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四年(1624)六月,左副都御史楊漣寫就上疏,彈劾東廠提督太監魏忠賢二十四大罪。
在這篇青史留名的檄文中,楊漣曆數了魏忠賢的種種罪惡,從排除異己、陷害忠良、圖謀不軌、殺害無辜,可謂世間萬象,無所不包,且真實可信,字字見血。
由此看來,魏忠賢確實是人才,短短几年裡,跨行業、跨品種,壞事幹得面面俱到,著實不易。
這是楊漣的最後反擊,與其說是反擊,不如說是憤怒。因為連他自己都很清楚,此時的朝廷,從內閣到六部,都已是魏忠賢的爪牙。
按照常理,這封奏疏只要送上去,必定會落入閹黨之手,到時只能是廢紙一張。
楊漣雖然正直,卻並非沒有心眼,為了應對不利局面,他想出了兩個辦法。
他寫完這封奏疏後,並沒有遵守程序,把它送到內閣,而是隨身攜帶,等待著第二天的到來。
因為在這一天,皇帝大人將上朝議事,那時,楊漣將拿出這封奏疏,親口揭露魏忠賢的罪惡。
在清晨的薄霧中,楊漣懷揣著奏疏,前去上朝,此時除極個別人外,無人知道他的計劃,和他即將要做的事。
然而當他來到大殿前的時候,卻得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
皇帝下令,今天不辦公(免朝)。
緊繃的神經頓時鬆弛了下來,楊漣明白,這場生死決戰又延遲了一天。
只能明天再來了。
但就在他準備打道回府之際,卻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於是他改變了主意。
楊漣走到了會極門,按照慣例,將這封奏疏交給了負責遞文書的官員。
在交出文書的那一刻,楊漣已然確定,不久之後,這份奏疏就會放在魏忠賢的文案上。
之所以做此選擇,是因為他別無選擇。
楊漣是一個做事認真謹慎的人,他知道,雖然此事知情者很少,但難保不出個把叛徒,萬一事情曝光,以魏公公的品行,派個把東廠特務把自己黑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能再等了,不管魏忠賢何時看到,會不會在上面吐唾沫,都不能再等了。
第一個辦法失敗了,楊漣沒能繞開魏忠賢,直接上書。事實上,這封奏疏確實落到了魏忠賢的手中。
魏忠賢知道這封奏疏是告他的,但不知是怎麼告的,因為他不識字。
所以,他找人讀給他聽。
但當這位無惡不作、肆無忌憚的大太監聽到一半時,便打斷了朗讀,不是歇斯底里的憤怒,而是面無人色的恐懼。
魏忠賢害怕了,這位不可一世,手握大權的魏公公,竟然害怕了。
據史料的記載,此時的魏公公面無人色,兩手不由自主顫抖,並且半天沉默不語。
他已經不是四年前那個站在楊漣面前,被罵得狗血淋頭,哆哆嗦嗦的老太監了。
現在他掌握了內閣,掌握了六部,甚至還掌握了特務,他一度以為,天下再無敵手。
但當楊漣再次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才明白,縱使這個人孤立無援、身無長物,他卻依然畏懼這個人,深入骨髓的畏懼。
極度的恐慌徹底攪亂了魏忠賢的神經,他的腦海中只剩下一個念頭:絕對不能讓這封奏疏傳到皇帝的手中!
奏疏倒還好說,魏公公一句話,說壓就壓了,反正皇帝也不管。
但問題是,楊漣是左副都御史,朝廷高級官員,只要皇帝上朝,他就能夠見到皇帝,揭露所有一切。
怎麼辦呢?魏忠賢冥思苦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沒辦法的辦法:不讓皇帝上朝。
在接下來的三天里,皇帝都沒有上朝。
但這個辦法實在有點蠢,因為天啟皇帝到底是年輕人,到第四天,就不幹了,偏要去上朝。
魏忠賢頭疼不已,但皇帝大人說要上朝,不讓他去又不行,迫於無奈,竟然找了上百個太監,把皇帝大人圍了起來,到大殿轉了一圈,權當是給大家一個交代。
此外,他還特意派人事先說明,不允許任何人發言。
總之,他的對策是,先避風頭,把這件事壓下去,以後再跟楊漣算帳。
得知皇帝三天沒有上朝,且目睹了那場滑稽遊行的楊漣並不吃驚,事情的發展,早在他意料之中。
因為當他的第一步計劃失敗,被迫送出那份奏疏的時候,他就想好了第二個對策。
雖然魏忠賢壓住了楊漣的奏疏,但讓他驚奇的是,這封文書竟然長了翅膀,沒過幾天,朝廷上下,除了皇帝沒看過,大家基本是人手一份,還有個把缺心眼的,把詞編成了歌,四處去唱,搞得魏公公沒臉出門。
楊漣充分發揮了東林黨的優良傳統,不坐地等待上級批複,就以講學傳道為主要途徑,把魏忠賢的惡劣事迹廣泛傳播,並在短短几天之內,達到了婦孺皆知的效果。
比如當時國子監里的幾百號人,看到這封奏疏後,歡呼雀躍,連書都不讀了,每天就抄這份二十四大罪,抄到手軟,並廣泛散發。
吃過魏公公苦頭的人民大眾自不用說,大家一擁而上,反覆傳抄,當眾朗誦,成為最流行的手抄本。據說最風光的時候,連抄書的紙都缺了貨。
左光斗是少數幾個事先的知情者之一,此時自然不甘人後,聯同朝廷里剩餘的東林黨官員共同上書,斥責魏忠賢。甚至某些退休在家的老先生,也來湊了把熱鬧。於是幾天之內,全國各地彈劾魏忠賢的公文紙紛至沓來,堆積如山,足夠把魏忠賢埋了再立個碑。
眼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許多原先是閹黨的同志也坐不住了,唯恐局勢變化自己墊背,一些人紛紛倒戈,掉頭就罵魏公公,搞得魏忠賢極其狼狽。
事實證明,廣大人民群眾對魏忠賢的憤怒之情,就如同那滔滔江水,延綿不絕。搞得連深宮之中的皇帝,都聽說了這件事,專門找魏忠賢來問話,到了這個地步,事情已經瞞不住了。
楊漣沒有想到,自己的義憤之舉,竟然會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在他看來,照此形勢發展,大事必成,忠賢必死。
然而有一個人,不同意楊漣的看法。
在寫奏疏之前,為保證一擊必中,楊漣曾跟東林黨的幾位重要人物,如趙南星、左光斗通過氣,但有一個人,他沒有通知,這個人是葉向高。
由始至終,葉向高都是東林黨的盟友,且身居首輔,是壓制魏忠賢的最後力量,但楊先生就是不告訴他,偏不買他的帳。
因為葉向高曾不只一次對楊漣表達過如下觀點:
對付魏忠賢,是不能硬來的。
葉向高認為,魏忠賢根基深厚,身居高位,且內有奶媽(客氏),外有特務(東廠),以東林黨目前的力量,是無法扳倒的。
楊漣認為,葉向高的言論,是典型的投降主義精神。
魏忠賢再強大,也不過是個太監。他手下的那幫人,無非是烏合之眾,只要能夠集中力量,擊倒魏忠賢,就能將閹黨這幫人渣一網打盡,維持社會秩序、世界和平。
更何況,自古以來,邪不勝正。
邪惡是必定失敗的!基於這一基本判斷,楊漣相信,自己是正確的,魏忠賢終究會被摧毀。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邪不勝正是靠譜的,但楊漣不明白,這個命題有個前提條件——時間。
其實在大多數時間裡,除去超人、蝙蝠俠等不可抗力出來維護正義外,邪是經常勝正的。所謂好人、善人、老實人常常被整得凄慘無比,比如于謙、岳飛等等,都是死後多少年才翻身平反。
只有歲月的滄桑,才能淘盡一切污濁,掃清人們眼帘上的遮蓋與灰塵,看到那些殉道者無比璀璨的光芒,歷千年而不滅。
楊漣,下一個殉道者。
很不幸,葉向高的話雖然不中聽,卻是對的。以東林黨目前的實力,要幹掉魏忠賢,是毫無勝算的。
但決定他們必定失敗宿命的,不是奶媽,也不是特務,而是皇帝。
楊漣並不傻,他知道大臣靠不住,太監靠不住,所以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皇帝陛下雷霆大怒,最好把魏公公五馬分屍再拉出去喂狗。
可惜,楊漣同志寄予厚望的天啟皇帝,是靠不住的。
自有皇帝以來,牛皇帝有之,熊皇帝有之,不牛不熊的皇帝也有之,而天啟皇帝比較特別:他是木匠。
身為一名優秀的木匠,明熹宗有著良好的職業素養,他經常擺弄宮裡建築。具體表現為在他當政的幾年裡,宮裡經常搞工程,工程的設計單位、施工、監理、檢驗,全部由皇帝大人自己承擔。
更為奇特的是,工程的目的也很簡單,修好了,就拆,拆完了,再修,以達到拆拆修修無窮盡之目的。總之,搞來搞去,只為圖個樂。
這是大工程,小玩意天啟同志也搞過。據史料記載,他曾經造過一種木製模型,有山有水有人,據說木人身後有機關控制,還能動起來,純手工製作,比起今天的遙控玩具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檢驗自己的實力,天啟還曾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市場上去賣,據稱能賣近千兩銀子,合人民幣幾十萬。要換在今天,這兄弟就不幹皇帝,也早發了。
可是,他偏偏就是皇帝。
大明有無數木匠,但只有一個皇帝,無論是皇帝跑去做木匠,還是木匠跑來做皇帝,都是徹底地抓瞎。
當然,許多書上說這位皇帝是低能兒,從來不管政務,不懂政治,那也是不對的,雖然他把權力交給了魏忠賢,也不看文件,不理朝廷,但他心裡是很有數的。
比如魏公公,看準了皇帝不想管事,就愛干木匠,每次有重要事情奏報,他都專挑朱木匠幹得最起勁的時候去,朱木匠自然不高興,把手一揮:我要你們是幹什麼的?
這句話在手,魏公公自然歡天喜地,任意妄為。
但在這句話後,朱木匠總會加上一句:好好乾,莫欺我!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你不要騙我,但隱含意思是,我知道,你可能會騙我。
事實上,對魏忠賢的種種惡行,木匠多少還知道點,但在他看來,無論這人多好,只要對他壞,就是壞人;無論這人多壞,只要對他好,就是好人。
基於這一觀點,他對魏忠賢有著極深的信任,就算不信任他,也沒有必要幹掉他。
葉向高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認定,單憑這封奏疏,是無法解決魏忠賢的。
而東林黨里的另一位明白人黃尊素,事發後也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清君側者必有內援,楊公有乎?」
這意思是,你要搞定皇帝身邊的人,必須要有內應,當然沒內應也行,像當年猛人朱棣,帶幾萬人跟皇帝死磕,一直打到京城,想殺誰殺誰。
楊漣沒有,所以不行。
但他依然充滿自信,因為奏疏在社會上引起的強烈反響和廣大聲勢讓他相信:真理和正義是站在他這邊的。
但是實力,並不在他的一邊。
奏疏送上後的第五天,事情開始脫離楊漣的軌道,走上了葉向高預言的道路。
【底線】
焦頭爛額的魏忠賢幾乎絕望了,面對如潮水湧來的攻擊,他束手無策,無奈之下,他只能跑去求內閣大臣,東林黨人韓曠,希望他手下留情。
韓曠給他的答覆是:沒有答覆。
這位東林黨內除葉向高外的最高級別幹部,對於魏公公的請求,毫無回應,別說贊成,連拒絕都沒有。
如此的態度讓魏忠賢深信,如果不久之後自己被拉出去幹掉,往屍體上吐唾沫的人群行列中,此人應該排在頭幾名。
與韓曠不同,葉向高倒還比較溫柔。他曾表示,對魏忠賢無須趕盡殺絕,能讓他消停下來,洗手不幹,也就罷了。
這個觀點後來被許多的史書引用,來說明葉向高那卑劣的投降主義和悲觀主義思想,甚至還有些人把葉先生列入了閹黨的行列。
凡持此種觀點者,皆為站著說話不腰疼、啃著饅頭看窩頭之流。
因為就當時局勢而言,葉向高說無須趕盡殺絕,那只是客氣客氣的,實際上,壓根就無法趕盡殺絕。
事情的下一步發展完美地印證了這一點。
在被無情地拒絕後,魏忠賢丟掉了所有的幻想,他終於明白,對於自己的胡作非為,東林黨人是無法容忍,也無法接納的。
正邪不能共存,那麼好吧,我將把所有的一切,都拉入黑暗之中。
魏忠賢立即找到了另一個人,一個能夠改變一切的人。
在皇帝的面前,魏忠賢表現得相當悲痛,一進去就哭,一邊哭一邊說:
「現在外面有人要害我,而且還要害皇上,我無法承擔重任,請皇上免去我的職務吧。」
這種混淆是非,拉皇帝下水的伎倆,雖然並不高明,卻比較實用,是魏公公的必備招數。
面對著痛哭流涕的魏忠賢,天啟皇帝只說了一句話,就打亂了魏公公的所有部署:
「聽說有人彈劾你,是怎麼回事?」
聽到這句話時,魏忠賢知道,完蛋了。他壓住楊漣的奏疏,煞費苦心封鎖消息,這木匠還是知道了。
對於朱木匠,魏忠賢還是比較了解的,雖不管事,絕不白痴,事到如今不說真話是不行了。
於是他承認了奏疏的存在,並順道沉重地控訴了對方的污衊。
但皇帝陛下似乎不太關心魏公公的痛苦,只說了一句話:
「奏疏在哪裡,拿來給我!」
這句話再次把魏公公推入了深淵。因為在那封奏疏上,楊漣列舉了很多內容,比如迫害後宮嬪妃,甚至害死懷有身孕的妃子,以及私自操練兵馬(內操),圖謀不軌等等。
貪污受賄,皇帝可以不管,坑皇帝的老婆,搶皇帝的座位,皇帝就生氣了。
更何況這些事,他確實也干過,只要皇帝知道,一查就一個準。
奏疏拿來了,就在魏忠賢的意志即將崩潰的時候,他聽到了皇帝陛下的指示:
「讀給我聽。」
魏忠賢笑了。
因為他剛剛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皇帝陛下,是不大識字的。
如果說皇帝陛下的文化程度和魏公公差不多,似乎很殘酷,但卻是事實,天啟之所以成長為準文盲(認字不多),歸根結底,還是萬曆惹的禍。
萬曆幾十年不立太子,太子幾十年不安心,自己都搞不定,哪顧得上兒子,兒子都顧不上,哪顧得上兒子讀書,就這麼折騰來折騰去,把天啟折騰成了木匠。
所以現在,他並沒有自己看,而是找了個人,讀給他聽。
魏忠賢看到了那個讀奏疏的人,他確定,東林黨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朗讀者,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他的死黨,王體乾。
就這樣,楊漣的二十四條大罪,在王太監的口裡縮了水,為不讓皇帝大人擔心,有關他老婆和他個人安危的,都省略了,而魏公公一些過於噁心人的行為,出於善意,也不讀了。
所以一篇文章讀下來,皇帝大人相當疑惑,聽起來魏公公為人還不錯,為何群眾如此憤怒?
但這也無所謂,反正也沒什麼大事,老子還要干木匠呢,就這麼著吧。
於是他對魏忠賢說,你接著干吧,沒啥大事。
魏忠賢徹底解脫了。
正如葉向高所說的那樣,正義和道德是打不倒魏忠賢的,能讓這位無賴屈服的,只有實力。而唯一擁有這種實力的人,只有皇帝。
現在皇帝表明了態度,事件的結局,已無懸念。
天啟四年(1624)十月,看清虛實的魏忠賢,終於舉起了屠刀。
同月,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皇帝下旨,訓斥吏部尚書趙南星結黨營私,此後皇帝又先後下文,批評楊漣、左光斗、高攀龍等人,最後索性給他們搞了個總結,一頓猛踩,矛頭直指東林黨。
可以肯定的是,皇帝大人對此是不大清楚的,他老人家本不識字,且忙做木匠,考慮到情況比較特殊,為保證及時有力迫害忠良,魏公公越級包辦了所有聖旨。
大勢已去,一切已然無可挽回。
同月,心灰意冷的趙南星、楊漣、左光斗紛紛提出辭職,回了老家。東林黨就此土崩瓦解。
只剩下一個人——葉向高。
葉向高很冷靜,由始至終,他都極其低調,魏忠賢倒霉時,他不去踩,魏忠賢得意時,他不辭職,因為他知道,自己將是東林黨最後的希望。
必須忍耐下去,等待反攻的時機。
但是,他錯誤地估計了一點——魏忠賢的身份。
魏忠賢是一個無賴,無賴沒有原則,他不是劉瑾,不會留著李東陽給自己刨墳。
幾天之後,葉向高的住宅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太監,每天在葉向高門口大吵大嚷,不讓睡覺,無奈之下,葉向高只得辭職回家。
兩天後,內閣大學士韓曠辭職,魏忠賢的非親生兒子顧秉謙接任首輔,至此,內閣徹底淪陷。
東林黨失敗了,敗得心灰意冷,按照以往的慣例,被趕出朝廷的人,唯一的選擇是在家養老。
但這一次,魏公公給他們提供了第二個選擇——趕盡殺絕。
因為魏公公不是政治家,他是無賴流氓,政治家搞人,搞倒搞臭也就罷了,無賴流氓搞人,都是搞死為止。
殺死那些毫無抵抗能力的人,這就是魏忠賢的品格。
但要辦到這一點,是有難度的。
大明畢竟是法制社會,要幹掉某些人,必須要罪名,至少要個借口,但魏公公查遍了楊漣等人的記錄,作風問題、經濟問題,都是統統的沒有。
東林黨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樣一點:他們或許狹隘、或許偏激,卻不貪污,不受賄,不仗勢欺民,他們的所有舉動,都是為了百姓的生計,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什麼生計、未來,魏公公是不關心的,他關心的是,如何合理地把東林黨人整死:抓來打死不行,東林黨人都有知名度,社會壓力太大,抓來死打套取口供,估計也不行,這幫人是出了名的硬骨頭,攻堅難度太大。
於是,另一個人進入了魏忠賢的視線,他相信,從此人的身上,他將順利地打開突破口。
雖然在牢里,但汪文言仍然清楚地感覺到,世界變了,劉僑走了,魏忠賢的忠實龜孫,五彪之一的許顯純接替了他的位置,原先好吃好喝,現在沒吃沒喝,審訊次數越來越多,態度越來越差。
但他並不知道,地獄之門才剛剛打開。
魏忠賢明白,東林黨的人品是清白的,把柄是沒有的,但這位汪文言是個例外,這人自打進朝廷以來,有錢就拿,有利就貪,東林黨熟,閹黨也熟,牛鬼蛇神全不耽誤,談不上什麼原則。只要從他身上獲取楊漣等人貪污的口供,就能徹底摧毀東林黨。
面對左右逢源、投機取巧的汪文言,這似乎不是什麼難事。
天啟五年(1625),許顯純接受魏忠賢的指示,審訊汪文言。
史料反映,許顯純很可能是個心理比較變態的人,他不但喜歡割取犯人的喉骨,還想出了許多花樣繁多的酷刑,比如用鐵鉤扎穿琵琶骨,把人吊起來,或是用沾著鹽水的鐵刷去刷犯人,皮膚會隨著慘叫聲一同脫落。所謂審訊,就是赤裸裸的折磨。
第一次審訊後,汪文言已經是遍體鱗傷,半死不活。
但許顯純並不甘休,之後他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審訊,十幾次審下來,審到他都體力不支,依然樂此不疲。
因為無論他怎麼毆打、侮辱、拷問汪文言,逼他交代東林黨的罪行,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始終重複一句話:
「不知道。」
無論拷打多少次,折磨多少回,窮凶極惡的質問,喪心病狂的酷刑,這就是他唯一的回答。
當汪文言的侄子買通了看守,在牢中看到不成人形的汪文言時,禁不住痛哭流涕。
然而汪文言用鎮定地語氣對他說:
「不要哭,我必死,卻並不怕死!」
許顯純急眼了,在眾多的龜孫之中,魏公公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實在是莫大的信任,為不讓太監爺爺失望,他必須繼續拷打。
終於有一天,在拷打中,奄奄一息的汪文言用微弱的聲音對許顯純說:
「你要我承認什麼,說吧,我承認就是了。」
許顯純欣喜萬分,說道:
「只要你說楊漣收取賄賂,作口供為證,就放了你。」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一個微弱卻堅定的聲音響起:
「這世上,沒有貪贓的楊漣。」
六年前,他之所以加入東林黨,不是為了正義,是為了混飯吃。
混社會的遊民,油滑的縣吏,唯利是圖,狡猾透頂的官僚汪文言,為了在這醜惡的世界上生存下去,他的一生,都在虛偽、圓滑、欺騙中度過,他的每次選擇,都是為了利益,都是妥協的產物。
但在這人生的最後時刻,他做出了最後的抉擇:面對黑暗,絕不妥協。
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許顯純無計可施,所以他決定,用一種更不要臉的方式解決問題——偽造口供。
在這個問題上,許顯純再次顯示了他的變態心理,他一邊拷打汪文言,一邊在他的眼前偽造證詞,意思很明白:我就在你的面前,偽造你的口供,你又能怎麼樣呢?
但當他洋洋得意地偽造供詞的時候,對面陰暗的角落裡,那個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的人發出了聲音。
無畏的東林黨人汪文言,用盡他最後的力氣,向這個黑暗的世界,迸發出憤怒的控訴:
「不要亂寫,就算我死了,也要與你對質!」
這是他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告訴我們,追逐權位,利益至上的老油條汪文言,經歷幾十年官場沉浮、爾虞我詐之後,拒絕了誘惑,選擇了理想,並最終成為了一個正直無私的人。
【血書】
許顯純怕了,他怕汪文言的詛咒,於是,他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
殺死汪文言。
死後對質還在其次,如果讓他活著對質,下一步計劃將無法進行。
天啟五年(1625)四月,汪文言被害於獄中,他始終沒有屈服。
同月,魏忠賢的第二步計劃開始,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東林黨人被逮捕,他們的罪名是受賄,而行賄者是已經處決的熊廷弼。
受賄的證據自然是汪文言的那份所謂口供,在這份無恥的文書中,楊漣被認定受賄兩萬兩,左光斗等人也人人有份。
審訊開始了,作為最主要的對象,楊漣被首先提審。
許顯純拿出了那份偽造的證詞,問:
「熊廷弼是如何行賄的?」
楊漣答:
「遼陽失陷前,我就曾上書彈劾此人,他戰敗後,我怎會幫他出獄?文書尚在可以對質。」
許顯純無語。
很明顯,許錦衣衛背地耍陰招有水平,當面胡扯還差點,既然無法在沉默中發言,只能在沉默中變態:
「用刑!」
下面是楊漣的反應:
「用什麼刑?有死而已!」
許顯純想讓他死,但他必須找到死的理由。
拷打如期進行,拷打規律是每五天一次,打到不能打為止,楊漣的下頜脫落,牙齒打掉,卻依舊無一字供詞。
於是許顯純用上了鋼刷,幾次下來,楊漣體無完膚,史料有云:
「皮肉碎裂如絲」。
然「罵不絕口」,死不低頭。
在一次嚴酷的拷打後,楊漣回到監房,寫下了《告岳武穆疏》。
在這封文書中,楊漣沒有無助的報怨,也沒有憤怒的咒罵,他說:
「此行定知不測,自受已是甘心。」
他說:
「漣一身一家其何足道,而國家大體大勢所傷實多。」
昏暗的牢房中,慘無人道的迫害,無法形容的痛苦,死亡邊緣的掙扎,卻沒有仇恨,沒有憤懣。
只有坦然,從容,以天下為己任。
在無數次的嘗試失敗後,許顯純終於認識到,要讓這個人低頭認罪,是絕不可能的。
栽贓不管用的時候,暗殺就上場了。
魏忠賢很清楚,楊漣是極為可怕的對手,是絕對不能放走的。無論如何,必須將他殺死,且不可走漏風聲。
許顯純接到了指令,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楊漣將死在他的監獄裡,悄無聲息,他的冤屈和酷刑將永無人知曉。
事實確實如此,朝廷內外只知道楊漣有經濟問題,被弄進去了,所謂拷打、折磨,聞所未聞。
對於這一點,楊漣自己也很清楚,他可以死,但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所以,在暗無天日的監房中,楊漣用被打得幾近殘廢的手,顫抖地寫下了兩千字的絕筆遺書。在遺書中,他寫下了事情的真相,以及自己坎坷的一生。
遺書寫完了,卻沒用,因為送不出去。
為保證楊漣死得不清不楚,許顯純加派人手,經常檢查楊漣的牢房,如無意外,這封絕筆最終會落入許顯純手中,成為灶台的燃料。
於是,楊漣將這封絕筆交給了同批入獄的東林黨人顧大章。
顧大章接受了,但他也沒辦法,因為他是東林重犯,如果楊漣被殺,他必難逃一死。且此封絕筆太過重要,如若窩藏必是重犯,推來推去,誰都不敢收。
更麻煩的是,看守查獄的時候,發現了這封絕筆,顧大章已別無選擇。
他面對監獄的看守,坦然告訴他所有的一切,然後從容等待結局。
短暫的沉寂後,他看見那位看守面無表情地收起絕筆,平靜地告訴他:這封絕筆,絕不會落到魏忠賢的手中。
這封絕筆開始被藏在牢中關帝像的後面,此後被埋在牢房的的牆角下,楊漣被殺後,那位看守將其取出,並最終公告於天下。
無論何時何地,正義終究是存在的。
天啟五年(1625)七月,許顯純開始了謀殺。
不能留下證據,所以不能刀砍,不能劍刺,不能有明顯的皮外傷。
於是許顯純用銅錘砸楊漣的胸膛,幾乎砸斷了他的所有肋骨。
然而楊漣沒有死。
他隨即用上了監獄裡最著名的殺人技巧——布袋壓身。
所謂布袋壓身,是監獄裡殺人的不二法門,專門用來處理那些不好殺,卻又不能不殺的犯人。具體操作程序是:找到一隻布袋,裡面裝滿土,晚上趁犯人睡覺時壓在他身上。按照清代桐城派著名學者方苞的說法(當年曾經蹲過黑牢),基本上是晚上壓住,天亮就死,品質有保障。
然而楊漣還是沒死,每晚在他身上壓布袋,就當是蓋被子,白天拍土又站起來。
口供問不出來倒也罷了,居然連人都干不掉,許顯純快瘋了。
於是這個瘋狂的人,使用了喪心病狂的手段。
他派人把鐵釘釘入了楊漣的耳朵。
具體的操作方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不是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鐵釘入耳的楊漣依然沒有死,但例外不會再發生了,毫無人性的折磨、耳內的鐵釘已經重創了楊漣,他的神智開始模糊。
楊漣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於是他咬破手指,對這個世界,寫下了最後的血書。
此時的楊漣已處於瀕死狀態,他沒有力氣將血書交給顧大章,在那個寂靜無聲的黑夜裡,憑藉著頑強的意志,他拖著傷殘的身體,用顫抖的雙手,將血書藏在了枕頭裡。
結束吧,楊漣微笑著,等待著最後的結局。
許顯純來了,用人間的言語來形容他的卑劣與無恥,已經力不從心了。
看著眼前這個有著頑強信念,和堅韌生命力的人,許顯純真的害怕了,敲碎他全身的肋骨,他沒有死,用土袋壓,他沒有死,用釘子釘進耳朵,也沒有死。
無比恐懼的許顯純決定,使用最後,也是最殘忍的一招。
天啟五年(1625)七月二十四日夜。
許顯純把一根大鐵釘,釘入了楊漣的頭頂。
這一次,奇蹟沒有再次出現,楊漣當場死亡,年五十四。
偉大的殉道者,就此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
楊漣希望,他的血書能夠在他死後清理遺物時,被親屬發現。
然而這註定是個破滅的夢想,因為這一點,魏忠賢也想到了。
為消滅證據,他下令對楊漣的所有遺物進行仔細檢查,絕不能遺漏。
很明顯,楊漣藏得不好,在檢查中,一位看守輕易地發現了這封血書。
他十分高興,打算把血書拿去請賞。
但當他看完這封血跡斑斑的遺言後,便改變了主意。
他藏起了血書,把它帶回了家,他的妻子知道後,非常恐慌,讓他交出去。
牢頭並不理會,只是緊握著那份血書,一邊痛哭,一邊重複著這樣一句話:
「我要留著它,將來,它會贖清我的罪過。」
三年後,當真相大白時,他拿出了這份血書,並昭示天下。
如下: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不知道死後何人知曉,不知道能否平反,也不知道這份血書能否被人看見。
毫無指望,只有徹底的孤獨和無助。
這就是陰森恐怖的牢房裡,肋骨盡碎的楊漣,在最為絕望的時刻,寫下的文字,每一個字,都閃爍著希望和光芒。
拷打、折磨,毫無人性的酷刑,制服了他的身體,卻沒有征服他的意志。無論何時,他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那個他寫在絕筆中的信念,那個崇高、光輝、唯一的信念:
〖漣即身無完骨,屍供蛆蟻,原所甘心。
但願國家強固,聖德剛明,海內長享太平之福。
此痴愚念頭,至死不改。〗
有人曾質問我,遍讀史書如你,所見皆為帝王將相之家譜,有何意義?
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財萬貫,不求出將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國家、以百姓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視死如歸?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下一章:第6部:日落西山 第十七章 殉道
上一章:第6部:日落西山 第十五章 道統
good
楊漣,我會永遠記住你
無論何時,漢族都應當有這樣的男人,應當有這樣的英雄。
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熱淚盈眶
明臣若皆漣輩,不堪敗!
敬楊漣!
感動!真正的英雄!
感動。
楊漣,壯哉!!!!
熱淚盈眶
可嘆啊 自古英雄誰無死
熱淚盈眶55555555555
向楊漣致敬。
本人有幸因手術感受了一把楊漣的痛不過不及他的萬分之一在手術時因植骨需要我右側的肋骨被弄斷數根手術後手術的傷口不疼但那被取骨的右側肋骨那疼痛刻骨銘心手術第一天晚用度冷丁鎮疼怕打多了不好從第二天開始自己用止痛藥但每晚還是疼的一直無法入眠因為疼痛伴隨著你的每一次呼吸
純粹的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他們的一生,往往只有一個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可以不擇手段,不顧一切,他們無法被收買,無法被威逼,他們不要錢,不要女色,甚至不要權勢和名聲。
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一個目標,以及堅定的決心和意志。
楊漣,就是一個純粹的人。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偉哉!
楊漣,不朽…哥,你不說其實沒人認識歷史上還有這號人….
熱淚盈眶,唯有此四字能表達我等此刻激動的心情,不怨天,不尤人,縱身歷萬苦,如刀砍東風,何其偉岸!何其壯烈!必無我後方現大我。永世緬懷……
中國的脊樑
王守仁說,人的慾望是存在的。但正因為是人,必須要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像魏忠賢,許顯純這種為了榮華富貴而拋棄了做人的尊嚴,良知,品行,道德的人,稱其為禽獸都不為過。天下怎會有如此之人!楊漣,雖死猶生!
熱淚盈眶,為先人而驕傲。
有時候,已經不能用任何言語形容那種悲壯是何等的偉大,楊漣為什麼能經歷這麼多的打擊我想他只想著復興大明,即便是死之前他也有無限的魄力去扭曲邪惡的力量。
讀了這章真的覺得很悲涼很悲涼。自此,我只能深深敬佩!!
楊漣 千古唯此一人矣
The real man
好你個楊漣,真真氣死咱家!
明月先生,感謝你讓我知道,我們的國家有這樣一個丹青鐵骨、胸懷天下的猛士。
楊漣,有骨氣!魏忠賢,你TM的真該死!!!!
哭得稀里嘩啦。。。。太感人了。。。
楊漣,楊繼盛,兩個人都姓楊。。。都在監獄裡受盡大折磨而不屈。
明朝又一硬漢!偉哉!志士!
壯哉!楊漣!!!鞠躬!致敬!!!
熱淚盈眶 楊漣,你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在這個世界上,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公道自在人心。
楊漣,無愧於英雄!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頂!!
我一輩子最佩服的英雄,就是楊漣.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楊漣拚死保住了木匠的皇位、木匠皇帝成就了魏忠賢的極品人渣、人渣又造就了一個驚天泣鬼的英雄…….
哭
這世上,再無楊漣
偉哉,楊漣
明朝好多有氣節的文人,那是個輝煌的年代
敬楊漣
看得熱淚盈眶。敬佩楊漣。
謝謝你讓我記住這個不怎被提起的偉人,敬佩!眼淚奪眶而出.
我哭了,這是第二遍讀~~~
漣今死杖下矣!痴心報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復挂念。不為張儉逃亡,亦不為楊震仰藥,欲以性命歸之朝廷,不圖妻子一環泣耳。打問之時,枉處贓私,殺人獻媚,五日一比,限限嚴旨。家傾路遠,交絕途窮,身非鐵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惟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以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與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春風,於我何有哉?
時間會證明一切,魏忠賢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受萬人唾罵,而楊漣將永存世人心中
當記住楊漣。
天啊!比我還壯烈!這娃不要命了!
揍扁魏公公
再敬楊漣
如果和魏太監唱對台的不是楊漣,是王守仁的話結果會如何?
楊漣可敬,但是一年之後仇我還是幫您報
楊漣,我願以此身、此生敬您,永不忘!
51.王守仁 說道:
如果和魏太監唱對台的不是楊漣,是王守仁的話結果會如何?
魏忠賢死去
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楊漣,之前聽說過,好人。現在看了才知道,不世出的偉人啊,於心致敬,無語表達。
太殘忍了,封建社會的刑罰真是令人髮指啊!
,封建社會的刑罰真是令人髮指啊!
為能有這樣一位祖先而自豪
粉身碎骨 在所不惜 無與倫比 撼山易,撼楊難 千迴百轉千錘百鍊 矢志不移 聲振寰宇 視死如歸 無所畏懼 萬刃加身不改其志 以天下為己任
哲人日以遠,典型在夙昔
魏忠賢,我揍扁你!!你這個沒心沒肺的傢伙,TMB,2b,我永遠鄙視你!!
楊漣之後,再無楊漣!!!
雖然汪文言是個壞人,但他最後也很有骨氣啊!楊漣,骨氣正義,空了前,絕了後。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春風,於我何有哉
當初楊一清幹掉劉瑾便是策反了張永,前車之鑒楊漣不吸取實為遺憾
遲奧,魏公公可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糞淡啊。
前有楊繼盛死劾,後有楊漣殉道, 壯哉!!!!!
我會用一生實現先烈的夢想,這是我的誓言
楊漣好猛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誰是徐階,楊漣註定不是勝利者,只能是殉道者!!
中國士大夫階層的氣骨,是外國人無法想像的,所以不管有多少次入侵,多少次世界大戰,中華不亡。與天地同德,日月同光!
淚濕。這就叫氣節!
我徹底為他折服。
我發現,這一章的評論,比其他都多。
是楊漣的氣節逼出了我這個潛水黨。
汪文言和楊漣都是好樣的!
不知從何時起,越發覺得當下的中國越來越像明朝了。主席就是皇帝,政府班子就是內閣,大眾媒體就是言官,鬥爭依然層出不窮,矛盾比比皆是…然而不同的是,那時的皇帝也會受人約束,不曾有如今的專制暴虐一黨橫行;那時的大臣雖然狡黠,也不及如今貪婪無度斂盡民脂;那時的言官雖說言辭滔滔,卻也是出於職守正義;豈能有為金錢出醜賣乖競相邀寵,為利益胡說八道以愚民眾,為權勢溜須拍馬甘為走狗之舉?只有老百姓還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無知,一如既往的只關心自己的油鹽醬醋,一如既往的背負著住房看病上學等”三座大山”…真正無私心懷國家社稷者能有幾人?為何五百年過去了,我們的國家竟如此退步,我覺得原因只有一個–道統的淪喪!在如今國人的心中壓根就不相信有天道輪迴報應不爽,所以他們為人做事沒有底限沒有原則沒有尺度,所以他們無所畏懼也無所不為…悲呋,中華之大不幸也!
心中的正義,是陽光。
能夠忍受如此酷刑而不改初衷,實為難得,讀到那些行刑的語言時,猶利針刺心,不忍讀之…楊漣,走好~
以天下為己任,是為偉人。楊漣是偉人,更是一個神聖的人,他的神聖感動了甚至是魏忠賢手下的每一個人。堅定心中的信念,永世無悔!做人就應當如此!今天,楊漣的光輝依舊閃爍與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任何人都掩蓋不住!看過楊漣我才知道如今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多麼需要付出!中國歷史上從不缺此種人,我希望我們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為他人付出自己的一切!
棒 楊漣
之前還有個楊繼盛,明朝楊家出了不少牛逼人物。楊
有臣如此,君亦何求?國亦何嘆?何為氣節,當此楊漣!人,生當如此
願跪楊漣
追逐權位,利益至上的老油條,只是我的權謀。
錚錚鐵骨流芳百世
這一章,我看哭了….
我很魏忠賢,不忠不賢的萬古罪人!!!!!!!!
看哭了
魏忠賢小人,太可惡了!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楊漣,我們會記住你的
哪有這麼誇張,皇帝要想掌權只能通過魏忠賢來與東林黨抗衡,魏忠賢不過是替皇帝辦事,順帶著撈點好處,魏忠賢本人也是一直堅持收商業稅,怕的就是農民負擔不起而造反。只不過魏忠賢吃相不好,輿論又掌握在文人手裡,自然被描述成壞人了。東林黨一天到晚說自己有氣節,結果投降的一大批,反倒是閹黨里出了不少抗清義士,用作者的話說,東林黨就是文人,平時能咋呼,關鍵時刻就軟了
謝謝
楊漣是我應山人,現在還有他他詞廟
原本以為自己長大了,堅強了,但是今天我又一次哭了。無法想像他是怎樣忍受那些酷刑而始終不屈服?佩服佩服!願跪拜楊漣,一路走好!
生得偉大,死得光榮
中華男兒當如此,楊漣,我的偶像
楊漣之忠勇可敬可佩,卻唯獨少了忍與謀。終成不了於危局中力挽狂瀾之人。我嘆其精神可嘉,卻恨其能力有限。如于謙、徐介之輩如有一人在明朝必不至匆匆收場之結局。歷史何其殘忍呼,又何其另人惋惜呼。
太慘了,慘無人道
楊漣,浩氣長存。
看東林黨 先有李三才,後有汪文言。
竟然書寫政治童話給東林黨洗地。
東林黨黨同伐異,操縱皇位,政治上一家獨大。
對民生國計有益否?
得勢時威風無比,垮台時落花流水。
史書里,現代的宣傳力總喜歡書寫道德高尚的聖人,
沒有聖人也創造聖人,急切的想掉出人性的眼淚恨不得自己是忠臣良將。
可知不是東林黨為了一己之私強要立皇長子爭取政治利益,搞得朝堂烏煙瘴氣,把皇位最終落給木匠皇帝,東林黨自作自受天理昭彰。
即使沒有魏忠賢也必有其他政治勢力擊破東林這種滿嘴清談,一肚子壞水的政治幫派。
月滿則虧,這個才是天理。
魏忠賢比起東林黨只是半斤八兩,
閹狗對公狗。朝堂之上哪個屁眼不黑。
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寶森。
明之皇室官僚宮人士紳全面腐化。
本是互相制衡的權力最終被搞成了東風吹完西風吹的黑社會政治。
明朝不亡天理難容。
沒文化真可怕 誰能告訴我前面也有一個有氣節不怕死的在牢房裡讀書來的是誰啊
世界就有著極端,忠良如楊漣,于謙,王守仁;奸佞如王振,劉瑾,魏忠賢。除此之外,我還欣賞以死捍節的汪文言,更讓我感動的是那兩名獄卒,這些隱藏在歷史中的小人物讓我看到人性的善。
楊鏈,中華民族的脊樑
好,寫的好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獄吏不懂啥大道理,但是知道啥是人做的,啥是人不該做的,冒死藏下血書只能說明這些官吏不幹人事已經到了讓人無法容忍的地步了
楊漣太慘了點,哎,每一個奸惡的太監背後,必定有個混蛋的皇帝
楊漣,你是真正的勇士,我以與你同姓無比自豪!
剛開始覺得楊漣是愚忠,後看覺得楊漣是個偉人。。。。。。。。。慘
哭楊漣,汪文言。。。。。。。。
我曾經為一個電視劇中的壞人而哭過, 只因他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 自己的皇帝, 只是手段太過於偏向於為達目的 不澤手段而已
熱淚盈眶。。。。。。中華名族之脊樑!!!
讓我感動,王守仁,于謙,楊漣。最讓我感動銘記的三個人。
看了這麼長時間,第一次留言,很感動
那個看守竟然認字?還能讀懂?
王守仁,于謙,楊繼盛,楊漣,一生附拜。
一生俯首拜楊漣。
這一章真是看的熱淚盈眶啊,
小時候就讀過楊漣的事迹,長大了看這一章還是看一次哭一次,沒有任何言辭能完全表達我對這位先賢的崇敬之情。楊漣之心,是真正朗如日月,光耀千年
打狗是不是要主人下主人眼色,你楊漣竟敢打我養的看家護院的閹黨惡狗,你還不是想除掉我的狗後再獨掌大權?雖說我養的狗因護食傷了無辜之人了有點惡恨,但在這世上,我沒有可以信認的人,我只信認它,狗雖說不識字不能胸懷天下,但它不會背判我,正是因你們東林人識字能胸懷天下,你們結黨讓我不安,你們得勢說不定我的皇位就會不穩,因為你們背後有那幾個王爺,所以我要放狗咬死你們,因為我是孤獨的木皇匠帝啊,誰能理解我呢?呵呵。
哪有這麼誇張,皇帝要想掌權只能通過魏忠賢來與東林黨抗衡,魏忠賢不過是替皇帝辦事,順帶著撈點好處,魏忠賢本人也是一直堅持收商業稅,怕的就是農民負擔不起而造反。只不過魏忠賢吃相不好,輿論又掌握在文人手裡,自然被描述成壞人了。東林黨一天到晚說自己有氣節,結果投降的一大批,反倒是閹黨里出了不少抗清義士,用作者的話說,東林黨就是文人,平時能咋呼,關鍵時刻就軟了。這段說的較中肯,其實封建官聊體制才是罪惡之源,我們的國家需要真正的民主民選意識和體制,才能避免官本位思想的權爭。
謝謝楊先生用行動給我們這些後輩子孫上課。
從楊漣一入場我就會想到會是這樣的收場 我斷言 就算再給楊漣一次機會讓他從新再來 他也絕對會是這個選擇 義無反顧的鬥爭 絕不屈服的錚錚鐵骨
如無人如楊漣,中華何能至今日!
別以為我真啥,所謂酒肉穿腸過,佛自在心中。你們鬧吧等我木匠干膩了在和你們這群小樓咯玩。
.
于謙,楊漣,王守仁,現在還有多少這樣的人
不是天啟不識字,就是個沒有腦子的人。朱元璋也沒有上過學????????????
楊家人不簡單.
這章節,應該用作學生們的愛國做人良知的塑造。畢竟人之初性本善,教育才是硬道理。
可見正義並不存在,存在的是愚奴
于謙 夏言 王守仁 楊漣 海瑞,都是為天下百姓 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能在那麼黑暗的處境能夠剛正不阿,用生命用行為譜寫了正義,流芳百世,能夠通過此書了解並敬畏這些偉大的先人,很榮幸。
看哭了,好人的下場總是凄慘且帶有折磨的。
楊漣,此生足矣,足矣!
感動,楊漣,我還記得那個叫做楊繼盛的人
楊漣,名垂青史
中華魂
不畏強權,不畏粉身碎骨,只為天下百姓,不求名垂青史,只求報效國家,解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邪不勝正,勝利終究回來、只是時機未到……
只怪自己讀書太少,無法幫言語表達對楊公的敬佩。楊公我會用一生記住您的
看哭了
我不佩服楊漣,但是如果你打心眼裡敬佩他的話,請學習他,而不是在這裡空留言。
粉身碎骨 在所不惜 無與倫比 撼山易,撼楊難 千迴百轉千錘百鍊 矢志不移 聲振寰宇 視死如歸 無所畏懼 萬刃加身不改其志 以天下為己任
長這麼大,好久沒流過眼淚了,但是當看完這章,眼淚情不自禁就掉了下來…也是第一次評論,本章評論人數最多
觀音大士,我生漣是功是罪?
英雄!!!!!!
痛哭失聲
有人曾質問我,遍讀史書如你,所見皆為帝王將相之家譜,有何意義?
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財萬貫,不求出將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國家、以百姓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視死如歸?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哪有這麼誇張,皇帝要想掌權只能通過魏忠賢來與東林黨抗衡,魏忠賢不過是替皇帝辦事,順帶著撈點好處,魏忠賢本人也是一直堅持收商業稅,怕的就是農民負擔不起而造反。只不過魏忠賢吃相不好,輿論又掌握在文人手裡,自然被描述成壞人了。東林黨一天到晚說自己有氣節,結果投降的一大批,反倒是閹黨里出了不少抗清義士,用作者的話說,東林黨就是文人,平時能咋呼,關鍵時刻就軟了。這段說的較中肯,其實封建官聊體制才是罪惡之源,我們的國家需要真正的民主民選意識和體制,才能避免官本位思想的權爭。
我想說這些話的人應該自己到閹黨的刑具下面試試看,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臉嗎?
哪有這麼誇張,皇帝要想掌權只能通過魏忠賢來與東林黨抗衡,魏忠賢不過是替皇帝辦事,順帶著撈點好處,魏忠賢本人也是一直堅持收商業稅,怕的就是農民負擔不起而造反。只不過魏忠賢吃相不好,輿論又掌握在文人手裡,自然被描述成壞人了。東林黨一天到晚說自己有氣節,結果投降的一大批,反倒是閹黨里出了不少抗清義士,用作者的話說,東林黨就是文人,平時能咋呼,關鍵時刻就軟了。這段說的較中肯,其實封建官聊體制才是罪惡之源,我們的國家需要真正的民主民選意識和體制,才能避免官本位思想的權爭。
我想說這一段話的人應該自己到閹黨的刑具下面試試看,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臉嗎?
看東林黨 先有李三才,後有汪文言。
竟然書寫政治童話給東林黨洗地。
東林黨黨同伐異,操縱皇位,政治上一家獨大。
對民生國計有益否?
得勢時威風無比,垮台時落花流水。
史書里,現代的宣傳力總喜歡書寫道德高尚的聖人,
沒有聖人也創造聖人,急切的想掉出人性的眼淚恨不得自己是忠臣良將。
可知不是東林黨為了一己之私強要立皇長子爭取政治利益,搞得朝堂烏煙瘴氣,把皇位最終落給木匠皇帝,東林黨自作自受天理昭彰。
即使沒有魏忠賢也必有其他政治勢力擊破東林這種滿嘴清談,一肚子壞水的政治幫派。
月滿則虧,這個才是天理。
我想說這一段話的人應該自己到閹黨的刑具下面試試看,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臉嗎?
楊漣,楊繼盛都是硬骨頭啊
想當年我的學生楊繼盛也很牛啊
有這樣的報道說:朱由校由於從小經歷曲折·備受冷落,一直缺少父愛和母愛,導致他是一個始終長不大的孩子,一輩子在心理上都斷不了奶,所以不理朝政,只知道嬉玩,而且對奶媽客氏極其依戀,無論禮法如何規定,客氏始終不能離去。由於他強烈依戀著奶媽客氏和她的那對碩大的乳房,長到十幾歲了還要吮吸她的乳頭·吸她的奶,而客氏的相好(也叫對食)卻是目不識丁·性器殘缺而貪戀權欲和金錢的太監魏忠賢,那麼後來魏忠賢的專權也就順理成章了。朱由校的這種特色癖好(戀乳癖),在性心理上市一中典型的變態。
那兩個看守也都是好人啊。
錚骨傲哉!忠魂壯哉!
這是我第一次發言,為了這位千古唯一錚錚鐵骨的英雄!
魏忠賢笑了。
因為他剛剛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皇帝陛下,是不大識字的。—-笑話
哭得稀里嘩啦
楊漣,得道了。
說到底是國民教育問題;如何引導人們心理信仰!
民族的脊樑,,,
敬佩楊漣
楊漣,一個偉大的人,終將不朽於千秋
當我看到「漣即身無完骨,屍供蛆蟻,原所甘心。
但願國家強固,聖德剛明,海內長享太平之福。
此痴愚念頭,至死不改。」時,我眼淚下來了
哪有這麼誇張,皇帝要想掌權只能通過魏忠賢來與東林黨抗衡,魏忠賢不過是替皇帝辦事,順帶著撈點好處,魏忠賢本人也是一直堅持收商業稅,怕的就是農民負擔不起而造反。只不過魏忠賢吃相不好,輿論又掌握在文人手裡,自然被描述成壞人了。東林黨一天到晚說自己有氣節,結果投降的一大批,反倒是閹黨里出了不少抗清義士,用作者的話說,東林黨就是文人,平時能咋呼,關鍵時刻就軟了。這段說的較中肯,其實封建官聊體制才是罪惡之源,我們的國家需要真正的民主民選意識和體制,才能避免官本位思想的權爭。
——–
我隨便給你舉幾個例子,他們都是真正的民主民選意識和體制
墨西哥 美國的毒品倉庫,毒品泛濫。毒販收買選民和政客或甚至洗白參選,政客即毒販 軍隊即毒販
烏克蘭 一幫臉書治國的政客 內部鬥爭亞努科維奇被趕下台後,官本位的弊政層出不窮,比如取消俄語地區官方語言地位等一系列愚蠢政策,致使大多數俄羅斯族所在的克里米亞分裂。
印度 菲律賓 比中國更腐敗 更官本位
尤其印度,即是饑荒大國,同時也是糧食出口大國,其內部利益鬥爭真的是讓國人嘆為觀止。
希臘 寅吃卯糧的代表 歷屆政府都是極度無能,哪個政客許的願夠肥,民眾就投票給誰,終致破產。
台灣 內鬥不止 陳水扁之流也能上台
不是說民主沒好處 不是說我們的制度就是完美的
而是沒有一種制度是完美無缺的。
民主也是如此,認為民主包治百病,就沒有爭權奪利,官本位等等。
那只是你的臆想。
所有皇帝最怕的就是大臣結黨,大臣們都抱成團了,那到底是皇帝說話算還是大臣頭頭說話算?我就不信楊漣上書皇帝看不懂讓魏忠賢念然後就改變了楊漣和魏忠賢的命運,再怎麼的這個也不可能這麼簡單就糊弄過去。很明顯魏忠賢做的一切後面是有人在撐腰的,皇帝殺大臣那可是要遺臭萬年的,所以只好找槍手咯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167樓說的很中肯,而且我覺得現在中國發展的很好,人民整體過的還不錯,各有各的好,我個人覺得中國應該注重軟實力,注重個人修養培養,提高軟實力,不過慢慢來,畢竟文革過去才幾十年,慢慢修復吧~中國前景是好的,至少和平和穩定~大家都能吃飽飯~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楊漣,國士無雙
記住你,楊漣。謝謝當年明月。
楊漣,楊繼盛 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哪有這麼誇張,皇帝要想掌權只能通過魏忠賢來與東林黨抗衡,魏忠賢不過是替皇帝辦事,順帶著撈點好處,魏忠賢本人也是一直堅持收商業稅,怕的就是農民負擔不起而造反。只不過魏忠賢吃相不好,輿論又掌握在文人手裡,自然被描述成壞人了。東林黨一天到晚說自己有氣節,結果投降的一大批,反倒是閹黨里出了不少抗清義士,用作者的話說,東林黨就是文人,平時能咋呼,關鍵時刻就軟了。這段說的較中肯,其實封建官聊體制才是罪惡之源,我們的國家需要真正的民主民選意識和體制,才能避免官本位思想的權爭。
——–
你覺得那個文盲木匠會有這麼高的政治覺悟?人家和萬曆嘉靖不一樣,萬曆嘉靖至少還是管事的,這貨會通過魏忠賢來與東林黨抗衡?呵呵
回174樓—明月先生的確把朱由校寫得太弱智了一些。。。
可見,在朱由校當皇帝這件事上,東林黨是出過汗馬功勞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朱由校也沒有虧待他們:左光斗任左都御史,負責監察百官;楊漣「禮科都給事中,旋擢太常少卿。明年冬,拜左僉都御史。又明年春,進左副都御史。」(《明史•楊漣傳》)
本來大家都可以彈冠相慶,皆大歡喜;偏偏朱由校從骨子裡並不信任這批東林黨,在他的眼中還是那位有點「憨」的魏大叔對他更好。魏忠賢對朱由校的知遇之恩也感激不盡,就像他把進忠,改為忠賢一樣確也想好好幫從小他帶大的皇帝,盡忠盡賢。管朝政這活,並不比倒馬桶的活輕鬆,但是魏忠賢也無悔無怨,兢兢業業,每天早起,聽別人念文件,然後口述意見,處理堆積如山的奏章。有的文章說,魏忠賢總是乘朱由校在認真做木工時,拿重要的奏章去請他批閱,熹宗隨口說:「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由此證明魏忠賢的欺瞞主上,大奸大惡。其實這大多是揣測之言,魏忠賢對朱由校根本用不著這一招。他們彼此的信任就像父與子。可是,東林黨人並不買魏忠賢的賬。在東林黨人的眼中魏忠賢算個屁。東林黨與魏忠賢之間的積怨,不是出於政見,也不是出於魏忠賢的水平高低,而是出於對魏忠賢的身份。
樓上的你懂個屁!魏黨無恥沒有底線是有客觀事實的!你瞎攪種只啥?只能說你們同類!
這幫書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換成徐階或張居正肯定先妥協裝孫子到後來一併清算閹狗。再不行換成海瑞還能來個魚死網破
一個純粹的人,完成了一個純粹的人生
看哭了
有些人不畏全權,不近色,不貪財,依舊堅持聖人之道。從小立志要做一位有理想,有抱負,多為國家著想,多為老百姓辦事的好官員,那麼楊漣,于謙,徐階,張居正,這些明朝奇人做到了,死後名垂千史,依然被我們後輩們銘記著。相反有些人在錢財,美色,權益的誘惑下不堪一擊,在他們眼裡什麼都可以要就是不要臉!壞事做盡,所以這些敗類是永遠唾棄的對象,楊漣你真是真英雄,真忠臣,我們後輩永遠的深深敬佩你的人格,以及那種在邪惡面前寧死不屈的精神。
東林黨人看不起魏忠賢 不與其合作 認死理,不然就是魏壞些,也不至於毫無原則性影響國本 我想他起初本意也是希望能留名 幹些實事 最後演變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那肯定是最狠的人才成功 我並非洗白魏 矛盾 政治體系 制度 太多方面有弊端 漏洞 到了明末時 像一台要壞了的機器 壽命到了 就是不姓清 也不會再姓朱了
我他媽就是個煞筆
在下不應縱容魏忠賢啊,楊漣,對不起啊
goodalert(1)
對魏的歷史表演,其實應該知道的是,人權只對人,對不是人的那一類,那些亂叫「人權」的,名是善實是作惡。
文中有一個錯誤,說天啟不識字是扯淡,天啟有錦衣衛奏報邊關情況,有個專門的詞叫「較事」。
而且葉向高也誇過天啟自幼聰明好學,不識字是什麼鬼。
實際上這個問題是明史的問題,也是東林黨的問題,他們不會說這個事情裡面有個嚴重的紕漏,實際上正是明月所說的:「楊漣列舉了很多內容,比如迫害後宮嬪妃,甚至害死懷有身孕的妃子,以及私自操練兵馬(內操),圖謀不軌等等」這個問題
這個壓根不是加分項,先不說內操肯定有皇帝允許,後宮的事情捕風捉影沒有實據,魏忠賢當時看到這裡就跟嚴世蕃抓楊繼盛的漏洞差不多,只要皇帝聽後勃然大怒,找個由頭把人抓了魏公公就好辦了,而進了局子基本就別想出來了,都是魏公公的手下隨便打。
搞笑的是在打人的問題上,閹黨自己都沒看下去,上過幾個摺子說這事情不和法制、祖制。單純拿不識字解釋這件事情,有點太草草結論了。
看到楊漣的血書,忍著幾乎要哭出來了。
多年來一直看這麼多電影電視,無論多感人,繪影繪聲,都不能令我哭。
但作者單靠文字,比多少繪影繪聲的活動熒幕更繪影繪聲,真的要哭了。
看到楊漣,淚如泉湧,不可抑制,聖人也!
悲壯!!!已淚目,楊漣,聖人也!!!死有何懼,但如此極刑下生不如死,但你崇高品格和不朽之精神風骨,伏地膜拜之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魏公公固然可恨,但是東林沒人渣嗎?魏公公當政時民變了幾次?
跪拜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一一生俯首拜楊漣
楊漣好樣的!
頂125樓
楊漣之後,希望世上再不需要楊漣!任世事艱難,心中有愛,胸懷正義!
現在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知,這麼多的英雄都是現在才知道,敬您,楊漣!
不知為何,作者總體寫得挺客觀的,但對木匠皇帝黑得可以(當然,對明英宗有點褒獎,被俘虜的皇帝,發動政變的皇帝)。
魏忠賢不過是個太監,太監有多大權利還不是皇帝給的,木匠皇帝養個太監對付言官很有效果,萬曆沒做到的他做到了。
當然,魏忠賢做得過分了,過去都是打壓,他搞成趕盡殺絕。這樣做的結果無非是像皇帝遞了投名狀,只要皇帝鬆鬆口,處理他分分秒的事情,崇禎不就簡單做到了嘛!結果呢?崇禎根本沒有控制全局的心腹,表面上看勵精圖治,不過是四處救火而已。
至於東林黨,不妥協的政治是獨裁,理想化的政治是共產主義,可惜,他們不認識馬克思而已。還有一點,他們的那套真就能怎麼樣?遼東的局勢很說明問題吧!至少孫,袁,毛這些人都不是東林黨。他們主要掌握了話語權。
偉哉!東林大丈夫
還是自己書讀的太少,居然不知道楊漣,楊漣,你是硬漢,是英雄,雖已身死,信念永世長存
魏忠賢你這隻狗!!!
楊漣是無恥文人,東林黨誤國,殺之有功!
經過當代閹黨的重複千百次次傳播,現在全國都知道明朝亡於東林黨、只有閹黨可以救中國、文人是中國四千年落後於全球的罪魁。你們這些書獃子,還相信文人留下的史料,真是可笑!
許顯純 河北定興人
楊先生,你能看到我嗎?
楊先生你知道嗎,我們過得很好。
楊先生你知道嗎,後來崇禎把魏忠賢除掉了。
楊先生,楊先生,你不要死好不好…….
讀此,猶自潸然淚下,不能自已,覺正氣滿腹,欲嘯問蒼天
你覺得你很聰明嗎?為什麼你喜歡魏公公你自己還不知道?還不是因為你們是一類人,你這麼牛逼,怎麼不去許顯純的刑具底下待著啊?怎麼不去殉道啊?說穿了你也就算個慫包,在評論區里挺活躍,在那時候你有膽子去駁倒魏公公嗎?沒有的話就別裝了好嗎?不過是個會耍嘴皮子的
有人曾質問我,遍讀史書如你,所見皆為帝王將相之家譜,有何意義?
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財萬貫,不求出將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國家、以百姓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視死如歸?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東林黨人最大的特點是都讀過書,受了教育,即使貪贓枉法也知對錯,也總有一些底線,魏忠賢最可怕的是毫無文化,毫無底線,有能力有魄力卻完全沒有是非觀,多年的市井生活讓他看盡人世醜惡,所以他在做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時甚至還真心的以為自己是對的,這 ,才是最大的惡和可怕!
花樣公公
至此淚不能禁。
好人死的快,雷鋒做好事不到30就死了,焦裕祿和鄧稼先哪一個不是做好事得的癌症?
壞人九千歲
楊漣不朽
剷除閹黨交在我的身上
許顯純是人么?
不
魏忠賢你這個狗賊!!!
感動,致敬!
其實東林黨要增加田賦,減少商業稅,導致農民起義。
楊公 千古
和楊繼盛一樣有骨氣
何為忠義不屈?此則矣!楊漣,忠烈二字即可概其一生!自古以來,凡忠義之士皆被眾人所仰,漣足可與岳鵬舉文宋瑞之齊名!
有明一朝276年,能與于謙比肩者,唯楊漣一人耳。
我對楊漣只能說兩個字,英雄
吾之弟子何在?吾之心學 ,本就是為追尋光明而生,今閹黨亂世,為何無人鬥爭?
偉大的王守仁同志為何還不登場,心學弟子脾氣啥時候這麼好了?
我是一個很冷靜的人,從不流淚,朋友們都叫我冷漠仙子。這是我第一次流淚,我永遠不會忘記楊漣,不會忘記這份正義與勇氣
頂123樓!東林黨投降的多但有骨氣的更多!東林黨投降的你們只能說出兩個有名有姓的。楊漣擁有萬仞加身不改之志。
果然有東林黨的地方就有閹黨的非生物(說他們是狗都是侮辱了狗)。閹黨裡面最慫的就是許顯純(拖出去凌遲),黃宗羲幹得漂亮。
英雄!真正的英雄!
關注G: 帝都講書,全本明朝那些事兒語音播講
講道理,作者前期說的還算客觀,後期越說越主觀,甚至連邏輯都很多漏洞。我還是從頭開始看吧,不想美好的東西最後爛尾了。
不過一爭權奪利的犧牲品,有何偉大高尚不朽可言?
沒那麼誇張!說天啟皇帝不識字,怎麼可能,他老師可是孫承宗!
天啟皇帝沒有自己的班底他不用魏能用誰?
唯一能用的讓你們這麼攻擊,難道他還要幫著你們嗎?
楊漣是不能死的,這點不知道皇帝本人知道不知道。
皇帝想要掌權而已,東林黨人都是講空話、套話。
說些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漣即身無完骨,屍供蛆蟻,原所甘心。
但願國家強固,聖德剛明,海內長享太平之福。
此痴愚念頭,至死不改。
楊漣,我對你的崇拜如濤濤江水般連綿不絕,一發不可收拾。
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唯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於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但願國家強固,聖德剛明,海內長享太平之福。
哭了
觀古論今
楊漣如果去最能抗吉尼斯世界紀錄評選,大概能為國家爭光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這樣舍己為民的民族英雄不止一人,在此書的前半部分就曾經出現過。
專制制度是腐朽的,老百姓的性命國家的未來放在了幾個集團的人手裡。
看哭了!55555楊漣!相信這世界上還有這樣純粹的人!
楊漣,壯哉,毒刑只可傷其身,不可奪其志!
偉正人
敬楊漣,正義永遠都是存在的…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拜讀明月多卷,從楊繼盛碎片割腐肉到楊漣身無完骨。雖英雄不在,但精神不朽。感謝還有文學,讓我在這嘈雜紛亂的世界中能夠窺見不朽史詩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