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第一桶金】
朱元璋又來到了定遠,對於他而言,拉壯丁已經是輕車熟路,很快他組織了上千人的部隊,他聽說在定遠附近的張家堡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隊,現在孤立無援,需要找個新老闆,於是朱元璋打起了這支部隊的注意。
他親自來到張家堡,一看寨主,大喜過望:「原來是你啊。」
這個寨主他認識,原來還打過交道,而寨主叫他「朱公子」。
兩人見面後,照例自然要敘敘交情,我認識誰,你認識不,喔,你說的是那個誰啊,認識認識,還是兄弟啊,還有張三死了,李四病了等等,越說感情越好,就一起吃飯。
在飯桌上,朱元璋終於說出了他的來意,既然目前你們沒有主,不如跟著我混,將來混出名堂,有你們的股份。寨主也真是個實在人,馬上就答應了。
朱元璋非常高興,可是他忘了中國人的習慣,酒桌上的話只能信一半,有時一半都不到。
朱元璋後來估計會想:當時實在應該簽個合同的。
三天後,朱元璋的使者到了寨中,寨主熱情的接待了他:
來啦,快點請坐啊,別客氣,您這趟來是?什麼,讓我們一起走,這個我們還要考慮下啊。
什麼?我已經答應過了?
什麼時候啊?三天前?好像沒有吧,(回顧手下)你們想想,當時有嗎?是吧,沒有啊。
誤會,誤會啊,你說的我們一定好好考慮,讓朱公子不要急啊。
什麼,你要走,別走,再坐會,啊,有事就不留你了,回去給朱公子帶個好,有空來玩啊!
就這樣,朱元璋被結結實實的忽悠了一回。
可是朱元璋豈是容易欺負的,他讓部下去請寨主吃飯,特別交待是準備了很久的名菜,寨主一聽有飯局,屁顛屁顛的就來了,一到大營,朱元璋就把他捆了起來,飯沒有吃成,倒是自己成了粽子。然後朱元璋以寨主的名義傳令山寨的人轉移,就這樣三千人變成了朱元璋的屬下。
下一個目標是橫澗山,這個地方有兩萬軍隊,但這卻不是一支可以勸降的部隊,此部隊的主帥叫繆大亨(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身份),原先跟隨元軍圍攻濠州,希望能順便搶個劫,不料沒有攻下來,於是帶領部隊守在這裡,朱元璋帶領了四千人對他發起了進攻。
這是朱元璋第一次領導的以少對多的戰鬥。
朱元璋很聰明的避開了白天,而選在晚上對這支武裝發動了夜襲,像繆大亨這種土包子當然不是對手,他沒有怎麼抵抗就投降了,於是朱元璋的部隊變成了兩萬人。
朱元璋對部隊進行了改編,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說一些類似同生共死,有福共享之類的話,而是對這些投降的士兵進行了譴責,讓他們反思為什麼這麼大的一支部隊,如此沒有戰鬥力,輕易的投降了,然後他說出了結論,這是因為沒有紀律和訓練,要想成就事業,只有加強訓練,建立嚴格紀律。
這一番話,有理有節,大家聽了都很服氣。
也就是在這次之後,朱元璋的部隊與那些烏合之眾的農民暴動軍有了本質的區別,在他的手中,有了一支精兵。
此時,兩兄弟從定遠來投奔了朱元璋,一個叫馮國用,另一個叫馮國勝,朱元璋覺得這兩個人都是人才,就留下了他們,這個馮國勝就是後來的威震天下、橫掃蒙古的馮勝。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 年),朱元璋決定攻擊滁州,也就在此時,一個人走進了他的軍營。
這是一個穿著書生裝的中年人,相貌溫文爾雅,朱元璋開始時並未在意此人,只是看他字寫得好,便讓他當了文書,此人倒也不在意,依然干好自己的工作,有一天,朱元璋在營房裡烤火,似乎是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天天處處打仗,何時是個頭啊」(四方戰鬥,何時定乎)。
此人從容答道:「秦朝亂時,漢高祖劉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業,現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元帥你的戶口在濠州(公濠產),離劉邦老家不遠,就算沒有王氣所在,也多少能沾點邊。」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然後說出了最關鍵的兩句話:
「只要元帥能向劉邦學習,按照他的行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朱元璋詫異的看著眼前的這個讀書人,是的,這正是自己的方向,劉邦做得到的,我為什麼做不到。於是,他擺正了自己的坐姿,向眼前的這個人行禮。
這個人就是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
滁州,地勢險要,宋歐陽修曾有過「環滁皆山也」的議論,可見這確實是一塊易守難攻的要害之地。
但滁州的守軍卻遠不像地形那麼難以對付,開戰之初,朱元璋手下勇將花雲即率領上千騎兵以中央突破戰術直衝對方陣地,元軍潰敗,朱元璋率領全軍一舉攻佔滁州。
在佔據了滁州後,朱元璋又迎來了三個重要的人,分別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貞和外甥李文忠。請大家記住這幾個名字,他們都將是後來那場驚天動地的戰爭的主角。
這樣看來,朱元璋出生的位置實在是人才多多,他招納的謀士和將領無論和哪個時代的人才相比都不遜色,何安徽之多才邪!
此時的朱元璋手下精兵強將,謀士如雲,並佔據了滁州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險要之地,他的眼界已經不是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天下。
這一年,他二十六歲。
【最後一個障礙】
朱元璋的順利似乎並不能給他的岳父帶來好運,郭子興此時正被整得夠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批鬥,每次開會總是四個批一個,孫德崖幾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遠的地方,實在不好善後,於是他就把郭子興擠出了濠州城,讓他下崗,自謀出路。
此時的郭子興才明白了人生的艱難,他沒有其它選擇,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樣對他,他還能善待自己嗎?
到了滁州,他的顧慮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舊惡,而且還把統帥的位置讓給了他,更讓人吃驚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
他決定把自己屬下三萬精兵的指揮權讓給郭子興,統帥的位置也就罷了,畢竟是個虛的,但兵權也交出去,就讓人吃驚了,郭子興百感交集,他其實從來沒有信任過這個女婿,甚至還考慮過害他,他也曾問過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朱元璋誠懇地說,如果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記您的恩德。
郭子興終於明白,自己錯了,朱元璋是對的。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原先企圖殺害朱元璋的人也對他敬佩萬分,這中間包括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
一個人要顯示自己的力量,從來不是靠暴力,挑戰這一準則的人必然會被歷史從強者的行列中淘汰,歷來如此。
郭子興帶了自己的幾萬人來,滁州的糧食不夠吃了,朱元璋進攻和州,攻下來後就住在那裡,將滁州讓給了郭子興。
而此時濠州城中的孫德崖由於兵多糧少,強行要求到和州混飯吃,朱元璋正頭疼,此時卻得到了另一個消息,郭子興得知孫德崖來了,也帶了幾萬人來,要打孫德崖。於是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擠了十幾萬人,而且兩個對頭正好碰上了,那就打吧。
可是打不起來,為什麼呢?
因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個小縣城,一下子來十幾萬人,城裡城外水泄不通,就好像我們今天的黃金周旅遊景點一樣,別說打仗,想轉個身都難。
既然不能打,那就談吧!
看來孫德崖還是講道理的,他表示,自己畢竟是外來的,還是自己走吧,朱元璋當即去為他送行,此時孫德崖在城內,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誰也沒有想到,還有一個人在蠢蠢欲動。
這就是郭子興,郭子興是不講道理的,他只記得孫德崖多次羞辱過他,也管不了什麼信義了,看到城內的孫德崖身邊沒有什麼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將孫德崖抓起來,這就害了還在城外的朱元璋。
孫德崖的士兵聽說主帥被抓,就認定是朱元璋指使的,而此時朱元璋也得到了這個消息,場面極其緊張,朱元璋一看勢頭不妙,拔馬就往回走,士兵早就有準備,鐵索往朱元璋的頭上一套,下來吧您吶。孫德崖的士兵抓住了朱元璋,就去找郭子興談判。
郭子興正在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者孫德崖的表情,突然消息傳來,說朱元璋被抓住了,他一下子懵了,孫德崖固然不想放,可是朱元璋也是不能少的,於是他只好決定放人。
可誰先放,就又成了問題,此時,徐達站了出來,他願意用自己去換朱元璋,朱元璋回去後,再放孫德崖,孫德崖回去後再放徐達,這簡直成了順口溜,麻煩啊。
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是郭子興臨到手的敵人跑了,一時咽不下這口氣,得了心病,過了一個月居然死掉了,可見心胸不寬廣的人實在不能做大事。
但這對朱元璋來說並不是個壞消息,他仁至義盡,現在終於可以放開手幹了,真正的事業在等待著他。
下一章:第1部:洪武大帝 第六章 霸業的開始
上一章:第1部:洪武大帝 第四章 就從這裡起步
有用
跟唱大戲是一樣一樣的
知人善任,心存感恩,眾星拱月,開富貴門!
活該啊。嘻嘻
好好看哦,你也來咯
心胸不寬廣的人實在不能做大事 要想做成大事 必須心胸寬廣 思想開朗
作者很會寫,語言情節很生動,人物心裡描寫很到位出彩,展現朱元璋胸懷坦蕩,知恩圖報的品德!
寫得不錯
我還是愛慕雨化田
不錯
給力
心胸寬廣才能成就大事業,學習了,
我就是定遠人,真為先輩們的努力與成績感到驕傲和自豪!!!
好好看
眼界很重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個人心胸竟寬至此,是真的發自內心還是早已預料一切?
資本,積蓄才會有
朋友介紹。很一般,不看了。
哦草才發現我是個傻X!
一天到晚的趕場我容易嗎我?而且處處躺槍……小哥你還是一刀颳了我得了
朱元璋,真正的事業在等待著你。
對朱元璋不是特感興趣。
小朱就是小朱重情重義神馬都是身外之物唯有道義
豈能無牌
這就是強大,雖說或許88早於料到事情會朝這個方向發展的,但這也證明88的確是一個心胸強大目光獨到的王者!!!
干你媽的批,廢話一龐浪,J8一點都不相干的你還說你娘的函佔盡,講一個人你媽的能扯得他孫子那去,孫子扯玩還可以扯到孫子的孫子去 你嗎的屁話多得要死,去世你N的嘛,抄你娘 千回都不夠 靠
心胸寬廣的人才有擔當!
心胸不寬廣的人實在不能做大事
”可是郭子興臨到手的敵人跑了,一時咽不下這口氣,得了心病,過了一個月居然死掉了,可見心胸不寬廣的人實在不能做大事。” ”唉” ”活該!”
太好看了,哪有賣?
朱元璋是怎麼找到這些未來的名將的?太厲害了吧!!
信息課上看《明朝那些事兒》,爽~~
心胸狹窄,唉。。
心胸寬廣,能成大事也。
哇 好酷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朱元璋 霸氣
數風流人物,還看老朱啊
通俗易懂,吸引眼球,我喜歡
很好
了
仁至義盡 要做到 很難啊
仁至義盡,並不難
仁至義盡,不難
干大事的人 做事就是與眾不同
郭子興要沒死怎麼辦呢?
郭子興要沒死那就劉備和劉表了
不錯
老子要飯的時候他娘的俺親戚都到哪了,看老子快發達了,都他娘的來投靠我了!
老子要飯的時候他娘的俺親戚都到哪了,
重八哥;2424241
垃圾
不相信,朱元璋會放兵權!
就像我們的黃金旅遊周一樣 別說打仗了 連轉身都難!哈哈把我給樂的! 白話又情節精彩 不錯不錯
為什麼朱元璋 做事讓人捉摸不透
心胸寬廣的人就是有好報,而心胸不寬廣的人最終都會沒有好下場
郭子興掛的好。
taibangle,mingyu.wodaibiaozhainanzhainumengduinishuoshengxiexie
在飯桌上,朱元璋終於說出了他的來意,既然目前你們沒有主,不如跟著我混,將來混出名堂,有你們的股份。寨主也真是個實在人,馬上就答應了。
朱元璋非常高興,可是他忘了中國人的習慣,酒桌上的話只能信一半,有時一半都不到。
朱元璋後來估計會想:當時實在應該簽個合同的。
三天後,朱元璋的使者到了寨中,寨主熱情的接待了他:
來啦,快點請坐啊,別客氣,您這趟來是?什麼,讓我們一起走,這個我們還要考慮下啊。
什麼?我已經答應過了?
什麼時候啊?三天前?好像沒有吧,(回顧手下)你們想想,當時有嗎?是吧,沒有啊。
誤會,誤會啊,你說的我們一定好好考慮,讓朱公子不要急啊。
什麼,你要走,別走,再坐會,啊,有事就不留你了,回去給朱公子帶個好,有空來玩啊!
就這樣,朱元璋被結結實實的忽悠了一回。
可是朱元璋豈是容易欺負的,他讓部下去請寨主吃飯,特別交待是準備了很久的名菜,寨主一聽有飯局,屁顛屁顛的就來了,一到大營,朱元璋就把他捆了起來,飯沒有吃成,倒是自己成了粽子。然後朱元璋以寨主的名義傳令山寨的人轉移,就這樣三千人變成了朱元璋的屬下。
下一個目標是橫澗山,這個地方有兩萬軍隊,但這卻不是一支可以勸降的部隊,此部隊的主帥叫繆大亨(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身份),原先跟隨元軍圍攻濠州,希望能順便搶個劫,不料沒有攻下來,於是帶領部隊守在這裡,朱元璋帶領了四千人對他發起了進攻。
這是朱元璋第一次領導的以少對多的戰鬥。
朱元璋很聰明的避開了白天,而選在晚上對這支武裝發動了夜襲,像繆大亨這種土包子當然不是對手,他沒有怎麼抵抗就投降了,於是朱元璋的部隊變成了兩萬人。
朱元璋對部隊進行了改編,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說一些類似同生共死,有福共享之類的話,而是對這些投降的士兵進行了譴責,讓他們反思為什麼這麼大的一支部隊,如此沒有戰鬥力,輕易的投降了,然後他說出了結論,這是因為沒有紀律和訓練,要想成就事業,只有加強訓練,建立嚴格紀律。
這一番話,有理有節,大家聽了都很服氣。
也就是在這次之後,朱元璋的部隊與那些烏合之眾的農民暴動軍有了本質的區別,在他的手中,有了一支精兵。
此時,兩兄弟從定遠來投奔了朱元璋,一個叫馮國用,另一個叫馮國勝,朱元璋覺得這兩個人都是人才,就留下了他們,這個馮國勝就是後來的威震天下、橫掃蒙古的馮勝。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 年),朱元璋決定攻擊滁州,也就在此時,一個人走進了他的軍營。
這是一個穿著書生裝的中年人,相貌溫文爾雅,朱元璋開始時並未在意此人,只是看他字寫得好,便讓他當了文書,此人倒也不在意,依然干好自己的工作,有一天,朱元璋在營房裡烤火,似乎是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天天處處打仗,何時是個頭啊」(四方戰鬥,何時定乎)。
此人從容答道:「秦朝亂時,漢高祖劉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業,現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元帥你的戶口在濠州(公濠產),離劉邦老家不遠,就算沒有王氣所在,也多少能沾點邊。」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然後說出了最關鍵的兩句話:
「只要元帥能向劉邦學習,按照他的行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朱元璋詫異的看著眼前的這個讀書人,是的,這正是自己的方向,劉邦做得到的,我為什麼做不到。於是,他擺正了自己的坐姿,向眼前的這個人行禮。
這個人就是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
滁州,地勢險要,宋歐陽修曾有過「環滁皆山也」的議論,可見這確實是一塊易守難攻的要害之地。
但滁州的守軍卻遠不像地形那麼難以對付,開戰之初,朱元璋手下勇將花雲即率領上千騎兵以中央突破戰術直衝對方陣地,元軍潰敗,朱元璋率領全軍一舉攻佔滁州。
在佔據了滁州後,朱元璋又迎來了三個重要的人,分別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貞和外甥李文忠。請大家記住這幾個名字,他們都將是後來那場驚天動地的戰爭的主角。
這樣看來,朱元璋出生的位置實在是人才多多,他招納的謀士和將領無論和哪個時代的人才相比都不遜色,何安徽之多才邪!
此時的朱元璋手下精兵強將,謀士如雲,並佔據了滁州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險要之地,他的眼界已經不是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天下。
這一年,他二十六歲。
【最後一個障礙】
朱元璋的順利似乎並不能給他的岳父帶來好運,郭子興此時正被整得夠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批鬥,每次開會總是四個批一個,孫德崖幾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遠的地方,實在不好善後,於是他就把郭子興擠出了濠州城,讓他下崗,自謀出路。
此時的郭子興才明白了人生的艱難,他沒有其它選擇,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樣對他,他還能善待自己嗎?
到了滁州,他的顧慮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舊惡,而且還把統帥的位置讓給了他,更讓人吃驚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
他決定把自己屬下三萬精兵的指揮權讓給郭子興,統帥的位置也就罷了,畢竟是個虛的,但兵權也交出去,就讓人吃驚了,郭子興百感交集,他其實從來沒有信任過這個女婿,甚至還考慮過害他,他也曾問過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朱元璋誠懇地說,如果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記您的恩德。
郭子興終於明白,自己錯了,朱元璋是對的。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原先企圖殺害朱元璋的人也對他敬佩萬分,這中間包括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
一個人要顯示自己的力量,從來不是靠暴力,挑戰這一準則的人必然會被歷史從強者的行列中淘汰,歷來如此。
郭子興帶了自己的幾萬人來,滁州的糧食不夠吃了,朱元璋進攻和州,攻下來後就住在那裡,將滁州讓給了郭子興。
而此時濠州城中的孫德崖由於兵多糧少,強行要求到和州混飯吃,朱元璋正頭疼,此時卻得到了另一個消息,郭子興得知孫德崖來了,也帶了幾萬人來,要打孫德崖。於是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擠了十幾萬人,而且兩個對頭正好碰上了,那就打吧。
可是打不起來,為什麼呢?
因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個小縣城,一下子來十幾萬人,城裡城外水泄不通,就好像我們今天的黃金周旅遊景點一樣,別說打仗,想轉個身都難。
既然不能打,那就談吧!
看來孫德崖還是講道理的,他表示,自己畢竟是外來的,還是自己走吧,朱元璋當即去為他送行,此時孫德崖在城內,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誰也沒有想到,還有一個人在蠢蠢欲動。
這就是郭子興,郭子興是不講道理的,他只記得孫德崖多次羞辱過他,也管不了什麼信義了,看到城內的孫德崖身邊沒有什麼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將孫德崖抓起來,這就害了還在城外的朱元璋。
孫德崖的士兵聽說主帥被抓,就認定是朱元璋指使的,而此時朱元璋也得到了這個消息,場面極其緊張,朱元璋一看勢頭不妙,拔馬就往回走,士兵早就有準備,鐵索往朱元璋的頭上一套,下來吧您吶。孫德崖的士兵抓住了朱元璋,就去找郭子興談判。
郭子興正在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者孫德崖的表情,突然消息傳來,說朱元璋被抓住了,他一下子懵了,孫德崖固然不想放,可是朱元璋也是不能少的,於是他只好決定放人。
可誰先放,就又成了問題,此時,徐達站了出來,他願意用自己去換朱元璋,朱元璋回去後,再放孫德崖,孫德崖回去後再放徐達,這簡直成了順口溜,麻煩啊。
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是郭子興臨到手的敵人跑了,一時咽不下這口氣,得了心病,過了一個月居然死掉了,可見心胸不寬廣的人實在不能做大事。
但這對朱元璋來說並不是個壞消息,他仁至義盡,現在終於可以放開手幹了,真正的事業在等待著他。
老師推薦我們看的,真的很好看,贊一個!
zan
45646
是正版的嗎 可以免費看?
我喜歡這風格
好
淺薄
好假 郭子興死了 不是被朱元璋殺了的嘛
小朱 最暴力了
包大人:不知公孫先生可知ZYZ?公孫先生:回大人,是朱元璋吧?包大人:……
有點不同啊
元朝末年,統治腐朽,經濟崩潰,黃河決口,災害連年。農民無法生存,掀起大規模的反抗鬥爭。公元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等在穎州起義。各地農民紛紛響應。
元至正十二年(1352)二月,定遠土豪郭子興、農民孫德崖等起義於濠州。閏三月,出身貧苦,曾為遊方僧的朱元璋也參加到這支隊伍中來。朱元璋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受到郭子興的器重,被郭子興招為女婿。1355年郭子興死後,這支起義軍就由朱元璋領導。李善長見朱元璋的隊伍軍紀好,就前來投靠。朱元璋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方略,李善長說:「秦末大亂,漢高祖以布衣起兵。他為人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亂殺人,5年而成帝業。現在你如果能仿效他的做法,天下是不難平定的。」朱元璋聽了連聲說好,就留他在身邊,出謀劃策。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親率水陸大軍攻克集慶路(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府。在應天,他接受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招集賢能的武將謀士,劉基、宋濂等都得到朱元璋的特別重用。
朱元璋以應天為中心,四處征戰,附近的元軍據點被他依次攻佔。這時,朱元璋的佔領地區東北鄰張士誠,西鄰陳友諒,東南鄰方國珍,南鄰陳友定,他們都割地稱王,各霸一方。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秋天,陳友諒率領大軍,號稱60萬,進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親自率領20萬大軍援救。兩軍船隊在鄱陽湖相遇,展開了一場為期36天的決戰。最後陳友諒戰死,全軍瓦解,朱元璋乘勝攻取武昌。
消滅了陳友諒,南方群雄之中再也沒有敢和朱元璋爭鋒的了,第二年正月,他即了吳王位。接著朱元璋攻滅了張士誠,不久方國珍也不戰而降,這就奠定了朱元璋完成帝業的基礎。此後,他依靠江南雄厚的財力,倚仗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強大軍隊,南征北伐,取得了節節勝利。
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南京,稱皇帝,建立明朝,年號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當年秋天,明軍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率領下,攻入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明朝又用了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統一。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應天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立馬氏為皇后,朱標為太子,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設官分職,封賞文武百官,開始了明王朝的統治。
這是真的
不過很不錯,90後愛看這麼風趣的
這才像我嘛,不錯不錯~
屁噶!
好薩比!!!!!!!!!!!!!!!!!!!!!!!!!!!!!!!!!!!!!!!!!!!!!!!!!!!!!!!!!!!!!!!!!!!!!!!!!!!!!!!!!!!!!!!!!!!!!!!!!!!!!!!!!!!!!!!!!!!!!!!!!!!!!!!!!!!!!!!!!!!!!!!!!!!!!!!!
好啊好啊
這本書超贊,謝謝只本書給我知識!
第一次覺得歷史這麼有趣 作者太牛逼了
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贊一個!
hggg
兵都是利滾利啊的,好厲害的樣子!
我要看抽了!
亂世出英雄。
好在長話短說,否則又成明史。贊!
1
我還是最慘的。。。555!!
這書好看,真的好看,太精彩了
這本書是普及老百姓的歷史書,通篇讀來既感覺歷史的滄桑,也有歷史的幽默感。是值得一讀的一本作品
雖然讀《明史》更精彩,但是像這樣寫,也有很精彩的地方。就像作者說的,哪一天文言文的歷史書能暢想,那時才是真正的喜歡歷史
我愛明月
我愛明月,to!!!!!!!!!!!!!!!!!!!!!!!!!!!!!!!!!!!!!!!!!!!!!!!!!!!!!!!!!!!!!!!!!!!!!!!!!!!!!!!!!!!!!!!!!!!!!!!!!!
詼諧 有趣 值得一品
消遣下……
這書真夠贊
朱元璋確實大人大量,能讓權給錢厚待落魄的干岳父,還識人善任,胸襟坦蕩,大德大才呀!
氣死的?你們信嗎?
為什麼我覺得是朱元璋弄死的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i love history,,,,,,,我愛歷史
曾經韜光養晦積蓄能量,當下的知人善用、寬廣的胸懷可聚人氣,嚴明的紀律可成大事。學習了。。。感謝作者
被姓孫的欺負多年還沒死,我怎麼可能氣死?!就沒人看清真相嗎?
當年明月請不要寫穢史!!
熱天人他
我去打天下。
呵呵
語文老師推薦了一本好書,精彩
something else. Trying to make them understand that the media is not trhuowtrthy is purely a waste of my time. I gave up. Levine should be ashamed of himself and needs to have his a$$ kicked.
3
歷史就該這樣寫
高巈車米妻手
;可;;艱苦;法官促成事物體重複心理學
媽的憑啥說我是鬱悶死的?怎麼就不可能讓朱元璋給弄個食物中毒啥的呢?
呵呵!主角,怎麼會那麼快死呢
為了救這個朱元璋,老子命都給配上了!
寫的很幽默風趣,非常喜歡用這種方法來講歷史
氣死的?不一定
我要是朱元璋我也得弄死他
找你妹
容人容天容地容天下,故天下終屬能容之人!
sadfsd’
容人容天容地容天下,故天下終屬能容之人!
容人容天容地容天下,故天下終屬能容之人!
<111111
mmp
媽的憑啥說我是鬱悶死的?怎麼就不可能讓朱元璋給弄個食物中毒啥的呢?
元璋的順利似乎並不能給他的岳父帶來好運,郭子興此時正被整得夠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批鬥,每次開會總是四個批一個,孫德崖幾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遠的地方,實在不好善後,於是他就把郭子興擠出了濠州城,讓他下崗,自謀出路。
此時的郭子興才明白了人生的艱難,他沒有其它選擇,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樣對他,他還能善待自己嗎?
到了滁州,他的顧慮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舊惡,而且還把統帥的位置讓給了他,更讓人吃驚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
他決定把自己屬下三萬精兵的指揮權讓給郭子興,統帥的位置也就罷了,畢竟是個虛的,但兵權也交出去,就讓人吃驚了,郭子興百感交集,他其實從來沒有信任過這個女婿,甚至還考慮過害他,他也曾問過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對自己。朱元璋誠懇地說,如果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記您的恩德。
郭子興終於明白,自己錯了,朱元璋是對的。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原先企圖殺害朱元璋的人也對他敬佩萬分,這中間包括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
一個人要顯示自己的力量,從來不是靠暴力,挑戰這一準則的人必然會被歷史從強者的行列中淘汰,歷來如此。
郭子興帶了自己的幾萬人來,滁州的糧食不夠吃了,朱元璋進攻和州,攻下來後就住在那裡,將滁州讓給了郭子興。
而此時濠州城中的孫德崖由於兵多糧少,強行要求到和州混飯吃,朱元璋正頭疼,此時卻得到了另一個消息,郭子興得知孫德崖來了,也帶了幾萬人來,要打孫德崖。於是小小的和州一下子擠了十幾萬人,而且兩個對頭正好碰上了,那就打吧。
可是打不起來,為什麼呢?
因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個小縣城,一下子來十幾萬人,城裡城外水泄不通,就好像我們今天的黃金周旅遊景點一樣,別說打仗,想轉個身都難。
既然不能打,那就談吧!
看來孫德崖還是講道理的,他表示,自己畢竟是外來的,還是自己走吧,朱元璋當即去為他送行,此時孫德崖在城內,他的士兵在城外由朱元璋陪同,但誰也沒有想到,還有一個人在蠢蠢欲動。
這就是郭子興,郭子興是不講道理的,他只記得孫德崖多次羞辱過他,也管不了什麼信義了,看到城內的孫德崖身邊沒有什麼士兵,就命令手下人將孫德崖抓起來,這就害了還在城外的朱元璋。
孫德崖的士兵聽說主帥被抓,就認定是朱元璋指使的,而此時朱元璋也得到了這個消息,場面極其緊張,朱元璋一看勢頭不妙,拔馬就往回走,士兵早就有準備,鐵索往朱元璋的頭上一套,下來吧您吶。孫德崖的士兵抓住了朱元璋,就去找郭子興談判。
郭子興正在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者孫德崖的表情,突然消息傳來,說朱元璋被抓住了,他一下子懵了,孫德崖固然不想放,可是朱元璋也是不能少的,於是他只好決定放人。
可誰先放,就又成了問題,此時,徐達站了出來,他願意用自己去換朱元璋,朱元璋回去後,再放孫德崖,孫德崖回去後再放徐達,這簡直成了順口溜,麻煩啊。
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是郭子興臨到手的敵人跑了,一時咽不下這口氣,得了心病,過了一個月居然死掉了,可見心胸不寬廣的人實在不能做大事。
朱元璋創業時還是挺有容人之量的,但是開國卻殺了那麼多功臣,果然是狡兔死,走狗烹
測試
你是豬嗎
250
郭子興確定不是小八幹掉的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被小八幹掉,也被小八手下幹掉了。
真是佳作啊
知人善任,心存感恩,眾星拱月,開富貴門!
知人善任
阿巴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不錯不錯不錯不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吧!!!!!!!!!!!!!!!!!!!!!!!!!!!
喜
說句實在話,郭子興不死老朱怎麼辦呢
(⊙o⊙)…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