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第7部:大結局 第七章 殺人

所屬目錄: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第七章 殺人

  在明朝,殺一個人很難嗎?

  答案是不難,拍黑磚、打悶棍、路上遇到劫道的,手腳利落的,也就一根煙功夫。

  但要合法地殺掉一個人,很難。

  因為大明是法制社會,徹頭徹尾的法制社會。

  這絕不是開玩笑,只要熟讀以下攻略,就算你在明朝犯了死罪,要想不死,也是可能的。

  比如你在明朝犯了法(殺了人),就要定罪,運氣要是不好,定了個死罪,就要殺頭。

  但暫時別慌,只要你沒幹造反之類的特種行當,不會馬上被推出去殺掉,一般都是秋後處決。

  有人會問,秋後處決不一樣是處決嗎?不過是多活兩天而已。

  確實是多活了,但只要你方式得當,就不只是多活兩天,事實上,據記載,最高記錄是二十多年。

  之所以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因為要處決一個人,必須經過複核,而在明朝,複核的人不是地方政府,也不是最高法院大理寺,甚至不是刑部部長。

  唯一擁有複核權的人,是皇帝。

  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你在哪裡犯罪,市區、縣城乃至邊遠山區,無論你犯的是什麼罪,殺人、放火或是砸人家窗戶,且無論你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還是王侯將相,只要你犯了死罪,除特殊情況外,都得層層報批,縣城報省城,省城報刑部,刑部報皇帝,皇帝批准,才能把你幹掉。

  自古以來,人命關天。

  批准的方式是打勾,每年刑部的官員,會把判刑定罪的人寫成名單,讓皇帝去勾,勾一個殺一個。

  但問題是,如果你的名字在名單上,無非也就讓皇帝大人受累勾一筆,秋後就拉出去砍了,怎麼可能活二十多年不死呢?

  不死攻略一:

  死緩二十多年的奇蹟,起源於皇帝大人的某種獨特習慣,要知道,皇帝大人在勾人的時候,並不是全勾,每張紙上,他只勾一部分,經常會留幾個。

  此即所謂君臨天下,慈悲為懷,皇帝大人是神龍轉世,犯不著跟你們平頭百姓計較,少殺幾個沒關係。

  但要把你的性命寄托在皇帝大人打勾上,實在太懸,萬一那天他心情欠佳,全勾了,你也沒轍。

  所以要保證活下來,我們必須另想辦法。

  不死攻略二:

  相對而言,攻略二的生存機率要高得多,當然,成本也高得多。

  攻略二同樣起源於皇帝大人的某種習慣——日理萬機。

  要打通攻略二,靠運氣是沒戲的,你必須買通一個人,但這個人不是地方官員(能買通早就買了),也不是刑部(人太多,你買不起),更加不是皇帝(你試試看)。

  而是太監。

  皇帝大人從來不清理辦公桌,也不整理公文的,每次死刑名單送上來,都是往桌上一放,打完勾再換一張,畢竟我國幅員遼闊,犯罪分子一點不缺,動不動幾十張勾決名單,今天勾不完,放在桌上等著明天批。

  但是皇帝們絕不會想到,明天勾的那張名單,並不是今天眼前的這張。

  玄機就在這裡,既然皇帝只管打勾,名字太多,又記不住,索性就把下面名單挪到上面去,讓沒出錢的難兄難弟們先死,等過段時間,看著關係戶的那張名單又上來了,就再往下放,周而復始,皇帝不批,就不能殺,就在牢里住著,反正管吃管住,每年全家人進牢過個年,吃頓團圓飯,不亦樂乎。

  而能幹這件事的,只有皇帝身邊的太監,而且這事沒啥風險,也就是把公文換個位置,又沒拿走,皇帝發現也沒話說。

  但這件事也不容易,因為能翻皇帝公文的,大都是司禮監,能混到司禮監的,都不是凡人,很難攀上關係,且收費也很貴,就算買通了,萬一哪天他忘了,或是下去了,該殺還是得殺。

  無論費多大功夫,能保住命,還是值得的。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攻略不適用於某些特殊人物,比如崇禎,工作幹勁極大,喜歡打勾,一勾全勾完,且記性極好,又比較討厭太監,遇到這種皇帝,就別再指望了。

  綜上所述,在明代,要幹掉一個人,是很難的。

  之所以說這麼多,得出這個結論,只是要告訴你,袁崇煥的行為,有多麼嚴重。

  殺個老百姓,都要皇帝複核,握有重兵,關係國家安危的一品武官毛文龍,就這麼被袁崇煥殺了,連個報告都沒有。

  僅此一條,即可處死袁崇煥。

  更重要的是,此時已有傳言,說袁崇煥殺死毛文龍,是與皇太極配合投敵,因為他做了皇太極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這種說法是比較扯的,整個遼東都在袁崇煥的手中,他要投敵,打開關寧防線就行,毛文龍只能在島上看著。

  事情鬧到這步,只能說他實在太有個性了。

  在朝廷里,太有個性的人註定是混不長的。

  但袁崇煥做夢也沒想到,他等來的,卻是一份嘉獎。

  崇禎二年(1629)六月十八日,崇禎下令,痛斥毛文龍專橫跋扈,目無軍法,稱讚袁崇煥處理及時,沒有防衛過當,加以獎勵。

  這份旨意說明了崇禎對袁崇煥的完全推崇和信任,以及對毛文龍的完全唾棄。

  他是這樣說的,不是這樣想的。

  按照史料的說法,聽說此事後,崇禎「驚惶不已」。

  驚惶是肯定的,好不容易找了個人收拾殘局,結果這人一上來,啥都沒整,就先幹掉了幫自己撐了八年的毛總兵,腦袋進水了不成?

  但崇禎同志不愧為政治家,關鍵時刻義無反顧地裝了孫子:人你殺了,就是罵你,他也活不了,索性罵他幾句,說他死得該再吐上幾口唾沫,沒問題。

  袁崇煥非常高興,殺人還殺出好了,很是歡欣鼓舞了幾天,但他並不清楚,他可以越權,可以妄為,卻必須滿足一個條件。

  這個條件的名字,叫做辦事。

  要當督師,可以,要取消巡撫,可以,遼東你說了算,可以,殺掉毛文龍,也可以,但前提條件是,你得辦事,五年平遼,只要平了,什麼都好辦,平不了嘛,就辦你。

  袁崇煥很清楚這點,但畢竟還有五年,鬼知道五年後什麼樣,慢慢來。

  但兩個月後,一個人的一次舉動,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順便說一句,這人不是故意的。

  崇禎二年(1629)十月,皇太極準備進攻。

  雖然之前曾被袁崇煥暴打一頓,狼狽而歸,但現實是嚴峻的,上次搶回來的東西,都用得差不多,又沒有再生產能力,不搶不行啊。

  可問題是,關寧防線實在太硬,連他爹算在內,都去了兩次了,連塊磚頭都沒能敲回來。

  皇太極進攻的消息,袁崇煥聽到過風聲,一點不慌。

  北京,背靠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通往遼東的唯一大道就是山海關,把這道口子一堵,鬼都進不來,所以袁崇煥很安心。

  關卡是死的,人是活的。

  冥思苦想的皇太極終於想出了通過關寧防線的唯一方法——不通過關寧防線。

  中國這麼大,不一定非要從遼東去,飛不了,卻可以繞路。

  遼東沒法走,那就繞吧,繞到蒙古,從那兒進去,沒轍了吧。

  就這樣,皇太極率十萬軍隊(包括蒙古部落),發動了這次決定袁崇煥命運的進攻。

  這是一次載入軍事史冊的突襲,皇太極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率軍以不怕跑路的精神,跑了半個多月,從遼東跑到遼西,再到蒙古。

  蒙古邊界沒有堅城,沒有大炮,皇太極十分輕鬆地跨過長城,在地圖上畫個半圓後,於十月底到達明朝重鎮遵化。

  遵化位於北京西北面,距離僅兩百多公里,一旦失守,北京將無險可守。

  袁崇煥終於清醒了,但大錯已經釀成,當務之急,是派人擋住皇太極。

  估計是欺負皇太極上了癮,袁崇煥沒有親自上陣,他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趙率教。

  皇太極同志帶了十萬人,全部家當,以極為認真的態度來搶東西,竟然只派個手下,率這麼點人(估計不到一萬)來擋,太瞧不起人了。

  趙率教不愧名將之名,得令後率軍連趕三天三夜,於十一月三日到達遵化,很不容易。

  十一月四日,出去打了一仗,死了。

  對於趙率教的死,許多史料上說,他是被冷箭射死,部下由於失去指揮,導致崩潰,全軍覆沒。

  但我認為趙率教死不死,不是概率問題,是個時間問題,就那麼點人,要對抗十萬大軍,就算手下全變成趙率教,估計也擋不住。

  趙率教陣亡,十一月五日,遵化失陷。

  佔領遵化後,後金軍按照慣例,火光衝天,鬼哭狼嚎,再講一下,不知是為了留個紀念,還是覺得風水好,清軍入關後,把遵化當成了清朝皇帝的墳地,包括所謂「千古一帝」的康熙、乾隆以及「名垂青史」的慈禧太后,都埋在這裡。

  幾具有名的屍體躺在無數具無名的屍體上,所謂之霸業,如此而已。

  最後說幾句,到了民國時期,土匪出身的孫殿英又跑到遵化,挖了清朝的祖墳,據說把乾隆、慈禧等一干偉大人物的屍體亂踩一通,著實是死不瞑目。當然,由於此事幹得不地道,除個別人(馮玉祥)

  說他是革命行為外,大家都罵,又當然,罵歸罵,從墳里掏出來的寶貝,什麼乾隆的寶劍,慈禧的玉枕頭(據說是蔣介石拿了),還是收歸收。

  幾百年折騰來,折騰去,也就那麼回事。

  但遵化怎麼樣,對當時的袁崇煥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十一月五日,得知消息的袁督師明白,必須出馬了。隨即親率大軍,前去迎戰皇太極。

  十一月十日,當他到達京城近郊,剛鬆口氣的時候,卻得知了一個意外的消息。

  原任兵部尚書王洽被捕了,而接替的他的人,是孫承宗。

  王洽剛上任不久就下台,實在是運氣太差,突然遇上這麼一出,打也打不過,守也守不住,只好撤職,一般說來,老闆開除員工,也就罷了,但崇禎老闆比較牛,撤職之後又把他給砍了。

  關鍵時刻,崇禎決定,請孫承宗出馬,任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

  在這場史稱「己巳之變」的戰爭中,這是崇禎做出的最英明,也是唯一英明的決定。

  此時的袁崇煥已經到達遵化附近的薊州,等待著皇太極的到來,因為根據後金軍之前的動向看,這裡將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這是個錯誤的判斷。

  皇太極繞開薊州,繼續朝京城挺進。

  情況萬分緊急,因為從種種跡象看,他的最終目的就是京城。

  但袁崇煥不這麼看,他始終認為,皇太極就是個搶劫的,兜圈子也好,繞路也罷,搶一把就走,京城並無危險。

  其實孫承宗也這樣認為,但畢竟是十萬人的搶劫團伙,所以他立即下令,袁崇煥應立即率部,趕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帶布防,阻擊皇太極。

  到此為止,事情都很正常。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很不正常。

  袁崇煥知道了孫承宗的部署,卻並未執行,當年的學生,今天的袁督師,已無需服從老師的意見。

  他召集軍隊,開始了一種極為詭異的行動方式。

  十一月十一日,袁崇煥率軍對皇太極發動追擊,說錯了,是只追不擊。

  皇太極繞過薊州,開始北京近郊旅遊,三河、香河、順義一路過去,所到之處都搶劫留念。袁崇煥一直跟著他,搶到哪裡就跟到哪裡。

  就這樣,袁崇煥幾萬人,皇太極十萬人,共十多萬人在北京周圍轉悠,從十一日到十五日,五天一仗沒打。

  袁崇煥在這五天里的表現,是有爭議的,爭議了幾百年,到今天都沒消停。

  爭議的核心只有一個:他到底想幹什麼?

  大敵當前,既不全力進攻,也不部署防守,為什麼?

  當時人民群眾的看法比較一致:袁崇煥是叛徒。

  不攻也不守,跟著人家兜圈子,不是叛徒是什麼?

  更重要的是,皇太極在這五天里沒閑著,四處搶劫,搶了又沒人做主,郊區居民異常憤怒,都罵袁崇煥。

  朝廷的許多高級官員也很憤怒,也罵袁崇煥,因為他們也被搶了(北京城市土地緊張,園林別墅都在郊區)

  民不聊生,官也不聊生,叛徒的名頭算是背定了。

  所以每當翻閱這段史料時,我總會尋找一樣東西——動機。

  叛徒是不對的,要叛變不用等到今天,他手下的關寧軍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將領全都是他的人,只要學習吳三桂同志,把關一交,事情就算結了。

  失誤也不對,憑他的智商和水平,跟著敵人兜圈之類的蠢事,也還干不出來。

  所以我很費解,費解他的舉動為何如此奇怪,直到我想起了三年前他對熊廷弼說過的四個字,才終於恍然大悟。

  「主守,後戰」

  致命漏洞

  袁崇煥很清楚,以戰鬥力而言,如果與後金軍野戰,就算是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只能略佔上風,要想徹底擊敗皇太極,必須用老方法:憑堅城,用大炮。

  而這裡,唯一的堅城,就是北京。

  為實現這一戰略構想,必須故意示弱,引誘皇太極前往北京,然後以京城為依託,發動反擊。

  鑒於袁崇煥同志已經死了,也沒時間告訴我他的想法,但事情的發展印證了這一切。

  十一月十六日,當皇太極終於掉頭,沖向北京時,袁崇煥當即下令,向北京進發。

  袁崇煥堅信,到達京城之時,即是勝利到來之日。

  但事實上,命令下發的那天,他的死期已然註定。

  因為在計劃中,他忽視了一個十分不起眼,卻又至關重要的漏洞。

  一直以來,袁崇煥的固定戰法都是堅守城池,殺傷敵軍,待敵疲憊再奮勇出擊,從寧遠到錦州,屢試不爽。

  所以這次也一樣,將敵軍引至城下,誘其攻堅,待其受挫後,全力進攻,可獲全勝。

  很完美,很高明,如此完美高明的計劃,大明最偉大的戰略家,城裡的孫承宗先生竟然沒想到。

  孫承宗想到了。

  他堅持在北京外圍迎敵,不想誘敵深入,不想大獲全勝,並不是他愚蠢,而是因為他不但知道袁崇煥的計劃,還知道這個計劃的致命漏洞。這個漏洞,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裡是北京。

  無論理論還是實戰,這個計劃都無懈可擊,之前寧遠的勝利已經證明,它是行得通的。

  但是這一次,它註定會失敗,因為這裡是北京。

  寧遠也好,錦州也罷,都是小城市,裡面當兵的比老百姓還多,且位居前線,都是袁督師說了算,讓守就守,讓撤就撤,不用討論,不用測評。

  但在京城裡,說話算數的人只有一個,且絕不會是袁崇煥。

  袁督師這輩子什麼都懂,就是不懂政治,皇上坐在京城裡,看著敵軍跑來跑去,就在眼皮子底下轉悠,覺都睡不好,把你叫來護駕,結果你也跑來跑去,就是不動手,把皇帝當猴耍,現在連招呼也沒打,就突然衝到北京城下,到底想幹什麼?!

  洞悉這一切的人,只有孫承宗。

  所以謙虛的老師設置了那個無比保守,卻也是唯一可行的計劃。

  然而驕傲的學生拒絕了這個計劃,他認為,自己已經超越了老師。

  就在袁崇煥率軍到達北京的那一天,孫承宗派出了使者。

  這位使者前往袁崇煥的軍營,只說了一段話:皇上十分賞識你,我也相信你的忠誠,但是你殺掉了毛文龍,現在又把軍隊駐紮在城外,很多人都懷疑你,希望你儘力為國效力,若有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在史料上,這段話是使者說的,但很明顯,這是一個老師,對他學生的最後告誡。

  孫承宗的判斷一如既往,很准。

  袁崇煥到北京的那一天,是十一月十七日,很巧,他剛到不久,另一個人就到了——皇太極。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我曾查過當時的布陣方位,皇太極的軍隊在北城,而袁崇煥在南城的廣渠門,雖說比較遠,但你剛來,人家就到,實在太像帶路的,要人民群眾不懷疑你,實在很難。

  更重要的是,明朝有規定,邊防軍隊,未經皇帝允許,不得駐紮於北京城下。但袁崇煥同志實在很有想法,誰都沒請示,就到了南城。

  到這份上,如果還不懷疑袁崇煥,就不算正常了。

  京城裡大多數人很正常,所以上到朝廷,下到賣菜的,全都認定,袁崇煥有問題。

  唯一不正常的,是崇禎。

  他沒有罵袁崇煥,只是下令袁崇煥進城,他要親自召見。

  召見的地點是平台,一年前,袁崇煥在這裡,得到了一切。現在,他將在這裡,失去一切。

  其實袁崇煥本人是有思想準備的,一年過去,寸土未復不說,還讓皇太極打到了城下,實在有點說不過去,皇帝召見,大事不妙。

  如果是叛徒,是不會去的,然而他不是叛徒,所以他去了。

  跟他一起進去的,還有三個人,分別是總兵滿桂、黑雲龍、祖大壽。

  祖大壽是袁崇煥的心腹,而滿桂跟袁崇煥有矛盾,黑雲龍是他的部下。

  此前我曾一度納悶,見袁崇煥,為什麼要拉這三個人進去,後來才明白,其中大有奧妙。

  袁崇煥的政治感覺相當好,預感今天要挨整,所以進去時脫掉了官服,穿著布衣,戴黑帽子以示低調。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崇禎沒有發火,沒有訓斥,只是做了一個動作:

  他解下了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到了袁崇煥的身上。

  袁督師目瞪口呆。

  一年多啥也沒幹,敵人都打到城下了,竟然還這麼客氣,實在太夠意思了。

  在以往眾多的史料中,對崇禎同志都有個統一的評價:急躁。

  然而這件事情充分證明,崇禎,是一個成熟、卓越的政治家。

  一年前開會,要錢給錢,要糧給糧,看誰順眼就提誰(比如祖大壽),看誰不順眼就換誰(比如滿桂),無所謂,只要把活干好。

  一年了,寸土未復,幹掉了牽制後金的毛文龍,皇太極來了,也不玩命打,跟他在城邊兜圈子,嚴重違反治安規定,擅自帶兵進駐城下,還是那句話,你到底想幹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是正常人,就要解決袁崇煥了。

  崇禎不是正常人,他是皇帝,一個有著非凡忍耐力,和政治判斷的皇帝。

  以他的脾氣,換在以往,早就把袁崇煥給剁了,現在情況緊急,必須裝孫子。

  所以自打袁崇煥進來,他一直都很客氣,除了脫衣服,就是說好話,你如何辛苦,如何忠心,我如何高興等。

  其實千言萬語就一句話:你的工作幹得很不好,我很不高興,但是現在不能收拾你。

  到這個份上,還能如此克制,實在難得,如果要給崇禎同志的表現打分的話,應該是十分。

  而袁崇煥同志之後的表現,應該是負分。

  說的事情沒有做到,做的事情不應該做,又讓皇帝大人吃那麼多苦頭,卻得到了這樣的嘉獎,袁崇煥受寵若驚。

  所謂受寵若驚,是受寵後自己吃驚,他接下來的舉動,卻讓別人吃驚。

  在感謝皇帝大人的恩典後,袁崇煥開始了一場讓無數人匪夷所思許多年的演說:

  他首先描述了敵情,按照他的說法,敵軍異常強大,且傾盡全力,準備拿下北京,把皇帝陛下趕出去,連繼位的日子都定好了,很難抵擋。

  這段話是徹頭徹尾的胡說,且是故意的胡說,皇帝大人不懂業務,或許還會亂想,袁崇煥是專業人士,明知皇太極是窮的沒辦法,才來搶一把的,搶完了人家即回去了,竟然還要蒙領導,實在太不像話了。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

  袁崇煥的這一表現,被當時以及後來的許多人認定,他是跟皇太極勾結的叛徒。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太可能的,所謂勾結,總得有個理由,換句話說,有個價錢,但問題是,當年皇太極同志,可是很窮的。

  要知道,皇太極之所以來搶,是因為家裡沒錢,沒錢,怎麼跟人勾結呢?

  雖說此前也有李永芳、范文程之類的人前去投奔,但事實上,也都並非什麼大人物,比如李永芳,只是個地區總兵,而且就這麼個小人物,努爾哈赤同志都送了一個孫女,一個駙馬的(額駙)頭銜,還有無數金銀財寶,才算把他套住。

  范文程更不用說,大明混不下去,到後金混飯吃的,只是一個舉人而已,皇太極都給個大學士,讓他當主力參謀。

  李永芳投降的時候,是地區副總兵,四品武官,努爾哈赤就搭進去一個孫女,按照這個標準,如果要買通明代最大地方官,總管遼東、天津、登州、萊州、薊州五個巡撫的袁崇煥,估計他就算把女兒、孫女全部打包送過去,估計也是白搭。

  至於分地盤,就更不用說了,皇太極手裡的地方,也就那麼大,要分都拿不出手,誰跟你干?

  當然,如果你非要較真,說他們倆一見如故,不要錢和地盤,老子也豁出去跟你干,我也沒辦法。

  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只要袁崇煥智商正常,是不會當叛徒的。

  他糊弄皇帝的唯一原因,是兩個字——心虛。

  沒法不心虛,跟皇帝吹了牛,說五年平遼,不到一年,人家就帶兵來平你了,之前幹掉了毛總兵,在北京城下又跟人兜圈,不經許可衝到城下,這事幹得實在太糙。

  不把敵人說得狠點,不把任務描述得艱巨點,怎麼混過去?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糊弄,就糊弄過了。

  皇帝當場傻眼不說,大臣們都嚇得不行,戶部尚書畢自嚴的舌頭伸了出來,半天都沒收回去。

  客觀地講,袁督師幹了一件相當缺德的事,但精彩的表演還沒完,等大家驚訝完後,他又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始終認為,這句話讓他最終送了命。

  「我的士兵連日征戰,希望能夠進城修整。」

  沒救了。

  在明朝,邊防軍隊未經許可進駐城下,基本就算造反,竟然還要兵馬入城休息,實在太囂張了。

  當然,這個要求是有前科的,之前不久,滿桂在城外與後金軍大戰,中途曾經進入德勝門瓮城休息,按袁崇煥的想法,他的地位比滿桂高,滿桂能進瓮城,他也能進。

  舉動如此可疑,大家本來就猜忌你,還要帶兵入城,遼東人蔘吃多了。

  所以崇禎立即做出了答覆:不行。

  袁督師倒也不依不饒:那我自己進城。

  答覆:不行。

  會議就此結束。

  這一天是崇禎二年(1629)十一月二十三日,根據種種跡象顯示,崇禎判定,袁崇煥不可再用。

  但除掉此人,還需要時間,至少七天。

  幕後人物袁崇煥的宿命已經註定。

  但他的悲劇,不在於他最後被殺,而是他直到被殺,也不知道為什麼。

  事實上,致他於死地的那幾條罪狀里,有一條是很滑稽的。

  這條滑稽的罪狀,來源於三天前的一次偶然事件。

  三天前,是十一月二十日。

  在這一天,皇太極率軍發動了進攻。

  這是自於謙保衛戰後,京城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戰鬥,皇太極以南北對進戰術,分別進攻北城的德勝門和南城的廣渠門。

  為保證不白來,皇太極下了血本,北路軍五萬餘人,由他親率,隨同攻擊的包括大貝勒代善,濟爾哈朗等,而守衛北城的,是滿桂。

  南路軍也不白給,共四萬人,三貝勒莽古爾泰帶隊,還包括後來辮子戲裡的主要角色多爾袞、多鐸,守在這裡的,就是袁崇煥。

  戰鬥同時開始。

  袁崇煥率所部九千餘人,在城外列陣迎敵。

  莽古爾泰雖然比較蠢,但算術還是會的,四萬對九千,往前沖就是了。

  但戰術還是要講的,他先率軍先沖袁崇煥的左翼,沖不動,退了。

  過了一會,又率軍衝擊明軍右翼,還是沖不動,又退了。

  估計是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第三次,他率領全部主力,直接撲袁崇煥。

  後果很嚴重。

  袁崇煥帶來的,是明軍最精銳的部隊——關寧鐵騎。

  而且據某些史料講,包括祖大壽、吳襄在內的一干猛人,都在這支部隊里。

  幾乎就在莽古爾泰衝鋒的同時,袁崇煥發動了反衝鋒。

  此戰無需介紹戰術,因為基本沒有戰術,雙方騎兵對沖,誰更能砍,誰就能贏。

  戰鬥過程極其慘烈,四小貝勒之一的阿濟格的坐騎被射死,他身中數箭,差點當場完蛋,莽古爾泰本人被擊傷。

  袁崇煥也很懸,為鼓勵士兵,他親自上陣參加衝鋒,據史書記載,他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身中數箭,竟然毫髮無傷,有如神助。

  同樣身中數箭,阿濟格被射得奄奄一息,袁督師還能繼續奮鬥,秘訣在於四個字——「重甲難透」。

  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袁督師身上的盔甲厚,箭射到他身上,一點事都沒有。

  在關寧鐵騎的攻擊下,後金軍開始敗退。

  但八旗軍的戰鬥力相當強悍,加上莽古爾泰腦子不好用,還有幾把力氣,再次集結部隊,發動了第二次衝鋒。

  死磕的力量是很大的,袁督師的中軍被衝散,他在亂軍之中被人圍攻,差點被剁,還在部下反應快,幫他格了幾刀(格之獲免),才從鬼門關爬出來。

  穩住陣腳後,關寧軍開始反擊,然後又是你打過來,我打過去,一直折騰了八個鐘頭,直到晚上六點,莽古爾泰終於支持不住,敗退,沒來得及跑的,都被趕進了護城河。

  廣渠門之戰結束,後金累計傷亡一千餘人,明軍大勝。

  南城勝利之際,北城的滿桂正在苦苦支撐。

  進攻德勝門的軍隊,包括皇太極的親軍主力,戰鬥力非常強,滿桂先派部將迎戰,沒一會就被打回來,關鍵時刻,滿桂同志表現出了高昂的革命鬥志,親自上陣,並指揮城頭炮兵開炮支援。

  在他的光輝榜樣映照下,城下明軍勇猛作戰,城上明軍勇猛開炮,後金軍死傷慘重,但不知城頭上的哪位仁兄,點炮的時候太過勇猛,一哆嗦偏了準頭,一炮直奔滿桂同志,當場就把他撂倒,遍體負傷,還在撿了條命,被人護著回去養傷了。

  主帥雖然撤走,但在大炮的掩護下,明軍依然奮戰不已,付出重大傷亡後,皇太極被迫撤退,德勝門之戰就此結束。

  這一天對袁崇煥而言,是很光榮的,他憑藉自己的精兵良將,在京城打敗了實力強勁的八旗軍。

  更重要的是,同一天出戰的滿桂,是他的死敵,當著皇帝的面,一個打出去,一個抬回來,實在很有面子。

  可是他想不到,滿桂同志的這筆帳,最終會算到他的身上,因為在那天戰役結束時,一個流言開始在京城流傳:

  開炮打傷滿桂的,就是袁崇煥。

  這個說法是不可信的,因為滿桂在德勝門作戰,而袁崇煥在廣渠門,今天在北京,要跑個來回,估計都要一個鐘頭,無論如何,袁崇煥都是過不去的。

  但袁督師背這個黑鍋,也不是全無道理,他跟滿桂從寧遠就開始干仗,後來硬把滿總兵擠回關內,從來就不待見這人,現在滿桂受傷了,算在他頭上也不奇怪。

  從毛文龍開始,到滿桂,再到崇禎,袁崇煥一步步將自己逼入絕境,雖然他自己並不知曉。

  袁崇煥,廣西藤縣人,自「蠻夷之地」而起,奮發讀書,然資質平平,四次落第,以三甲僥倖登科,後赴遼東,得孫承宗賞識,於遼東潰敗之時,以獨軍守孤城,屹然不倒,先後擊潰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護衛遼東。

  後受閹黨所迫離職,蒙崇禎器重再起,然性格跋扈,調離滿桂,安插親信,以尚方寶劍殺毛文龍,奉調守京,不顧大局,擅自駐防於城下,致京郊怨聲四起,後不惜性命,與皇太極苦戰,大破敵軍,不顧生死,身先士卒。

  我想,差不多了。

  最終命運揭曉之前,袁崇煥的表現大致如此。

  他並不是一個天賦異稟的人,經過努力和奮鬥,還有難得的機遇(比如孫承宗),才最終站上歷史的舞台。

  他並不完美,不守規章,不講原則,想怎麼干就怎麼干,私心很重,聽話的就提,不聽話的就整(或殺)。

  而某些所謂「專家」的所謂「力挽狂瀾」,基本就是扯淡,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在社科院明史學會的例會上,跟很多專家討論過多次,客觀地講,以他的戰略眼光(跟著皇太極繞京城跑圈)和實際表現(擅殺毛文龍),守城出戰確屬上乘,讓他繼續鎮守遼東,還能鬧出什麼事來也難說,所謂挽救危局,隨便講幾句吧。

  袁崇煥絕不是叛徒,也絕不是一個關鍵性人物,他存在與否,並不能決定明朝的興衰成敗。換句話說,以他的才能,無論怎麼折騰,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對於這個悲劇性的結論,我不知道袁崇煥是否知道,他的一生豐富多彩,困守孤城,決死拼殺、遭人排擠、縱橫馳騁、身處絕境,人家遇不上的事,他大都遇上了。

  但無論何時、何地,得意、失意,他一直在努力,他堅信,自己的努力終將改變一切。

  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崇禎二年(1629)十一月二十七日,京城九門換防,一切準備就緒。

  最終的結局已經註定,無需改變,也無法改變。。

  就在這天,堅定的袁崇煥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戰——左安門之戰。

  袁崇煥列隊於城外。

  因為不能入城,只能背城布陣,背對著冰冷的牆磚,在京城凜冽的寒風中,他面對皇太極,展開了波瀾壯闊人生的最後一幕。

  後金軍用潮水般的進攻,證明了自己還想進北京搶一把的美好願景,但關寧鐵騎用倒在他們面前的無數屍體證明,你們不行。

  雙方在左安門外持續激戰,經過長達五個多小時的拉鋸,皇太極終於支持不住,再次敗退。左安門之戰,以明軍獲勝告終。

  結束了,都結束了。

  一個將軍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役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巴頓。我原先認為,說這句話的人,應該是吃飽了撐的外加精神失常,現在我明白了,他是對的。

下一章:
上一章:

95 條評論 發表在「第7部:大結局 第七章 殺人」上

  1. 心靈的港灣 says:

    袁崇煥,廣西藤縣人,自「蠻夷之地」而起,奮發讀書,然資質平平,四次落第,以三甲僥倖登科,後赴遼東,得孫承宗賞識,於遼東潰敗之時,以獨軍守孤城,屹然不倒,先後擊潰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護衛遼東。

      後受閹黨所迫離職,蒙崇禎器重再起,然性格跋扈,調離滿桂,安插親信,以尚方寶劍殺毛文龍,奉調守京,不顧大局,擅自駐防於城下,致京郊怨聲四起,後不惜性命,與皇太極苦戰,大破敵軍,不顧生死,身先士卒。

  2. 溪雲一樣閑 says:

    崇禎不會用人;煥非帥才也

  3. 清風明月 says:

    袁腦子一根筋,當高層領導不行

  4. 匿名 says:

    權越大,心益驕,必敗

  5. 匿名 says:

    袁崇煥並非帥才,大局觀不行,崇禎高看他了。以為袁崇煥是救世主,事實上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特別是袁崇煥的缺點還很明顯。

  6. 我笑了 says:

    對比袁崇煥和于謙:修養很重要!

  7. 老朱家 says:

    醋喝多了

  8. 東園集團 says:

    孫宗承為帥,袁為將,戰事可平。只是孫宗承老了

  9. 小富 says:

    袁崇煥確實害了崇禎。逼著崇禎殺他。

  10. 雪浴心原 says:

    不記得從哪看的,說是八龍寶劍給了光頭蔣,夜明珠玉枕頭啥的給了宋
    袁的杯具在於敵我認識不夠,不知輕重.認識不夠導致心虛.如果沒記錯袁之前整頓軍務的時候也殺了個人,怎麼一點都不懂.不過話說回來,其實有了尚方寶劍有了便宜行事的承諾殺個人應該沒什麼關係,更何況查了毛案底也情有可原.京城是皇權的臉面,開不得玩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京城,天子腳下自己的想法還不和崇禎說就開玩笑,不知輕重.
    話說回來,這只是他自身內因,外因卻在崇禎.樓友說並非帥才,這也說明崇禎用人欠考慮,如果復遼是取經,袁不過豬八戒身份,還得有個大師兄,更要有個管理唐僧.給他尚方寶劍,沒有孫猴子的本事就不能拿金箍棒!
    還有個重要的原因,特殊時期,關鍵時刻還是崇禎不理解不信任.
    另一個猜測莫不是崇禎也覺得袁是東林黨而且發現東林黨需要壓制所以動手?希望我這個猜測不夠成熟

  11. 朱元璋 says:

    要讓老子來打、保證打的這幫龜孫子生不如死!

  12. 匿名 says:

    我覺得袁崇煥不會僅僅因為毛文龍不聽話就殺掉他,可能主要是擔心毛文龍投降後金,因為從毛文龍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他有脫離組織的可能性。

  13. 毛文龍 says:

    我窮困一身,捨棄江南繁華遠赴遼東苦寒之地!
    我混世無忠,所見遼東百姓血淚愁仇哭天無門!
    我生於華夏,
    縱使莽夫無知不讀聖賢道德之書,卻也知同袍血肉豈能讓豺狼隨意吞噬!
    我身為漢人,
    縱使以臣子忠良以文馭武之歸統,卻也知故土難離家園不保豈能屈膝活?
    平遼之計,不可一蹴而就,只能徐徐圖之!建虜不適生產,只衷搶掠,束縛其手腳,消磨其物質,消減其人口,假以時日,勢定當攻防易手,此為棋局明朗之策。
    我與蒙古雖無款曲,卻配合默契,遙相呼應,使建虜首尾無以兼顧,終被束縛手腳無以肆虐劫掠,使其處境日益為艱,苦無法打開局面,只做強撐!爾伐蒙吾便出寇,爾伐吾吾便遁逸而蒙古進寇!建虜欲哭無淚!
    而今,你不顧朝廷法度擅殺實權武將,無論是何居心,皆已鑄成大錯!天下今後武將引以為戒,朝廷再無節度之法!
    吾亡,則東江亡!東江亡,則蒙古屏障盡失!建虜死局解開,手腳便得用,將肆無忌憚,大明必亡!大明亡,則華夏喪其文明於野蠻之手,亡矣!華夏亡之時,適逢西方列強崛起之時,中華民族終將落後於世界民族之林!永世不得翻身!
    袁崇煥,滿清授於汝民族英雄之威名!汝欲某稱汝何哉?汝又欲華夏之後人稱汝何哉?

  14. 陽光天使 says:

    吹牛!

  15. 我恨你 says:

  16. 慫人 says:

    吾等當以先生提示為鑒 定下世間信仰

  17. 方糖 says:

    袁崇煥性格決定命運,因小失大而已。因一己對文龍之罅隙貿然起殺心,讓人扼腕嘆息。但天地人倫自有定數,新舊更替自然規律,誤國的罪名不支持。

  18. 匿名 says:

    孫殿英據說(據他自己說),是孫承宗的後人,他們家這口氣憋了幾百年,終於找到機會出氣了。要不搶東西就搶了,為毛還掘墳鞭屍、挫骨揚灰?

  19. 袁承志 says:

    老爹您真失敗啊!枉為當你是偶像

  20. 灆色漁。 says:

    不管是袁還是朱,都有自己的錯誤。
    袁:做事太自以為是了,不管是殺毛還是引清來京,都未跟朱商量。最終導致誤會重重~
    朱:有句話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當初用袁時也太不「疑」了(此疑指疑袁的能力之類種種可否勝任,)後來,即相信了袁為何又疑了呢?
    有句話叫人無完人。我只是針對這件事來說的,全屬個人觀點。

  21. 莫小之名 says:

    只能說,作者對袁崇煥的是主觀看法,此時的他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可是在當時不這樣能怎麼辦?殺毛文龍真就是作者筆下那麼看不爽??不可否認作者的該書很精彩,可是一些觀點我不是很苟同。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這個道理吧。我看出作者對袁先生主觀因素影響比較強烈,不應該是一位寫真實歷史小說的心態。

  22. 獨立寒秋51 says:

    對袁崇煥這個畜生的評論,我推薦穿越小說【竊明】

  23. 李定國 says:

    《竊明》把大漢奸描寫成大英雄,你這都信,你牛逼!寧可相信真漢奸也不相信有爭議的英雄,我該怎麼說你。

  24. 李定國 says:

    袁崇煥後期確實做了很多該死的事,但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為滿清屠殺漢人的孔有德備受讚揚,孤城抗金的袁崇煥反而被說成是大漢奸!

  25. 袁崇煥 says:

    老子才沒叛變呢,辛辛苦苦守城,你們還罵我.天理何在啊

  26. 匿名 says:

    我以前還以為袁崇煥死得多冤呢。

  27. 匿名 says:

    袁崇煥不是關鍵人物

  28. 匿名 says:

    袁不是汗奸吧!

  29. 孫承宗 says:

    終於我回來了

  30. 風繼續吹 says:

    袁崇煥說到底就是膽子大因為這個性格他敢守寧遠、擅殺大臣AND跟崇禎這個忙昏頭的人開玩笑

  31. 徐達 says:

    徐達來了~到底嘛,袁崇煥沒錯,崇禎沒錯,毛文龍也沒錯,其實誰都沒錯,就是把人都帶溝里去了,包括我自己。

  32. 雪藩 says:

    有些評論,被刪除了?!

  33. 明朝那些事兒 says:

    袁崇煥是摩羯座還是處女座的啊

  34. 匿名 says: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袁崇煥殺毛文龍的後果之一:即毛文龍所轄之島軍雖然不能發動大規模進攻,但是就像一個突出部,卡在皇太極的地盤上讓他不舒服。袁拔掉後皇太極就可以放心的繞遠路爬山而不用擔心老家的那根刺了。

  35. 麥苗 says:

    袁崇煥不明白:權力是不容忽視的,即使是一隻看門狗的權利

  36. 老土 says:

    看不過眼,樓上的是不是滿人就是SB吧,這次戰役關袁什麼事?9邊別的邊沒守住長城,關袁帥什麼事?出了這大的事,總要找個人抗罪吧?兵部尚書來抗是最正常,再加宣鎮就差不多了,可兵部尚書門路足,算來算去只有袁帥,可他又不是守宣大的,後世還有這多人來說他,我想袁帥真是死不冥目。

  37. 知道不 says:

    正德領軍上下一心打得蒙古王子回去幾個月死了,天啟先刨了金朝的黃墳邊將用走天道的炮彈打得努爾哈赤回去幾月死了。崇禎本可一戰就決絕問題,一勞永逸全復故地。哈哈哈!天意啊!

  38. 匿名 says:

    我頂孫承宗,袁崇煥不行.

  39. 朱重九 says:

    袁崇煥確實是鐵杆漢奸,寧遠之戰我們做個假設,假如不守寧遠,那需要不需要覺華島呢,答案是不需要,因為覺華島做為就是寧遠的糧倉而備的。那麼皇太極寧遠之戰是來幹什麼的,答案上搶糧食。
    現在很清楚了,如果袁崇煥不堅持守寧遠,覺華島上的糧倉就回撤回山海關,皇太極也就無糧可搶,就因為袁崇煥堅持守寧遠,結果把覺華島上的糧和一萬多條人命給葬送了。
    其實袁崇煥和皇太極之間是有協議的,這個協議就是你得到軍功我得到糧食。當時明末邊關將領中這樣的列子並不少見,所以袁崇煥確確實實是板上釘釘的大漢奸!

  40. 天下大勢 says:

    寧遠之戰當時並沒有忽視覺華島的防守,當時在姚撫民帶領下,明軍延覺華島鑿15里冰壕,列陣以車楯衛之,不料大雪紛飛,冰濠重新凍合。後金騎兵,履冰馳進,從靺鞨口登岸,攻陷覺華島。可見若非天氣過於寒冷,當時沒有海軍的後金是很難攻上島的。由於夜間氣溫太底,而且冰層往往厚度不一,冰面風大、不易判斷路線等原因,基本排除建奴夜襲可能。建奴也不可能駐紮在冰上,所以建奴要進攻覺華島,只能日出時出發,在寒風中跋涉20多里冰面,至少3個小時。到達戰場後再休息半個小時,才能進攻。如果再算上前後的準備、集合時間。建奴真正開始進攻時,已經過去4個多小時了,如果要保證天黑前回營,他們只有不到1個小時進攻時間了。 如此,只要第一次不能攻破覺華島,累了一整天的建奴第二天根本沒法出營。受傷的建奴根本沒法活著會到出發營地。覺華島失陷後,毛文龍不顧東江鎮已經十分艱危,毅然出擊策應襲擊後金後方,迫使後金回師瀋陽。

  41. 魏忠賢 says:

    袁有你在 我就不會被罵的太慘了 謝謝了

  42. 匿名 says:

    袁崇煥撐死也就是個軍長的料

  43. 千里流雲 says:

    fk袁崇煥,非漢奸也絕非帥才,只能算是個草包司令,如果認為為袁崇煥死得冤,冤就冤在崇禎看錯了人,用錯了人,冤在袁老兄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能耐到底有多大!

  44. 獨立寒秋 says:

    近日新的一書—–明冤-袁崇煥與毛文龍,杜車別老師的新作,值得一看,——–千古英雄毛文龍

  45. 周遊列國 says:

    左安門之戰,袁從煥如果戰死在這裡,結局就不會那麼慘了

  46. 縱觀五千史 says:

    我覺得袁從換還不錯, 你們被作者帶進去了,千古英雄袁從換也。

  47. sdsad says:

    莫小之名 你自己都不會寫,為什麼總指責別人?

  48. sdsad says:

    縱觀五千史 你覺得的東西就是對的?小說看多了吧

  49. 歷史唯物主義 says:

    袁督師,無論怎麼說肯定都不能被說成漢奸….漢奸還守個毛線的邊關啊….但是從他的表現來看,他的結局是註定的,而這也是歷史的大勢,誰也無法改變。

  50. 匿名 says:

    47.笑天 說道:
    有部小說根據歷史對 袁崇煥 做過分析
    大家可以看看大爆炸《《竊明》》
    有毛文龍在後邊拖著 滿清 滿清始終無法放手攻擊大明,毛有3萬,滿有7萬軍隊,以毛的做事方法,滿家裡留人少,毛就 敢去他家裡開荒,放炮。
    但偏偏有人就把毛文龍給殺了 讓滿清無後顧之憂
    而且他更本 沒權利 也沒資格 殺毛文龍(毛和 他同級 有尚方寶劍)
    他後邊的很多對金政策 有很多的 疑點 包括後來的清軍輕易入關緊逼京城(他貪的是名 權 以及要挾皇上 要挾天下人)

    毛文龍,這個東江以200人起家,孤軍抗建奴,復土千里,救遼民數十萬的浙江人,這個在《鹿鼎記》中被醜化,在建奴編著的明史中被貶低,僅僅因為被袁崇煥所殺而被我們所知的英雄。還有袁崇煥,這個相對毛文龍享有大名,被乾隆翻案被金庸吹捧被沒有良心的滿族「學者」捧上神壇,實際上卻是空耗百萬軍餉、坐視軍民被屠、友邦被滅,賣米資敵,擅殺同級大將、號稱「五年復遼土」卻被建奴打到北京城下,子孫搖身一變成為旗人的「民族英雄」。

    袁是被滿人 捧起來了

  51. 匿名 says:

    從 袁 的作為 稱不上英雄兩字
    他的戰略 所帶來的後果是養肥了滿清
    逼反了3個漢奸 讓漢奸帶去了滿清沒有的大炮 人才 技術物資 帶去了大明真正的底細勢力的真相,讓滿清沒了後顧之憂。
    使滿清的勢力成倍的增長,野心不段的膨脹。
    最終導致了華夏的落後與悲哀!!!!

  52. 丰神秀麗 says:

    我道部院本為書生,部院卻道自己為朝廷將首

  53. 皇太極1 says:

    袁崇煥帶來的,是明軍最精銳的部隊——關寧鐵騎。

    ———————————————————————-
    他的計劃是守北京城而勝出?扯蛋吧?—————–先不說騎兵守城勝,難道你以為拉一支隊伍隨便進哪個城都能固守不敗?小孩子過家家嗎?

  54. 匿名 says:

    我一直以為袁是英雄呢?改變華夏的蠢貨

  55. 笑話連篇 says:

    袁蠻子

  56. 徐達 says:

    皇太極算什麼玩意?老子王保保10萬大軍都搞死了還怕你個草包?

  57. 匿名 says:

    娶一山西士族女子張氏為妻。張氏不能生育,後又在遼陽納一妾文氏,生子毛承斗。遼陽被後金攻佔後,文氏死於戰亂,毛承斗被人救出,送往杭州,張氏撫之如己出。

    毛文龍在鞍山的親屬一百多人被後金軍殺害。這時,遼東巡撫王化貞招募勇士,前往後金後方活動,毛文龍集國讎家恨一身,慨然應募,被實授練兵游擊。

    率一百餘人夜襲之,擒努爾哈赤妻弟佟養真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隨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後金游擊繆一真等,史稱「鎮江大捷」。

    1.毛文龍集國讎家恨一身
    2.擒努爾哈赤妻弟佟養真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

    毛文龍和滿清都是不死不休會當漢奸?

  58. 袁是廢物不是漢奸 says:

    娶一山西士族女子張氏為妻。張氏不能生育,後又在遼陽納一妾文氏,生子毛承斗。遼陽被後金攻佔後,文氏死於戰亂,毛承斗被人救出,送往杭州,張氏撫之如己出。

    毛文龍在鞍山的親屬一百多人被後金軍殺害。這時,遼東巡撫王化貞招募勇士,前往後金後方活動,毛文龍集國讎家恨一身,慨然應募,被實授練兵游擊。

    率一百餘人夜襲之,擒努爾哈赤妻弟佟養真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隨派陳忠等襲雙山,擒斬後金游擊繆一真等,史稱「鎮江大捷」。

    1.毛文龍集國讎家恨一身
    2.擒努爾哈赤妻弟佟養真及其子佟豐年、其侄佟松年等。

    毛文龍和滿清都是不死不休會當漢奸?

  59. 袁崇煥 says:

    皇太極,你爹是我殺的,你是我打的,老子就在你身邊,你不敢找我卻繞道去找別人。沒種的貨。只敢玩陰的。在北京你也還是打不過我。我就是見你一次,打一次。不服,戰場上見,借刀殺人有啥用。

  60. 皇太極 says:

    君子動口不動手。俺是文明人。我是向大明皇帝告你狀,治你罪

  61. 崇禎 says:

    皇太極你先帶人回去。朕會為你出氣的。你答應朕別上訪行嗎?朕好怕啊!

  62. 匿名 says:

    讓趙率教先迎敵不是袁崇煥輕敵,部隊集給要時間,但軍情如火只能讓趙率教先帶一部分先迎戰。而跟著皇太極因為袁崇煥兵少野戰不利不如在城下作戰為上策。不想卻要了袁崇煥的命。嘆嘆!

  63. 匿名 says:

    當用孫承宗蠶食遼東輔以毛文龍牽制後金 崇禎重用袁崇煥是急昏頭了

  64. :袁崇煥 says:

    你們這些sB懂什麼是戰術嗎?什麼是戰鬥力嗎?人家十萬人,我
    少人?老子這麼英明,卻被崇禎這個蠢貨殺了!草

  65. Elizandra says:

    The voice of raolynaiitt! Good to hear from you.

  66. 無為真命主 says:

    袁崇煥有點自大,為將不能意氣用事,一動感情就完蛋。例如他排擠滿桂,殺文龍。

  67. 袁崇煥 says:

    皇太極,你去死吧

  68. 施正 says:

    太荒唐了!請注意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清軍入關後,把遵化當成了清朝皇帝的墳地,包括所謂「千古一帝」的康熙、乾隆以及「名垂青史」的慈禧太后,都埋在這裡。」清軍還未得天下,就出來康熙、乾隆、慈禧了,能笑掉大牙!!哈哈哈哈!!!!

  69. 蠢人何其多 says:

    68. 施正說道:
    太荒唐了!請注意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清軍入關後,把遵化當成了清朝皇帝的墳地,包括所謂「千古一帝」的康熙、乾隆以及「名垂青史」的慈禧太后,都埋在這裡。」清軍還未得天下,就出來康熙、乾隆、慈禧了,能笑掉大牙!!哈哈哈哈!!!!

    ——

    你這閱讀理解能力……….

    A:人生自古誰無死,你的子孫亦不例外。
    B:俺尚未有後,你卻說你見過俺的子孫!太荒唐了,讓人笑掉大牙,哈哈哈哈!!!!
    A:……

    我一直覺得語文課體育老師教的是句戲言。
    沒想到啊,沒想到。
    有道是,夏蟲不可語冰
    依我看,愚人尚不如蟲。

  70. 實名制 says:

    我突然能理解 袁崇煥這種人了,我當年也干過這種情。這是個有能力,有個性,但有點自負專權的人,壞心眼不多,情商低,驕傲,做事有時一根筋,嚴重的自做主張,他需要身邊有個「政委」關鍵時刻巧他腦袋,比如孫老師。以為自己是對的,就把老闆放火上烤,希望別人理解他,按自己的想法一路走到黑,其實這種人特別容易被小人坑。把北京當錦州守,相當於最後十秒鐘不願意傳球,只信自己可以一球壓哨 中三分,把大家都 送到死亡線上,看他表現。我當年也干過這種類似的事兒,以為被領導信任,就可以啥事都按自己想法來,現在想想,真傻,沒看清形式,太自以為是了,被別人坑,也是自己「作」的,不怪人,還是自己道行淺。用同事的話說,放在當年,你早被皇帝殺幾回了。

  71. 實在 says:

    我突然能理解 袁崇煥這種人了,我當年也干過這種情。這是個有能力,有個性,但有點自負專權的人,壞心眼不多,情商低,驕傲,做事有時一根筋,嚴重的自做主張,他需要身邊有個「政委」關鍵時刻巧他腦袋,比如孫老師。以為自己是對的,就把老闆放火上烤,希望別人理解他,按自己的想法一路走到黑,其實這種人特別容易被小人坑。把北京當錦州守,相當於最後十秒鐘不願意傳球,只信自己可以一球壓哨 中三分,把大家都 送到死亡線上,看他表現。我當年也干過這種類似的事兒,以為被領導信任,就可以啥事都按自己想法來,現在想想,真傻,沒看清形式,太自以為是了,被別人坑,也是自己「作」的,不怪人,還是自己道行淺。用同事的話說,放在當年,你早被皇帝殺幾回了。

  72. 醉了 says:

    突然理解崇禎了。

  73. 匿名 says:

    遵化是在北京東北方向,不是西北啊

  74. 匿名 says:

    個人覺得對袁的要求是否太高了,袁不是神是個人,是人都有缺點,關鍵是怎麼引導,雖然袁有錯誤有缺點,但崇禎也不應一棍子打死,更況正值用人之際,崇煥之死,自此朝中無忠臣,遼東無良將,祖大壽,吳三桂及洪承疇之叛即是證明,嗚呼,明朝無毀長城如斯!

  75. 匿名 says:

    況且袁還戴罪立了功的,至於叛徒一說,崇禎並非無腦,孫承宗更是明白人,所以,江山易人不要怪別人!

  76. 吉格艾諾 says:

    一個將軍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役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巴頓。

    這是指自盡吧?

  77. 天道酬勤 says:

    說叛徒就有點過了啊,袁崇煥起碼是忠心可鑒日月,壞就壞在他不知道變通。固守之後再攻,這一點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至理名言,但天子腳下不行,有人說他犯了個錯誤,沒和崇禎說開自己的計劃就開玩笑,或許是個理由,但肯定不是主因,重要的是君臣之間他已經觸到了那個紅線,帶兵到城下已屬大逆不道,還要求進城休整這就過分了啊,而且還是在外面流言四起,自己又沒什麼大功的情況下提出的,這個是不自知。說白了老闆給了你所有,你只管糾集重兵,把皇太極頂回去就是了,人家都兵臨城下了,你還一味的要固守而後攻,這就是局限性。當時他完全可以調全國之兵來在北京城下好好的和皇太極來個正面交鋒,為什麼一定要提進城呢!相信他前後這些時間,加上管寧鐵騎,這些時間調兵完全足夠的

  78. 天道酬勤 says:

    然後就是崇禎,幹嘛不能再信袁崇煥一次呢,如果讓他進城,再召集天下的兵馬,保不準又能創造一個北京保衛戰的輝煌戰績,同時把自己和袁崇煥寫進歷史,那該多好。可惜歷史不會相信如果,結局終究是惋惜為主,無語問蒼天啊!

  79. 行勝於言 says:

    袁崇煥死的冤啊!

  80. 袁崇煥 says:

    我就是個 叛徒,哈哈哈。我要裝的像不是叛徒一樣。

  81. 匿名 says:

    這不怪任何人,在危難時刻,每個人率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即使崇禎允許袁崇煥進城依託京城打敗清軍,事後他還是會死。

  82. 匿名 says:

    遵化在北京東偏北方向一百多公里。不是西北二百多公里。歷史不錯,地理可就…

  83. 遊俠 says:

    作者很喜歡為崇禎說好話,有在貶低袁,當然袁本就不算什麼真正能力挽狂瀾的人才,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胡吹大氣,能力性格戰略眼光俱有缺陷之人崇禎還那麼信任,卻又對他使心機,說明崇禎本來也是無識人之明、容人之量、用人之才的,明亡,其脫不了責任。

  84. says:

    作者對時人程本直的一些文字本未提及,或許不採信,但也未給出理由,對於袁的人生歷程,詩文作品可以反應袁的修為,道德人品的真東西也不介紹,袁愛財嗎,怕死嗎,想的是什麼?是很崇高的收復遼東恢復華夏,而不知愛惜自己,一味用政治規則這個東西來解釋,袁是高尚的,岳飛一類的人物,政治規則,高智商的勾心鬥角,骯髒齷齪的事跟一些東西是相扭的並不能兼容,而且這個政治本來就帶有一定的主觀性的東西,玩不轉了就得變,崇禎是政治上成熟,可高明嗎,一味的講那些政治潛規則能解決問題嗎,他並不高明,而且過分看高了孫承宗,竊以為歷史不能假設,孫政治上老油條,確是戰略上高手,他的實戰能力如何,戰術戰役指揮水平如何,是要打大問號的?且一個過分講政治,愛惜自己的人,能否挽敗局,如果政治上決定明要敗於清,他能否挺身而出?勇挑重擔?我掌握的材料不如作者,學識不如作者,但心中有此疑問,待大方之家釋之

  85. 東林黨 says:

  86. 洛基 says:

    我很好奇,皇帝叫崇禎,手底下有個叫袁崇煥,都不用避諱的嘛

  87. ssww says:

    我覺得袁崇煥是想拿大明的江山。吹牛5年定遼東,是想先拿軍權。他殺毛文龍,賣糧食給蒙古人,就是想把後金養大。所謂養敵自重。他不會投後金,因為他覺得自己更牛。清兵去北京,他跟在後面不打,就是想讓清兵和大明火併,他佔便宜。
    然後想進北京城,就是有不臣之心。後來被崇禎殺掉,和他殺毛文龍是殺不多的情況。猶豫不定。

  88. ssww says:

    我覺得袁崇煥是想拿大明的江山。吹牛5年定遼東,是想先拿軍權。他殺毛文龍,賣糧食給蒙古人,就是想把後金養大。所謂養敵自重。他不會投後金,因為他覺得自己更牛。清兵去北京,他跟在後面不打,就是想讓清兵和大明火併,他佔便宜。
    然後想進北京城,就是有不臣之心。後來被崇禎殺掉,和他殺毛文龍是差不多的情況。猶豫不定。

    發表評論

  89. ssww says:

    我覺得袁崇煥是想拿大明的江山。吹牛5年定遼東,是想先拿軍權。他殺毛文龍,賣糧食給蒙古人,就是想把後金養大。所謂養敵自重。殺了毛文龍,又能排除異己,擅專兵權。他不會投後金,因為他覺得自己更牛。清兵去北京,他跟在後面不打,就是想讓清兵和大明火併,他佔便宜。
    然後想進北京城,就是有不臣之心。後來被崇禎殺掉,和他殺毛文龍是差不多的情況。猶豫不定。
    他在剛開始守寧遠時,還沒有不臣之心。在第二次出山時,就已經把皇帝不放在眼裡。5年定遼東,說是哄皇帝的。顯然不是做臣子的心理。
    總之說他想拿大明江山,就解釋了所有前後看不懂的地方。殺毛文龍,是因為他本身就對皇帝沒有敬畏之心。

  90. 匿名 says:

    遵化怎麼會在北京西北面呢

  91. 白河水清 says:

    為什麼不能評論

  92. 匿名 says:

    袁崇煥自負,自以為無人能敵,殊不知政治的陰暗,時局的複雜,自己的愚蠢,以功高蓋主之態,傲對崇禎,不死才怪。
    崇禎帝也是急於求成,妄想光復遼東,滅閹黨,捧起袁崇煥,卻不知袁崇煥幾斤幾兩,又惱羞成怒,殺一將才(袁崇煥只配得上將)

  93. 不不不不不不支持68樓 says:

    68樓,定下來是清朝皇帝的墳墓的遵化就相當於老祖宗定下的規矩,只不過只延續了一個朝代

  94. 不不不不不不支持68樓 says:

    而已

  95. 這是怎麼說 says:

    「遵化位於北京西北面」——在北京城的東面。

發表評論

本周熱門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