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

第6部:日落西山 第十九章 决心

所属目录: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

  【胜利之路】

  努尔哈赤决定,要把眼前这座不听话的城市,以及那个敢调侃他的无名小卒彻底灭掉。

  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已确知,这是一座孤城,在它的前方和后方,没有任何援军,也不会有援军,而在城中抵挡的,只是一名不听招呼的将领,和一万多孤立无援的明军。

  六年前,在萨尔浒,他用四万多人,击溃了明朝最为精锐的十二万军队,连在朝鲜打得日本人屁滚尿流的名将刘綎,也死在了他的手上。

  现在,他率六万精锐军队,一路所向披靡,来到了这座小城,面对着仅一万多人的守军,和一个叫袁崇焕的无名小卒。

  胜负毫无悬念。

  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努尔哈赤以及他手下的四大贝勒,还是明朝的高第、甚至孙承宗,都持相同观点。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毛泽东〗

  袁崇焕是相信光明的,因为在他的手中,有四种制胜的武器。

  第一种武器叫死守,简单说来就是死不出城,任你怎么打,就不出去,死也死在城里。

  虽然这个战略比较怂,但很有效,你有六万人,我只有一万人,凭什么出去让你打?有种你打进来,我就认输。

  他的第二种武器,叫红夷大炮。

  大炮,是明朝的看家本领,当年打日本的时候,就全靠这玩意,把上万鬼子送上天,杀人还兼带毁尸功能,实在是驱赶害虫的不二利器。

  但这招在努尔哈赤身上,就不大中用了,因为日军的主力是步兵,而后金都是骑兵,速度极快,以明代大炮的射速和质量,没打几炮马刀就招呼过来了。

  袁崇焕清楚这一点,但他依然用上了大炮——进口大炮。

  红夷大炮,也叫红衣大炮,纯进口产品,国外生产,国外组装。

  我并非瞧不起国货,但就大炮而言,还是外国的好。其实明代的大炮也还凑合,在小型手炮上面(小佛郎机),还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像大将军炮这种大型火炮,就出问题了。

  这是一个无法攻克的技术问题——炸膛。

  大家要知道,当时的火炮,想把炮弹打出去,就要装火药,炮弹越重,火药越多,如果火药装少了,没准炮弹刚出炮膛就掉地上了,最大杀伤力也就是砸人脚,可要是装多了,由于炮管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就会内部爆炸,即炸膛。

  用哲学观点讲,这是一个把炸药填入炮膛,却只允许其冲击力向一个方向(前方)前进的二律背反悖论。

  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不知道,袁崇焕应该也不知道,但外国人知道,他们造出了不炸膛的大炮,并几经辗转,落在了葡萄牙人的手里。

  至于这炮到底是哪产的,史料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荷兰,有的说是英国,罗尔斯罗伊斯还是飞利浦,都无所谓,好用就行。

  据说这批火炮共有三十门,经葡萄牙倒爷的手,卖给了明朝。拿回来试演,当场就炸膛了一门(绝不能迷信外国货),剩下的倒还能用,经袁崇焕请求,十门炮调到宁远,剩下的留在京城装样子。

  这十门大炮里,有一门终将和努尔哈赤结下不解之缘。

  为保证大炮好用,袁崇焕还专门找来了一个叫孙元化的人。按照惯例,买进口货,都要配发中文说明书,何况是大炮。葡萄牙人很够意思,虽说是二道贩子,没有说明书,但可以搞培训,就专门找了几个中国人,集中教学,而孙元化就是葡萄牙教导班的优秀学员。

  袁崇焕的第三种武器,叫做坚壁清野。

  为了保证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喝到一滴水,袁崇焕命令,烧毁城外的一切房屋、草料,将所有居民转入城内。此外,他还干了一件此前所有努尔哈赤的对手都没有干过的事——清除内奸。

  努尔哈赤是个比较喜欢耍阴招的人,对派奸细里应外合很有兴趣,此前的抚顺、铁岭、辽阳、沈阳、广宁都是这么拿下的。

  努尔哈赤不了解袁崇焕,袁崇焕却很了解努尔哈赤,他早摸透了这招,便组织了除奸队,挨家挨户查找外来人口,遇到奸细立马干掉,并且派民兵在城内站岗,预防奸细破坏。

  死守、大炮、坚壁清野,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努尔哈赤手下的六万精兵,已经把宁远团团围住,突围是没有希望的,死守是没有援兵的,即使击溃敌人,他们还会再来,又能支撑多久呢?

  所以最终将他带上胜利之路的,是最后一种武器。

  这件武器,从一道命令开始。

  布置外防务后,袁崇焕叫来下属,让他立即到山海关,找到高第,向他请求一件事。

  这位部下清楚,这是去讨援兵,但他也很迷茫,高先生跑得比兔子都快,才把兵撤回去,怎么可能派兵呢?

  “此行必定无果,援兵是不会来的。”

  袁崇焕镇定地回答:

  “我要你去,不是讨援兵的。”

  “请你转告高大人,我不要他的援兵,只希望他做一件事。”

  “如发现任何自宁远逃回的士兵或将领,格杀勿论!”

  这件武器的名字,叫做决心。

  我没有朝廷的支持,我没有老师的指导,我没有上级的援兵,我没有胜利的把握,我没有幸存的希望。

  但是,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我不会后退,我会坚守在这里,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即使同归于尽,也绝不后退。

  这就是我的决心。

  正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天,战争即将开始之前,袁崇焕召集了他的所有部下,在一片惊愕声中,向他们跪拜。

  他坦白地告诉所有人,不会有援兵,不会有帮手,宁远已经被彻底抛弃。

  但是我不想放弃,我将坚守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

  然后他咬破中指写下血书,郑重地立下了这个誓言。

  我不知道士兵们的反应,但我知道,在那场战斗中,在所有坚守城池的人身上,只有勇气、坚定和无畏,没有懦弱。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晨,努尔哈赤带着轻蔑的神情,发动了进攻的命令,声势浩大的精锐后金军随即涌向孤独的宁远城。

  必须说明,后金军攻城,不是光膀子去的,他们也很清楚,骑着马是冲不上城墙的,事实上,他们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战术系统,大致有三拨人。

  每逢攻击时,后金军的前锋,都由一种特别的兵种担任——楯兵。

  所有的楯兵都推着楯车。所谓楯车,是一种木车,在厚木板的前面裹上几层厚牛皮,泼上水,由于木板和牛皮都相当皮实,明军的火器和弓箭无法射破,这是第一拨人。

  第二拨是弓箭手,躲在楯车后面,以斜四十五度角向天上射箭(射程很远),甭管射不射得中,射完就走人。

  最后一拨就是骑兵,等前面都忙活完了,距离也就近了,冲出去砍人效果相当好。

  无数明军就是这样被击败的,火器不管用,骑兵砍不过人家,只好就此覆灭。

  这次的流程大致相同,无数的楯兵推着木车,向着城下挺进,他们相信,城中的明军和以往没有区别,火器和弓箭将在牛皮面前屈服。

  然而牛皮破了。

  架着云梯的后金军躲在木板和牛皮的后面,等待靠近城墙的时刻,但他们等到的,只是晴天的霹雳声,以及从天而降的不明物体。

  值得庆祝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俯瞰到了宁远城的全貌——在半空中。

  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以可怕的巨响,喷射着灿烂的火焰,把无数的后金军,他们破碎的楯车,以及无数张牛皮,都送上了天空——然后是地府。

  关于红夷大炮的效果,史书中的形容相当贴切且耸人听闻:“至处遍地开花,尽皆糜烂”。

  当第一声炮响的时候,袁崇焕不在城头,他正在接见外国朋友——朝鲜翻译韩瑗。

  巨响吓坏了朝鲜同志,他惊恐地看着袁崇焕,却只见到一张笑脸,以及轻松的三个字:

  “贼至矣!”

  几个月前,当袁崇焕决心抵抗之时,就已安排了防守体系,总兵满桂守东城,参将祖大寿守南城,副将朱辅守西城,副总兵朱梅守北城,袁崇焕坐镇中楼,居高指挥。

  四人之中,以满桂和祖大寿的能力最强,他们守护的东城和南城,也最为坚固。

  后金军是很顽强的,在经历了重大打击后,他们毫不放弃,踩着前辈的尸体,继续向城池挺进。

  他们选择的主攻方向,是西南面。

  这个选择不是太好,因为西边的守将是朱辅,南边的守将是祖大寿,所以守护西南面的,是朱辅和祖大寿。

  更麻烦的是,后金军刚踏着同志们的尸体冲到了城墙边,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境地。

  攻城的方法,大抵是一方架云梯,拼命往上爬,一方扔石头,拼命不让人往上爬,只要皮厚硬头皮,冲上去就赢了。

  可是这次不同,城下的后金军惊奇地发现,除顶头挨炮外,他们的左侧、右侧、甚至后方都有连绵不断的炮火袭击,可谓全方位、全立体,无处躲闪,痛不欲生。

  这个痛不欲生的问题,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去了一趟兴城(今宁远),又查了几张地图,解了。

  简单地讲,这是一个建筑学问题。

  要说清这个问题,应该画几个图,可惜我画得太差,不好拿出来丢人,只好用汉字代替了,看懂就行。

  大家知道,一般的城池,是“口”字型,四四方方,一方爬,一方不让爬,比较厚道。

  更猛一点的设计,是“凹”字型,敌军进攻此类城池时,如进入凹口,就会受到左中右三个方向的攻击,相当难受。

  这种设计常见于大城的内城,比如北京的午门,西安古城墙的瓮城,就是这个造型。

  或者是城内有点兵,没法拉出去打,又不甘心挨打的,也这么修城,杀点敌人好过把瘾。

  但我查过资料兼实地观查之后,才知道,创意是没有止境的。

  宁远的城墙,大致是个“山”字。

  也就是说,在城墙的外面,伸出去一道城楼,在这座城楼上派兵驻守,会有很多好处,比如敌人刚进入山字的两个入口时,就打他们的侧翼,敌人完全进入后,就打他们的屁股。如果敌人还没有进来,在城头上架门炮,可以提前把他们送上天。

  此外,这个设计还有个好处,敌人冲过来的时候,有这个玩意,可以把敌人分流成两截,分开打。

  当然疑问也是有的,比如把城楼修得如此靠前,几面受敌,如果敌人集中攻打城楼,该怎么办呢?

  答案:随便打,无所谓。

  因为这座城楼伸出去,就是让人打的。而且我查了一下,这座城楼可能是实心的,下面没有通道,士兵调遣都在城头上进行,也就是说,即使你把城楼拆了,还得接着啃城墙,压根就进不了城。

  我不知道这城楼是谁设计的,只觉得这人比较狠。

  除地面外,后金军承受了来自前、后、左、右、上(天上)五个方向的打击,他们能够得到的唯一遮挡,就是同伴的尸体,所以片刻之间,已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然而进攻者没有退缩,无功而返,努尔哈赤的面子且不管,啥都没弄到,回去怎么跟老婆孩子交代?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后金军终于爆发了。

  虽然不断有战友飞上天空,但他们在尸体的掩护下,终究还是来到了城下,开始架云梯。

  然而炮火实在太猛,天上还不断掉石头,弓箭火枪不停地打,刚架上去,就被推下来,几次三番,他们爬墙的积极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于是决定改变策略——钻洞。

  具体施工方法是,在头上盖牛皮木板,用大斧、刀剑对着城墙猛劈,最终的工程目的,是把城墙凿穿。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程,头顶上经常高空抛物不说,还缺乏重型施工机械,就凭人刨,那真是相当之困难。

  但后金军用施工成绩证明,他们之前的一切胜利,都不是侥幸取得的。

  在寒冷的正月,后金挖墙队顶着炮火,凭借刀劈手刨,竟然把坚固的城墙挖出了几个大洞,按照史料的说法,是“凿墙缺二丈者三四处”,也就是说,二丈左右的缺口,挖出了三四个。

  明军毫无反应。

  不是没反应,而是没办法反应,因为城头的大炮是有射程的,敌人若贴近城墙,就会进入射击死角,炮火是打不着的,而火枪、弓箭都无法穿透后金军的牛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紧张施工,毫无办法。

  就古代城墙而言,凿开两丈大的洞,就算是致命伤了,一般都能塌掉,但奇怪的是,洞凿开了,城墙却始终不垮。

  原因在于天冷,很冷。

  按史料分析,当时的温度大致在零下几十度,城墙的地基被冰冻住,所以不管怎么凿,就是垮不下来。

  但袁崇焕很着急,因为指望老天爷,毕竟是不靠谱的,按照这个工程进度,没过多久,城墙就会被彻底凿塌,六万人涌进来,说啥都没用了。

  当务之急,要干掉城下的那帮牛皮护身的工兵,然而大炮打不着,火枪没有用,如之奈何?

  关键时刻,群众的智慧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城墙即将被攻破之际,城头上的明军突然想出了一个反击的方法。

  这个方法有如下步骤,先找来一张棉被,铺上稻草,并在里面裹上火药,拿火点燃,扔到城下。

  棉被、稻草加上火药,无论是材料,还是操作方法,都是平淡无奇的,但是效果,是非常恐怖的。

  几年前,我曾找来少量材料,亲手试验过一次,这次实验的直接结果是,我再没有试过第二次,因为其燃烧的速度和猛烈程度,只能用可怕两个字形容。(特别提示,该实验相当危险,切勿轻易尝试,切勿模仿,特此声明。)

  明军把棉被卷起来,点上火,扔下去,转瞬间,壮观的一幕出现了。

  沾满了火药的棉被开始剧烈燃烧,开始四处飘散,漂到哪里,就烧到哪里,只要沾上,就会陷入火海,即使就地翻滚,也毫无作用。

  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伴随着恐怖的大炮轰鸣声,一道火海包围了宁远城,把无数的后金军送入了地狱,英勇的后金工程队全军覆没。

  这种临时发明的武器,就是鼎鼎大名的“万人敌”,从此,它被载入史册,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燃烧瓶的雏形。

  【战斗,直至最后一人】

  眼前的一切,都超出了努尔哈赤的想象,以及心理承受程度。

  万历十二年(1584),他二十五岁,以十三副盔甲起兵,最终杀掉了仇人尼堪外兰,而那一年,袁崇焕才刚刚出生。

  他跟随过李成梁,打败过杨镐,杀掉了刘綎、杜松,吓走了王化贞,当他完成这些丰功伟业,名声大振的时候,袁崇焕只是个四品文官,无名小卒。

  之前几乎每一次战役,他都以少打多,以弱胜强,然而现在他带着前所未有的强大兵力,势不可挡之气魄,进攻兵力只有自己六分之一的小人物袁崇焕,输了。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小本起家的天命大汗是不会输的,也是不能输的,即使伤亡惨重,即使血流成河,用尸体堆,也要堆上城头!

  所以,观察片刻之后,他决定改变攻击的方向——南城。

  这个决定充分证明,努尔哈赤同志是一位相当合格的指挥官。

  他认为,南城就快顶不住了。

  南城守将祖大寿同意这个观点。

  就实力而言,如果后金军全力攻击城池一面,明军即使有大炮,也盖不住对方人多,失守只是个时间问题。

  好在此前后金军缺心眼,好好的城墙不去,偏要往夹脚里跑,西边打,南边也打,被打了个乱七八糟,现在,他们终于觉醒了。

  知错就改的后金军转换方向,向南城涌去。

  我到宁远时,曾围着宁远城墙走了一圈,没掐表,但至少得半小时,宁远城里就一万多人,分摊到四个城头,也就两千多人。以每面城墙一公里长计算,每米守兵大致是两人。

  这是最乐观的估算。

  所以根据数学测算,面对六万人的拼死攻击,明军是抵挡不住的。

  事情发展与数学模型差不多,初期惊喜之后,后金军终于呈现出了可怕的战斗力,鉴于上面经常扔“万人敌”,墙就不去凿了,改爬云梯。

  冲过来的路上,被大炮轰死一批,冲到城脚,被烧死一批,爬墙,被弓箭、火枪射死一批。

  没被轰死、烧死,射死的,接着爬。

  与此同时,后金军开始组织弓箭队,对城头射箭,提供火力支援。

  在这种拼死的猛攻下,明军开始大量伤亡,南城守军损失达三分之一以上,许多后金军爬上城墙,与明军肉搏,形势十分危急。

  祖大寿战败前,袁崇焕赶到了。

  袁崇焕并不在城头,他所处的位置,在宁远城正中心的高楼。这个地方,我曾经去过,登上这座高楼,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城的战况。

  袁崇焕率军赶到南城,在那里,他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

  长久以来的训练终于显现了效果,在强敌面前,明军毫无畏惧,与后金军死战,把爬上城头的人赶了回去。

  与此同时,为遏制后金军的攻势,明军采用了新战略——火攻。

  明军开始大量使用火具,除大炮、万人敌、火枪外,火球甚至火把,但凡是能点燃的,就往城下扔。

  这个战略是有道理的,你要知道,这是冬天,而冬天时,后金士兵是有几件棉衣的。

  战争是智慧的源泉,很快,更缺德的武器出现了,不知是谁提议,拉出了几条长铁索,用火烧红,甩到城下用来攻击爬墙的后金士兵。

  于是壮丽的一幕出现了,在北风呼啸中,几条红色的锁链在南城飘扬,它甩向哪里,惨叫就出现在哪里。

  在熊熊的烈火之中,后金的攻势被遏制了,尸体堆满宁远城下,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直至黄昏。

  至此,宁远战役已进行一天,后金军伤亡惨重,死伤达一千余人,却只换来了几块城砖。

  然而战斗并没有结束。

  愤怒至极的努尔哈赤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夜战。

  夜战并不是后金的优势,但仗打到这个份上,缩头就跑,就是一个严肃的面子问题,努尔哈赤认定,敌人城池受损,兵力已经到达极限,只要再攻一次,宁远城就会彻底崩塌。

  在领导的召唤下,后金士兵举着火把,开始了夜间的进攻。

  正如努尔哈赤所料,他很快就等到了崩溃的消息,后金军的崩溃。

  几次拼死进攻后,后金的士兵们终于发现,他们确实在逐渐逼近胜利——用一种最为残酷的方法:

  攻击无果,伤亡很大,尸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如果他们全都死光,是可以踩着尸体爬上去的。

  沉默久了,就会爆发,爆发久了,就会崩溃,在又一轮的火烧、炮轰、箭射后,后金军终于违背了命令,全部后撤。

  正月二十四日深夜,无奈的努尔哈赤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压抑住心中怒火,准备明天再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不放弃进攻,第二天历史将会彻底改变。

  袁崇焕也已顶不住了,他已经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连他自己也亲自上阵,左手还负了伤,如果努尔哈赤豁出去再干一次,后果将不堪设想。

  努尔哈赤放弃了,他坚持了,所以他守住了宁远。

  而下一个问题是,能否击溃后金,守住宁远。

  从当天后金军的表现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没有帮助,没有援军,修了几年的坚城,只用一天,就被打成半成品,敌人战斗力太过强悍,很明显,如果后金军豁出去,在这里待上几月,就是用手刨也刨下来了。

  对于这个答案,袁崇焕的心里是有数的。

  于是,他来到了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必定失守,还守不守?

  他决定坚守下去,即使全军覆没,毫无希望,也要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一个人。

  〖军队应该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毛泽东〗

  袁崇焕很清楚,明天城池或许失守,或许不失守,但终究是要失守的。以努尔哈赤的操行成绩,接踵而来的,必定是杀戮和死亡。

  然而袁崇焕不打算放弃,因为他是一个没有援军、没有粮食、没有理想、没有希望,依然能够坚持下去的人。

  四十二岁年前,袁崇焕出生于穷乡僻壤,一直以来,他都很平凡,平凡的中了秀才,平凡的中了举人,平凡的落榜,平凡的再次赶考,平凡的再次落榜,平凡的最终上榜。

  然后是平凡的知县,平凡的处级干部,平凡的四品文官,平凡的学生,直至他违抗命令,孤身一人,面对那个不可一世、强大无比的对手。

  四十年平凡的生活,不断的磨砺,沉默的进步,坚定的信念,无比的决心:

  只为一天的不朽。

下一章:
上一章:

78 条评论 发表在“第6部:日落西山 第十九章 决心”上

  1. 匿名 says:

    袁崇焕,佩服!

  2. 英花盛开 says:

    胜利就在于坚持!

  3. 朱元璋 says:

    军队应该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4. 匿名 says:

    袁崇焕仅守两天,对他的英勇描述可用于任何一场守城战。许多数字不准确。宁远之役奴尔哈赤主要目的是来抢粮的。不是来攻城的。觉华岛的粮怎么不运进宁远城或撤走或毁了?觉华岛在宁远南仅十余公里的海岸,离岸仅十公里的海中,是囤积粮食的仓库。奴尔哈赤的怎么知道宁远无粮的,粮食都在不设防的觉华岛。这样布局,是不是袁崇焕故意安排,以肉投狼把奴尔哈赤引开以解宁远之围?奴尔哈赤连大凌河那样的城都空着不筑守,那他攻宁远城目地是什么?因此袁崇焕保住了自己的宁远城,牺牲了觉华岛14000人,十万石粮食,2000艘运粮船。这损失还不够大?金兵强粮,也不主动率兵去骚扰。只知守城不出。闲置那些兵只图个人守城之名利。这不是故意资敌就是严重的失职失策。

  5. 吴三桂 says:

    匿名兄给了个思路

  6. 吴三桂 says:

    不是说你对,但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7. 后来观望者 says:

    匿名兄的话,个人认为满中肯的,以袁的智力不会想不到这些。用作者的话说,我们都想到了,他会想不到?太小看他了吧,
    可一万孤军,宁远都不够守,有能干些什么,十万旦粮啊,把全部兵力派去再加上岛上一万四千人一起搬,也不是一趟两趟完活收工的事吧。总之都是高经略惹的祸,夫复何言……

  8. 未来 says:

    匿名兄,你太能想像了,三桂兄,即使要鼓励提出不同意见,也得有理有据啊!这样的推理,依据在哪里?袁的兵守城都不足,还能出城吗?要不是运气好,炸伤了努尔哈赤,根据当年明月前面的介绍,城最终是守不住的。况且,要知道现在的袁将军可不是蓟辽总督,小小的宁前道有权支配觉华岛吗?

  9. 卓绝 says:

    袁崇焕,你是位英雄,我崇拜你,可我不学你,因为一个人的战斗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

  10. 雪浴心原 says: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觉华岛物资肯定没戏了,不过也是,端多大碗干多大事,一个宁前道….(看到这,突然想到,英国人跑,奸佞瞎指挥应该是远征军败亡的部分原因).突然觉得,惨烈的战争都有个可怕的严重问题,有用的有才的不怕死的战死拼死,留下的非奸即盗…之前看严嵩父子那会,有个评论”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我都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把脏话骂出来!罪过,罪过
    袁崇焕由于毛文龙一案再加上战犯最好的罪名”通敌”而阵前斩将,有点想为袁崇焕以及像袁崇焕这样的人惋惜.前段时间看到新闻说军队出现”亚忠诚”现象,真是不寒而栗!
    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出办法来阻止”才人拼死,奸佞妄活”这种溃烂?

  11. 王守仁 says:

    袁崇焕,好样的

  12. 匿名 says:

    各位的讨论真精彩。学习了!

  13. 13 says:

    这就是历史,要是历史可以再重来得话,明朝没有灭亡的话。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了!

  14. 1111 says:

    切,上面那个长篇大论的匿名,金人的狗

  15. 张居正 says:

    喔呦~本首辅觉得袁崇焕是好样的,值得奖励!

  16. 匿名 says:

    袁长城啊!

  17. 爱钱 says:

    作者应继续写清朝那些事,民国那些事,党国那些事。

  18. 圓虫患 says:

    打了一天炮,才干死一千多人?

  19. 匿名 says:

    4楼在歪楼

    1、努尔哈赤既是来抢粮的,也是来攻城的,不攻城到野外去抢粮啊?

    2、觉华岛,按书中之前的描述,大多数年份海面是不结冰的。正常年份,努尔哈赤根本无可能攻岛。这一年仅仅是四十多年中的唯一一次结冰。

    3、努尔哈赤本来也是先攻宁远,攻不下,受伤后要撤退前发现海面结冰了,才到觉华岛劫掠一把的。

  20. 亡命 says:

    玩一天,才死一千多,不给力啊!

  21. 999 says:

    “如果努尔哈赤不放弃……..历史将彻底改写.”袁崇焕的除奸工作做得太好了.使努大爷对守军情况全然不知.

  22. 拜阳明 says:

    历史不能假设,/?

  23. 红发丝 says:

    充分印证了坚持就是胜利!

  24. 紫罗兰 says:

    创意是无限的,战争中最能创造智慧。一个人一旦有决心——如袁崇焕,不成功也成名了。目标坚定,勇敢坚持拼守,很少人能真正做到这点吧。

  25. 匿名 says:

    大明朝真是人辈出呀。哈哈,袁英雄呀。

  26. says:

    文中提了好几次天很冷,想起以前的一个守城范例,何不将城墙浇水,多多浇水,一层一层会迅速冻上冰,致使整个城墙很滑,根本就没法爬,并且城墙会变得很结实,谈何挖墙脚,供参考,是不是个方法呢?!求破解

  27. 何心隐 says:

    楼上很机灵、浇水成冰的确是个好办法~ 而且是经过前人验证的…… 当年曹操征马超的时候就用过,后来朱棣靖难的时候朱高炽也用过,他们也都成功了…… 只是纳闷袁督师为何不用?是没想到?还是有啥难言之隐?

  28. 匿名 says:

    不得不说袁督师同志是个天才。

  29. 匿名 says:

    如果当时所有的汉人像袁崇焕那样,金兵就不会入关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拼死抗日,日本也不可能打进来!关键是从老百姓到普通士兵到士大夫阶层到皇宫贵族的一致对外才行啊,可惜中国人从来做不到,然后么就在历史中那个悔啊~

  30. 那个谁 says:

    看你们评论好爽啊,大家都好聪明。
    那个27楼冷天浇水真是太有才了。
    也真心觉得战争的残酷: 爹娘养那么多年一下子就死光光的,一千多人啊~~~

  31. 周游列国 says:

    努尔哈赤碰到袁从焕,只能说他这辈子的好运是到头了

  32. 杨继盛 says:

    老袁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33. 杨继盛 says:

    ,19楼的真无耻,才1000多?人家的命不是命吗?那是1000条命,不是1000头猪,别个也是爹妈养的,真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书,垃圾

  34. 一粒尘埃 says:

    袁英雄伟大!但想到他的结局。。。。。。悲催!!为什么为国为民的伟人都被小人陷害啊!皇帝同志你真是个可怜又可恨的人

  35. 笑天 says:

    有部小说根据历史对 袁崇焕 做过分析
    大家可以看看大爆炸《《窃明》》
    有毛文龙在后边拖着 满清 满清始终无法放手攻击大明,毛有3万,满有7万军队,以毛的做事方法,满家里留人少,毛就 敢去他家里开荒,放炮。
    但偏偏有人就把毛文龙给杀了 让满清无后顾之忧
    而且他更本 没权利 也没资格 杀毛文龙(毛和 他同级 有尚方宝剑)
    他后边的很多对金政策 有很多的 疑点 包括后来的清军轻易入关紧逼京城(他贪的是名 权 以及要挟皇上 要挟天下人)

    不读《窃明》之前,相信袁崇焕帅才无双,关宁铁骑战力无敌,8千骑兵可以打败十万建奴;不读《窃明》之前,相信东林党人清白坚贞,极具才干;不读《窃明》之前,相信明朝皇帝弱智无能,无非木匠、烟鬼;不读《窃明》之前,相信康乾盛世统治下百姓幸福和谐。正如灰熊猫的起点笔名“大爆炸”,《窃明》真的是一个大爆炸。

    《窃明》不仅仅在于写活了一个明末,还在于给了我们一种残酷的真实和沉痛的反思。以建奴数万草寇为什么能屠杀大明三分之二人口,湮灭天下?以大明广博疆域、百万将士官员何止于族亡史绝?在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到底发生了怎样荒诞的历史事件?哪些人哪种制度哪些原因又该为这样泣血的历史结果负责?因为和谐,我们的历史对明末轻描淡写,异族的入侵变成了朝代正常的交替。但是读《窃明》,我们知道了小冰河时期,气候对明国运的致命一击;我们知道了漂没,东林党为代表的明朝官员是如何的腐败昏聩;我们知道了辽西将门、军户制度,明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的低下。我们还知道了毛文龙,这个东江以200人起家,孤军抗建奴,复土千里,救辽民数十万的浙江人,这个在《鹿鼎记》中被丑化,在建奴编著的明史中被贬低,仅仅因为被袁崇焕所杀而被我们所知的英雄。还有袁崇焕,这个相对毛文龙享有大名,被乾隆翻案被金庸吹捧被没有良心的满族“学者”捧上神坛,实际上却是空耗百万军饷、坐视军民被屠、友邦被灭,卖米资敌,擅杀同级大将、号称“五年复辽土”却被建奴打到北京城下,子孙摇身一变成为旗人的“民族英雄”。

  36. 丰神秀丽 says:

    所有为国捐躯的生命都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在生命与尊严之中选择尊严的小兵将会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 在以后 他们的尊严将会成为这个民族的尊严 永不妥协 誓死卫国

  37. 匿名 says:

    军队不是你玩儿游戏,你说去打就去打,你说打哪就打哪。宁远和毛文龙的作用是一样的,放在哪里就是你努尔哈赤的一颗要命毒瘤。按照那位仁兄就粮草的说法,不放考虑一下。第一,为什么去救?第二,救不救得下?第三,要付出多少兵力去救?值得吗?最后,本就只有那么点儿人,守住宁远都捉襟见肘,出兵去救的结果很可能是宁远跟着失守。假设,当时换做你是主帅,还假设士兵们真的唯命是从,在明明知道正面干不过只是去送死的情况下还乐意去送死,去骚扰。就算这样,你作为孤城宁远的主帅,就真的有勇气,有决心下达你所说的命令吗?

  38. 匿名 says:

    还有。你多大的官干多大的事儿,觉华的东西我估计也不是他曲曲一个宁前道管得了的,要真是事事顺心。高第也没那么大能耐,凭一顶破官帽子让所有人都撤退。书里毕竟还是简写,许多细节没有挖掘,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就异想天开,说一些马后炮的话,放在当时,弄不好死的更惨

  39. 匿名 says:

    我当年玩要塞的时候,设计的就是‘山’字形的城墙。。。

  40. 匿名 says:

    老说《窃明》的那位,自做聪明。。。

  41. 李如松 says:

    其实努尔哈赤攻城的理由是咽不下那口气吧

  42. 秦始皇 says:

    佩服,勇气,决心,缺一不可

  43.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says:

    说袁督师坏话的人,你们不乱咬人会死啊?

  44. 匿名 says:

    4楼真是纸上谈兵。还说骚扰,用一万多步兵去骚扰六万多骑兵,除了送死能干什么?宁远及后来的宁锦、大凌河、松锦之役可以证明,依靠正确的守城战术清军是无法攻下明军城池的,最后只能靠断粮围困。努尔哈赤对宁远确实是无计可施了。

  45. 小微 says:

    若是袁崇焕真照4楼的说法去做了,努尔哈赤做梦都得笑蒙了。宁远一役固然是大捷,轰死后金五千多人,那即使这五千人死了,后金六万兵马保守算还有四万,当时城内一万多守军,除去守城的,统共不过能调几千人而已,几千人冲上去干人四万,不找死呢吗?到时候团灭了后金化悲痛为力量来个回马枪又回宁远干一票,崇祯都不用投胎了。

    最后问一句:粮食重要还是人重要?城重要?宁远倒了,袁崇焕死了,后金打到山海关,高第那货能靠得住?到时又是多少百姓受难?不止一万四千吧?!

    所以,就算老袁真这么想的,真这么干的,也无可厚非。

  46. 小微 says:

    19楼的,红衣大炮又不是原子弹,轰一下都得死绝绝的,其实应该多是炸伤,炸死者少。

    而炸伤者在那个年代,估计十个里九个都没救了。

  47. 南评 says:

    我觉得作者反复引用毛恶魔的话,是相当的无耻!!!

  48. lea says:

    为什么这章看的热泪盈眶

  49. 家宝 says:

    老乡,朋友别慌,我是汉族的,还没亡族呢。

  50. 袁崇焕 says:

    要是没我,崇祯那十七年撑得住吗?

  51. 朱由校 says:

    要是没袁崇焕,我那十七年撑得住吗?

  52. 努尔哈赤 says:

    袁成焕这王八蛋整死老子了

  53. 记性都被啥吃了 says:

    各朝人的经只有由各朝人去念,何况一个国家。小小的一个家庭关系也未必人人能够处理得尽善尽美。人多则乱,龙多则旱!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时光终将不会倒流。

  54. 也曾走过 says:

    袁崇焕,敢担当,坚持到底,

  55. 飞扬 says:

    56楼,说毛主席的你兼职是傻逼

  56. 幸福的猪 says:

    36楼的笑天,你说袁崇焕怎么空耗百万军饷、坐视军民被屠、友邦被灭,卖米资敌,擅杀同级大将、号称“五年复辽土”却被建奴打到北京城下,子孙摇身一变成为旗人的“民族英雄”,至少关宁铁骑只知道袁督师,不知道有皇上,祖大寿一生只服过的一个人这个么人品不堪的人,你沙比啊你会服他啊。

  57. 莫海尘 says:

    支持当年明月,这个网站的存在真是让我喜出望外,也是情理之中

  58. 独自等待 says:

    四十年平凡的生活,不断的磨砺,沉默的进步,坚定的信念,无比的决心:

      只为一天的不朽。

  59. 王守仁 says:

     这十门大炮里,有一门终将和努尔哈赤结下不解之缘。。。有点幽默

  60. 努尔哈赤 says:

    袁崇焕 真是真英雄

  61. 郑成功 says:

    请问有没有我收复台湾打葡萄牙人的啊

  62. 27楼你别跑 says:

    你不知道城墙结冰会变脆吗?红衣大炮一震就碎了

  63. 无名氏 says:

    有没有人找某个黑孙承宗的帖子去辩一辩

  64. 孙承宗 says:

    哪个帖子黑我?

  65. 匿名 says:

    孙承宗:庸臣误国 袁崇焕:卖国贼、汉奸
    王在晋、高第:人才 崇祯:不知道
    当我从网上看到某帖子里某人发的这东西之后几秒,我大吼:”脑残!“

  66. 匿名 says:

    36楼的笑天把小说窃明当正史

  67. 当年明月 says:

    48楼死吗不谢

  68. 溪苏 says:

    快看哭了,被袁崇焕的勇气所感动

  69. 崇祯 says:

    这城墙谁设计的,咋不给北京也来一发

  70. 朱由校 says:

    是吾师设计的吗?

  71. 匿名 says:

    可恶的宫廷!

  72. 写的有问题 says:

    一直喜欢当年明月,看到他把高第撤退,写成胆小,而不是 战略收缩这一点上,才发现他也不错如此。
    还有他疯狂的捧袁,但是是人都知道,崇祯杀袁是没有问题的。袁粉不过是满清抬出来恶心崇祯的,其实袁该死,袁不是奸细,但是袁确实是大嘴,无能,该杀

  73. 徐阶 says:

    看书就看书呗,自由评论是他们的权利,觉得不对心平气和的唠唠,历史这东西,本来就玄乎齐玄,谁知道那么久以前发生了什么,一天天老骂人,都是文明人,不是文明人谁来看书,自己慢慢分享,不要老喷别人,莫名其妙的

  74. 徐阶 says:

    我在后面等你们

  75. 疑惑者 says:

    我一直有疑惑,为什么对大家袁的评价相差这么大,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76. 建文帝 says:

    可惜了

  77. 这是怎么说 says:

    军队应该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毛泽东

  78. 闪闪 says:

    这才是真英雄啊….佩服

发表评论

本周热门
随机推荐