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第2部:萬國來朝 第二十二章 奪門

所屬目錄: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驚魂六日】

  正月十一日夜。

  石亨為他的陰謀找到了兩個同謀者,一個叫曹吉祥,另一個叫張軏。

  這是兩個不尋常的人,曹吉祥是宦官,原先是王振的同黨,而張軏的來頭更大,他是張玉的兒子,張輔的弟弟。石亨和他們關係很好,此時便湊在一起準備搞陰謀。

  可談了一會,他們就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這陰謀從何搞起?

  要知道,陰謀造反不是請客吃飯,是有很高技術含量的,而三人之中,曹吉祥是太監,見識短,張軏是高幹子弟,眼高手低,武將石亨則是個粗人。這樣的三個人如果談談吃喝玩樂,估計還有用武之地,可現在他們要討論的是謀反。以他們的智商和政治鬥爭水平,想要搞這種大工程,估計還要回學校多讀幾年書。

  眼看這事要泡湯,石亨便去向他的老熟人太常寺卿許彬請教搞陰謀的入門知識。

  許彬告訴他,自己老了,已經不適合這種高風險的職業,但可以推薦一個人去和他們一起干,然後他告訴石亨,只要這個人肯參加,大事必成!

  他推薦的人就是徐有貞。

  徐有貞終於等到了復仇的機會,他已經忍耐了太久,他眼光獨到,極有才幹,卻因為說錯一句話被眾人唾棄,受到冷遇。雖然他現在已經身居高位,但當年的羞恥始終掛在心頭,他要討回屬於他的公道。

  於是,這個陰謀集團迎來了第四位成員,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成員。

  到底還是讀過書的人搞陰謀有水平,徐有貞剛參加會議便一針見血的指出,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和南宮內的朱祁鎮取得聯繫,才方便動手。畢竟你們就算殺了朱祁鈺,也不可能自己做皇帝吧。

  那三位粗人這才如夢初醒,便馬上派人去和朱祁鎮聯繫。

  這一天是正月十三日,陰謀集團確定,計劃正式實施。

  正月十四日晨,朝會。

  朱祁鈺已經病得十分嚴重,但仍然堅持參加了這個會議。因為在這次會議將決定帝國的繼承人。

  會議一開始就呈現一邊倒的情況,大多數大臣主張復立朱見深,因為朱祁鈺本人沒有兒子,似乎已無更好的選擇了。

  大學士王文和陳循是朱祁鈺的親信,自然不同意這一觀點,他們堅持認為,即使到外面去找個藩王來做皇帝,也不要復立朱見深。

  大臣們各持意見,誰也不服,便在朝堂上爭吵起來。

  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朱祁鈺坐在皇位上,悲哀地看著下面這些吵鬧的人們,他很清楚,無論是支持他的,還是反對他的,爭來爭去,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將來的利益,為了投機。

  這些道貌岸然的所謂讀書人,不過是一場遊戲中的棋子而已——權力的遊戲。

  我也是遊戲中的一員,可我這一生似乎也快要走到盡頭,遊戲該結束了吧。

  但在結束前,我絕對不能輸!

  朱祁鈺緊緊抓住寶座的扶手,對大臣們說出了他朝會中唯一的諭令:

  「我現在染病,十七日早朝複議。」

  然後他補充了一句話:

  「復立沂王(朱見深)之事,不行!」(所請不允)

  話說到這個份上,群臣只好各自散去,準備三天後再來。

  朱祁鈺發布了諭令,用自己的權威又一次贏得了暫時的勝利,但估計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竟然是他的最後一次朝會,最後一道諭令,最後一次勝利。

  正月十四日夜,石亨家中。

  徐有貞:「南宮(朱祁鎮)知道了嗎?」

  石亨:「已經知道了,他同意了。」

  徐有貞笑了,只要朱祁鎮同意,陰謀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然後他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一個看來幾乎完美無缺的計劃:

  第一步,先利用邊關報警的消息,讓時任都督的張軏率領一千軍隊進入京城;

  第二步,利用石亨保管的宮門鑰匙打開內城城門,放這一千人入城,作為後備軍和警戒,以防朱祁鈺的軍隊反撲;

  第三步,去南宮釋放朱祁鎮,然後帶著太上皇進入大內宮城,趁朱祁鈺病重,宣布複位。

  這個計劃確實十分的好,考慮周詳、分工明確,石亨和張軏都很滿意,但他們也有疑慮:

  「會不會還有什麼漏洞呢?」

  徐有貞自信地答道:「不會有漏洞的,這個計劃一定能夠成功!」

  石亨和張軏這才放下心來,他們相信徐有貞的判斷。

  然而這個計劃確實是有漏洞的!

  這個致命的漏洞就是:

  雖然石亨管理京城防務和內城城門,但他們並沒有南宮和大內宮城的鑰匙!

  南宮且不說,這個大內宮城卻是真要人命,明代的所謂宮城,就是清代所稱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沒有皇帝的命令,夜間宮城城門是絕不會開的。那些士兵就算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公然攻打皇帝的住所,而且只要一打起來,鬧出聲響,侍衛和城防部隊就會立刻趕到,等待著徐有貞等人的只能是失敗的命運。

  我相信以徐有貞的聰明,應該了解這一點,但他卻堅持要冒風險,去實現這個所謂完美的計劃。

  原因似乎也很簡單,不是徐有貞嫌命太長,恰恰是因為在他看來,人生太過短暫。短到他不願意再忍耐,也不願意再等待。

  是死是活,就賭這一把!

  此時南宮的朱祁鎮也是輾轉反側,深夜難眠,他已經知道了石亨的計劃,他也清楚這個計劃有很大的風險,一旦出錯,想要再當囚徒也不可能了。

  但他仍然同意了,而且不帶絲毫猶豫。

  因為他別無選擇。

  正月十四日,陰謀策劃完成,決心已定。

  正月十五日,天下太平。

  這一天,大臣們相安無事,互致問候,朱祁鈺在宮裡養病,那無盡的爭吵和勾心鬥角似乎已經離他遠去,一切似乎都那麼的平靜,平靜得讓人窒息。

  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暗流已經變成了可怕的漩渦,即將奔涌而出,改天換日。

  正月十六日晨。

  于謙、胡濙、王直經過仔細商議,決定推舉朱見深復立為太子,他們找到了商輅,讓他起草一份奏摺,準備在第二天朝會時向皇帝提請同意。

  這是一份極為重要的文件,如果這份文件提交出去,徐有貞的陰謀將再無用武之地,因為朱祁鈺在無子且奄奄一息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同意這一建議,到那時,朱祁鎮就只能和自己的兒子搶奪皇位。

  狀元商輅完成了他的大作,于謙等人看過後都十分滿意,他們準備在第二天提出這一方案。

  第二天,是正月十七日。

  正月十六日夜,最後時刻到來。

  徐有貞的家中,此刻聚集了陰謀集團的全部成員,他們都知道,再過幾個時辰,天就要亮了,朝會即將召開,新的太子將被選出,而無論誰被選為太子,他們都將得不到任何的利益。

  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干,還是不幹?

  平日驕橫跋扈的石亨等人此刻也慌了神,他們把目光集中在徐有貞的身上。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人才是陰謀的真正核心和主使者。

  面對著眾人焦灼的目光,徐有貞沉默了,他在房中不斷的踱步,思考著每一個細節和步驟,計算著自己的勝算。

  然後他停下來,不慌不忙地對那些焦急的人們說道:「我要去看一下天象。」

  眾人目瞪口呆,都什麼時候了,還看啥天象!?可是畢竟是這位仁兄拿主意,既然他執意要去,那就讓他去吧。

  徐有貞登上了自家房頂,靜靜地抬起頭,看著繁星點綴的天空,九年前的那個夜晚,他也是站在這裡,準確地預測出了土木堡的失敗。

  但這次成功的預測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卻使他受盡侮辱和嘲弄,被人排擠,忍氣吞聲許多年。

  他十分清楚,所謂天象不過是糊弄人的玩意兒,如果人生禍福能由天象而見,他早就能夠未卜先知,也不用受這幾年的罪了。

  現在他終於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但這一次,他預測的不僅是陰謀的成敗,還有自己的生死。成,則生,敗,則死!

  天象根本幫不了他,他必須獨立作出判斷,而唯一可依靠的只有他自己的智慧和勇氣。

  人生的轉變往往只在那一刻的決斷。

  徐有貞最終作出了他最後的選擇。

  「成大事就在今晚,機不可失,動手!」

  當石亨等人聽到這句殺氣騰騰的話時,也不禁打了個冷戰,最後時刻終於到來了。

  徐有貞的家人們已經知道了即將要發生的事情,他們站在門口默默地為這位一家之主送行,悲泣之情溢於言表。

  徐有貞卻沒有這樣的傷感,他借著門外的月光向自己的家投下了最後一瞥,留下了一句話,便毅然離去。

  「若回來,就做人,不能回來,便是鬼!」

  【奪門之變】

  陰謀集團的成員們在夜色籠罩之下向著內城出發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長安門。

  長安門的鑰匙由石亨掌管,他將張軏統領的一千軍隊放進了內城,然後關上了城門。

  石亨看著這一千進城士兵,心中七上八下,因為這一千人並不知道自己是來造反的,隨時有嘩變的可能,要是這些士兵被人發現,就算尚未行動,他也逃不脫謀反的罪名。

  思前想後,這位殺人不眨眼的武將開始慌張起來。

  徐有貞冷冷地看著已經六神無主的石亨,對他說了一句話:

  「門鎖好了嗎,把鑰匙給我吧。」

  石亨滿腹狐疑,不知徐有貞想幹什麼,但還是把鑰匙交給了他。

  徐有貞接過鑰匙,卻做了一件石亨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他把鑰匙扔進了陰溝里。

  石亨驚呆了,他沖了上去,抓住徐有貞的衣服,厲聲問道:「徐有貞,莫非你瘋了,你到底想幹什麼?!」

  在皎潔的月光下,石亨看清了徐有貞的臉和他那陰狠堅毅的眼神,一股寒意頓時湧上心頭,讓他不寒而慄。

  徐有貞死死地盯著石亨,一字一句地吐出了似乎是來自地獄的聲音:

  「有進無退,有生無死!」

  石亨害怕了,他這才認清了眼前此人的真面目:不是一頭綿羊,而是一隻餓狼。

  後路已經全無,幾個人只好在徐有貞的帶領下向著南宮出發。可就在此時,原本星密月明的夜空,突然變得昏暗無光!四周伸手不見五指,前方道路也一片黑暗,石亨和張軏慌了,他們原本乾的就是見不得人的勾當,見此情形,頓感大事不妙,莫非上天不願自己動手?

  他們站住了。

  徐有貞卻不為所動,他鎮定地看著慌張的張軏,冷冷地逼問道:

  「為什麼還不走?」

  張軏怯生生地小聲說道:「事情能成功嗎(事濟否)?」

  徐有貞緩緩走到張軏的面前,突然用低沉的聲音吼道:

  「一定能成功(必濟)!」

  武將石亨歷經沙場,砍頭無數,被稱為正統第一勇將,卻臨陣慌亂,不知所措,他的所謂勇敢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

  在這場危險的遊戲中,手無縛雞之力的徐有貞才是當之無愧的勇者。

  這並不奇怪,因為只有內心的堅韌和頑強才是真正的勇敢。

  在文弱書生徐有貞的威逼和鼓勵下(雖然有點滑稽,但確是事實),石亨一行人來到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南宮。

  宮門果然緊閉,叫門也無人應答,這正是奪門計劃中的第一個漏洞,但徐有貞卻胸有成竹,用一句話解決了難題:

  「不用叫門,把牆撞開就是了!」

  於是軍士上前,用木樁撞開了宮牆(毀牆入),那個被監禁了七年的囚徒終於走了出來。

  他看清了這些深夜前來的人們,也看清了他們心底的一切——慾望、投機、憤怒、抱負。無論如何,他只剩下了一種選擇。

  「走吧,我們去東華門。」

  東華門是宮城的大門,只要進入東華門,到奉天殿敲響鐘鼓,召集百官前來,天下就將再次握在這位囚徒的手中。

  然而當他們到達東華門的時候,才發現了這個計劃中的最大漏洞——他們進不去。

  東華門守衛不開門,他們也沒有鑰匙。沒有南宮的門鑰匙,可以把牆撞開,但這是因為南宮偏僻,就算把它拆掉也沒人去投訴你,可東華門是大內重地,由專人看守,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引來侍衛,而這些夜遊神馬上就會變成黃泉鬼。

  愁眉苦臉的石亨看著徐有貞,他已經無計可施,只等著這位大哥說話。

  可這次徐有貞同樣保持了沉默,他雖然聰明,但並不是阿里巴巴,就算對著門喊一萬聲「芝麻開門」,這門也是不會開的。

  陰謀集團的成員們就此陷入困境,打也不是,鬧也不是,隔著門把好話說盡,守門人理都不理。眼看天就要亮了,如果再進不去,大家就會一起完蛋!

  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刻,那位囚徒突然大喊一聲:

  「我是太上皇(我太上皇也),開門!」

  七年的屈辱,恐懼和等待,最終換來了這一聲怒吼。

  包括守門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被這一聲怒吼震驚了,東華門就此敞開,通往至尊寶座的道路就此敞開。

  朱祁鈺,我回來了,來拿回屬於我的一切!

  他走向了奉天殿,敲響了上朝的鐘鼓,宮城大門聞聲紛紛開啟,準備迎接百官的朝拜。

  徐有貞終於成功了,他帶著疲憊的身軀和得意的笑容,獨自站在大門前,擋住了上殿的道路。

  聞訊而來的內閣重臣們驚奇地看著這個以往並不前眼的小人物,準備喝斥他立刻離開。

  然而徐有貞很快就說出了他敢如此囂張擋路的理由:

  「太上皇已經複位了,諸位還是快去祝賀吧!」

  我終究還是成功了,屬於我的時代終於到來了。

  此時的朱祁鈺正奄奄一息地躺在自己的寢宮內,但在迷茫之中還是聽到了鐘鼓的聲音,他很清楚,這個上朝的訊號並不是他發出的。

  於是他叫來了左右,問到底是誰在敲擊鐘鼓。

  左右人已經知道了真相,這些服侍朱祁鈺的人十分擔心,怕這位已經病入膏肓的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急怒攻心就此一命嗚呼。但事到如今,不說也不行了,於是他們忐忑不安地告訴朱祁鈺:是那位被他關押的囚犯,他的哥哥在召集群臣。

  可是這位垂死的皇帝接下來的表現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聽到這個消息,朱祁鈺沉默了一會,然後他抬起頭來,笑了。

  他笑得很從容,並最終吐出了三個字:

  「好,好,好!」

  哥哥,皇位還給你吧,我雖然囚禁了你,奪走了你的一切,但我也沒有得到快樂,這八年中,我一直在恐懼和孤獨中生活。

  我已經厭倦了。

  朱祁鎮坐上了闊別已久的寶座,八年前,他離開了這裡,淪為異族的俘虜,之後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京城,卻又被自己弟弟關押起來,吃了七年的牢飯。

  現在他終於回到了當年的起點,一條新的道路已在他眼前展開,他將再次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

  很多的事情即將開始,很多人的命運即將改變。

下一章:
上一章:

77 條評論 發表在「第2部:萬國來朝 第二十二章 奪門」上

  1. 天明馬啼涯 says:

    利益跟權利讓兄弟反目成仇,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搶了你哥的皇位,老天爺收了你的兒子,也算過得去,多行不義斃自斃,鈺啊別忘了那是你哥。

  2. says:

    三聲好字,卻盛千字啊。

  3. 在人間的慾望 says:

    要是我有權了還會這樣淡然嗎?

  4. 老楊先生 says:

    這朱祁鈺也太笨 這麼多後宮佳麗你讓她們閑著

  5. 水果 says:

    奈何無米怎為炊。

  6. 匿名 says:

    朱祁鎮終於回到了起點

  7. 無名 says:

    yes.

  8. 明史 says:

    如果朱祁鈺不死,于謙後來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還是朱祁鈺好,至少他做皇帝比他哥哥要強得多。。。

  9. 執巨杖的獄卒 says:

    論徐有貞漏洞問題 當我們碰到一個發雜的問題 突然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 而且周圍人都贊同(三笨蛋) 我們會用用同一個思維不斷地想 不斷的在腦中演示 沒什麼問題了 然後我們就很自信 這種人一般只是比一般人聰明一點的人 事實上 算無遺策的人還真沒有 諸葛亮也失策 智慧的人在計劃改變時會靈活變通 而有貞同志當時傻眼了

  10. 亡命 says:

    朱祁鈺不行啊,就一個兒子

  11. 霜凍束帶 says:

    都是對的

  12. 看客 says: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13. 匿名 says:

    不過景泰帝時期經歷了王振事件後整頓吏治,官場相對比正統帝時期清明。

  14. 匿名 says:

    世事難料,上天早就有安排。有這樣的因必有這樣的果。

  15. 太子 says:

    自己囖國靖囖囖莫拉克咯結局透明膠好好休息會員村莊子彈弓雖

  16. 正統 says:

    我回來了

  17. 海綿寶寶 says:

    朱祁鈺比他哥皇帝做的好

  18. 123 says:

    朱祁鎮終於回來了,不知後面會發生什麼事呢。。。

  19. 星空 says:

    為什麼朱祁鈺不動用親信軍隊反撲,與那些人打拚一下?畢竟他還是皇上,應該有軍隊為他所用啊~~

  20. 月光 says:

    為何不在回京之前派人把朱祁鎮幹掉

  21. 天下 says:

    太笨了

  22. 捭闔第一 says:

    事在人為!是你的終究是你的!

  23. 龍騎單刀會 says: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24. 洛水stud says: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多行不義必自斃!!!

  25. 匿名 says:

    鈺也有可能是故意不阻止鎮造反,,,他沒有兒子,皇帝只能是別人的,給他哥最好,,,他哥也是造反,算扯平吧

  26. 隨便 says:

    這群傻人,即使朱祁鎮不造反,天下都是他的,如果不是他當皇帝,就是他兒子,據我了解他兒子當年只有10歲,朱祁鎮自然要監國,那和他當皇帝沒區別

  27. 隨便 says:

    嗨,前面幾樓的有幾個說的不對。1朱祁鎮不能算是造反,只能說政變 2 朱祁鈺以病入膏肓了,他無法調動部隊反抗,手下的大臣也睡覺去了,有幾個夜神仙也沒用,沒兵權啊。所以他根本沒能力阻止他哥政變 3 朱祁鈺很要面子,不會讓他哥非正常死亡,暗地裡也沒法把他哥弄死,只能說他儘力了

  28. 隨便 says:

    這群傻人,即使朱祁鎮不政變,天下都是他的,如果不是他當皇帝,就是他兒子,據我了解他兒子當年只有10歲,朱祁鎮自然要監國,那和他當皇帝沒區別

  29. 呵呵 says:

    頂24樓

  30. 豪俠 says:

    後繼無人,歷史的選擇。朱祁鎮回到了從前屬於自己的故地。歷史從新開始。

  31. 只有身處黑暗才能理解光明 says:

    贊同8樓的如果朱祁鈺不死 于謙不會有那麼凄慘的下場 可見朱祁鈺比他哥哥更適合做皇帝

  32. 匿名 says:

    風水輪流轉呀

  33. 琉璃十三墨朱 says:

    朱祈鎮是個成功的好人,雖然不是個好皇帝,起碼比其弟強的沒邊,他感情豐富,心地善良,祈玉也是因他才做的皇帝,祈鎮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頑強的意志,挺過了艱難的困境,期間出生入死數次,數十次命懸一線,對一個曾經的皇帝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作者不是也很喜歡此人嗎?

  34. 匿名 says:

    徐有貞投機很成功啊

  35. 111 says:

    雖然朝代不同,人都是一樣的;人性也是一樣的。

  36. 朱祁玉 says:

    我要死了,一切都沒用了,我虧欠了你,現在我把一切還給你,可惜我到頭來只是做了一場噩夢,還失去了我以前最寶貴的東西……..

  37. 何大臉 says:

    看看這好人壞人真不是一句話能評說的,好皇帝壞皇帝也沒法評價

  38. ...... says:

    寫的很好

  39. 朱元璋 says:

    沒想到我的子孫們會為了皇位而爭鬥!悲已!悲已!

  40. 好男人 says:

    看完了,繼續下面

  41. 蘭蘭 says:

    這個亡國之君早該死在荒漠中,還有臉回來。當初因為輕信小人把整個國家的軍隊給整沒了,這種人渣也配當皇帝。沒有于謙也只能到鬼門關去重奪皇位

  42. 朱祁鈺 says:

    哥哥,你我都是這利益的傀儡,世間的路人,利益讓我們紛爭。垂垂老矣,我已看透世間一切,對不起

  43. 申時行 says:

    淡定淡定⋯

  44. 金滿堂 says:

    好 好 好。。。。。。

  45. 呵呵 says:

    朱祁鎮殺于謙,這一件事就足夠背上罵名了。相比之下,朱祁鈺雖然對權力更痴迷,至少在對待民族英雄的問題上,不含糊。

  46. 妾身杭氏 says:

    一切都是天命呀,代宗無子總是遺憾,英宗複位已是必然。做皇帝方面弟弟強一些。

  47. nan says:

    貪慾才是最大的毒藥。早點看開吧。順治皇帝哭著喊著要出家。可見不是每個人都會被權力迷惑的。

  48. says:

    什麼朱祁鈺不含糊,他不殺于謙的原因是,于謙等人幫他登上王位,而且於謙曾多次替朱祁鈺「解圍」,所以朱祁鈺對於謙好。但不是說于謙昏庸,那時朱祁鈺還是好皇帝。朱祁鎮是被奸臣所用才殺于謙的,他後來後悔了。朱祁鎮是個好皇帝!

  49. ***** says:

    朱祁鎮是個好人,不是一個好皇帝。被奸臣所用的皇帝,不,是一直被利用的皇帝稱不上什麼好皇帝

  50. 我曹你媽 says:

    為人傻逼

  51. Jan Grant says:

    大逆轉。

  52. 朱瞻基 says:

    我的兩兒子怎麼這麼不爭氣啊

  53. 朱見深 says:

    爸,你終於成功了

  54. 匿名 says:

    真的可以評論嗎

  55. 朱祁鎮 says:

    成功了!

  56. 朱美倫 says:

    搶來搶去真是夠累的,,

  57. 匿名 says:

    老闆您好.我這邊是八零聯盟,是目前市面上收益最好,最穩定的實力聯盟.
    經無數次測試我們的代碼對網站seo絕對沒有任何影響.!!!
    目前跟我們合作的站長萬ip已做到5000+的收益,最低的萬IP都能做到1500+的收益.可保底,可預付
    如果老闆有廣告需要可以聯繫我哦:QQ: 1670164407

  58. 藍爵 says:

    沒想到會這麼發展,真的很奇特

  59. 天地蒼茫 says:

    一波三折,好事壞事均多磨,是對?是錯?心中品論吧!

  60. 匿名 says:

    朱祁鎮,你是個好人,但是你能別當皇帝嗎

  61. 中央軍委 says:

    小人誤國啊!我們共產黨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改革開放以來!我問心無愧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愧於人無懼於鬼!

  62. 朱元璋 says:

    朕的子孫打的好嗨哦

  63. 匿名 says:

    聯繫到朱祁鈺此後多年沒有任何兒子,朱見濟會不會是被宮中的朱祁鎮支持者謀殺的?
    若真如此,可憐小兒僅僅因為生在帝王家,就變成了父親和伯父爭奪皇位的犧牲品。
    不知道朱見深登上皇位之後,回憶這位堂兄時是什麼想法。

  64. 偉大的努比斯 says: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65. 朱見濟 says:

    我怎麼死得這麼不明不白呢???

  66. 27樓隨便說得好! says:

    1朱祁鎮不能算是造反,只能說政變
    2 朱祁鈺以病入膏肓了,他無法調動部隊反抗,手下的大臣也睡覺去了,有幾個夜神仙也沒用,沒兵權啊。所以他根本沒能力阻止他哥政變
    3 朱祁鈺很要面子,不會讓他哥非正常死亡,暗地裡也沒法把他哥弄死,只能說他儘力了

  67. 匿名 says:

    @朱祈鎮是個成功的好人,雖然不是個好皇帝,起碼比其弟強的沒邊,他感情豐富,心地善良,祈玉也是因他才做的皇帝,祈鎮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頑強的意志,挺過了艱難的困境,期間出生入死數次,數十次命懸一線,對一個曾經的皇帝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作者不是也很喜歡此人嗎? 這位評論者是不是扯,當皇帝能和普通人一樣嗎?要人格魅力?皇帝是要治理國家、任用賢人使朝政清明、國泰民安、看看朱祁鎮都是做什麼了嗎?任用奸險二十萬軍隊、十多萬貧民、雖萬死不抵其過!還比弟弟強?歷史小白,看歷史豈能是像看家長里短的電視劇?

  68. 啊鵬 says:

    祈禱祈福許願

  69. 45樓可以來看看 says:

    貼一段作者無意黑朱祁鈺的細節。其實明月描述代宗聽聞奪門時的反應並不全。據時任御史楊瑄《復辟錄》記載:鼓鐘鳴,群臣百官入賀。景皇帝聞鐘鼓聲,問左右云:「于謙耶?」左右對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又有《明史紀事本末》:景帝聞鐘鼓聲,大驚,問左右曰:「于謙耶?」既知為上皇,連聲曰:「好,好。」楊瑄是一個「剛直尚氣節」(《明史·楊瑄傳》)的言官,敢於在景泰帝病重時強諫要立皇位以固國本,敢於直指權臣石亨與權宦曹吉祥恃寵弄權,被英宗讚許為「真御史」,他應該不會逢迎英宗而誣陷景泰帝懷疑于謙貳心,更何況兩段史料互相印證,可信度較高。那麼這段就耐人尋味了,朱祁鈺聽出了是宮中奏起了皇帝登基的音樂,竟然第一反應是于謙乾的。難道他懷疑他的大忠臣于謙篡位自立或另立新主?這難道不說明景泰對威望奇高的于少保也懷有戒心?如果明月要黑朱祁鈺沒道理不把這段翻出來,然後說朱祁鈺果然不負暴君名號、忘恩負義,表面重用擁立他的于謙其實心底防備云云?可明月全然沒提甚至直接略過這句話不寫。為什麼這麼做呢?你品,你細品

  70. 45樓可以來看看 says:

    這就是你所說的對待民族英雄的問題上不含糊?自古帝王多無情,在他們看來臣子的作用就是提完好建議然後一腳踢開把名聲攬到自己身上、自己犯了錯臣子要主動把鍋攬到自己身上。所謂功高震主,皇帝可以對普通人仁慈,但只要臣子的地位名聲功績蓋過自己、哪怕只有一丁點可能影響自己的皇位就被毫不留情地抹殺。英宗待代宗于謙如此,代宗待于謙不若此嗎?代宗沒殺于謙,很有可能只是沒來得及找不到好的借口自己就被奪門然後死了,最後這個任務卻由復辟的哥哥完成了,不能不說是個諷刺。

  71. 匿名 says:

    哈哈哈

  72. 她殺 says:

    嘻嘻嘻

  73. 徐有貞 says:

    老子改了個名字,改變了命運。

  74. 笑紅顏 says:

    許彬告訴他,自己老了,已經不適合這種高風險的職業,但可以推薦一個人去和他們一起干,然後他告訴石亨,只要這個人肯參加,大事必成!—此處許彬應為袁彬 許彬歷史不可查

  75. 淡泊寧靜 says:

    也有野史記載,朱祁鈺是朱祁鎮復辟後,被太監用布勒死的

  76. 匿名 says:

    就這水平的皇帝還有臉叫門,犯了這麼大錯誤死不足惜

  77. 匿名 says:

    政變成功那個男人回來啦

發表評論

本周熱門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