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第3部:妖孽宮廷 第二章 隱藏的敵人

所屬目錄: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解決外敵,即刻內鬥也算是華夏文明的光榮傳統之一,很快,「還鄉團」的成員們便十分自覺地依照這一傳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內部鬥爭。

  說來有點滑稽,鬥爭的起因並非分贓不均,而是性格不合。因為徐有貞是一個有理想、沒道德、有文化、沒紀律的複合型人才,雖然他心黑手狠臉皮極厚,但還是想做事的,是有追求的。

  可是石亨和曹吉祥這兩位仁兄,除了有野心和貪慾外,啥也沒有,如果壞人也分檔次的話,徐有貞就是一個有品位的壞人,而石亨和曹吉祥就是壞人中的渣滓。

  夫妻之間性格不合可以離婚,而政治家性格不合最終卻只有一個結局——你死我活。

  於是,壞人之間的鬥爭就此開始。

  【你的素質太低!】

  徐有貞和石亨、曹吉祥的矛盾從「奪門之變」後不久就開始了,他們原本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關係很好,但功成名就之後,徐有貞才發現,他的這兩個同夥素質實在太低。

  徐有貞入閣之後,開始操持國家大事,每日忙於辦理各種事務,畢竟他還是一個有追求的人,可石亨和曹吉祥卻截然不同,他們發達之後,只熱衷於干一件事——貪污受賄,不但如此,他們還不斷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人,混亂朝綱。

  比如石亨同志先後打過多次報告給朱祁鎮,要求封賞奪門有功人員,前後竟多達四千人!真是天曉得這些人都是哪裡來的,估計他連那天晚上在自己家廚房做飯的老媽子(應該是有力地保障了後勤補給)也算了進去。

  曹吉祥也不甘人後,他的養子、侄子乃至於七姑八婆之類的八杆子打不著的親戚也都封了官,令人嘆為觀止。

  徐有貞每次看到這種烏煙瘴氣的情景,都會不由得羞愧有加:

  當年我怎麼和這幫人搞到一起了?什麼素質啊?

  自己雖然是一個陰謀家,可那二位仁兄充其量卻只能算是兩個混混,如果繼續跟他們混下去,實在太丟人。

  打定了主意,徐有貞開始和曹、石二人保持距離,見面了也不打招呼,他要樹立自己的光輝形象。

  石亨和曹吉祥終於發現,這位高學歷的仁兄想洗手下船,和自己決裂。

  決裂就決裂吧,怕你不成!

  天順元年(1457) 五月,「還鄉團」第一次內鬥正式開幕。

  這天,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正在朝堂之上議事,朱祁鎮突然拿出一份奏摺,當眾宣讀,內容是這樣的:曹吉祥、石亨等人貪污受賄、專橫霸道、欺上瞞下、排除異己,應予懲戒。

  曹吉祥先生當時就懵了,他手足無措,張嘴想要辯解,卻不知說什麼好。

  朱祁鎮卻沒有看他,而是微笑著對徐有貞說:「御史敢於直言,是國家的福分啊。」

  徐有貞看了尷尬的曹吉祥一眼,也笑了。

  這封奏摺的作者是都察院御史楊瑄,是個小人物,而根據厚黑政治學第一定律,小人物敢彈劾大領導,排除個人精神失常的因素,唯一的結論就是有人指使。

  指使他的人我不說大家也能知道,就是徐有貞。

  【徐有貞的沒落】

  徐有貞沒有理會無地自容的曹吉祥,洋洋得意地走出了大殿。他有充分的理由得意,作為內閣首輔,他能夠調動文官集團的所有資源去對抗他的敵人,他有無數的打手(言官),在他看來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

  可是他錯了。

  因為他的對手是明代歷史上唯一可以與文官集團對抗的死敵——宦官集團。

  話雖如此,但當時的宦官集團並沒有太大的權力,司禮監曹吉祥是很難與內閣首輔徐有貞對抗的。

  為了解決徐有貞,曹吉祥整日冥思苦想,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業務(厚黑)鑽研,他終於發現了徐有貞的破綻,並由此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不久後的一天,曹吉祥進宮見朱祁鎮,君臣二人聊天,氣氛和洽,突然曹吉祥話題一轉,貌似輕鬆地說起了宮內的一件事情,且談得津津有味,可他的談話對象朱祁鎮卻臉色突變,大驚失色。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幕呢?

  因為朱祁鎮十分清楚,這件事情他只告訴過一個人——徐有貞。

  於是他急切地打斷曹吉祥,問他是怎麼知道的。

  「是徐有貞告訴我的。」(受之有貞)

  然後曹吉祥帶著疑問的表情加了一句:

  「皇上還不清楚嗎,外面的人全都知道了!」

  這句話同時也宣布了徐有貞的結局:他徹底完了。

  背叛和泄密是皇帝絕對無法忍受的。自此之後,朱祁鎮漸漸遠離了徐有貞,不再將他看作是自己的親信。

  徐有貞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他想來想去,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得罪了皇帝,受到如此冷遇。面對著朱祁鎮那冷淡的眼神,他無從申辯也無法申辯。

  曹吉祥贏了,他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給了徐有貞一次漂亮的回擊。徐有貞當然不會將那些隱秘的事情告訴他,那他是怎麼知道談話內容的呢?

  這個詭計的秘密在於,徐有貞進宮見朱祁鎮時,交談的確實只有他們兩個人,但聽見的卻有三個人,而那個多出來的旁聽者就是太監。

  這些皇帝的貼身太監受到曹吉祥的指使,將每次談話的內容告訴他,然後曹吉祥會在不經意間說出這些原本只有天地你我方知的事情,將徐有貞塑造成一個口不把門的奸臣。

  曹吉祥十分得意,和石亨彈冠相慶,從此更加飛揚跋扈。這也難怪,也該輪到他了,但曹吉祥想不到的是,他並不是這次勝利唯一的得意者,還有一個人正在暗地裡慶祝著自己的勝利。

  【隱藏者的圖謀】

  曹吉祥和石亨所不知道的是,五月的那次彈劾,策劃者並非只有徐有貞一個人,這次攻擊的實際組織者是另一個人——李賢。

  在徐有貞看來,這個叫李賢的人是他一手提拔的,絕對忠實於他,事實上,這個人也確實極為精明強幹,很能幫得上徐有貞的忙(史載:

  頗得其力)。所以他與李賢共同策划了對曹、石等人的攻擊行動,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這也讓徐有貞更加認定,李賢是一個極為可靠的人。

  可是徐有貞不知道的是,這位李賢先生除了是自己的下屬和親信外,還是一個卓越的社會活動家,喜歡廣交朋友,而他的朋友中有一個人叫石亨。

  早在徐有貞拉攏之前,李賢和石亨的關係已經十分融洽,石亨曾經勸說李賢參加奪門陰謀,但被李賢拒絕,後來吏部尚書王直退休,繼任尚書王翱也是個很有背景的人,根本不買石亨的賬,石亨十分不滿,便對當時任吏部侍郎的李賢私下表示,準備趕走現在這個不聽話的尚書,由他接任。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被稱為天官,地位顯赫,石亨竟肯把這個位置交給李賢,可見在石亨眼裡,李賢也是「自己人」。

  然而出乎石亨意料之外的是,李賢竟然拒絕了,他謙恭地表示自己還沒有能力擔當此大任,還是讓原尚書留任的好。

  李賢的這一舉動讓石亨大為感慨,在他看來,李賢這個人與旁人不同,非但不爭名奪利,連到手的大官都不要,實在是個難得的人才,不禁對李賢又多了幾分好感。

  可是石亨絕對想不到的是,李賢之所以拒絕自己的好意,是因為他有著更深的圖謀,為了實現這一圖謀,他已經制定了一個周密的計劃,並在暗中窺視著自己的獵物,隨時準備打出那致命的一擊。

  而在他的獵物名單上,有著這樣三個名字:徐有貞、石亨、曹吉祥。

  徐有貞已經被皇帝疏遠了,但他對自己的處境卻並不了解,每日依然以首輔自居,不把曹吉祥和石亨放在眼裡,這也使得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而上次指使御史彈劾也讓徐有貞嘗到了甜頭,所以他決定再來一次。

  這次他找到了御史張鵬,並搜集了大量石亨、曹吉祥不法的證據,準備向朱祁鎮提出彈劾,和以前一樣,他還是找李賢一起商議,並具體安排行動步驟。

  徐有貞的聰明終於到了頭,皇帝已經不再信任他,他卻沒有自知之明,可是奇怪的是,雖然徐有貞並不通曉其中玄機,李賢卻是知道的,但他非但不阻止徐有貞的行為,反而積极參与籌劃,這一舉動也讓徐有貞倍感親切。

  因為李賢知道,他計劃的第一步即將實現,不久之後,他將把一個人的名字從他的名單上划去。

  徐有貞開始行動了,他命令張鵬向皇帝上書彈劾石亨,這個時機很好,因為石亨此刻出征在外,正好可以對曹、石兩人分別擊破,這個算盤打得確實不錯,然而他沒有料到,自己的計劃還沒有等到實施,就已經破產了。

  石亨並不是笨蛋,他早已在言官中安排了自己的眼線,就在張鵬準備上書的前一天,他已經得到了消息,便連夜趕了回來,找到了曹吉祥商量對策。

  曹吉祥告訴石亨,告狀的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變不了了,但只要你跟我進宮干一件事,保管你我明日太平無事。

  然後他領著石亨進宮覲見了朱祁鎮,還沒等皇帝大人緩過神來,曹吉祥便向石亨使了個眼色,開始做他們預先商量好的那件事——痛哭。

  看著眼前這二位鼻涕眼淚一起下來,朱祁鎮手足無措,連忙追問出了什麼事情,曹吉祥這才悲痛地說道:「御史張鵬受人指使,想置我們二人於死地,我們沒有辦法,只有請皇上為我們做主!」

  朱祁鎮聽了倒也沒有什麼大的反應,畢竟這是大臣之間的矛盾,與他沒有多大關係。所以他表現得十分平淡。

  然而石亨接著說了一句話,正是這句話觸動了他,最終決定了徐有貞的結局:

  「一個御史怎麼敢這樣做(安敢爾),現在內閣專權,容不下我們啊!」

  專權?

  對,就是專權。

  石亨的似乎無心之語擊中了朱祁鎮的死穴,他或許是一個好人,或許是一個寬厚的人,但如果有人敢於觸動他的權力,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沒商量!

  朱祁鎮決定動手了,他要用實際行動去顯示他的權威,告訴所有的人,他才是這個帝國的統治者。

  第二天一早,朱祁鎮便下令關押了張鵬和之前曾經上書的楊瑄,矛頭直指徐有貞。

  此時,石亨已經得知,李賢也是攻擊他的策劃者之一,他十分驚訝,也非常憤怒,決定要把李賢和徐有貞一起整死。之後他不斷地在皇帝面前攻擊二人,最終促使朱祁鎮下定決心,把徐有貞和李賢關進了監獄。

  徐有貞徹底完了,他被關進了當年于謙待過的地方——詔獄,整日唉聲嘆氣,在陰暗潮濕的牢房裡反思著自己,一切都宛如夢幻,他用盡心思技巧,膽大包天,最終斗垮了于謙,卻也只高興了四個月,就淪為了囚犯。人生對於他而言,已經落幕了。

  可是同樣身在牢獄的李賢卻心如明鏡,其實在這場鬥爭中,他才是唯一的勝利者,他儘力協助徐有貞,利用徐有貞的力量去打擊石亨、曹吉祥。此外,他還充分發揮了徐有貞的盾牌作用,避過了石亨等人的反擊。

  不過現在看來,他似乎還是失算了,畢竟他也被關進了監獄,等待著他的是不可知的命運,殺頭、充軍,或是流放?

  但李賢卻絲毫不見慌亂,這一天的到來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為此,他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

  不久之後,處罰決定下來了,總算是皇帝開恩,徐有貞被降為廣東參政,李賢被降為福建參政,這兩個地方在當時都是偏遠地區,也算是一種體面的發配。

  走出牢房的徐有貞抬頭看著久違的天空,鬆了一口氣,不管怎樣,這條命還是保住了,而在他的心底,卻對一個人始終感到過意不去,這個人就是李賢。

  在徐有貞看來,李賢是自己的親密戰友,也是因為自己才到此地步,所以在臨行前,他特意找到了李賢,滿懷歉意地對他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沒有料到,如今就要各自上路,離開京城,只好自己保重了。

  李賢的反應卻出乎意料,他一點也不沮喪,而是十分客氣地與徐有貞交談,表示自己並不在意,談完後還親自將他送出門外。

  徐有貞懷著愧疚走了,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李賢露出了笑容。

  「徐有貞,要走的只有你而已。」

  【李賢的真面目】

  徐有貞老老實實地去了廣東,李賢卻沒有,因為就在出發前的一刻,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站出來說話了。

  這個人正是那位差點被罷官的吏部尚書王翱,在這關鍵的時刻,他挺身而出,為即將出行的李賢說情,在他的大力遊說下,朱祁鎮終於辦了人情案,將李賢留在了京城,並在不久之後恢復了他吏部侍郎的職位。

  答案最終揭曉了。

  李賢不排擠王翱,不擔任吏部尚書,就是為了迎候這一天的到來。

  因為他需要王翱的幫助。

  徐有貞聰明絕頂,認定李賢是他的親信,可是他錯了。

  石亨位高權重,對李賢許以官位,以為可以拉攏他,可是他也錯了。

  他們都認為這個叫李賢的人會乖乖地聽他們的話,為他們辦事,卻絕不會想到,在李賢的眼裡,他們不過是獵物而已。

  他原本可以投靠「還鄉團」,做大官,拿厚祿,可是他沒有這樣做,在「還鄉團」肆虐的日子裡,他默默地隱藏著自己,從那些陰謀家身上學習權謀和詭計,並最終用這些武器打倒他們。但他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麼呢?

  從他後來的言行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公道。

  徐有貞不是李賢的朋友,石亨也不是李賢的朋友,甚至於王翱也不是他的朋友,李賢周旋於這幾個人之間,似乎是個讓人捉摸不定的人,但在我看來,他也有一個真正的朋友,這位朋友的名字叫做于謙。

  事實上,李賢和于謙的交往並不緊密,而且他們之間也有政治分歧,在繼位問題上,李賢主張朱祁鎮複位,而于謙似乎對這位太上皇並不感冒,卻主張由他的兒子朱見深繼位。

  因為有著不同的政治見解,兩人關係一度比較冷淡,但在那場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中,李賢徹底被這個挺身而出、拯救國家危亡的人所折服,他的勇氣和頑強、清正與廉潔給李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混跡官場多年的李賢被打動了,他第一次認識到,在這個污穢的地方,還有像于謙這樣勇於任事、剛直不阿的人。

  但轉瞬之間,風雲突變,那群不知所謂的投機者——「還鄉團」一下子冒了出來,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還冤殺了為國家耗盡心力的于謙。

  在於謙被殺的那一天,李賢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他要為這個為國家付出一切、鞠躬盡瘁的人討回公道。

  他並沒有站出來公開反對那些人的惡行,因為他知道,這是沒有用的,要想戰勝那些姦邪小人,必須比他們更狡詐,更有權謀,他靜靜地隱藏了自己,細心觀察著對手的動向,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將他們一一擊破。

  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他逐漸變得成熟、機敏,雖然也曾歷經艱險、身陷不測之地,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信念。

  現在他終於除掉了徐有貞,下面該輪到第二個人了。

  【徐有貞的最後結局】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明年到你家。對這句話,徐有貞應該深有體會,就在四個月前,他得勢之時,把于謙關進監獄卻仍不罷休,一定要置其於死地。但他絕沒有料到,現在這一情況竟然原封不動地套用在他的身上。

  他已經萬念俱灰,只想去廣東當一個扶貧幹部,可是石亨卻堅持認為,囚犯的身份更適合這位仁兄。於是又發動言官彈劾徐有貞,而且每天都到朱祁鎮面前去鬧,朱祁鎮被他煩得不行,加上他本人也確實討厭徐有貞,便連夜派人把正在路上的徐有貞抓了回來。

  二進宮的徐有貞苦不堪言,他又一次回到了熟悉的地方——錦衣衛詔獄,並傾情出演了《監獄風雲》第二部。在這裡,他與那些態度「和藹」的看守們重逢了,每天住在潮濕的房間里,吃著霉變的牢飯,估計還吃了不少悶棍(錦衣衛指揮門達是石亨的人),整日以淚洗面。

  可是對於石亨而言,這些還不夠,他一定要殺掉徐有貞,朱祁鎮最終也答應了他的要求,準備選個黃道吉日給徐有貞放血。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京城發生的一件事情最終救了徐有貞的命。

  就在劊子手在家磨刀霍霍之際,京城突然迎來了一場大雷雨,很多建築被大風破壞,石亨家也被水淹了。古人辦事都講個吉利,婚喪嫁娶都要查查皇曆,殺人也不例外,出了這麼大的天災,大家都人心惶惶,認為此時殺人不吉利,徐有貞就此撿了一條命。

  可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石亨體貼地將已經五十多歲的徐有貞安排到雲南參軍,發揮餘熱,實現了老有所為。

  這也算是個不錯的安排,如果把徐有貞發配到遼東參軍,他很有可能在那裡遇到三個月前被自己安排充軍的江淵,成為他的戰友。而按照新兵老兵的排列順序,沒準徐有貞還要幫江淵洗襪子。

  之後,徐有貞在那個風景如畫的旅遊勝地扛了四年長矛,天順四年(1460)被放回老家蘇州,苟且偷生十餘年,最後死去。

  徐有貞,宣德八年(1433)進士,混跡官場十六年,毫無成就,正統十四年(1449)因為說錯一句話,被人取笑嘲弄,隱姓埋名七年,天順元年(1457)元月投機成功,飛揚跋扈,冤殺于謙。四個月後被關入監獄,免死充軍雲南,最後回到故鄉,在人們的鄙視和謾罵中死去。

  對於這個人,我已無話可說。

下一章:
上一章:

130 條評論 發表在「第3部:妖孽宮廷 第二章 隱藏的敵人」上

  1. 太陽圍著我轉 says:

    徐有貞,真是害人害己、損人而不利己。

  2. 匿名 says:

  3. 朱祁鈺的親信 says:

    石灰一一白吟,石一一灰白吟。皆因爛人朱祁鈺

  4. 無題 says:

    世界上沒有可憐的人,人人都是惡魔

  5. 匿名 says:

    我愛的于謙

  6. 天涯無憂人 says:

    讀到這裡,我有了新的認識。這部書寫的不但是歷史,更是一部人間冷暖史。歷史教訓警示後人哪,做人要有度量和品位

  7. 水果 says:

    報應

  8. 匿名 says:

    讀史明智,受益非淺。

  9. 老闆 says:

    上面的白痴們,不懂歷史不要亂評。

  10. 匿名 says:

    善惡自是有報

  11. 高富帥 says:

    藍玉這個人不錯!

  12. 懷才不遇 says:

    1樓那位說的不錯。

  13. 無名 says:

    是啊,害人又害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14. 胡錦濤 says:

  15. says:

    你幫朱祁鎮當上皇帝的時候是功臣.現在人家皇位坐穩了.你徐有貞是個什麼東西.想打你就打.想罵就罵.想殺就就殺.想奸就奸(可惜你不是美女)

  16. 匿名 says:

    其實徐有貞也挺可憐的,折騰來折騰去也只風光了四個月。但對於一個壞人而言,能就此留名史冊,遺臭萬年,他也TMD該知足了。

  17. 笑凌風 says:

    徐有貞真傻啊

  18. 別樣明朝 says:

    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這不是傻的問題,他被眾人打壓後還想東山再起,本身就是追逐權利的人,他的失敗,只不過是中國歷史上所有失敗者的滄海一粟,再正常不過。

  19. says: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

  20. 于謙 says:

    徐有貞,遭報應了吧

  21. 徐有貞 says:

    媽的,我也很可憐的

  22. 執巨杖的獄卒 says:

    徐有貞忍得太久了 韜光養晦那麼多年 為的是什麼? 只因二字 權利 他想擁有之上的權力 卻不知上面還有一位 被他扶起的囚犯 又想保持陰險小人的高尚情操 遠離戰友 拋棄狐朋狗友 而卻被狐朋狗友整 為什麼與戰友決裂 ?因為他曾是還鄉團的唯一主角 瞧不起粗人 可不知只有他懂陰謀 被太監陰了一把 新官上任屁股還沒坐熱就處處樹敵 白道黑道通殺 政治嫩手 太自大了

  23. 清月靈 says:

    真是報應啊

  24. ; 看看看 says:

  25. 遠東王阿秀 says:

    當年明月的思想水平也就是個一般公務員水平,評價一切標準都是對錯,好壞。

  26. 收回你那些虛偽的讚美,我不需要,那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says:

    其實……徐有貞也挺可憐的,不是嗎?
    他僅僅是想要道出大家的心聲而已,就被所有人鄙視,不過,縱然如此,他也不應該那樣報復于謙吶。

  27. 于謙才是真正的男人 says:

    你水平高 寫出來有人看嗎

  28. 于謙才是真正的男人 says:

    說25樓的

  29. v says:

    vvvv

  30. 嫁衣 says:

    報應那

  31. 當年明月 says:

    第一猛將張定邊!這傢伙活了100歲,比老朱還多20年,也算給陳有諒報仇了吧

  32. 風清揚 says:

    誰說當年明月書寫得不咋滴的,寫一個給我們瞧瞧。

  33. 靈柩 says:

    徐有貞,該

  34. 匿名 says:

    唉!

  35. 徐有貞 says:

    其實我還是個書法家,畫也畫的不錯~ 我還有個外孫叫祝允明~

  36. 匿名 says:

    不是說天下是有德者居也嗎,明朝的統治者的德在哪裡?

  37. 匿名 says:

    社會太黑暗,人性太複雜,為了名利,什麼事都做得出。

  38. 李賢 says:

    25樓的 有本事寫一本出來

  39. 123 says:

    11樓。。。你的這條評論應在第一部發表誒。。。

  40. 昔日清風 says:

    今日兄弟、明日死敵

  41. 兩袖清風愛于謙 says:

    大家都忘談李賢了啦,好歹李賢也被作者說成於謙范,我也愛。。。

  42. yyd says:

    斬草必除跟,不過是政治鬥爭而已,成王敗寇,有誰對誰錯,誰該死誰不該死?

  43. FFFF says:

    公道自在人心.政治家也是人,也有爹媽老婆孩子,壞事做多了,就是與天下人為敵,時刻準備挨板磚.

  44. 逃避 says:

    25樓的仁兄既然您的思想水平高,那您就把中國所有朝代的歷史用白話小說的形式寫出來讓我們看看您的思想水平唄

  45. 讀活書 says:

    大家想想 如果你是徐有貞 你會怎麼做 對於他來說 于謙毀了他的前途 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才又爬上來 所以于謙是他永遠的敵人 再加上為了皇帝的他自己 必須幹掉于謙 舊仇加新恨 徐有貞就當了無恥的人 換成我們也會這麼作 誰不會呢 于謙不會 所以于謙是偉大的人我們不是 其實我們連想做個象徐有貞這等無恥之輩的機會都沒有 對於我們來說恰是幸福 可以遠離政治的骯髒淤泥

  46. 讀活書 says:

    25樓你聽著 當年名月的評論是有前提的 就是他自己站在公正和道義的立場上來評論 其實並不是他本人評論 而是公正和道義來評論 明白了嗎

  47. 濤聲依舊 says:

    有點想不明白,朱祁鈺在位的時候怎麼就沒有這麼多事兒,而那個朱祁鎮一上台,先是殺了忠臣于謙,接著重用奸臣小人,整個朝廷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而且竟然還敢重用死太監,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朱祁鎮,在瓦剌當了那麼多年的人質和在南宮當了那麼長時間的囚犯,那種滋味是不是很爽啊,這些年你難道沒有反思過嗎?人家都是吃一塹長一智,我看你吃了那麼多苦,經歷了人間冷暖,生活閱歷可算豐富。但是艱苦的生活經歷只是鍛煉了你的身體,並沒有磨礪你的內心。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終究還是成不了一代明主,悲哀呀!

  48. 匿名 says:

    四個道德敗壞的東西,什麼渣滓敢黑我們于謙大人,狗咬狗一嘴毛。

  49. 從零 says:

    韜光養晦…天道或遲,然終不誤

  50. 英雄永流芳 says:

    正是因為有于謙和李賢這樣的人,這個世界雖然殘酷卻也充滿希望!

  51. 英雄永流芳 says:

    回47樓的:和我的看法一致,朱祁鎮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可恨可悲可氣!

  52. 千里流雲 says:

    朱祁鎮政治思想比他的父輩祖輩們差遠了,可以說明朝就是在他手上開始衰落了!

  53. 于謙 says:

    嗯,李賢是個好同志

  54. 少角 says:

    好書

  55. zxq says:

    對作者和上面諸位,我也沒什麼話可說

  56. zxq says:

    25樓的評論說的挺對的,作者在這書里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感想 不過這也沒什麼,畢竟這只是本小說,不是史書

  57. 捭闔第一 says: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58. 黑霧雷雲 says:

    李賢真不錯

  59. 爾等可敢應戰 says:

    政治生涯中,沒有對錯,只有成敗

  60. 于謙 says:

    好兄弟

  61. 隨便 says:

    李賢厲害

  62. 金鼎歷史 says:

    大愛于謙。。。。。。。。。。。。。。。

  63. 金鼎歷史 says:

    其實真的該把皇位給朱

  64. 匿名 says:

    于謙 李賢 啥都不說了

  65. 豪俠 says:

    李賢正直,聰睿,與于謙英雄相惜。

  66. 匿名 says:

    這部書不是歷史書而是道德經

  67. 只有身處黑暗才能理解光明 says:

    男人喜歡兩個最骯髒地方 一個是政治 一個是女人的陰道

  68. 吾名沒命, says: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是么.

  69. 萬曆 says:

    徐有貞必不虧至少徐有貞 風光過,你們不知道徐有貞 的苦 人 人 罵 徐有貞是奸臣,可他沒做錯什麼,他一生只要榮華富貴,名留青史,和復仇任何人都是

  70. 不思蜀 says:

    這本書寫的好,寫的很幽默,讓人輕鬆看歷史,當年明月有水平!

  71. 什麼 says:

    曹吉祥、石亨等人貪污受賄、專橫霸道、欺上瞞下、排除異己,應予懲戒。
    這樣的話怎麼曹和石還可以在宮裡啊?難道不用下獄嗎?

  72. 天數 says:

    這是真的嗎?

  73. 心隨風飛 says:

    公道自在人心裡

  74. 98833 says:

    政治太臟

  75. 奔騰x80 says:

    要麼名垂千史,要麼遺臭萬年。

  76. 帥的驚動中央 says:

    石亨的形象在前面還是正面人物
    後來……

  77. wfw says:

    嘿嘿

  78. 公道 says:

    公道自在人心 多行不義必自斃

  79. 李賢 says:

    老於,我給你報仇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

  80. 操戈 says:

    幾度夕陽,歷史重演,偉人與小人,後輩看得清清楚楚

  81. 花十一 says:

    歷史?人?鮮花和綠葉?沒有襯托怎麼有出彩?這就是歷史的魅力,人的理想不同造成的人性格上的差異,導致行為產生的舉動的差異,無可厚非,因為有各種各樣,世界和歷史才會精彩,你們看這本書還沒有看明白?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一切平常心,歷史讓我們學習並且不去犯同樣的錯誤,而不是讓我們來指責,即使在不好耶能作為反面教材引導大家在自己的人生中作出正確的選擇,千萬不要陷入其中,那樣的話就失去了看他的意義,把這本書當故事會來看是浪費資源的,作者把歷史的故事立體話呈現給大家並不是說故事而已,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家如何去吸取裡面的精華。辯論歷史細節無益,吸收內容要領是真。與君共勉之。

  82. 公道 says:

    hao

  83. 大書 says:

    李賢為了能還于謙一個公道,甘願做徐友貞的狗腿子,真可謂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願意為給和自己政見不同的于謙一個公道,真是宰相肚裡能撐船,此致敬禮

  84. 匿名 says:

    從政的人需有何等睿智

  85. 當年 says:

    每一人看過書之後的理解和感觸都會不一樣的。請大家客觀的評論,不要髒話

  86. 無語 says:

    其實于謙死得也不是多冤

  87. 令狐沖 says:

    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 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清風笑 竟惹寂寥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88. 明夷待訪錄 says:

    徐珵這個人也是活該,在國家危難之際只是為自己著想,到後來改名後還這麼不要臉,于謙好心向皇帝推薦他,他還不領情,反而把他害死了,只能說,徐珵也好,徐有貞也好,這樣的奸賊都是要受到應有的報應的。

  89. nan says:

    很多人都以為自私就能成功,但當你這麼做時,其他人開始防備你、瞧不起你、忌憚你…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少,敵人越來越多。當利益出現分歧時,你就會被人拋棄,或被鬥爭犧牲掉。而有人格魅力的人,總會得到周圍人的幫助,甚至死後,還有人甘願冒生命危險去為他付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啊!

  90. 醉牛肉 says:

    67樓是從最骯髒的地方出生的,沒有之一,只能唯一!

  91. 王陽明 says:

    只服於謙,沒有之一

  92. 烏啼霜滿天 says:

    25樓,你寫個看看

  93. 孫承宗 says:

    25樓的你寫個看看

  94. 魚兒 says:

    自古公道在人心

  95. 匿名 says:

    不得不說,歷史上從不缺乏小人

  96. 無名 says:

    惡有惡報啊!

  97. 無名 says:

    還是李賀厲害

  98. 徐階 says:

    25樓你聽著,你覺得這本書太絕對,去看那些學術文章唄,你看得懂再說

  99. 寒光無聲 says:

    感謝著名高官徐有貞傾情出演了《監獄風雲》第二部,感謝武術指導錦衣衛的參加,感謝導演石亨的精心編排

  100. 複製器 says:


    呵呵
    真是罪有應得啊

  101. 複製器 says: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102. 依稀 says: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啦啦啦啦

  103. 櫻花已落~已敗 says:

    同意97樓和101樓~

  104. 于謙 says:

    沒錯

  105. 我來了 says:

    47樓的看的透徹 ,朱祁鎮實實在在的一個大昏君,而且未必是一個善良的人

  106. 匿名 says:

    李賢,我們拭目以待

  107. 豹女 says:

    李賢,于謙一定為你驕傲。

  108. 朱祁鎮 says:

    ???????????????????????????????????????????????????????????????????????????????????????????????????????????????????????????????????????????????????????????????????????????????????????????????????????????????????????????????????????????????????????????????????????????

  109. 25546 says:

    0000

  110. 偉大的努比斯 says:

    朱祁鎮老是聽信讒言!

  111. 光著腳丫來踢你 says:

    我覺得還行

  112. 徐有貞 says:

    我的原名叫什麼來著

  113. 高山雪嶺 says:

    于謙下輩子還做官吧,卻做了相聲演員

  114. 高山雪嶺 says:

    朱祁鎮你個逆子,還不快給列祖列宗跪下!!!

  115. 啊鵬 says:

    祈禱祈福許願

  116. 朱元璋 says:

    如果換成我那我就把「還鄉團」全殺光

  117. 朱祁鎮 says:

    一次次權利鬥爭,一幕幕人間冷暖

  118. 星空凜 says:

    損人不利己,真可悲喵!

  119. 伯顏帖木兒 says:

    鎮鎮,好想你。

  120. 于冕 says:

    喂,錦衣衛嗎!
    給我拆了35樓,殺了樓主!

  121. Sasuke昊 says:

    其實結局註定了投機者的命運,人的一生中可能會投機成功那麼幾次,但如果過於貪心的話終究沒有好下場,徐有貞也是一樣,其實他算是個有才無德的人,生活中又何嘗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人呢

  122. 李賢 says:

    于謙,我一定會為你洗冤的!

  123. 于謙and李賢 says:

    于謙,力挽狂瀾者,絕非匹夫,國士也。(剛正不阿,鐵骨錚錚)
    李賢 ,心明如鏡,不計名利,絕非草民,名士也。(剛正不阿,鐵骨錚錚)

  124. 于謙and李賢 says:

    我贊成121樓樓主的話,投機者的榮富富貴只不是短暫的,他們必將遺臭萬年(徐有貞,石亨,曹吉祥),而為官清廉的人必將永垂不朽(于謙,李賢,吳瑾)。

  125. 春花秋月 says:

    公道自在人心,于少保一世清廉忠貞,卻含冤而逝,但終究得以平反昭雪。李賢不計個人恩怨,秉執公道,可敬可佩絕非尋常之士,是真君子、真豪傑!

  126. 當年明月應該請加國大山將 says:

    《明朝那些事兒》翻譯成英文出版。需要大山這樣的英文漢語水平和幽默感,才可以譯得通達實。 我很欣賞石悅。另一位我欣賞的是《陳寅恪詩箋釋》的作者胡文輝。

  127. 曾家衛 says:

    你是sb

  128. valley says:

    雀食可以

  129. oi老王八上早八Andy says:

    徐有貞終於死了

  130. oi老王八上早八Andy says:

    錦衣衛,給我把21樓的樓主做掉

發表評論

本周熱門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