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篇
【改天換日】
當年的囚犯朱祁鎮終於回到了他的宮殿,八年前他從這裡出發,淪為人質和囚徒,八年後他回到了這裡,繼續做他的皇帝。
中國的史書是很神奇的,再狼狽不堪的事情也能說得冠冕堂皇,朱祁鎮先生先後當過俘虜、人質、囚徒,吃盡了苦,受盡了累,史書上卻說他是「北狩」、「靜養」,用今天的話來描述也可以說是出去體察民情,下放邊疆體驗生活與民同樂,協調民族關係。
當然了,自己吃的虧自己知道,朱祁鎮先生也只能打落門牙往肚裡吞。但無論如何,這一次他也算是「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但這位胡漢三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並不是國家大政方針,而是要安撫他的「還鄉團」。
朱祁鎮確實是個很夠意思的人,在登基後的第二天,他就給了「還鄉團」的成員們優厚的回報:
「還鄉團」一號成員徐有貞:入閣,兵部尚書。
「還鄉團」二號成員石亨:封忠國公(爵)。
「還鄉團」三號成員張軏:封太平侯(爵)。
「還鄉團」四號成員曹吉祥:司禮太監,總督三大營。
功德圓滿,善莫大焉。
根據我們以往的常識,既然是「還鄉團」,就一定會幹點殺人放火、傷天害理的事情,這也難免,畢竟人家不是旅遊團、探親團,而徐有貞等人也牢記「還鄉團」的宗旨,雷厲風行地幹了幾件壞事。
就在同一天,徐有貞便下令逮捕了于謙和王文等人,把他們關進了監獄,對於徐有貞而言,他已經忍得太久了,此時不報,更待何時!
然後就是內閣大換血,陳循、江淵、商輅、蕭等人統統被炒魷魚趕了出去,而徐有貞也很夠意思,他唯恐自己的對頭陳循和江淵失業後找不到工作,特別找人關照他們,給他們安排了一份工作讓他們繼續報效國家(充軍遼東)。
當然了,某些受到處罰的人也是罪有應得,比如那個金刀案件中的盧忠,這位仁兄出賣朋友後沒有撈到什麼好處,此刻卻得到了報應——斬首。
還有那個建議朱祁鈺砍樹、讓朱祁鎮曬太陽的高平,當年他一時興起,拿朱祁鎮開涮,此時也被砍掉了腦袋,其實他除了濫伐樹木外,倒也沒幹什麼其他的事情。
看來破壞環境者還真是沒有什麼好下場。
內閣被「還鄉團」掃蕩之後,只剩下了高谷,於是徐有貞又安排了自己的親信許彬、薛瑄入閣,至此他完全控制了內閣和朝政大權。
此時的內閣加上徐有貞共有四人,可能是徐有貞嫌人太少,在二月,他又召另一個「自己人」吏部右侍郎李賢入閣。
可是徐有貞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叫李賢的人其實並不是他的親信,在徐有貞、石亨、曹吉祥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時候,他保持著沉默,默默地觀察著這些奪門之變「還鄉團」的一舉一動,尋找著他們的弱點和矛盾,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無論後來如何,至少在當時,徐有貞等人確實是威風無比,特別是徐有貞,他不遺餘力地打擊誣陷所有與自己為敵的人,而他導演的最大一起冤案就是著名的于謙案。
徐有貞曾經認為,只要自己掌權,殺掉于謙易如反掌,但現在他才發現,想除掉于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因在於,他沒有殺掉于謙的理由。
于謙為人清廉,威望極高,又沒有什麼劣跡,實在找不到啥借口,既沒有經濟問題,也沒有生活作風問題(這在當年也算不上是什麼問題),要把他搞倒談何容易!
但最終,對於謙的刻骨仇恨讓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于謙是推立朱祁鈺的主要大臣,也是朱祁鈺的親信,而朱祁鎮最為痛恨的人就是他的弟弟朱祁鈺,徐有貞決定利用這一點加深朱祁鎮對於謙的反感,同時徐有貞還編造了一個謊言,說于謙有意請外地藩王到京城接替皇位,並堅決反對朱見深繼位。
做好了這些準備之後,他去見朱祁鎮,在他看來朱祁鎮一定會同意殺掉于謙。
可是事情的發展大大出乎他所料。
徐有貞在朱祁鎮面前慷慨陳詞,說于謙不願和談、擁立新君,是想置太上皇於死地,如此之人,應該殺之後快等等等等。
可是朱祁鎮卻只是笑著搖了搖頭,對徐有貞說道:「于謙是有功的。」(謙實有功)
徐有貞傻眼了。
他把朱祁鎮看得太簡單了,這位太上皇飽經風雨,深通人心,對徐有貞的動機一清二楚,他知道徐有貞這樣做是為了報私仇,卻想借刀殺人,讓他背一個殺功臣的惡名,這種虧本買賣,他怎麼肯干?
徐有貞急了,如果留著于謙,將來一旦復起,自己必將性命不保,情急之下,他想出了另一個殺于謙的理由。
他相信,只要把這個理由說出來,于謙就必死無疑!
于謙非死不可!
徐有貞昂頭大聲說道:「不殺于謙,此舉無名!」
朱祁鎮被驚醒了,他突然意識到,徐有貞是對的。
所謂「奪門之變」是一場政變,並沒有正當的名義,而照徐有貞所說,于謙等大臣都是準備立外藩王為帝的,是反對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殺掉于謙,樹立一個陰謀集團的典型,向舉國上下表明自己行為的被迫性和正義性,「奪門之變」的合法性就不復存在。
沒辦法了,這個惡名不背也得背了。
于謙,你非死不可!
徐有貞笑了,他知道皇帝已經動了殺機,但這位皇上絕想不到的是,他其實是中了自己的圈套,因為所謂于謙非死不可,不過是一個複雜的邏輯陷阱,而這個陷阱之所以能奏效,則完全是建立在那個于謙準備立藩王為帝的謊言基礎上。
這確實是一個複雜的邏輯陷阱,直到兩年後,另一個聰明人李賢才最終為朱祁鎮揭開了其中的奧妙。
不久之後,牢中的王文和于謙都知道了自己的罪名——迎立外藩。這是極為嚴重的罪行,不但要殺頭,還要滅族。王文一聽就急了,他跳了起來,準備為自己申辯。
王文很有自信,他有充足的辯解理由,因為所謂迎立藩王,必須先使用金牌召藩王入京,而他和于謙都沒有動過金牌,所以在他看來,這個罪名是很容易駁倒的。
可是于謙卻絲毫不動,只是笑著對王文說道:「這是石亨他們指使的,申辯有什麼用!」
事情確實如于謙所料的那樣,此案主審官最終查無實據,沒有辦法,只好向徐有貞請示如何辦理這個難題。
徐有貞到底是政治老流氓,他不假思索地說出了一句話,解決了這個問題,估計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句話會成為千古名句,為後人唾棄不已。
他的這句話是:「雖無顯跡,意有之。」
官員們濃縮了他的意思,將其提煉為更傳神的兩個字——「意欲」,並最後以此定罪。
在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程度足以與此句匹敵的只有那句「莫須有」。
「莫須有」殺掉了岳飛,「意欲」殺掉了于謙。
好一幕精彩的醜劇!
而徐有貞也憑藉此句入選史上最無恥之輩排行榜,堪與秦檜並稱,遺臭萬年。
【一個偉大的人】
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拚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
史載:天下冤之。
于謙被殺之後,按例應該抄家,可當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裡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于謙家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家無餘財)。
抄家的官員萬沒料到,一個從一品的大官家裡竟然如此窮困,他們不甘心,到處翻箱倒櫃,希望能夠找出於謙貪污的證據。
不久之後,他們終於發現於謙家中有一間房子門鎖森嚴,無人進出,大為興奮,認定這是藏匿財寶的地方,便打開了門。
房子里沒有金銀財寶,只陳設著兩樣東西——蟒袍和寶劍。這是朱祁鈺為表彰于謙的功績,特意賞賜給他的,于謙奉命收下,卻把它們鎖了起來,從未拿去示人以顯榮耀。
抄家的人最終收斂了自己一貫囂張的態度,安靜地離開了于謙的家,因為他們眼見的一切都明白無疑地告訴了他們:這個被他們抄家的對象,是一個人品高尚的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朱祁鎮事後不久也十分後悔,特別是在徐有貞陰謀敗露後,他曾反覆責問另兩個當事人石亨和曹吉祥,為何要編造謊言誣陷于謙,石亨沒有辦法,只好把責任推給徐有貞,回答道:「我也不知道,這都是徐有貞讓我這麼說的。」
朱祁鎮聽到這句話,目瞪口呆,只是不斷搖頭嘆氣。
但皇帝是不能認錯的,朱祁鎮便將這一任務交給了他的兒子,八年後,太子朱見深剛剛繼位,便下了一道詔書,為于謙平反,並召回了于謙的兒子于冕。到萬曆年間,懶得出奇的明神宗也對於謙敬仰有加,授予謚號「忠肅」,以肯定他一生的功績。
其實于謙並不需要皇帝的所謂嘉許,因為這些所謂的天子似乎並沒有評價于謙的資格。明英宗之前有過無數的皇帝,在他之後還會有很多,而于謙是獨一無二的。
人們不會忘記,正是這個人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保衛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從小滿懷以身許國的志向,經曆數十年的磨礪和考驗,從一個孤燈下苦讀的學子成長為國家的棟樑。
他身居高位,卻清廉正直,在他幾十年的官場生涯中沒有貪過污、受過賄,雖然生活並不寬裕,卻從未濫用手中的權力,在貧寒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懼困難和風險,在國家最為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承擔天下興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在這個污濁的世界上,能夠乾乾淨淨度過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欽佩的。
而如果他還能做出一些成就,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的人。
于謙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他的偉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證明,因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詩一樣,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石灰吟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我曾往杭州一游,並專程去拜祭這位英雄人物,但我到于謙祠時,所見之景象實在讓我大吃一驚,當時正值黃金周,杭城遊人無數,可于謙祠卻是遊人寥寥,極為冷清,倒是遇到幾位外國留學生正在向于謙像鞠躬,驚訝之餘上前攀談,這才得知他們是在大學讀書時看到這段歷史,對這位英雄十分仰慕,特意趕來瞻仰。
聽完他們的話,我無言以對。
神台之上,于謙先生依然保持著他那從容的神態,想來他在臨刑前也是如此吧。
五百多年過去了,于謙似乎從來都沒有離去過,他始終站在這裡,俯瞰著這片他曾用生命和熱血澆灌過的土地,俯瞰著那些他曾拚死保衛的芸芸眾生。
我釋然了,不管這裡是否門庭冷落,無人問津,也不管這裡有沒有仰慕者前來頂禮膜拜,都與這座祠堂的主人于謙無關。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即使再過五百年,無數浮華散去,于謙依然會站立在這裡,依然會因他的正直無私、勇敢無畏被世代傳誦。
因為他是一個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而真正的英雄是不會被人們忘卻的。
我堅信這一點。
明代有很多厲害的人物,我曾給這些人物做過一個排行榜,而于謙在我看來,應該排在第二名,雖然明代有一些人物的豐功偉績不下於甚至超過了于謙,但他們的排名也在於謙之後,這是因為評定的標準有兩項:品行、才能。雖然某些人的才能確實勝過於謙,但他們的品行是有缺憾的。比如朱元璋同志的政治問題和張居正同志的經濟問題。
而于謙不但才能過人,品德上也幾乎無可挑剔,所謂德才兼備者,千古又有幾人!
如無例外,于謙本應排在第一,可惜的是,在他之後,還有另一位高人橫空出世,此人不但文武兼備、智勇雙全,而且五花八門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一不曉,且善始善終,堪稱不世出之奇才。對這位仁兄,英雄的稱呼似乎已不適用了,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有一個更適合他的稱呼——聖賢。
這位仁兄也將是我們後面文章中的主角,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後提一句,于謙死後,他的兒子于冕被罰充軍,而充軍的地點叫做龍門,後來的系列電影《龍門客棧》就是以此為故事模板的,而那位大反派太監的生活原型就是司禮監曹吉祥同志。
雖然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閑來無事調侃一下曹吉祥等人,倒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過河拆橋】
殺了一批,換了一批,做新龍袍,修宮殿,改年號(景泰改為天順),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月,朱祁鎮終於消停了,這也難怪,平常人搬個家都累死累活的,何況是換皇帝。
按說事情也算順利完成了,可朱祁鎮怎麼也沒有想到,雖然他已經思慮周密,事必躬親,卻還是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而這個錯誤將造就一個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讓朱祁鎮成為歷史的笑柄。
朱祁鎮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呢,我們前面提過,朱祁鎮於正月十七日奪門成功,隨即登基為帝,他什麼都考慮到了,卻忘記了那個被他趕下皇位的人——朱祁鈺!
當時朱祁鈺已經奄奄一息,所以朱祁鎮也沒有去理會他,直接就坐上了皇位,可他沒有料到,自己的這個弟弟生命力還很頑強,過了一個多月才死,這還不打緊,要命的是,他忘記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廢黜朱祁鈺的皇帝身份!
這位老兄風風火火地幹了十幾天,才猛然想起自己那個只剩半條命的弟弟仍然是皇帝,哭笑不得的朱祁鎮立刻用皇太后的名義宣布廢黜朱祁鈺,但是已經太遲了。
此時已經是二月初一,也就是說在這十幾天里,大明王朝同時有兩個皇帝,而且這兩位皇帝都是現任皇帝,外面坐著一個,裡面還躺著一位。此真可謂千古難得一見之奇觀。
朱祁鎮雖然鬧了笑話,但畢竟還是坐穩了皇位,並從此開始了他的第二代統治——天順。
而那些「還鄉團」成員們在冤殺了于謙之後,前景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如果用童話的語言就此結尾,可以表述為:「他們四個人手牽著手,從此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很可惜,在具有悠久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比如權謀鬥爭、厚黑學)的我國,童話是沒有市場的,類似他們這種陰謀集團,結局總是逃不開兩句話。
一句叫「攘外必先安內」;另一句叫「過河拆橋」。而從後來的情況發展看,「還鄉團」大致適用於第二句。
下一章:第3部:妖孽宮廷 第二章 隱藏的敵人
上一章:第2部:萬國來朝 第二十二章 奪門
于謙該死
戳,戳上加戳!!!于謙是個好人
求指教何來該死一說
于謙為何該死,他的清廉,他的正直,試問當世有幾個人可以做到?也應該可以這樣說有人做得到嗎?
說于謙該死的估計是那些無恥之徒的後代吧!一定是!中國的敗類。以後見了這樣的最好打死要不會禍害國家的。
情到深處,看到于謙的悲慘遭遇不禁失聲慟哭,恨不得把那些無恥之徒抓回來痛打一番以慰謙之在天之靈~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間
說于謙該死,你呢,連當畜生的資格都沒有,我看你是腦殘吧!
就是,腦殘
說于謙該死的.其實也正確.我要說的是當時他缺乏政治判斷.況且他只是官.皇帝為了自身的利益必須犧牲掉他.在著如果沒有被害死的話.他會成為吾輩之楷模嗎?
至此聞于謙而覺自身污穢不堪,實是該重新塑造自我…古人如此之品格真是令我嘆服!…
於歉為何該死,你有沒有看前面的內容,不要亂髮表
于謙是推立朱祁鈺的主要大臣,是朱祁鈺的親信
朱祁鈺何許人也?——爛人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無勇者.死就死吧。該死
石灰一一白吟
石一一灰白吟
可惜
樓上孽畜
于謙該死?我看說于謙該死的人才該死!
于謙該死?我看你該死吧、
于謙該死?那你活著還幹啥、
于謙為何不拿蟒袍和寶劍炫耀?說于謙該死的人先考慮清楚再回答(發表)!!!而且於謙是推立朱祁鈺的主要大臣,是朱祁鈺的親信!朱祁鈺也是糊塗蟲一個,為什麼把于謙斬首?我覺得應該是徐有貞該死才對!!
是啊!像于謙這樣對偉大英雄值得讓我們學習!!
于謙該死!怎麼著?啥了我?
沒錯殺了你,腦殘一個
為什麼歷史上那些大忠大義大智之人都不得善忠呢,那活到自然死亡的都是些什麼人呢?
前兩天老師出作文題目《千古風流人物》,我寫于謙,老師在班上讀,讀哭了一大片,老師眼淚也是嘩嘩的
假道學死了
大家別理會那些人了,任何時代都會有敗類,他的存在才能襯托出於謙這樣人物的偉大!如果在抗戰時期,這些人就是走狗、漢奸,跟這些敗類討論什麼呢!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間
正如其人一般
于謙偉大
於慊英雄當之無愧
沒有于謙,說不定後來就沒有了,
呵呵,別誤會,我只是想說于謙是個偉人,一個改變大明國運改變中國歷史的偉人。
于謙,才是真正的英雄。他為大明王朝鞠躬盡瘁,他問心無愧。只怪朱祁鎮不識英才,留的千古遺憾。只令人扼腕嘆息。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間
當時朱祁鈺暫代攝政,皇帝被抓了,難道任由蒙古人把他當成提款機、邊關的通行證,不擁戴朱祁鈺稱帝還擁戴誰?這是為整個大明,整個國家考慮,再說皇帝的命是命,老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嗎?犧牲一個皇帝,換回國家的穩定,值。難道沒聽過蒙古人對中國的殺戮和奴役,沒聽過清朝「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嗎?所以說于謙擁戴朱祁鈺是政治投機的人,最好閉嘴,根本不了解那段歷史。力挺于謙,千古英雄。
頂35樓的,不懂的最好學學歷史再發言!
于謙偉大!徐有貞無恥!曹吉祥不折不扣的死太監!
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于謙這樣的人
中國現在就是缺少這樣的人啊
說于謙該死的人應該跟王振一般歸為一類人吧
于謙是民族英雄,徐有貞本也是個人才,只可惜一個偶然的「南遷」把他毀了,如果他沒受侮辱的話,定是一個大有可為之才,他對於謙的作法我十分鄙視,但能理解。
明朝排第一的是誰啊??
公道自在人心。
看了樓上那麼多評,唉!世上真是啥人都有。真想去于謙祠參拜這偉人,他的事迹太讓我感動,淚流滿面。看此書僅此章節哀慟
于謙是一個偉大的人。頂樓那位叫假道學的,你說出此話,真是中國人的悲哀。
于謙的德才兼備確實是堪稱完美,中國歷史上也很難出這樣的人,因為很少握有重權,而又有高尚品德的人確實少之又少。
歸納出他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過於仁厚,待人寬容。其實他的優點無形中變成缺點,官場的那套厚黑學,權利,慾望的各種爭鬥,我覺得于謙玩的不是很轉,對人的品行性格有失判斷,所以徐有貞就是個致命的錯誤,此人一旦吃虧,必會報復。這個毒瘤沒及時拔除,後來自己的命丟掉,我覺得跟于謙自己的官場準則有點關係。當然于謙當時若是除掉徐有貞,那就不是于謙了,我確實佩服於神的心胸和寬容心。
寫于謙的篇幅緊隨朱八八和燕王了。我很小就看過《石灰吟》,當時自覺地背下來過。後來又一次學校搞猜謎活動有用這詩作謎面的,我用他換了幾個糖。現在想想感覺很無語,一代名臣的人生寫照居然哪來當做謎面。我勒個去。
好
w 說道:
明朝排第一的是誰啊??
王陽明,全能型選手,括弧(沒有之一)
第一是王守仁
王陽明,就是那個格竹格到頭疼的。
王陽明,就是那個格竹格到頭疼的。
初中課本有他
沙發兄神人也,識人獨到,言論精深,非吾等可望項背。
觀古今之賢達,唯秦公可共語!
46樓的同學,我想只有海瑞才能和于謙一拼,都是罕見的清官啊!
海瑞能力太差,排第一非王守仁莫屬
第一乃張居正,向後看
誰說我該死我今天晚上找他去
沒看不要說,第一是海瑞。
估計一樓的那個畜生全家都是喜寧一樣的漢奸
現如今還有于謙這樣的人嗎?
!!!
靠,那什麼假道學該死。
嗯,假道學是犯賤,大家別理他.
60,IS,GREAT.
你才該死,你算個什麼東西
假道學,you are a beach,88都比你香
第一是王守仁,「心學」的創始人
自古以來,樹大招風,于謙就是
政治投機就是兩袖清風家無餘資?政治投機就是不邀功不請爵?政治投機就是光明磊落笑對生死?敢問天下有這樣的投機者么,歷史上有這樣的投機者么。後來的朱祁鈺是不怎麼樣,但當初他不是那樣的,並且於謙也是沒有辦法。不管怎樣,當我看到于謙經歷時不自覺的哭了,真的哭了,以前讓我看著看著熱淚盈眶的一個人是海瑞,于謙是第二個,我佩服他,他也感動了當時的一個大臣,這個大臣從此立志為他報仇,憑一己之力暗中謀劃剷除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三人,他叫李賢。
老子才死你們就這麼鬧啊!
于謙,真男兒也,實在是吾等之楷模,其功績當萬世流傳,
參拜于謙!!!
對於我們來說于謙是英雄.但是對徐有貞和皇帝來說.是不是英雄不重要,只要對他們有威脅.別說是于謙.就算是兄弟父子.他們也不放過(書上有寫的)
給人判死刑,總要理由的!1樓的,能說一下,為什麼于謙該死嗎?
《龍門客棧》中的太監叫曹化欽,明擺了就是曹欽么。哦,對,曹欽不是太監,是太監的兒子。
「假道學 說道:
于謙該死」
於是大家就對這「假道學」群起而攻之,客觀的說,真是欠深思。
于謙非死於徐有貞之手,而是死於自掘的墳墓之中。何來此說?
一者,當年八月十八日,朝堂斷喝是踩著小人徐有貞的尊嚴和淺薄才脫穎而出的——埋下禍根。
二者,曾經竟然到朱祁鈺處舉薦政績突出的徐有貞(當時還沒有改名字),雖然因為朱祁鈺是個記恨前嫌的小人而作罷——用人失察。
三者,要舉薦徐有貞就舉薦成功,一次不行兩次。。。以于謙的能力和地位應該沒問題,可他沒有珍惜這次拯救於徐二人的珍貴機會——典型的政治經驗不足。
四者,不為己用,早該把徐有貞打壓出局——徐有貞改名字投機于謙竟然無所作為——傻B一般。。。。。。
當然我們可以找出更多於謙該死的原因。最根本的還是于謙是好人,是正直清廉害了他。要想在官場混,干出點名堂還保命,于謙之類的人差遠了!
古今一理,而在今天于謙當不上官,幹不成事,死的得比明朝快一萬倍。
啦啦啦德瑪西亞
至少朱祁鈺當皇帝比那個朱祁鎮要強得多,最少最少于謙不會死得這麼冤,說不還會善終,哎,可惜呀。。。
政治投機完全是瞎說,于謙真要投機,寫個投名狀朱祁鎮一樣笑的和朵菊花一樣。
下次到杭州一定去于謙祠跪拜。
你們不知道就不要說,以于謙的能力就是在徐有貞奪門之後都能打敗徐,但是他沒有,他不故個人,只故國家,在(徐)奪門之前于謙就有所了解,可以看百家講談(要沒這點能力能當到大明實際掌權者,不會謀略能打敗也先,能把預備隊變成戰鬥力一流的部隊(時候一個月)就算你是毛爺爺也不一定能變))
于謙該死
真該把那些說于謙該死的人下到詔獄裡面!人渣
自小就讀了石灰吟,一直很想知道石灰吟的作者于謙是誰?!今日有了答案,一代忠臣!
T^T
朱祁鎮比朱祁鈺好多了T^T
于謙就是該死T^T
于謙該死,是因為他的品行已經超出了超人一萬倍,映照那一句話,此物只因天上有。在這樣一個社會裡,那樣一個是時代里,于謙的確該死,不是罵他,而是惜他,為什麼他要為這時代拚命,他本來可以活得很好。為什麼要盡職盡責,樹大招風,品聖招嫉,所以他的確應該死。他不求名利,只求堂堂正正做人,頂天立地。這樣的人,活著的時候過的很清貧,自己也樂在其中,但是對我們世俗的人來說,明明知道他一個人的清廉不可能換來全世界清廉,他一個人努力想要輔佐全世界,卻是微不足道的力量。所以死對他來說,在我看來是最好的解脫。從這個角度看,于謙該死。不是罵他,而是惜他
假道學,我要是能活過來我就抽死你
當年八月十八日,朝堂斷喝是踩著小人徐有貞的尊嚴和淺薄才脫穎而出的 你就算是天王老子怎麼會知道徐有貞這個膽小鬼有一天超越太傅的 小人物也是在石板中成長的 諷刺白眼尊嚴是有貞進步 用人失察 人品差是文人酸乳評價一個人的好壞標準 于謙不是曹操 他沒決定權 出動龍鬚 找死 讀了這麼多的歷史人物,我最敬佩的是當年明月,找了幾張紙。寫了幾個大大的頂字
于謙可憐啊
還有,第一是我
看來這篇文章評論還真不少,不過大多都以1樓的同志為中心了!妖孽就是妖孽,人神共憤啊!
蛙
大家加油啊,快到一百了
于謙的死,關鍵是朱祁鎮,他不批准,于謙是不能死的,再則于謙他沒有奸臣奸
于謙,英雄也,想不到那個徐有貞之前只是個不起眼的官員,最後能鬧這麼大動靜,
于謙次類人有幾個!古代也許存在幾個,謙謙君子畢竟鳳毛麟角,現代已經絕種,說于謙該死的人是沒有精神的人,因為他們的出發點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們腦子裡始終認為做事要變通,對「變通」,就如當今社會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變通,遲早人類社會會被人類變通沒的。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就如一縷春風拂面,風過什麼都不存在了,因為人類已經沒有了思想,捫心自問的那個。
最該死的是朱祁鎮,這個皇帝聽信小人王振的話,葬送了二十萬人的性命,後來又聽信奸人徐有直的話,錯殺了一代忠良兼英雄的于謙,這個白痴才罪責當誅。
此物只因天上有! 人世間短短几十年是用來悟的。死的是軀體 生的是靈魂。 度的是你我。看到此故事的是緣分。
中國名言:升官發財,榮華富貴,管場我敗了,英雄我卻當了。「他們的聰明比,比不上我的智慧!」哦。明白了,得罪某些人是因為我太窮。」
其實我並不喜歡那些像海瑞一樣的清官,他們基本上都是死腦筋。不過……于謙還好點。
我本來很同情徐有貞的,但是後來看到他咔嚓掉于謙就恨死他了。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說幾個名族英雄的名字,有的人說鄭成功,有的人說林則徐,我說于謙,老師皺著眉頭想了想,說「你坐下,于謙不是。」然後我就納悶了,于謙怎麼不是民族英雄了?後來我們學到了石灰吟這一課,上完後老師問我們有什麼感想,我冒著必死的危險說了那件事,老師居然說根本就沒這事!
所謂英雄者,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于謙也!
于謙,可惜了
說于謙該死的估計是那些無恥之徒的後代吧!一定是!中國的敗類。以後見了這樣的最好打死,要不會禍害國家的。
大家別理會那些人 ,任何時代都會有敗類,他的存在才能襯托出於謙這樣人物的偉大!如果在抗戰時期,這些人就是走狗、漢奸,跟這些敗類討論什麼呢! 說的對
我發現讀書的有兩種人,而有一種人,其實讀書不讀書,水平永遠都是那樣。中國有那麼多詞語來形容於謙的這種情況,「美中不足」「瑕不掩瑜」等等,而這部分人卻總只會想到「該死」。看來,中國人,如果要真正從看客上升為讀者,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王守仁的人格魅力,戚繼光的人格魅力,于謙的人格魅力,都需要你們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去欣賞。而不是一邊看著這些你幾輩子人加起來也達不到的成就的人,然後一邊磕著瓜子,一邊說,如果是我,我會怎樣怎樣。如果是那樣,麻煩你們還是去看網路言情小說吧,那些更適合你們。
你列舉這麼多於謙該死的理由,你什麼目的?標新立異?嘩眾取寵?于謙是被害死的,不是該死,他要是該死的話,那我們誰也沒有一個該活的。于謙是英雄,不是官僚,他為什麼要緩和和還鄉團的矛盾?他為什麼要圓滑處世?做成一個老奸巨滑官僚他還是英雄嗎?政治家和官永遠不可能對等。你個龜孫子,再侮辱一下我們的祖先試試。
于謙該死——不是說他對國家所做的貢獻導致,而是說他做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的高貴品格才是導致他最後悲劇的直接原因。因為他的清正廉潔,同在廟堂高居者,大多數是容不下的。角度不同而已。但是並不是說于謙不偉大。
歷史老人總是默默地注視著這天下的芸芸眾生,關鍵時候,就選擇某個英雄挺身而出去承擔重任,最後又安排這個英雄去承受巨大的悲哀。比如以前的岳飛、後來的袁崇煥。歷史沒辦法改寫成我們願意看到的童話般的結局。歷史英雄才讓人在倍感惋惜之後倍感崇敬。
于謙不是該死。是必死。惜哉!惜哉!相反徐有貞才該死!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間!!?說于謙該死的人你有這個權利么?!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間!!說于謙該死的人你有這個權利么?!
其實,以于謙的智商來說,他應該知道如何圓滑處世。只是,一來,他的心專註於這個國家,二來,他的高尚品格也不允許他這樣做。我想,當于謙在力挽狂瀾的時候只怕心理早就清楚自己的結局。所以,于謙必死。
權力對人格的侵蝕
第3遍了,上上個星期,本人寫了一篇作文,題為[我崇拜王守仁
真該把那些說于謙該死的人下到詔獄裡面!人渣
不不,應該讓他體驗體驗朱元璋同志的刑法,注:抽腸還有不記得了
于謙:我死不足矣。
宦官:嘻嘻,死了就好。
于謙,不可否認他是個偉大的人。只是我們能隨意評論他嗎?這種人是用來敬仰的,不是用來評論的!!!
第1者是張居正
115.匿名 說道: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間!!說于謙該死的人你有這個權利么?!
是這個『留』啊,老兄你打錯鳥~
122.匿名 說道:
第1者是張居正
第一是王守仁鳥~~~
59.老闆 說道:
沒看不要說,第一是海瑞。
海瑞那麼次,還當第一??
後來還被高拱利用,挖坑害了徐階!!!!!
你是沒看過吧!!!!!
海瑞死腦筋一個
假道學不是腦殘,是活膩了,大家一起上,群毆!!
想不到朝這麼多英雄人物呀。期待明朝第一聖賢。
于謙,中華民族的瑰寶,正義的衛道士
于謙是前任皇帝的殉葬者 後任皇帝的替罪羊 如果是選舉的話 前任皇帝80票 後任皇帝60票
每個人都有英雄情結,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啊。都是愛國的,所以發言踴躍。挺于謙–只留清白在人間;
第一絕對是王守仁
于謙真不該死啊。。。可惜,可嘆,或許這就是歷史的真正魅力治所在吧。。。
真男兒不是魯莽衝動赴死而是用盡全力擊追逐自己想
于謙,中華民族的瑰寶,正義的衛道士,人臣的楷模。
1樓的釣魚功力和攪局能力,堪比妖書案中的妖書啊,壯哉壯哉。
一樓沒錯,中國從古至今就沒有給於謙這類人好下場的習慣。秦之蒙恬漢之晁錯唐的哥舒翰宋的岳飛,一直到現代的彭大將軍,品型高潔何用?戰功顯赫何用?雲泥分別僅權者一念耳。
遺憾
說于謙該死的真是讓人無語了
那我給你們出兩個題目:1.在一個月內,把二十萬預備隊訓練成能上戰場的野戰部隊;
2.讓你當個部長,十年如一日不貪污,不受賄,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干幾件好事;
如果辦不到,就不要亂說于謙該死,因為你根本沒資格批評他!
我是2B
46樓的,于謙不一定不懂厚黑學啊,話說他當年打瓦剌的時候,不是在大晚上用大炮轟過那個明英宗朱祁鎮嗎?
王守人應當第一,力挺于謙
靠靠靠靠靠靠靠
于謙被冤死了
悲劇娃
納尼?
于謙固然偉大 徐有貞固然無恥 曹吉祥固然死太監 但我認為他們都很可憐 他們都是封建君主制度的受害者 包括英宗都是 秦始皇創立的皇帝制度根本就是個殘疾的制度 在這制度下 體制內的人考慮的頭等大事就是自保 有時害人是自保的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途徑 而能夠出淤泥而不染者被我們視作好人 于謙不但出淤泥而不染 而且為國家為民族付出了太多太多 以至於賠上了性命 所以于謙真的是偉大的人
清官大部分慘死,貪官稱雄
飯可以亂吃,話請不要亂說。
我很贊成作者對於謙的評價,很是中肯。
首先,於民族危亡之際,于謙敢當大任,力挽狂瀾,需要莫大勇氣。至於擁立朱祁鈺為帝,實在是大敵當前,沒有辦法的辦法,說他是朱祁鈺的親信,我看不盡然。
其次,朱祁鈺病重之際,他與大臣商議提議復立朱見深為太子,這在誰看來都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嘛,我想如果不是徐有貞等人煽風點火的話,朱祁鎮也是十分願意讓自己兒子做皇帝,而自己安享晚年的。
最後,事情壞就壞在朱祁鈺臨死的時候召見的是石亨,把祭祀的大事交給了他,朱祁鈺是怎麼想的。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於謙並不是朱祁鈺的最信任的人,不然為什麼不是交給他呢!而石亨和徐有貞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傢伙在一起能幹什麼好事,最可恨這兩個人都是小肚雞腸,別人對自己的無心之失都會記一輩子,別人對自己的好恐怕轉身就忘了。這樣的人何談以國家為重,怎麼會為江山社稷著想?朱祁鎮上台了,可是他並沒有從自己之前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還是重用這些小人(其中還包括死太監),聽信讒言,殺害忠良。這就是他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就是他幾十年悲慘生活中他學到的一切么?那麼,他真是白活了。
麻煩不要刷屏好么,
複製那麼一大段內容搞神馬啊?!
ghg
大家可能進入了一個陷阱,此文的第一條評論就是「于謙該死」大家想想他為什麼會坐上沙發,他的目的何在?寫書者的厚黑水平不得不欽佩,利用中國人上下五千年積累下來的事物評判標準,從而引導了這一系列的評論,實乃厚黑學之鼻祖
這個世界總有兩種人:一是明辯是非,分清黑白的正常人。一是是非不分,胡攪蠻纏的爛人。我們不能阻止第二種人的存在。只好無視他們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後向于謙大人致敬。
于謙 于謙 于謙 。。
我看了兩遍,都哭得稀里嘩啦。唉,于謙,我為你惋惜。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
造反過程值得大書特書,好劇本素材!!!!!!!!!!
這章看得我淚流滿面啊,于謙從此成為我的偶像!徐有貞,石亨真是兩個心胸狹隘的卑鄙小人,但我最瞧不起的還是無能又糊塗的朱祁鎮,這種人真的挑不起大明這副重擔
第一應該是袁崇煥吧!
呵呵,哥不在江湖,江湖卻有哥的傳說,我就是傳說哥,我為自己袋鹽
呵呵,一群裝清高的貨,于謙看見你們這些評論估計都會瞧不起你們
一代天驕——于謙!
說于謙該死的人才該死!
自古忠良多枉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又看了一遍,淚痕滿面啊
公道自在人心
于謙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政客。好的政客應該無情無義。
于謙是個好人,好人在政治中的下場都是死,所以,他該死,他的結局是註定的
我總覺得于謙是第二個岳飛,他和岳飛太像了。一樣的清廉,正直,無私,忠心,更是一樣的冤枉。
回82樓于謙沒兵如何應對奪門之變
朱祁鎮是好人
回145樓,秦始皇創立的封建皇帝制只能說美中不足,任何種政體都有他美中不足的地方。周武王建立周朝到處封侯,以致最終地區政權及軍事實力大過中央,到最後名存實亡;次本主義使得商人階級飛揚跋扈,普通人民還是受苦;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也有缺陷,不然大好的蘇聯也不會解體
還有什麼好說的,把于謙記在心裡。
作者已經說明了不是張居正了
最近一直在播精忠岳飛,一看到岳飛,總想到另一個與他驚人相像的人–于謙。他們都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重大義,輕生死,保衛了國家和人民。岳飛作風清廉,于謙始終清白,這兩位位高權重的大臣在污濁的環境中依然堅持著操守,更是令人敬仰。到最後,兩人的結局更相似,都被無恥的人用臭名昭著的罪名害死,令天地動容,令天下百姓無不痛惜。
現在提起于謙,許多人只想到是德雲社的相聲大師,還有多少人能想到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少保呢。
大家說,是不是。
于謙是我歷史上第一個崇拜的人物,敬之,尊之!!!我現在覺的做人要懂點厚黑學,歷史上為官清廉,而又善始善終的又有幾人?我到看好曾老爺子。還有張居正,變通!
第一名是王守仁
四大家嘛
軍事家,哲學家,政治家,理論家
朱祁鎮怎麼老是聽信讒言!要不是他信王振,會這樣嗎!!!現在又聽徐有貞的!!!真是糊塗!!!
自古能臣多遭害,常使讀者淚滿襟。
假道學腦殼壞掉哦,氣死我咯。來人,把他jj切下來喂狗。
我也覺得應該是我
在那樣一個複雜、黑暗的社會環境下,于謙依然堅守著自己的高尚品行,不為名利、權勢所趨,無畏生死,實在是個錚錚鐵漢。我絕對有理由相信1樓的腦袋被驢踢過或者被門夾過,這樣一個價值觀扭曲,是非不分,根號4,禽獸不如,說話不經過大腦的死38,讓我想不清你娘是怎麼教你的。呃,或許本來就是煞筆,教也教不懂。
哀家討厭刷頻的,來人拖下去掌嘴300下。
第一名應該是王陽明吧
我認為身為中國人,都要去拜拜于謙,為什麼他的祠堂那麼冷清,我們就是這麼對待保衛國家人民的英雄么?
夫君,我愛你。
一樓的,你死於謙都不該死!不知道別瞎說!
只能說于謙是千古奇冤吧,
可他卻是必死,
不要說我是胡說,
因為無論他是善終還是被人害死他都會死!
于謙,本是神,為何成人
于謙,本可青雲直上,為何最後身首異處
既然本世不容於謙,就讓他回天上去吧
不要留他
我們只需記住他
敬佩于謙
于謙英魂長存 —這樣的英魂就是我們漢文化的血脈,他們在永恆的光明裡生生不息。
相反,徐有貞們的垃圾人生必將在地獄裡受到應有的懲罰
我是垃圾
– –
於,李,可惜了這些偉人
于謙挽救了一次明朝,
當時還說要遷都的徐珵還想要害死他
一個垃圾背負臭名吧!!!
此時已經是二月初一,也就是說在這十幾天里,大明王朝同時有兩個皇帝,而且這兩位皇帝都是現任皇帝,外面坐著一個,裡面還躺著一位。此真可謂千古難得一見之奇觀。
—–這個看法其實是不對的。這十幾天里朱祁鎮仍然是「太上皇」。皇帝病重,太上皇代為攝政是完全符合的。直到用太后名義廢黜朱祁鈺以後朱祁鎮才算完全復辟。當然,這十幾天里可能大臣們已經改口叫他為「皇上」,他也可能以皇帝的名義發詔書,但都不要緊,因為發詔書是不落款的。蓋的印上也沒有寫上朱祁鎮的名字,就算他加蓋他自己的章也可看作是「攝政」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發詔書是不會寫上「朱祁鎮」的,只會寫一些稱號什麼的。
朱棣殺方孝孺斷了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只剩下了博取功名,貪慕榮華之輩;徐有貞殺于謙開了個壞頭,至此之後政客們只肯提拔自己的親信,還要約定門生(即事先站好隊),對於自己的敵人則一定要窮追猛打幹凈殺絕,絕不能象于謙這樣傻乎乎地。
他要是心狠手辣,早早把徐有貞等倡議南遷之人趕出中央,也不會落得這個結局。
于謙不是該死,而是該殺。不管有多麼合理的理由,他的確是擁立了新帝。複位後皇帝難免對他心有芥蒂,即便皇帝真認可了他的事急從權,能諒解于謙,但于謙真敢確信皇帝的大肚,沒心沒肺地從頭開始,而不會惶惶不可終日地導致最後造反?即便于謙敢這麼確信,或有真有這麼高尚的節操,不二心地跟著皇帝。皇帝又如何確定於謙會這樣做?一個如此位高權重有聲望的重臣,真一呼百應地反了怎麼辦,卧榻之側豈容一個可能給自己來一刀的人酣睡,寧殺錯毋放過,于謙至此也就非殺不可了。
我無所謂,公道自在人心。
朱祁鈺的確很累了,朱祁鎮也很累;現在他們都算是解脫了
在過五百年,于謙的雕像依然叱立在哪裡。想想我們在哪裡,這就是普通人跟偉人的差別
去杭州,一定拜于謙。
那些說于謙該死的只是在嘩眾取寵,大家別理他們,他們總有一天會害死他們自己的
那些說于謙該死的只是在嘩眾取寵,大家別理他們,他們總有一天會自己害死自己的
公道自在人心。除了肅立敬仰,我們需要的是做好份內的事。
第一是王守仁,心學創始人,打敗寧王
看了這篇之後,下次一定要去杭州拜祭拜祭于謙。
哈哈,明朝第一是王陽明
一樓人渣腦殘敗類,不死不足以平民憤!
贊成
千古名臣,無比佩服懷念!
于謙是個大好人,不該殺,
于謙祠在西湖啊?確實不知道。去過西湖無數次,只知道秋瑾,武松,蘇小小,岳飛,,,,,,沒人宣傳啊。下次去一定去祭拜
寧願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
誰敢說于謙該死,說于謙的最該死。
好偉大( ⊙ o ⊙ )啊!
于謙
說于謙的力挽狂瀾的時候,好感動,奸臣當道竟然還有那樣清廉的人,問當時有幾人能做到?崇拜啊
于謙,於危難之際力攬狂瀾,清廉辭世。一生金戈鐵馬,飽讀聖賢,中國之真君子!
第一應該是袁崇煥的師父叫孫什麼來著,他太列害了,有他在,努爾哈赤不敢侵入中原
我該死,我爸是李登輝我媽是川島芳子。我該死。
唉 現在人們都只認識 那個說相聲的于謙啦 中國之悲 華夏男兒之悲
此該死,應該非彼該死…
大家中了一樓的圈套了
于謙之死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試想徐有貞這個小人怎麼能得志?朱祁鎮這個昏君怎麼能當政?如果在民主社會,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德才兼備之人握重權,小人不易得勢或興風作浪;最高領導不是世襲而是選舉產生,始終是最優秀的最適合的人擔當;法制健全,不是最高領導一人就可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如果最高領導因個人的局限性做出了錯誤決定,也會靠制度給予糾正。如此,于謙不會死。相反,在他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死亦不奇怪,只是太可惜了。他是個有德有才的英雄,他的離去是國家和人民的巨大損失。
得罪小人後果太可怕,尤其是得罪有文化的小人。
樓上的樓上的樓上朱棣同志說的對。但大家實在是氣憤啊
笫一是王守仁
第一王守仁
老朱我來給於謙點贊了
朱老大都來點贊了,于謙,算我朱老二一個,頂你哦!!!
算上我朱老三一個
算我朱老四一個
垮于謙者,不得好屎。
于謙是個好官,說于謙改死的人。改誅九族。。。。。。
于謙確實必死,他碰了古代皇權專制社會最不能碰的皇權問題,在那樣的一個社會中,品格高潔同時功高震主的英雄都沒好結局,因為坐在最高位置上的那個人你讓他深感無法控制你而且才能遠不如你,你能有好結局?
錯了,是千錘萬鑿出深山
好人沒好報!
歷史,說的都是人心。于謙,國士也。
1樓畜生該死!死不足惜!不死不足以謝天下!
230樓的祖宗也算我一個!!我代表我爸朱見深和我兒朱厚照向于謙致敬!!!
于謙和王陽明「聖賢」二字當之無愧!
143是2b
于謙千古英雄
可歌可贊
千古皇權
諸多弊端
若沒皇權可以直接推選于謙當主席
Plsneiag to find someone who can think like that
一樓可謂是猥瑣至極,于謙是明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大英雄,何來該死之說,恐怕該死的應該是說這句話的人吧!
男兒世間走一遭!
于謙是個英雄
力頂5lou
力挺于謙!
還有,別爭第一啦,俺老師才是第一
歷史大潮,浩浩蕩蕩,順其者昌,逆其者亡,其實爾等在此胡做言論,荒唐!
誰敢說于謙該死,我跟誰沒完
就和你天已黃昏
于謙不該死
對於謙不該死
嗚呼於公,哀哉!痛哉!念哉!
于謙你的搭檔德剛呢?
%*&*#*@……&!)*#&(@&*……#*……#&@……(!)#(@**(#(*#(#*(#(外星人前來評論)
于謙真是太可憐啦!
一樓拖出去斬了
于謙沒幾把,宦官,奸臣,死的好
傻逼于謙該死
現在還有這種官?
我才是第1
于謙之死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試想徐有貞這個小人怎麼能得志?朱祁鎮這個昏君怎麼能當政?如果在民主社會,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德才兼備之人握重權,小人不易得勢或興風作浪;最高領導不是世襲而是選舉產生,始終是最優秀的最適合的人擔當;法制健全,不是最高領導一人就可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如果最高領導因個人的局限性做出了錯誤決定,也會靠制度給予糾正。如此,于謙不會死。相反,在他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死亦不奇怪,只是太可惜了。他是個有德有才的英雄,他的離去是國家和人民的巨大損失。
————
你已經中了「民主毒」,而無法正確認知事物了。
希特勒是選舉上台的,對希特勒無限忍讓主張綏靖政策的張伯倫是選舉上台的,陳水扁也是選舉上台的。
烏克蘭那幫臉書治國,卻導致國家分裂的蠢貨政客也是選舉上台的
小布希這種美國人公認的誤國政客,創了美國歷史上最低的支持度記錄。伊戰、關塔那摩、卡特里娜颶風的救災不力、NSA的非法監聽等等,各種弊政層出不窮,戰略錯誤更讓中國崛起,他也是選舉上台的。
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否認南京大屠殺,大阪市長橋下徹否認慰安婦,他們都是選舉上台的。
不僅如此,日本從九十年代至今經濟衰退長期萎靡不振,這麼多年過去,各種選舉上台的政客卻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方案。
可不僅僅是歐美等發達國家
民主印度的警察甚至去強姦受害者,菲律賓,非洲很多民主制的那都更不用提了。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局勢卻最終惡化成埃及出現新的獨裁統治,利比亞、葉門和敘利亞呈無政府狀態,而敘利亞和伊拉克甚至出現了ISIS。
墨西哥,民主制
結果毒販橫行,政府是毒販的,軍隊是毒販的,政客即毒販,毒販即政客,甚至毒販即選民。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你肯定知道,甚至有可能經歷過的,然而你的下意識的還認為民主包治百病,
一葉障目,無法正確認知民主,你已經被忽悠中了民主毒。
不是說民主無好處,不是說我們的制度就是完美的
而是從來沒有一種制度是完美無缺的
民主制它並不包治百病,它只是劑特效藥
不能對其弊端視而不見,就無腦吹捧照搬別人的制度。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東施效顰,貽笑大方
作者在前幾篇里一直在粉飾朱祁鎮,說什麼人格魅力之類的,然後把朱祁鈺寫得特別不堪。但說實在的,朱祁鈺當皇帝確實比朱祁鎮強得多。或許朱祁鎮是個好人,但絕對算得上是個昏君。
我覺得張居正比起徐階,高拱,王振等人要好得多。
聖賢肯定是王陽明
石灰吟是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296樓說的誰都知道
大凡用「偉大」來評價歷史人物的人都是私貨販賣者
一哭為鄭和,二哭為于謙。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每個時代都有英雄。歷史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幾個。前面那些說當代無人的,未免太小看天下豪傑了。最近中國高速飛行器6次實驗6次成功。而美國卻3次實驗3次失敗,有一次還把發射架給炸了。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這和中國在風洞領域取得的成就有關,但可能沒幾個人知道,這還和錢學森有關。錢學森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兩彈一星,還奠定了我國導彈打航母和高速飛行器的理論基礎。在此影響下,率先實現「一小時打遍全球」的很可能是中國,而非美國。
歷代變法的國家,都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的外部環境。而核保護傘,為積貧積弱的中國帶來了將近40年的和平。作為一個現代化進程數次被打斷的國家,這40年的發展有多重要!可以說每一個中國人,都受到了錢老的保護。這樣的人難道就不算英雄?尤其錢老是為了和平而做這些事的,並沒有因此而傷害任何人。這與那些戰爭狂人是不同的。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因進京覲見時不向王振獻媚送禮,遭其黨羽誣陷,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謚肅愍。萬曆中,改謚忠肅。有《于忠肅集》。《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于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于謙是真男人
FEFSF
評論更精彩…
于謙
英雄
聖賢
智人
額
徐有貞該死,臭不要臉的
徐有貞該死,臭不要臉的,于謙好樣的
1樓去死吧
有趣
有趣
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性,一個時代必然出現卑鄙的小人,政治高人於為時代的進步而流淚流汗流血的革命烈士
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性,一個時代必然出現卑鄙的小人,政治高人於為時代的進步而流淚流汗流血的革命烈士
我是明朝皇室後代
此乃歷史之規律,吾等只可嘆也!
第一人是誰???
于謙是民族的脊樑,不僅是他的功績和人品,更在於他那為國為民不惜一切的精神,只有這種精神才能使政治真正清明,多一個于謙比多一個徐階那樣的政治老手才是國家民族的幸運
弄啥勒、、、、、
于謙真乃國之大者也。明朝若是少了于謙,估計又是一片民不聊生,哀鴻遍野,國殆矣。
〖石灰吟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就沒人想知道第一人是誰嗎
1樓就是徐有貞翻版
于謙該死?那我們為什麼還活著?如果我是朱棣,我只有一句「假道學尚在否?」
寫的真好,贊
一樓的智障,如果于謙該死,那你就是畜生不如,或者你一定是那些敗類的後代,骯髒!
把263、264的人拖出去凌遲!!!!!!!!!!!!!!!!!!!!!!!!!同意的複製文字多發幾遍
說于謙該死的估計是那些無恥之徒的後代吧!一定是!中國的敗類。以後見了這樣的最好打死要不會禍害國家的。
…
永遠崇敬于謙這樣的偉人
王守仁
。。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于謙做的不要太好,我是佩服的,但是如果坐在朱祁鎮的位置上,明知道我在也先營地你還開炮,我能不殺你嗎》真當我雲淡風輕啊……
一樓的言論其言可惡其心可誅
我賭第一名是王守仁,王陽明大哥
為什麼朱祁鎮要殺于謙?這不是自作嗎?
輕輕鬆鬆地就和宋高宗並列了,只能說他腦子壞掉了
意欲?莫須有?于謙?岳飛?徐有貞?秦檜?朱祁鎮?趙構?
意欲?莫須有?于謙?岳飛?徐有貞?秦檜?朱祁鎮?趙構?
第一是王守仁,大家別爭了,心學的創立者,習主席力推的心學就是王守仁嘔心瀝血的人生精髓
于謙北京保衛戰,力挽狂瀾,立下不世奇功,封爵不授,賞金不取,至死家徒四壁,真可謂清正廉明之高品之人!如今以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人又有幾人能與之相比。但如此真正的人,卻不得善終,這真是自古清流誰善終,如今正廉孰認同。濁世不待直道士,威福清名自擇中。「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留清白在人間。」
看這寫評論,簡直是服氣的不行
從於謙率領百官另立新皇開始,朱祁鎮和于謙就勢不兩立了好么。就算沒有還鄉團的誣陷。只要朱祁鎮一上台,于謙就註定死了呀。把皇帝放著被囚禁不管,炮擊皇帝在的大營,他可是皇上啊,大臣不管自己死活了都,他不死誰死啊
此章評論蜂擁而上,好好。惜自許太高者多。有淚者敬之,劃謀者笑之,訕說者鄙之,還有毀於謙者,居然還活在世上?實在奇怪。
朱祁鎮完美的詮釋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他早就該死 不是他 二十萬能沒了嗎 大明能危在旦夕嗎 他死不足惜
朱祁鎮無語啦。。。。。。。別人說什麼就什麼,,,自己腦袋當菜吃呀。
是個民族英雄 于謙可惜了,但他並沒有怨恨結局,因為老朱複位也是意外之事,問心無愧就行……至於皇帝,不是誰都是奔著一代明君那種苦逼費神的目標生活的。
v
說于謙該死的那位,是曹吉祥的後代!!!
老了,看到精彩處總是要掉眼淚
于謙為何該死,是由於他斷了別人的後路,把別人逼到一個退無可退的地方,試問各位,如果你們遭受這樣的痛苦,你們能做到更好嘛?
岳武穆因救二聖而被趙構和秦檜所害,於肅愍(忠肅)因不救正統而被徐石和天順所殺,那麼,到底要救還是不救
說于謙該死的那位,你全家都該死
假道學去死吧你。。。。。于謙清正廉明、謙虛而有正義感,是偉人
還有322樓也該死
看了這章很感動,敬佩于謙的精神
假道學尚在否
「五百多年過去了,于謙似乎從來都沒有離去過,他始終站在這裡,俯瞰著這片他曾用生命和熱血澆灌過的土地,俯瞰著那些他曾拚死保衛的芸芸眾生。我釋然了,不管這裡是否門庭冷落,無人問津,也不管這裡有沒有仰慕者前來頂禮膜拜,都與這座祠堂的主人于謙無關。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即使再過五百年,無數浮華散去,于謙依然會站立在這裡,依然會因他的正直無私、勇敢無畏被世代傳誦。」
「人們不會忘記,正是這個人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保衛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從小滿懷以身許國的志向,經曆數十年的磨礪和考驗,從一個孤燈下苦讀的學子成長為國家的棟樑。他身居高位,卻清廉正直,在他幾十年的官場生涯中沒有貪過污、受過賄,雖然生活並不寬裕,卻從未濫用手中的權力,在貧寒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操守。他不畏懼困難和風險,在國家最為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承擔天下興亡。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在這個污濁的世界上,能夠乾乾淨淨度過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欽佩的。「
中國幾千年愚昧,為什麼?因為龍文化的洗腦,在中華上空中有一條龍,苦害中國。
為國家黑社會專制勢力賣命的,都是與人民為敵的人。
【一個偉大的人啊啊啊啊啊啊~~~~~ =-= 】
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拚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 O-O 。
史載:天下冤之。enenne
于謙被殺之後,按例應該抄家,可當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裡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于謙家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家無餘財)。
抄家的官員萬沒料到,一個從一品的大官家裡竟然如此窮困,他們不甘心,到處翻箱倒櫃,希望能夠找出於謙貪污的證據。
不久之後,他們終於發現於謙家中有一間房子門鎖森嚴,無人進出,大為興奮,認定這是藏匿財寶的地方,便打開了門。
房子里沒有金銀財寶,只陳設著兩樣東西——蟒袍和寶劍。這是朱祁鈺為表彰于謙的功績,特意賞賜給他的,于謙奉命收下,卻把它們鎖了起來,從未拿去示人以顯榮耀。
抄家的人最終收斂了自己一貫囂張的態度,安靜地離開了于謙的家,因為他們眼見的一切都明白無疑地告訴了他們:這個被他們抄家的對象,是一個人品高尚的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朱祁鎮事後不久也十分後悔,特別是在徐有貞陰謀敗露後,他曾反覆責問另兩個當事人石亨和曹吉祥,為何要編造謊言誣陷于謙,石亨沒有辦法,只好把責任推給徐有貞,回答道:「我也不知道,這都是徐有貞讓我這麼說的。」
朱祁鎮聽到這句話,目瞪口呆,只是不斷搖頭嘆氣。
但皇帝是不能認錯的,朱祁鎮便將這一任務交給了他的兒子,八年後,太子朱見深剛剛繼位
有些人就是TM的敗類,民族的恥辱,看他寫的話就是他媽的漢奸!
于謙應該被後人所尊敬!
@假道學 于謙該死?你試試力挽狂瀾,你試試大廈於將傾,做不到就沒資格罵人家!
@假道學 你媽的在亂講 一個傻逼 beach(垃圾)
不知道說于謙該死的那位仁兄是什麼心態,估計是保皇黨吧
但是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為了這種人動肝火,對吧
一樓真是個傻逼
一樓是故意的吧,「嘩眾取寵」
嗶嗶爸爸Bii我我我我我i
老子想把一樓全家殺絕,這狗雜種
同志們對於侮辱民主英雄的人人得而誅之!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讓卑鄙小人再次禍國殃民!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成不了大器
想必那些侮辱于謙的人要麼就是前世是太監,今世是垃圾
每每讀到這章都潸然淚下。于謙是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值得後人敬仰、學習。
支持266樓
假道學,祝你在2019豬年來臨之際,出門被火車碾死,下輩子做一頭豬,在2031年先被閹割,再被做成烤乳豬。
于謙,他是英雄,是強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此致敬。
說于謙的那位,你家裡是不都像你這麼沒腦子,培養出來你這麼個垃圾
于謙,中華民族之脊樑!不為個人計,只為國家謀。生死無足懼,清氣滿乾坤!
頂樓叫假道學的,我只想問一句:你是中國人嗎?
我是傻逼,我叫周航,爺爺們對不起
我就在想何來該死一說?真的不評論心裡都過不去,這真尼瑪不是人。
假道學該死
皇上 says:
一樓拖出去斬了
假道學不是人
中國敗類
祖宗十八代該滅
改換個狗心
下代,下下代都是狗。。。
假道學,連一年級小學生都鄙視你,尼瑪真不是人。。。
322樓的我祖宗十八代都鄙視你。。。
我是傻逼于謙,你家裡是不都像你這麼沒腦子,培養出來你這麼個垃圾。尼瑪真不是人。。。
假道學不是人
中國敗類
祖宗十八代該滅
改換個狗心
下代,下下代都是狗。。。
于謙如此純潔是你們可以玷污的嗎。
beach【垃圾】
支持我的發個同意。
同意
同意
同意
同意
鄙視鄙視鄙視鄙視鄙視鄙視鄙視
自古好人不償命啊
自古好人不長命,壞人臭千年啊!
個人也覺得朱祁鎮的問題最多最大!
于謙不該死,但于謙必死。
于謙確實不如王守仁,王守仁同樣忠君愛國,品性極佳,且領悟聖學,用兵詭道,我最佩服他的是,在許多像于謙這樣忠志之士被害死的朝廷之上,王守仁留下了一個「千萬別惹王守仁」的傳奇。
王守仁
于少保無過,即便有過,也不致死,但是陷害這種事情,愈加之罪,何患無詞。于少保每一步的處理,仔細推敲後都覺得沒有問題,包括擁立藩王。
中國人不學無術,數典忘祖,政府昏聵腐敗,價值觀崩潰,被罵支那豬,該!
好看
如無例外,于謙本應排在第一,可惜的是,在他之後,還有另一位高人橫空出世,此人不但文武兼備、智勇雙全,而且五花八門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一不曉,且善始善終,堪稱不世出之奇才。對這位仁兄,英雄的稱呼似乎已不適用了,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有一個更適合他的稱呼——聖賢。
陽明兄,橫空出世
不知怎麼紅了眼眶,雪花飄飄北風嘯嘯~天地一片蒼茫~
一樓你是認真的嗎?
76樓,于謙知道必死,但他還是干去了,為了國家,願意赴死!他不是不知道!
104樓,你的老師怎麼……我無語了……
1樓和322樓才該死!
于謙的忠,忠的是大明而非某個皇帝,這樣偉大的人下場往往都不太好
公道自在人心
一位偉人的隕落(T~T)傷心
各位樓上的祖宗們好,在這裡個大家道個歉,我不小心把大明的江山丟了。
于謙應凌遲處死
看我名稱
各位不要被那些刷于謙該死的惹急了,
那就是嘩眾取寵,為博眼球而不分事理黑白,小人也,可憐人也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我以後再也不敢砍樹啦,不但要被熊大熊2打,還有可能掉腦袋.
堅決支持朱祁鎮的決定,打擊亂砍亂伐的人。
俺也是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徐有貞,受死吧。
一樓去死
第一次看于謙, 還以為是今日某相聲演員到古代給朱祁鈺捧哏呢。後來看了這篇,于謙,光明磊落,無他,無中華!
說u?
有病
想于謙死的怕都是蒙古狗的遺毒,于謙救下大明江山,救下整個漢族,把蒙古狗的夢打碎了
五百多年過去了,于謙似乎從來都沒有離去過,他始終站在這裡,俯瞰著這片他曾用生命和熱血澆灌過的土地,俯瞰著那些他曾拚死保衛的芸芸眾生。我釋然了,不管這裡是否門庭冷落,無人問津,也不管這裡有沒有仰慕者前來頂禮膜拜,都與這座祠堂的主人于謙無關。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即使再過五百年,無數浮華散去,于謙依然會站立在這裡,依然會因他的正直無私、勇敢無畏被世代傳誦
唉。徐有貞,就是江南四才子里,祝枝山的外公啊。所以知道為什麼祝枝山仕途不得意了嗎
一樓去死
一樓你mother死了,于謙都不該死
smsmsmsmsmsmsmsm
寧肯粉骨碎身,也要留得清白在人間,這才是于謙的風骨,于少保永垂不朽
說于謙該死的人:不知你媽怎麼生出你這個敗類,讓人瞎忙乎了….
于少保千古
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第一應該是王陽明吧
1樓腦子壞啦;祖祖輩輩都是。
自古英雄多薄命
大家都在爭于謙該不該死。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是老天爺讓他死而脫去世間肉體讓他來到天堂享福呢?沒有于謙,大明朝避免不了被也先打落,而國運孕化出一個橫空出世的人來拯救危急的明朝,完成之後就讓他到天堂享清福了,這何嘗不是令人愉悅的事呢?舉例子,岳,瑜,郭,去。等等歷史是數不勝數的人都是如此
朱見深召回于冕就召回吧,明明那時候徐有貞還活著,還不給他做個脖子以下全部截肢手術,徐有貞也是真該亖,都說了是朱祁鈺不讓,還怪于謙,朱祁鎮也真是的,都知道是徐有貞錯了,一想到徐有貞是善終我就難受
歸根到底,是他朱祁鎮在土木堡慘敗被俘之後,沒有當場拔劍自刎,為他所犯的滔天巨罪謝罪,反而屈辱地活著,奇蹟般地回到了紫禁城,總而言之,大明戰神在那個時候死了,就沒有此後的這麼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