

    成王敗寇,大自然的生存法則!

  32. 而非V好一會讓他通過 says:

    算了,呵呵

  33. 張不三李不四 says:

    朱哥這一仗打得也真夠過癮的,還是靠天時才能打敗那個姓陳的。那陣東北風颳得真及時。

  34. 康康 says:

    弱肉強食, 成王敗寇,哎殘酷

  35. 陳友諒 says:

    。。。我很暴力么?這木有情啊!

  36. 匿名 says:

    氣勢 聲勢過癮

  37. 丁普朗 says:

    插 我跪了? 每天理啊 我可是重點人物啊。

  38. 匿名 says:

    成王敗寇,若有人寫老朱壞處,那人就和他那倒霉的文章一起到西天問候佛祖了……..只不過老朱手段高明一些而已.

  39. 匿名 says:

    都是軍閥,當真是偉大領袖啊。

  40. 某某某 says:

    唉,陳友亮太霉了。

  41. 張居正 says:

    亮哥太倒霉了

  42. 你爸臨死前 says:

    又掛了多少人啊

  43. 匿名 says:

    又掛了多少人啊

  44. 張定邊 says:

    你奈我何?老子還活得比你久

  45. 匿名 says:

    帥。。。

  46. 13 says:

    34樓的說法我不同意,作者都說了,在這場戰役中沒有道德沒有四書五經沒有道義,只有勝利。如果說勝利的是陳友亮,你也會這樣說陳友亮的。所以說你說的根本就沒有意義!!!

  47. 13 says:

    這場戰役實在太扣人心弦了,朱元璋贏得漂亮,陳友亮也輸得精彩!!!陳友亮也只能說:天要亡我,奈何!!!

  48. 申時行 says:

    29樓的同志,你可能不了解」共產」的真正含義。無產階級畢竟還是大多數,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當然是有自己土地好,按勞動能力分配實現土地共有化,大家一起享福,那不是挺好嗎?大概是這個意思,你慢慢體會吧,體會不了也沒關係。
    毛主席畢竟曾經是我們國家的領導,為中國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總不能因為一個錯誤而否定他的人生價值呢?人無完人,誰沒有缺點呢?如果讓其他人,恐怕連人家一半的效果都達不到吧?能在戰亂的中國從一名普通大學生到一名國家主席,常人絕對做不到。我想朱元璋從農民到乞丐,從乞丐到和尚,去從軍,最後當皇帝,也不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嗎?所以一位偉人的人生價值是不能被我們常人評論的!請不要以篇蓋全!
    最後至於你被收「公梁」也不是共產黨的意思吧?要是那樣治理國家,中國早廢了。有些人打著共產黨的旗號不做共產黨應該做的的事,造成了你的不幸。你應該看元末治理黃河了吧,上面發下來的錢,到了下面已經沒有多少了,總是便宜中間那幫孫子。如果你沒記住,我只能說你算是白看這本書了。
    最後再送你個故事:
    有一個農民,開墾荒地時發現一塊美玉,他決定將它獻給自己的皇上。經過了一層又一層搜刮,到皇上那裡只有一粒沙子了。但是皇上還是感受到農民的心意了,於是賞了農民一百萬兩,又經過一層又一層的搜刮,到農民那裡,只有一文錢,但是農民也感到了皇上的心意,很高興。

  49. Oo欣oO says: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50. 狄仁傑 says:

    元芳,對於小陳同學重演「火燒赤壁」這件事你怎麼看。

  51. says:

  52. 陳友諒 says:

    耶哈哈!我終於掛逼了@!!!!!!!!!!!!!!!!!!!!!!!!!!!!!!!!!!!!!!!!!!!!!!!!!!!!!!!!!!!!!!!!!!!!!!!!!!!!!!!!!!!!!!!!!!!!!!!!!!!!!!!!!!!!!!!!!!!!!!!!!!!!!

  53. 兔子 says:

    哇,太勁爆了,牛!

  54. 煙花過後 says:

    戰爭真的很殘忍……

  55. 張定邊 says:

    我活到100歲就是要氣死你,氣死你,哈哈哈

  56. 匿名 says:

    建議看一下胡軍演的《朱元璋》和此文很相似。非常好看!

  57. 明月粉絲 says:

    48樓 你是個二球 自以為很懂 其實什麼都不懂。。。

  58. 大明朝 says:

    堅決同意 57樓 說 48樓的話,就是個球,二球都不算,狗屁不懂!一句話為什麼收公糧:其一,建國初期,國家尚在貧困當中,無富足多餘之物;其二,也是最根本的,是人就要吃飯,國家貧窮,管理者也是人,也是要吃飯的,你不交皇糧國稅,他們就餓死個球的了!明白了否?48樓

  59. 殺 豬 者 says:

    當代 , 無全才 。 豬-丑–有才 ,陳-有才–無德,但似乎當光環籠罩他們時 ,負面一概忽略了。
    但我想 48L 57L 58L 有點片面了

  60. 148 says:

    做人做事是要講道德的,缺德之人豈能凝聚人心!老陳至死也不明白這一點。成為敗寇是必然的!

  61. l流光溢彩 says:

    天意難為,如果等不到那陣風,就沒老朱了

  62. 趙南星 says:

    要解釋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寫一篇論文,文章的名字應當是《論農民起義后土地生產關係的變更與土地契約從屬的再分割》。

  63. 當年明日 says:

    呵呵,我哥挺有才吧!

  64. 胡楊漫天 says:

    張定邊,好樣的

  65. 秦時明月 says:

    好一個火燒赤壁的再版,陳友諒怎麼就讀讀史書?

  66. 煙雨隨風 says:

    四月十二日攻六月結束,為什麼說朱文正守了仨月?

  67. timer says:

    霸氣側漏啊

  68. 110 says:

    29樓的同志,你可能不了解」共產」的真正含義。無產階級畢竟還是大多數,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當然是有自己土地好,按勞動能力分配實現土地共有化,大家一起享福,那不是挺好嗎?大概是這個意思,你慢慢體會吧,體會不了也沒關係。
    毛主席畢竟曾經是我們國家的領導,為中國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總不能因為一個錯誤而否定他的人生價值呢?人無完人,誰沒有缺點呢?如果讓其他人,恐怕連人家一半的效果都達不到吧?能在戰亂的中國從一名普通大學生到一名國家主席,常人絕對做不到。我想朱元璋從農民到乞丐,從乞丐到和尚,去從軍,最後當皇帝,也不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嗎?所以一位偉人的人生價值是不能被我們常人評論的!請不要以篇蓋全!
    最後至於你被收「公梁」也不是共產黨的意思吧?要是那樣治理國家,中國早廢了。有些人打著共產黨的旗號不做共產黨應該做的的事,造成了你的不幸。你應該看元末治理黃河了吧,上面發下來的錢,到了下面已經沒有多少了,總是便宜中間那幫孫子。如果你沒記住,我只能說你算是白看這本書了。
    最後再送你個故事:
    有一個農民,開墾荒地時發現一塊美玉,他決定將它獻給自己的皇上。經過了一層又一層搜刮,到皇上那裡只有一粒沙子了。但是皇上還是感受到農民的心意了,於是賞了農民一百萬兩,又經過一層又一層的搜刮,到農民那裡,只有一文錢,但是農民也感到了皇上的心意,很高興。

    29樓你妹你妹的

  69. 防盜門 says:

    猛將啊

  70. 防盜門 says:

    張士誠也快了

  71. 夏冶平 says:

    我喜歡張子明

  72. 趙雲 says:

    子明不亞於我啊,子明就是我的翻版,要是我雲莫和子明在同個時代那是不錯的基友,想當年我雲莫人孤身救鬥鬥身陷曹軍百萬中,毫髮無傷,銀槍擋雨箭,箭箭擋之,古今牛人唯雲也!嗚呼哀哉,媽媽咪啊

  73. 趙雲 says:

    一直是三國迷,今日看明屎震精了,原來明屎也如三國一樣精彩,震精震精!!!

  74. 陳友諒 says:

    我被氣活了!!!!!!!!!!!!!

  75. 王守仁 says:

  76. 忘預 says:

    不錯!

  77. 曹操 says:

    老死不相往來

  78. 本樓除外,各樓傻X says:

    看我昵稱!!!

  79. 紙月 says:

    6樓說的「人定勝天」我不贊同,如果沒有下午的那陣風,朱元璋能不能贏就真是一個謎!

  80. 強深 says:

    我去

  81. 項羽 says:

    我苦命啊!

  82. 第二心情 says:

    「豬(朱)見糠(康),喜洋洋」,所以陳友諒才失敗。如果陳友諒泉下有知,只怕會氣活過來。

    哈哈哈 2013.5.29.12.42

  83. 匿名 says:

    其實,如果之前沒看過明史就直接看這個,要出事情的。

  84. 無黨派 says:

    其實現在也有地主啊。。。。國家就是地主啊,收稅收的那麼多哪裡去了啊。。。。

  85. 無黨派 says:

    83的那個,出什麼事情啊?

  86. 打打醬油 says:

    我開86

  87. 明迷 says:

    這格外的超哈哈哈的太好了還有益的我家好多人都看

  88. 明迷 says:

    太爽了

  89. 明迷 says:

    o҉ο҉ゞ҉這҉嗰҉冭҉ぬ҉看҉ㄋ҉涐҉每҉迗҉看҉④҉嗰҉尐҉塒҉遊҉戲҉涐҉嘟҉卟҉魭҉ㄋ҉ゞ҉ο҉o҉

  90. says:

  91. says:

    好哈哈在

  92. 于謙 says:

    你們都沒有我猛

  93. 小小愛 says:

    自古亂世出英雄,而老朱是真正從草混到了皇帝。

  94. 惜心 says:

    人定勝天,得人心者得天下,陰狠的陳友諒得到應有的報應真的大快人心

  95. 一蕭煙雨 says:

    陳哥有些像希特勒,他們都崇尚暴力。陳哥生不逢時,如果他和孫中山大哥幹革命,也許會名垂千古,恐怕老毛也上不了檯面了。

  96. 泥娃娃 says:

    陳友諒真不是個東東西,去死吧

  97. 泥娃娃 says:

    對不起哈,多打個東字,哈實在抱歉

  98. 簡~想念熊 says:

    恩,好看

  99. 王守仁 says:

    96同學,在評論人時要注意,人都會有優點與缺點,說誰都不要說人是個好人或是個壞人!

  100. 王守仁 says:

    不要極端評論某個人

  101. 路過 says:

    勝者王侯 敗者寇啊

  102. 。。。 says:

    人定勝天 = 狗屁 人 能勝的了天嗎? 人若勝天,地震就不會掛那麼多人了!

  103. says:

    偶是學生 最後一段有點看不懂,望高人指點!

  104. 沉浮 says:

    看來很多人並不知道,火燒赤壁本是不存在的,火燒赤壁其實原型就是鄱陽湖水站,就是這場戰爭。

  105. 古月凡人 says:

    共產主義無非是句空話。中國有強大的經濟,政治,軍事實力加上民心一致。神馬都是浮雲,管他狗屁共產主義。

  106. 我只是路過 says:

    好文!哈哈哈原來明史也這麼有趣!

  107. 落寞C君 says:

    為什麼覺得陳同志那麼像一個人呢?特別是對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或許心態是所有動畫片里反派共有的吧?看某一部動畫片的時候還很喜歡那個悲慘童年的反派呢。。好可惜

  108. says:

    那個張定邊也太長壽了吧

  109. 眾神封印 says:

    俞敏洪有這樣一句話「別人用一年做成的事 我做五年 別人用十年做的事 我用五十年 如果實在不行 我就保持好心情 把大家都送走了我再走」 如何定義成功 按照自己的方式過完一輩子 是最大的成功

  110. 匿名 says:

    好書啊

  111. 補補 says:

    張定邊不是讓人給射上了嗎?怎麼還活著?

  112. 妮妮 says:

    看得真過癮。

  113. 匿名 says:

    窟窿眼可以

  114. 不扯會死 says:

    過癮

  115. 朱元璋 says:

    從來就沒有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只是一種理論,國強,民富,社會公平,不受其他國家欺負就夠了,管它什麼主義。

  116. 遛街的螞蟻 says:

    頂一個先。真漲見識了.

  117. 佚名 says:

    當天夜裡,陳友諒召開作戰會議,總結了當天作戰的經驗,他認為要發揮自己戰船的長處,必須保證集群突擊,而船隻的行進速度不同,無法保證統一,於是他創造性(自認為)的想出了一個主意:把船隻用鐵索連起來!(眼熟吧)

    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據說陳友諒和施耐庵的關係很好,如此說來,他應該也認識羅貫中,那就實在不應該犯這個錯誤,不知何故,陳友諒竟然會採用當年曹操用過的昏招,看來羅貫中寫完三國演義出版後並沒有送他一本。

  118. 支持一下陳友諒 says:

    ~~~~
    ~~~~
    ~~~~

  119. 我也愛歷史 says:

    都是苦命人啊

  120. 小學生 says:

    教材中應該有一兩篇

  121. 匿名 says:

    在今後這個時代,同樣出現地主現象,例如現在農村沒房子的,怎麼辦,沒有在基地買別人的房子唄,好買了,這就相等於把自己的本身的土地賣給了別人那自己都沒地,現在大家有地了舒服了 但是六十年以後別人收回怎麼辦;自己在努力上班再買,如此循環地主不然而然誕生了,如此情況國家必亡

  122. 湯和 says:

    我啥時候沒了音訊

  123. 匿名 says:

    梟雄也好英雄也罷,反正都是人。

  124.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says:

    梟雄也好英雄也罷,反正都是人

  125. ,,,, says: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民心很重要!!!!

  126. 鄭貴妃 says:

    對不起啊,我走錯集了

  127. 鄭貴妃 says:

    我應該在第六部 :日落西山 第六章 謀殺

  128. 塞上青燕 says:

    陳友諒,朱元璋。典型的小勝在智,大勝在德。

  129. says:

    九四是張士誠。胡扯!

  130. 張定邊 says:

    我厲不厲害

  131. 朱XX says:

    朱大俠,你是咱朱家的驕傲,贊你!!

  132. 歡貴人 says:

    鄱陽湖之戰寫的好神呼,怎麼感覺和赤壁之戰這麼像呢!!!這是事實嗎?

  133. 陳友諒 says:

    陳友諒到底還有個鐵杠兄弟給他收屍,
    他是不懂收買人心,他是梟雄,心黑手辣不偽裝,
    而英雄就得隱藏心黑手辣,偽裝大仁大義,少了份偽善,心黑,臉皮不夠厚

  134. 旁觀 says:

    1363年4月張士誠曾派遣了一支小型部隊(其實也就是走走過場的小型旅遊團)支援陳友諒,這支部隊里就有羅貫中,而7月羅貫中親身經歷火燒鄱陽湖之戰,到8月26日陳友諒戰敗,羅貫中於9月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從此開始精彩的創作生涯,其中包括《三國志通俗演義》

  135. 1 says:

    寫的真好

  136. Shin says:

    With the bases loaded you struck us out with that ansrew!

  137. 張山 says: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應該有一些道理。經濟、政治

  138. 徐達 says:

    朱哥,太牛屄了,贊個!

  139. 徐達 says:

    陳哥,你的❤太『白』了。

  140. 周公瑾 says:

    星星之火,不可與日月爭輝哉!

  141. 無名 says:

    話說常遇春真是夠拽的,「元芳,你說誰是張定邊?俺把他給射了!」

  142. 誅元璋 says:

    140樓,你毛還嫩

  143. 。。。 says:

    我啥也不知道

  144. 朱元璋 says:

    我統一天下了,哈哈!!

  145. sb says:

    太不好看了,無聊,我看了頭都暈了

  146. 獨孤離傷 says:

    143樓, 你說的話太有狹義,不要搞基,定邊是我的

  147. 洞庭幽徑 says:

    諸位可以借鑒,遇到恨透一個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時候,用張定邊的事迹勉勵一下自己,不要生氣,修身養性,活得比他長就是了。
    *****************
    這段話很有意思

  148. 徐達 says:

    有一點我沒懂,三國時沒有火炮,船隻連起來是可以的,但元末應該的船應該是側舷炮,船隻連起來後火炮怎麼發射?

  149. 朱元璋 says:

    哈,削了陳友亮。。。。。

  150. 朱元璋 says:

    日了陳友諒

  151. 有意義有意義 says:

    有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一樣一樣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一月又一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一月又一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一月又一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陽英語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陽英語有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陽英語一樣一樣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閱閱一樣一樣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閱閱一樣一樣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一樣一樣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一樣一樣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

  152. says:

    給我現代的一個師我可以滅掉朱元章!

  153. says:

    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陽英語有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閱閱有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陽英語一樣一樣又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意義有

  154. 123 says:

    。。。

  155. says:

    我了個去

  156. 匿名 says:

    陳友諒和朱元璋干架的時候,羅貫中的《三國演技》寫沒寫還難說,怎麼出版?他10年後才完成了前12卷的寫作,所以說作者調侃陳友諒的昏招不科學,當時根本沒這回事。

  157. 羅貫中 says:

    當天夜裡,陳友諒召開作戰會議,總結了當天作戰的經驗,他認為要發揮自己戰船的長處,必須保證集群突擊,而船隻的行進速度不同,無法保證統一,於是他創造性(自認為)的想出了一個主意:把船隻用鐵索連起來!(眼熟吧)

    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據說陳友諒和施耐庵的關係很好,如此說來,他應該也認識羅貫中,那就實在不應該犯這個錯誤,不知何故,陳友諒竟然會採用當年曹操用過的昏招,看來羅貫中寫完三國演義出版後並沒有送他一本。
    由此想到,由於《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恰是在明代,所以應當認真考究曹操當年是否真的用鐵鏈鎖過他的戰船?

  158. 南宮子羽 says:

    我還是傾向於陳友諒,老朱有點丑。看臉嘛。

  159. 歷史渣子 says:

    要歷史課本都這樣寫,我TM歷史能不及格嘛

  160. 你猜 says:

    160樓贊同,不過我不喜歡陳友諒,老朱沒有顏值

  161. 此ID已被隱藏 says:

    德瑪西亞

  162. 本名也太拽而導致無法顯示 says: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163. 良牙 says:

    鄱陽湖大戰的時候,羅貫中還沒有開始寫三國演義。三國里的赤壁大戰就是借鑒了鄱陽湖大戰里的火燒鐵索連船。這點作者疏漏了。

  164. 匿名 says: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165. 無晴雨 says:

    48樓說的很有道理,你的見解高明.我特欣賞

  166. ,,,,, says:

    ,MMMMMMMMMMM.B srttyjbgfbhyjmng

  167. 華胄冉閔大帝 says:

    冉閔才是漢人最大的恥辱。

  168. 張士誠 says:

    為什麼下一個目標是我?救命!

  169. 作者 says:

    看書就看書,都別BB

  170. 老百姓 says:

    豬見糠,喜洋洋…看我解釋的多準確【得瑟臉】

  171. 共產黨 says:

    我就是總地主、總資本家,大家明白了吧

  172. 一個學生的歷史評價 says:

    鄱陽湖之戰這場戰役可以說是以少勝多的戰役,在歷史上非常著名,在鄱陽湖之戰的時候朱元璋有的時候做的是對的,有時做得是錯的,很正常,主要還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如果陳友諒再有對某件事能夠更深入了解的能力的話,勝利肯定屬於陳友諒

  173. 11 says:

    111

  174. 白水 says:

    本章最後一段極好,寫大書亦可,不寫更好。這個稱為厚積薄發。反正看不懂的人寫大書也不懂,看得懂的人不用多少筆也能領會。

  175. 小嘻嘻 says:

    好看!

  176. wow says:

    nice

  177. TG兔 says:

    我們歷史教科書對這段歷史提都沒提

  178. 小陳 says:

    ee諤諤

  179. 匿名 says:

    陳友諒跟朱元璋大戰時羅貫中還沒寫三國演義,而且陳友諒也不認識羅和施耐庵。施耐庵是張士誠的軍師。

  180. 匿名 says:

    失敗原因沒有看三國演義 哈哈

  181. 火絨草 says:

    牆都不扶 只服定邊

  182. 說明史 says:

    怎麼沒有劉佰溫什麼事呢?

  183. 天地蒼茫 says:

    爭奪權力的道路上沒有對與錯,只有成與敗

  184. 陳友諒 says:

    我被氣活了

  185. 孤獨的小色狼 says:

    真正的戰爭場面應該是殘酷的多的多吧,無法想像。

  186. 鵬飛 says:

    祈禱祈福許願

  187. 永生不朽 says:

    比讀古文有趣多了

  188. 學生 says:

    麻麻再也不用擔心學不會明朝歷史了

  189. 朱元璋 says:

    打死你個陳友諒!

  190. 左光斗 says:

    忽然覺得陳皮阿四和陳友諒。。。好像

  191. 朱元璋 says:

    絕對要打死你,陳友諒!

  192. 老百姓 says:

    豬見糠,喜洋洋。我相信這才是最正確的。

  193. 懟懟三國俠 says:

    哈哈你沒殺過夏侯墩 我都把蜀國殺的片甲不留餘地最近研究孫權他哥呢

  194. 匿名 says:

    666

  195. 匿名 says:

    to149 徐達:當時應該還沒有出現側舷炮戰船,頂多出現了手持式的前裝大火銃,參考電影「鳴梁海戰」里朝軍戰船上的那種「炮」。連電影「大明劫」中的佛朗機都要到正德年間才出現了。

  196. 七品牛倌 says:

    《傳信錄》里說,當時朱元璋龍顏大悅,稱讚說:「郭二兄弟一箭,勝十萬師,功何可當是矣!」可能性較大的是郭興或郭英射死的陳友諒。只因當時郭家兄弟不太愛張揚,後來因怕功高震主,才沒找到機會提醒朱元璋明確這份潑天之功。

  197. zhuyuanz says:

    感覺兩個人打架贏得有點玄乎

  198. says:

    你們認真一點行不行?

  199. 朱元璋 says:

    哈哈哈 我好牛

  200. 陳友諒 says:

    輸便輸矣,無需多言

  201. pcy says:

    ???這贏得也太離譜了吧

  202. 匿名 says:

    人人都恨地主,人人都恨自己不是地主。

  203. said says:

    樓上的我來考古了

  204. 戴戴 says:

    雅婷我愛你

  205. 戴戴 says:

    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歷史需要每一位英雄

  206. 隨願 says:

    這種方式,我喜歡

  207. 峽谷訓話師 says:

    68樓的同志,土地從來不屬於農民,農民只有使用權;城鎮土地屬於國家,農村土地屬於集體。公糧和提留款也是截止到2005年才取消的,這屬於國家形式的徵收,並不是你理解的某個中間層壞人侵佔了。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廢止《 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8. 郭德綱 says:

    當代的資本家又何嘗不是一個地主呢?

發表評論

本周熱門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